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淑梅
【摘要】随着地理新课标的实施,地理新课改对高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素质教育的推进,不仅为改革传统地理教学模式提供了新的途径,而且现代信息技术的交互特征增强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与能力,对增进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素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而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新课标 多媒体 高中地理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6-0189-02
一、高中地理多媒体教学概述
高中地理作为一门基础学科知识,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是学科的成绩。而为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广大地理教育者从未停止过相关不断深入的研究,试图从实践当中结合地理学科教学现状与特点总结出最为良好的教学方案,进而最大程度降低教学资源的消耗,形成教学战略规划,从根本上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彰显高中地理学科的价值。多媒体的应用能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使复杂的地理学科简单化,并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并掌握地理知识,同时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不断提高学习兴趣。
二、高中地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1.有利于培养学生对高中地理的浓厚兴趣
所有学科的追求,都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前提。兴趣的产生,完全是一个人对于特定事物感到关注的积极反映。从地理学科来看,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不仅能够有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更能有效激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中国地大物博,地理知识博大精深,仅凭借书本很难让学生对地理知识有着明确的了解,因此学习兴趣也就较难以培养。多媒体的优势在于其现代化与智能化,能够使地理知识更为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眼前,足不出户,就可切身感受国家地理的多样化,因此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2.有利于学生高中地理学习能力的培养
高中地理学科覆盖面较广,但近年来的考试内容却朝着人文地理方向发展,与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的关联。比如“根据美国的地质土壤和气候条件进行分析,探究美国12月份种植物的特点”,等等。由此可见,高中地理的教学与考核越来越重视时政信息方面,传统的对知识的考核也演变为了对综合能力的考核,包括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解决能力和总结能力,等等。多媒体教学能够直接脱离传统书本知识的束缚,最终目的是实现学生对地理时间、空间、生物、气候等相关概念的充分理解并掌握,使学生具备最基本的地理学习能力。
三、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1.创设情景,渲染气氛,成功导入新课
对地理教学而言,教师如何积极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能否成功导入新课的关键。教师的作用主要是要如何创设适当的情景,以便导入新课的内容。恰如其分的导入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并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广泛更深入地展开。比如,我在讲“常见的天气系统”时,为了成功导入新课,首先播放了一段有关飓风的录像,只见狂风席卷着乌云呼啸而来,巨浪排山倒海地冲向陆地,高大的树木被连根拔起,房屋被摧毁,地面的物体随着凄厉的呼啸声在空中飞舞……或播放2008年南方雪灾实况,看完这样的画面以后,学生们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接下来,向学生提出以下一些问题:“这是什么样的天气?”“它有什么样的危害?”“天气对人类的影响有多大?”在学生讨论之后,导入新课:“天气和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我们今天就要来了解一下常见的天气系统,学习有关天气的各种知识。”这样,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了,气氛也活跃起来了,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作了很好的铺垫。
2.有利于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
地理教学的一大特点是要求学生把地理事物的位置落实到地图上,并能在空白填充图上填写出来。多媒体通过软件控制,可把地图任意放大、缩小,既能看到全图,也可突出某个地点,做到点面结合,便于学生掌握地理知识。如讲到青藏高原,首先显示一幅中国地图;然后点击青藏高原的位置,图上出现青藏高原在中国的位置及其范围,让学生一目了然,再点击放大,在高原上出现高大山脉,直观地反映出“远看是山、近看是川”,雪山连绵、冰川广布的景象;接着设计一些相关问题,让学生在电脑上做练习,即时检查学生是否掌握这部分内容。
3.突出重点,深入浅出地讲解难点,加强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传统的教学往往在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问题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由于某些内容过于抽象,虽经教师再三讲解,学生仍然感触不深,易产生疲劳感甚至厌烦情绪。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有效方法是变革教学手段。现代教育学实踐证明: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精练,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相比的教学效果。
4.让教学流程在媒体帮助下更加紧凑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学流程的设置非常讲究科学性。紧凑的设计和科学的安排能够让教学效率快速提升,反之,教学过程就会拖拉停滞,影响实际效果。笔者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坚持以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打造师生互动课堂为抓手,将多媒体的使用和整个教学流程的安排有效融合起来,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在《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课堂教学过程中,笔者出示了一组思考题,要求学生对照屏幕,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标准、基本特点;了解随着社会发展,在世界范围内能源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出现了什么样变化;以煤炭资源为例,分析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自然资源数量和质量对人类活动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多媒体所投影的思考题,包含了整个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也体现了明显的思维线索。学生在多媒体的演示引导下,分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寻找问题的答案,还要相互进行辨析,对答案进行完善。在学生进行汇报交流过程中,笔者根据学生汇报情况、补充完善和纠正情况,进行适度的点拨。鼠标轻轻一点,每一个思考题的后面都会出现相应的答题要点,和学生自己回答的答案进行对比,从而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教材内容。
可以看出,信息手段的运用对于突破地理教学的难点这一环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因为多媒体的作用非常显著,广大教师要格外注重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发挥出来,使地理教学更加活跃,更加活泼,更加高效。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广大教师要充分重视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因为随着教学条件的改善,多媒体技术已经广泛的运用于高中地理教学,在此基础上将其与教学设计、教学组织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工作如虎添翼,迈上快速发展的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