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大赛促进职业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2018-08-10 10:47王文侠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6期
关键词:技能大赛职业院校人才培养

王文侠

【摘要】技能大赛是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器,是职业教育理念实现的一个重要途径。文章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探讨技能大赛促进职业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关键词】技能大赛 职业院校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6-0099-01

引言

职业院校开展技能大赛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的有力措施;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适应社会需求的有力保障;是彰显职业教育特色,提升职业教育社会影响力的又一重要途径。

一、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征

职业院校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大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具有特定知识、能力结构的大学生培养方案。因此,其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鲜明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培养适应生产、服务、管理、建设一线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要任务;

(二)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大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设计教学和培养方案;

(三)采用实践教学等特色教学方式,提高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注重“双师型”师资的队伍建设;

(五)工学结合与校企合作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主要途径。总的来说,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所体现出的最重要的特色就是技能教育。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作为一种特定的人才类型,具有特有的知识、能力结构,他们既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要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应对设备运行、团队管理等相关工作有一定的组织协调和技术管理能力。

二、职业院校举办技能大赛人才培养的实践

技能大赛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途径,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又一有效途径。针对目前职业院校举办技能大赛存在的问题,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建立健全组织管理机制和保障体系

组织和管理机制是技能大赛工作有序开展的有力保障。笔者所在的学校通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组织和管理机制。大赛始终以“展示技能,创建品牌,促进就业”为宗旨。为了把大赛做强、做优、做精,学院实行院、系分级分类管理,重点建设了一批院级大赛精品项目。学院鼓励组织、参加校企联合、校校联合与职业资格证书结合的项目,重点支持參加(含组织)行业和上级政府部门举办的高层次、高技术含量的大赛项目,大力支持开发体现专业核心技能、技术含量高、与就业岗位紧密衔接的大赛项目。成功搭建展现师生技能水平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的舞台,提升了学院知名度和竞争力。

(二)建立激励机制,提高师生参赛积极性

制定切实可行的奖励激励机制,可以激发教师指导大赛、学生参加大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可以将大赛成绩作为教师评奖评优和职称聘任的一个优先条件;把奖项与职业资格证书紧密挂钩;获得一定奖项的学生同时可以获得相关课程的学分,在学业综合评定时获得奖励学分,成绩优秀者还可以在各项评优活动中优先考虑;把技能大赛成绩作为学生毕业、推荐对口升学和就业的重要依据。

(三)彰显职业性和普及性,与社会需求对接

1.彰显职业性,符合就业需求。成功的技能大赛最重要的元素是与就业需求的紧密联系。而具有优势的行业、企业的技术专家可以准确地辨别出不断变化的社会所需技能。因此,教师要走出学校,开阔视野,积极跟行业、企业的技术专家交流,一起为大赛内容进行技能描述,引入行业企业标准,符合就业需求,紧贴实际岗位要求,突出大赛的职业性和实用性。

2.体现先进性,满足社会需求。充分重视与劳动保障部门、行业协会以及企业的密切合作,加强与本地行业企业的联系,根据市场需求和岗位要求设置大赛项目,聘请行业企业技术专家指导,吸纳行业企业最新的工艺要求、操作规范和创新思维。选择技术复杂、通用性广、影响较大的项目开展竞赛,积极开展就业面大、发展迅速的新工种、新职业大赛活动,以满足社会需求。

3.体现创新性,符合发展需求。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培养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能力是职业教育育人的根本所在,创新性的个性化能力展示也是技能大赛所追寻的目标。学校应积极开展开放性、综合性、创新性的技能大赛,多设计开放性的大赛项目,并通过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性展示来评价成绩。以技能大赛为导向,推动职业院校学生学知识、学技术,把学生培养成为有创新精神的技能型人才、有创新品质的高素质人才、具有创业胆识的开拓型人才。

(四)多途径构建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多途径加强培训,提升专业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制定教师进修培训制度,鼓励教师到企业脱产培训,直接参与企业生产,参加企业具体项目,这样不仅能使教师熟悉生产工艺、经营方式、提高操作技能,还为教师进行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技能培训等创造了良好条件。符合一定条件的教师在一定时期内取得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以实现快速提升。利用节假日在校内开展教师专项培训,定期开设新知识、新技术讲座。安排专业负责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专业技术培训和技术竞赛,及时了解本专业最新信息和技术。

(五)将大赛技能标准融入课程教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院校开展技能大赛就是要引导师生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着力培养国家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进取精神和合作意识,推进职业院校与企业和市场的更好的对接,推进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要实现以上目标,就需要学校的教学和企业的要求、规范保持高度的一致,课程教学中要引入企业实际岗位所需技能的内容、结构、标准,就要将技能大赛内容和标准逐步纳入到学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中,逐步走出一条技能大赛与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就业岗位“三位一体”紧密结合的新路子,在技能人才培养和促进就业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三、结束语

职业技能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训练是我国职业院校教育成果以及学生综合能力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职业技能大赛是当今高素质全方位实用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是我国职业院校通过不断的教学改革和摸索得出的具有实用价值和引导作用的教学辅助方式。

参考文献:

[1]林坤.技能大赛与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J].经济研究导刊,2017(07):129-131.

[2]石冬喜.高职院校开展技能比赛的实践与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15,17(08):90-91+97.

猜你喜欢
技能大赛职业院校人才培养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以赛促学、赛教结合”的工程造价教学改革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职业院校不能仅培养一线普通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