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展超
【摘要】实训教学是各中职专业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以及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不仅提高,还对学生大的专业素养有所要求,即要让学生有实践的能力,又要能将知识运用熟练自如,这样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给学生全面发展的动力。中职学校的机械加工就是对实践要求比较高的学科,需要学生有综合的素养,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所以需要不断对教学进行改进。这里我主要针对中职学校机械加工专业课程的实践创新性进行探讨。怎样才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主动参与,并且保证实训教学的质量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机械加工 实训质量 学生兴趣 创新
【中图分类号】TH16-4;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8-0278-02
机械加工专业的实训课程是实践性特别高的专业课,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知识水平,忽视了对学生的实践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笔试中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是步入工作岗位,很多人都跟不上工厂的生产步骤,不能按时完成任务,无法独立的工作,经常处处碰壁,总是被用人单位拒绝,所以,我们的教学形式必须与时俱进,必须尽快改变教学的方法和形式,帮助尽快提升学生实践的能力和水平,改革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的全面发展。
机械加工实训课程无法达标的原因。首先实训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对教学不敢兴趣。目前,中等职业教育面对的大多数对象是00后学生,和这些学生上课,他们在初中阶段就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抵触,机械类课程的学习比较枯燥乏味,没有艺术类和文科类课程丰富多彩,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这些孩子难以用心投入,很难达到实训效果。
另外实训教学队伍中师资不够完善。目前到中职学校学习机械专业课程的很多原因是对这一知识不了解,如果没有专业技能的师资参与实训教学,就很难对学生做出规范的示范,解决他们的问题。还有就是中职学校机械加工实训设备陈旧、新设备少。现在的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今年来机械制造行业在使用的设备和加工方法上有了很大的改变,设备更加先进、技术更加进步。往届学生反馈到学校的信息很多都是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到了企业用不上,在学校使用过的设备已经是企业更新换代后淘汰的设备等负面但又很实际的信息。在学校学习的同学还不够重视机械加工实训课程的重要性,他们还不能体会步入社会的艰辛。
实训课程成绩管理体系不完善。虽然国家在职业教育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是由于设备自身价格问题,有部分中职学校仍然存在设备数量偏少,无法同时满足学生实训的要求。为了能够正常上课秩序,一般都是以几个人一组使用1台设备的方式进行实训教学,大家轮流进行操作。这样的方式存在着几个弊端:一是出于安全考虑,实训老师都将注意力放在操作学生上,忽略了其他同学;二是在检查学生实训产品的时候,基于实训设备的数量,老师只关注学生组内生产的产品,但不管个人的产品。这是造成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学习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为了提高机械加工类实训教学质量。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上的角色模式已经改变,老师是引导者,学生是主角。我们要保证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为了提高我们的实训教学质量,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00后的学生无时无刻不在刷存在感,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入比赛竞争,以自己所负责的数控加工为例,在实训内容进行之前,精心准备难易程度不同的零件图,让学生在学习实训内容之前选择加工的零件,获得加分的同学会选择难度大的零件,也想因为提高零件的质量认真学习听讲,主动操作设备加工出产品。
提供校企合作建立校内实训基地、不断完善实训设备。为了保障学生在实训教学过程中能够得到与企业生产过程中一样的知识和技能,中职学校在机械加工上应该尽最大可能的与企业同步更新。并且要及时提高实训教师操作技能水平,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关键。学高为师,要真正的在实训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有用的知识,让学生主动学习技能。实训教师的技能水平不可忽视。在学校中如果出现教学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要尽可能的有解决的措施:首先可以让实训指导教师在参与实训教学之前先到合作企业进行生产锻炼,掌握企业熟悉新设备的操作要领以及先进的加工方法;其次以学习观摩的目的的组织实训指导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开阔实训指导教师眼见。
总体来说需要制定完善的实训过程考核制度。制度是保证质量的有力手段,各个职业学校在实训教学过程中不以最终的产品质量作为唯一的考核凭证。应结合目前各学校理论课的考核制度,严格按照由实训内容的中间环节参与度、劳动过程中是否遵守纪律和产品质量三者得分按不同比例折算最终成绩,现场给分。特别要让学生知道不及格或者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引起学生注意。近几年,经济下行对制造行业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机械行业从业者数量剧减,给学习难度较大的机械類加工实训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实践表明,上述实践教学改进措施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实训兴趣,从而实现提高中职机械加工实训教学质量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