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产学研结合一体化办学是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必然道路。社会科研机构、学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共同培养人才,是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满足社会经济发展中对人力资源的要求。本文通过对目前高职院校产学研一体化办学的现状研究,分析了一体化办学中政府政策、地方行业企业以及院校的主动性三个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高职院校;产学研;办学模式;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1-0004-01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之路”这一定位,既总结了我国高职院校发展至今的探索经验,同时也指明了未来的探索方向。地方高职院校应当主动的利用自身教育资源优势,积极尝试与地方经济发展、产业发展方向动态结合的一体化办学模式。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现代服务行业都面临着人力资源的需求缺口,高素质的技术型人力资源需求非常短缺,迫切的需要高职院校以市场为导向,以生产为指引,探索产学研一体化办学的发展道路,满足产业升级过程中对技能型人才的数量需求和结构需求。高职院校在承担传统的教育、就业任务同时,应当积极融入行业、企业,在技术革新方面担负起社会服务责任,让校园也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人才摇篮、研究创新基地和技术服务平台。
一、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的含义及特点
产学研一体化办学,简单的说就是在企业、学校和社会科研机构互相合作支持,三方面发挥自身的各种优势,形成集研究开发和生产于一体的先进系统中,高职院校能够合理设施学科,科学安排理论和实践课程,培养出适合产业需要,可以更快更准确的融入社会生产的合格学生。特别是要让来自企业生产第一线的技术人员、管理专家参与到学校教育教学的设计中去,参与到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去,建立校企实训平台,让实验室、实习基地既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也成为院校教师的锻炼基地、研究基地。目前高职院校产学研一体化办学主要的办学模式有以下三种:
〖XC70.JPG;%30%30〗
很多地方的高职院校结合自身办学优势与当地经济发展需求,尝试了形式各异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企业“订单班”培养模式、“2+1”顶岗实习模式、工学交替“2+0.5+0.5”模式、产学研联合公关、共建科研基地、共建经济实体、组件产业技术联盟等。
二、高职院校产学研一体化办学存在问题分析
1.理论性研究多,实践性方法少。
国家、政府在宏观层面多的是指导性框架政策,少的是实践性办法,整个产学研一体化体系还没有建立,实现有效调动学校、企业积极性要走的路还很长。产学研结合一体化办学的机制不完善,客观上的事实是教育、科技与社会生产之间缺乏有效衔接,同时利益分配制度的缺乏,造成各主体对一体化办学的价值认同各不相同。产学研一体化合作中的知识产权问题目前还是个复杂的难题,比如知识产权的归属、技术价值的认定,收益分配方式还没有完善的法律给或是执行机制给与合作各方在权益方面的保障,直接影响到一体化合作中院校和企业的积极性、主动性。
2.高职院校产学研基础薄弱。
大多数高职院校自身的资源水平有限,在产学研方面实力强,受到企业关注的院校毕竟还是少数,大多数的高职院校成立的时间并不很长,特别是一些近年来由中专院校合并升格的院校,科研水平很低,社会服务能力尚不具备,实验实训条件差,科研水平较低,制约了与企业的合作,企业对于高职院校培养质量的预期并不高,大多停留在满足低端生产需求的层次。即便是处于我国劳动力结构变化的当口,企业依然缺乏与院校深度合作积极性。
3.高职院校之间产学研协作不足。
高职院校在技术开发和成果推广方面并没有相对专业的力量,各个院校之间的产学研一体化探索和实践大多还是单兵作战的状态,很难形成集团力量和联合优势,科研成果和教学成果的宣传推广和应用都并不十分理想。很多院校仍然坚持重视学术研究,忽视转化和应用,往往从自身角度定位产学研合作,简单把科技成果的转化形式化,作为经费来源的一个渠道。院校对于教师的评价体系中论文、著作仍然是重要指标,而对于科研成果的转化,横向课题的价值并没有较好的评价机制,院校的科研成果并不能走出校园,大多成为沉睡的一纸资料。
4.企业支持不足。
为数不少的高职院校把产学研结合视为解决实习资源困难的一种方法,并没有意识到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管理体系的相应革新的重要性,产学研活动的实质性开展相当滞后。一体化办学也是部分高职院校自我生存的选择,对于此,企业持观望的态度居多,合作的具体表現也是以学生顶岗实习,教师企业实践,员工短训为主,有实践意义的技术攻关和研究开发很少很少。
三、高职院校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影响因素分析
高职院校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将办学目标牢牢定位在以就业为导向,在产学研一体化办学的探索中,必须注重与企业的有机对接,建立起与社会生产密切相结合的高职教育教育模式,这是高职院校培养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的途径,也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1.政策因素。
