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智昌
【摘要】高中政治教学与时事政治是密不可分的,随着新课改的逐步实施,政治课堂中融入时事政治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学生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国内外政治,提高觉悟水平和学习能力。
【关键词】高中政治 时事政治 教学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课题“新高考制度下的普通中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6-0174-01
引言
时事政治是高中政治学科的重点内容,时事政治与其他环节的教学内容不同,时事政治具有变化性和时间限制,在学习上存在一定的困难。目前,政治教师逐渐认识到时事政治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但教学方法仍然存在一些偏差,需要进一步改革,将社会热点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一、高中政治教学时事教育的的重要性
时事教育是政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离不开时事政治,政治课程的学习是为了形成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操,将学到的知识更好的运用在分析时政上。通过时事教育能帮助学生了解近期国内外形势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提高分析能力,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标将学生的主动性学习作为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环节,人本主义教学理论也强调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叶圣陶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真正对学习感兴趣的时候,他才会用心地学习,才能提高学习的效率。时事教学生动形象,与现实联系紧密,可以给予学生新奇而真实的刺激,改变传统政治教学的枯燥乏味的理论学习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时事学习诠释教材理论,加深学习理解
思想政治理论侧重于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一般理论,内容相对稳定,具有系统性和抽象概括性的特点,且教材材料有滞后性,时事教育侧重于学习当前国内外的大事以及党的方针政策、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成就等等,其内容具有时效性、零散性和灵活性特点,能够对政治教材起到诠释作用、辅读作用及证据功能,这有利于加深学生的理解。时事教育与政治课教学结合,能使抽象的政治課教学情景化、形象化,从而减轻学生学习难度,提高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
3.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时事一般是近期的国内外形势以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国内外大事,材料新鲜真实,加上报刊传播媒体具有权威性和说服力,在让学生了解国际、国内形势的同时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政治情感,这种情感能转化为爱国情感。
二、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1.端正教师观念,加强对时事政治的重视
伴随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政治在教学目标上也有了新的创新,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相结合,是教学的关键。因此,政治教师要端正自身的行为,转变固有的老旧思想,明确时事政治的积极性,将其与政治理论更好的联系起来。另外,教师还要发挥自己的榜样力量,通过自我完善为学生树立典范,将时事政治的热点内容更好的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增加对时事政治的关注
时事政治是高中政治教学的重要素材,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可以增强学生对政治学科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现在,高中时事政治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大多数是在考试之前,对教师总结资料的集中记忆这样的学习方式造成了时事政治学习的无效性和对时事政治和政治基础理论的割裂。例如在讲授“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这一内容时,可以联系相关时政要闻(中菲黄岩岛争端,中日钓鱼岛事件等),学生普遍对这些时政事件比较关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要求学生在课前自己先搜集相关新闻背景材料,在学习过程中向学生简略介绍事件经过、相关人物、中国政府在处理事件时的立场观点、国际社会的反响等等,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潜移默化的教授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即国家利益这一教材知识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时事政治知识的积累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让学生通过每天的电视广播新闻、网络以及报纸等途径,搜集和积累时事政治素材,并不断进行充实和更新。例如在讲授“中国外交政策”这一知识点时,就可以通过对“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与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时事新闻进行解读,深入分析了一带一路战略方针,从而深入分析了我国现阶段的外交政策以及外交情况。
3.结合科学技术,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素质教育的改革体现了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在素质教育的提倡下,教学多媒体步入我国高中政治教学课堂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教师在安排时事政治教学的过程中要科学使用现代化设备,通过高科技手段播放一些与时事政治有关的视频、图片等内容,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利用现代化技术完善教学质量。例如在学习高中政治教材“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时候,政治老师可以通过课堂结束前十几分钟对学生讲述海外对我国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的看法,进而引出课堂教学内容。
4.增加时事政治的讨论
学生对时事政治的讨论主要有两个措施:
一是课前5分钟的时政播报。学生按照分配的学习小组,每天一个小组对今天的时事政治新闻借助多媒体设备向同学进行播报,并对典型的新闻进行解读和分析,以增加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对政治理论的分析能力。
二是每周一次的时事政治知识小竞赛活动。全班分为两大组。采用竞赛的方式,轮流出题作答,答出较多的一组获胜。除此之外,也可以采取课堂辩论的方式,教师选取一个近期的时政重大新闻事件,学生分为两组,一组为正方观点,一组为反方观点,从不同的角度解读时政新闻,通过时政辩论这种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关注时政要闻的习惯,同时也锻炼了他们对材料的解读和探究问题的能力,符合新课改的目标。
三、结语
高中政治教学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中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具有基础性的作用。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学习不再是只重视成绩分数,而是将教育的重点转向能力培养。将时事政治与政治教学相结合,利用时政资源开拓学生的思维,弥补教材存在的滞后性,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充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爱国意识,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振瑞.走班教学对高中政治教师成长的意义[J].高考.2018(03).
[2]代晨敏.浅析高中政治新教师的专业发展[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02).
[3]吴冬长.生活融于高中政治高效课堂中的探析[J].学园.201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