家校互动开展小学生心理辅导探析

2018-08-10 10:47温燕媚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6期
关键词:家校互动小学生心理

温燕媚

【摘要】因为现在小学生的生活圈子比成年人要小很多,所以对处于学龄阶段的学生,对产生心理问题的学生们能够及时的发现和干预,都可以达到治愈和正常化的发展,对于学生的心理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家庭中的因素,比如家庭父母的关系和家庭的氛围,所以在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上可以实行家校互动开展心理辅导课程[1]。

【关键词】家校互动 小学生 心理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6-0245-02

一、小学生心理现状和问题分析

调查表明,现在有9.5%的小学生都出现了明显的心理问题,比如一些恐怖倾向,学习的烦躁,自责现象很严重等等,所以如果没有及时有效的进行教育和开导,就會导致学生以后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学习成绩下降。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的使命和责任就是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培养学生能够有良好的人格品质,但是现在的小学生容易受到某些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家校互动开展小学生的心理辅导。小学生现在出现的心理问题和障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是有些学生会出现对人冷漠敌视的现象。有些同学会故意将内心的愤怒发泄给别人,有时候会将自己的烦恼告诉同学,更有严重的去殴打和谩骂别人,这样就会让学生的逆反心理越来越严重。第二个是学生的品德行为问题,这表现在学生开始出现厌学或者对学习产生一种困惑和依赖的心理障碍,上课的时候注意力不能集中,进而导致学生的作业不能独立的完成,需要在老师和父母的监督下才能完成。第三个是有些学生喜欢独处,对别人产生恐惧,不愿意和同学们交流,导致学生的情绪不能稳定下来,胆子也变得越来越小。这样发展下去,只会让学生更加的沉默,更不会向别人倾诉。

二、对小学生心理辅导开展家校互动的途径

1.开展一些对心理有辅导作用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为了能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做到身心健康,也为了提高学校整体的心理教育水平和培养出更高素质的人才,就需要学校多开展一些关于心理辅导教育方面的活动,和家长进行一些家校活动,让家长积极的配合,定期给家长进行心理健康讲座培训,让家长能够真正的意识到一个很好的家庭环境对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根据学校学生实际的情况,能够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将课表中加入一门作为常规化的心理辅导课程,并通过家校联合,开展一些专业的日常心理辅导课程,加强学生整体心理素质的培养。学校也可以定期的传送给家长一些心理辅导的经验,让家长可以利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孩子的心理素质,能够让学校和家庭的距离越来越近,对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有很大的帮助。

2.让家校的沟通氛围更加的愉快

现在的小学生最大的问题还是缺乏心理的交流,为了能够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就要定期和学生的家长进行交流和沟通,让学生知道家长在关心着自己,也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生活在一个很温馨,文明和愉快的家庭中生活,能够得到父母和长辈们的爱,从家庭中获得了安全和温暖,让学生充满了自信心和快乐。所以,一个良好的家校沟通环境对于孩子的心理素质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可以加强学校和家庭的交流,比如可以做家庭的调查问卷,也可以定期的举办关于心理健康常识的讲座,邀请家长能够参与到课堂中来,也可以召开一些家长会,让家长在心理健康中能够做好教育的角色,能够实际的解决学生的需要,能够解决学生现在出现的心理问题[2]。

3.记录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

在开展小学生的心理辅导课程中,可以采用建立心理健康档案的有效手段,将学生的每个心理发展过程进行详细的记录,这样家长可以通过档案了解到学生近期的心理状态。所以,如果实行这种档案,就需要在日常辅导过程中,将学生关于心理健康的信息比如性格特点,能力情况和心理的状态等等,都要详细的记录到档案中,以便以后进行心理的测试,能够进行有效的心理指导,让学生们更好的愉快的学习和健康的生活。学校也可以采取安排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进行指导,监测学生每个时段的心理变化,从根源上及时的发现和干预,并且杜绝这种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家长也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孩子的心理健康,让家庭和学校相互配合才能更好的解决心理健康的问题。

三、为了给学生树立好的形象,教师也要加强自己的心理素质

1.教师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时候,也要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要在成长的过程中努力满足合理的要求,要对孩子有充足的自信心,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孩子的需要方面上,要让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进步,让学生能够在一个和谐和充满健康的环境下成长。

2.教师在辅导的时候要有足够的耐心,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的,所以对于长期的教育工作者来说,耐心就显得很重要,教师要有一个长期教育的计划安排,要及时的调整对孩子的期望值,保证孩子不会有很多压力,要为孩子未来的生活学习奠定很好的基础,所以为了避免孩子出现心理的疾病,就不能对孩子过分的急于求成,要想实现最终的目标就需要有大的耐心才可以。

3.教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不好情绪,在实践的工作中,往往会出现一些不尽人意的结果,这时候,教师的心理很容易出现波动,所以要求教师要学会接受现实,学会通过正确的方式发泄自己的情绪,万万不能将自己的不良情绪带到课堂中来。不要正面的惹怒孩子,避免破坏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

4.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就要以身作则。及时对学生每天的进步,进行鼓励和肯定,才能让孩子的信心加倍。

四、结语

在小学生开展心理辅导过程中,就要教师改变以前的传统工作模式,才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学校还要多组织开展一些心理辅导活动,让家校沟通的气氛活跃起来,学校还可以通过建立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记录学生在每个阶段的心理变化情况,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才能了解到学生的心理状态,能够让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及早的预防和发现,最终实现每个学生都能做到身心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董金鹿,李剑峰,加强小学生心理辅导,培养健康心理素质[J].华夏教师2016.

[2]郜廷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家校互动[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6.(3).

猜你喜欢
家校互动小学生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基于家校互动网络平台的小学语文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