国家政府的政策支持是建立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的宏观支持,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结合当前我国产学研结合的特点,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当着手制定有利于引导和推动产学研结合的政策法规。例如设立“产学研结合建设基金”、“双师型”教师职称制度,调动学校和教师主动性;在相关法律层面,规定先进生产技术的企业有为教育服务的义务,开展产学研结合需要纳入企业的发展规划;对于参与产学研结合的企业,根据实绩给予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委托行业协会建立产学研结合工作的评估体系,加大产学研结合方面在院校评估中的评价权重。政府在信息、资源共享方面要起主导作用,逐步建立起人才、研究、产业信息的共享技术平台,消除信息交流的障碍,让院校中的教育资源、人才资源,企业和科研部门中的科研信息、生产资源,实现信息共享、结合通畅,形成优势互补。
2.企业因素。
作为社会经济的具体载体,企业在产学研一体中应当承担起社会责任,将与高职院校的合作简单地与利益挂钩是短视行为。企业在产学研合作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参与深度决定着合作教育的质量,在产学研合作中企业是顺利实施的基本保障。一方面,企业要积极提供真实场景的技能实训岗位,让学生有顶岗实践机会,另一方面,在学校人才培養方案确定、教学计划制订、课程开发、考核标准制定、就业指导的方方面面中,企业都应当积极参与。企业利用自身了解市场优势积极主动地寻求与高职院校的产学研合作机会,可以帮助高职院校正确把握研发方向,提高一体化办学的效益。
3.高职院校自身因素。
产学研一体化教育是高职院校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高职院校在校内实习实训条件和实训教学基地建设方面要加大投入,有计划、分步骤地建设有现代化水平的校内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训中心,与此同时,一些先行发展起来的高职院校,在完成人才培养任务的前提下,发挥资源优势,把一些装备技术水平达到甚至超过一般社会企业技术程度的设备、实践工厂推向社会,通过承担企业和社会的生产、研发项目,为企业实现经济效益,为行业带来社会效益,这其中科研成果转化的过程又可以带动院校人才培养的水平提升,从而发挥双向的促进作用,既让企业重视院校,又让院校更深一步的与社会生产紧密联系,有效 的“双师型”教师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能够引导高职院校内缺乏专业实践经验的青年教师,积极主动到企业的专业岗位上进行实践,获取新的知识和技术,参与企业的技术革新和产品的研发,利用校企结合优势,加强对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建立起有扎实理论功底、有先进实践技能的“双师型”队伍。院校还需要积极探索人才流动机制,把企业一线的骨干技术人员吸引到到学校担任专任教师,让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土壤更加肥沃,把各个行业领域中那些既有扎实理论功底,又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以灵活的形式,吸纳到专业教师队伍中来。
实践证明,我国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既是高校功能扩展的重要结果,又将我国产学研一体化推上了新台阶,并且成为我国高科技产业的重要生长点。由此可见,产学研一体化能够更加强化高等学校社会服务的职能,强化高校社会服务的职能也能够促进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虽然并非所有的高等学校都需要实行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模式,但是绝大多数高等学校都应该以各种方式密切产学研之间的关系,发挥为社会服务的职能。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是高职教育的必然道路,高职院校作为一体化教育的主体在转变观念,探索人才模式同时还要加强内涵建设,打造出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企业作为产学研一体化办学的保障,要从长远利益出发,主动与院校拥抱,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现一体化教育的良性发展。
作者简介:张泉,男,汉族,讲师,安徽省滁州市滁州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系电子商务专业,研究方向: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物流、信息化管理。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安徽省教育厅省级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重点项目《高职院校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研究——以安徽省为例》(项目编号:2017jyxm0676)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