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化创建研究

2018-08-10 10:28余华芳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7期
关键词:志愿志愿者大学生

余华芳

【摘要】在校大学生是青年志愿者的主体力量,在共青团的领导下,大学生志愿服务内容不断丰富,形式多样。高校越来越重视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将志愿服务作为育人育才机制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有了新的内涵和外延,这就对大学生志愿者提出来更高的要求。本文浅析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项目化的创建,从而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服务 项目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7-0036-02

志愿者是指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能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而部获取报酬,奉献个人时间和行动的人。志愿者具有为社会大众服务奉献力量、不计报酬的奉献精神。志愿者具有与人为善、有爱无碍、平等尊重的友爱精神。志愿者具有互帮互助、助人自助的互助精神。志愿者具有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提升自身能力、促进社会进步和谐的进步精神。大学生志愿者除了拥有以上基本特性之外,还具有创新能力强、朝气蓬勃、行动力强,同时拥有较强的集体观念和较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因此,高校要着力于培养大学生深入志愿服务工作,为志愿服务事业贡献力量、注入新鲜血液。

一、志愿服务活动的育人功能

参加志愿服务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必修课程。志愿服务是是指任何人自愿贡献个人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服务的活动。志愿服务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维护社会稳定、提升公民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大学生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强、思维活跃、有强烈的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培养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工作有利于培养其综合实践能力、推动素质发展。通过志愿活动,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对第一课堂的延伸、补充和促进作用,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促进校风学风建设、营造良好氛围。

志愿服务活动的育人功能,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志愿服务所蕴含的精神实质和它强大的社会效应、社会功能决定了它强化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作用。二是参加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大学生志愿者能够切身感受到帮助他人的同时,不仅能为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和谐做出贡献,还可以使自身得到收获、提升,从而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时代使命感。第三是志愿服务给大学生提供了课堂教学的时间学习体验,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志愿服务实践过程中的创新和探究精神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力。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面临的困境

以高校为单位的志愿者团体不断发展,高校志愿者组织队伍不断扩大,活动范围和影响力与日剧增,但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大学生志愿服务面临许多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组织运行机制不良,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制度性的建设。应该设立专门性的机构和足够的经费,保证志愿服务活动的长效机制,使志愿服务活动得到有力的保障。二是,大学生志愿服务专业化程度不高。随着社会进步和志愿服务的发展,志愿服务对志愿者的专业能力要求必然会越来越高,因此必须建立完整的培训机制,丰富相应的专业知识或技能。三是,大学生志愿服务后续发展动力不足。由于人力、财力、物力的缺乏,大学生志愿服务在强势起步在之后便出现了动力不足的问题。应该保证志愿者人力资源丰富、给予充足的经费。四是,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的社会认同度不高。除了社会大环境的负面效应弱化了人们对志愿服务的认同,从而对志愿组织产生的不信任感,现今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多浮于表面形式,实际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微乎其微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三、大学生志愿工作项目化创建

目前,我国高校志愿者组织中,已经形成了以青年志愿者协会为主体和中坚力量,社团志愿者组织、自发志愿者组织和分散性小型志愿者组织多類型、多模式竞争共存的局面。大学生志愿服务领域地域不断拓展、延伸。但仍然存在志愿服务活动的人数不够多,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活动经费也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使用等问题。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需要创建项目化。志愿服务项目化的创建主要需要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建立完善的志愿服务保障体系,包括培训体系和制度体系。志愿服务活动的负责人负责整个活动目标的制定、活动环节的协调、活动任务的分配等,需要具有相关专业素质的负责人才能做好此工作,来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第二,服务筹资渠道多元化。中国志愿者组织在资金的来源渠道上比较单一,对政府的依赖性较强。一般情况下是通过项目申请向政府机构、基金会等筹措服务资金。大学生志愿组织的志愿服务资金多依靠学校机构拨款,资金有限导致志愿服务的后续动力不强。为了良好的资金保障,保证项目化的运行,大学生还可以通过特别事件筹资活动,举办义卖、义演或展览,设立具体的主题,如公益水站,事先公布款项的使用方向,通过这种方式补给服务资金。同时,大学生志愿组织可以吸引社会资助者,参与公益创投。这首先建立在一个完善的项目化管理基础之上。

第三,引入新媒体平台提高志愿服务项目化效能。首先运用新媒体平台建立项目招标制度,利用新媒体平台信息发布的便捷性,实现项目分类管理。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信息传播广泛性,与不同的公益团队和组织分享资源,进而将校内外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其次利用新媒体平台的信息透明特点对项目进行检查和监督,实现效果管理成本最小化。同时利用新媒体平台信息的及时性,可以及时了解项目运作情况,保障志愿服务项目在合理充分利用资源的情况下按需求完成。最后,在新媒体平台上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对项目运作情况开展评优评先,在优褒劣贬的机制下获取社会公众对志愿服务的良性建议,进而调动志愿者的参与积极性。

志愿服务活动是人才效益、社会效益的两者统一。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走项目化道路是社会大环境的需求,也是志愿服务发展的必然结果。志愿服务为大学生搭建了素质教育平台,引导学生在志愿服务实践中成长,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黄琳.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

[2]张丹.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品牌化、项目化创建研究——以广东财经大学为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4(9):144-145.

[3]郜锐,安琳,赵春华.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化的保障体系[J].亚太教育,2016(13):230-230.

猜你喜欢
志愿志愿者大学生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志愿者
我志愿……
我是志愿者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我是小小志愿者
大学生之歌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