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网络视角下的产学研合作网络和知识溢出效应研究

2018-08-10 13:03顾晓宇张思逸
时代金融 2018年21期
关键词:网络结构产学研专利

刘 敏 刘 爽 顾晓宇 张思逸

(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1)

一、研究背景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把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合作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国内外对产学研合作的研究层出不穷,而近几年来,知识溢出效应理论的提出为研究产学研合作提供了新视角。有学者认为,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在产品化的过程中被相应地外化和显性化的过程,就是知识溢出的过程。Mowery指出如果一个企业积极参与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合作研发,在节省研发成本的同时也有利于减少与同质主体或异质主体之间的交易成本。何悦、朱桂龙等按战略模式对样本企业分类,得出一种“互补性”理论,认为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的绩效将比无内部研发时显著提高。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具备理论知识和创新能力,是产学研合作中的知识溢出方。产学研合作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知识溢出,这种效应为产学研合作提供了持续的动力支持,有利于促进区域技术进步和经济提升。

虽然产学研合作作作为一种新的区域经济发展途径受到广泛欢迎,但不可忽视的是目前我国产学研合作当中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即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科技与经济“两层皮”的困境,技术向经济转化能力效率低下。黄曼认为,目前我国产学研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合作创新组织层次不高,合作困境的根源在于能力结构、合作行为和合作绩效之间缺乏耦合。针对这一问题,樊霞、朱桂龙等学者指出,从合作网络的结构特征角度分析产学研合作网络对知识溢出的影响,将产学研定位细化,才能具体协调企业和学研机构之间的技术能力“势差”。知识溢出是产学研合作的重要特征,其效应发生机制与产学研组织结构特征相对应,将知识溢出效应机制作为剖析产学研合作问题的出发点,具有研究上的可行性。本文将采用社会网络结构关系分析方法,构建模型进行假设检验和实证分析,以合作专利数作为知识生产函数的因变量,深入探讨网络结构特征对知识溢出效应的具体影响机制,以期找到解决现下我国产学研合作网络所存在问题的契机和手段。

由于我国目前并未公布官方数据或指标来评价区域产学研合作现状,本文借鉴李亚军的做法,用合作专利数量表征产学研合作水平。考虑到三种类别专利中外观设计专利的技术创新含量较低,本文仅以有权的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作为研究对象。具体数据选取方式为:在soopat数据库中的申请人检索栏分别输入“公司and大学”、“公司and研究院”、“公司and研究所”进行检索,并排除同时含有上述关键词的专利。本文运用上海市1995-2015年共20个跨度期的合作专利申请数量为分析指标,以此衡量产学研合作水平。

二、统计结果及网络演化

(一)数据统计结果

上海作为我国产学研活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凭借自身良好的区位优势(其中包括经济、政策、文化等方面的优势)吸引了大批本土及外资企业,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产学研合作更是实现其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的重要引擎。本文通过对上海市1995年到2015年合作专利数据进行检索,共得到4001项数据,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上海市1995-2015年产学研合作专利申请数量

整个样本期内,“公司和大学”的合作次数在大多年份均高于“公司和研究院”以及“公司和研究所”,其中,2005年达到最大比重69.14%,2007年以后由于基数的不断扩大,该现象尤为显著。值得指出的是,在2010年之前,“公司和研究院”的合作频度均低于“公司和研究所”,而此后“公司和研究院”的合作强度不断强化,2014年的合作次数甚至是“公司和研究所”的44倍,并有继续扩大差距的迹象。

(二)产学研合作网络结构演化

图2 上海市间合作专利申请网络演变图(1997-2015年)

根据社会网络分析法,以1995-2015年上海市产学研合作专利数据为基础,运用Netdraw软件,绘制出历年产学研合作网络图。其中,节点代表当年参与合作的主体,节点间的有向线段表示两主体间存在产学研合作关系。从图2发现,自1997年起就存在产学研合作活动,但前期网络结构稀疏,大多是两个主体间进行合作,网络通达性较差。2000年以来,以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大型国企率先打破这一僵局,连续两年成为对外连接数量最多的网络节点。2000-2005年间,高校开始重视科技成果转化,作为知识的供给方积极开拓产学研合作网络,合作主体数不断增加,产学研合作网络初具雏形。2006年,全国科技大会提出了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产学研合作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2008年以来,产学研合作网络结构趋于复杂化,众多高校、民营企业乃至外资跨国企业等的加入使得网络密集程度极大提高,知识传播管道更加多样化。2008-2015年产学研合作网络逐渐走向成熟,多核心主体局面基本。

(三)整体网络结构及外源节点分析

表1 1997-2015年上海市产学研合作整体网络结构指标

从表1来看,1997-2015年间,网络规模逐步扩大,产学研合作主体不断增加,2014年的主体数(387)是 1997年(4)的96倍多,虽在2015年出现下降,但总体上仍以指数形式上涨。在网络规模渐增的情况下,关联关系数也呈现出类似的变化趋势,两者具有一致性。与此同时,整体网络密度却出现大幅下降,这意味着产学研合作网络并不稳固,整体网络对各节点的约束作用并不强。此外,网络节点中外源主体数量也稳步上升,这说明近年来知识交流中的行政壁垒被不断打破,知识溢出效应明显,网络中异质性资源丰富多样。鉴于产学研合作发展过程一直表现出稳步优化的态势,以至于达到当前较为完善的网络规模,要保持相对稳定甚至有所突破的局面,则需要发展更多的外源节点,保持整体网络密度与网络规模之间的关系。

三、知识生产函数构建与实证分析

(一)模型设定与指标解释

Griliches于1979年首次提出的知识生产函数被认为是量度研究开发投入和知识溢出对创新产出贡献的基本模型。考虑到产学研合作网络中信息交流越通畅、研发投入力度越大,网络溢出水平越高,在借鉴相关学者做法的基础上,构建如下知识生产函数模型:

由于专利的申请具有18个月的审查期,被解释变量第t年的专利产出则应与她年的解释变量相对应,此处取为2,则可形成如下实证模型:

接着,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模型采取自然对数变换,构建关于网络规模、网络密度和外源节点数量与知识溢出的模型:

其中,RDE、RDU、RDI分别为上海市大中型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R&D经费支出,PE、PU、PI分别代表上海市大中型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当量,。样本跨度期t为1998-2015年,相关数据来自上海统计局、《上海统计年鉴》以及《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二)实证结果

本文借助EViews8.0对构建的知识生产函数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由于变量为时间序列数据,在回归前需进行时间序列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本文所选取的变量序列均通过了ADF检验,为稳定序列。最后对模型Ⅰ、Ⅱ和Ⅲ进行OLS估计,回归结果如表 3所示。从中可以看出,三个模型的R2和调整后的R2都比较高,模型的拟合优度较好,回归模型能解释因变量的大部分变异。同时,三个模型中RDU和RDI的系数显著为正,这表明高校和科研机构研究与发展经费的增加能显著提高知识溢出水平。

表2 实证分析结果

从模型Ⅰ的结果可以看出网络外源节点数量NF的回归系数为0.147215,说明外源结点数量与产学研合作网络中的知识溢出呈正相关关系。网络规模NS与知识溢出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网络密度ND与知识溢出水平呈负相关,说明网络密度的增大反而会降低知识溢出程度。

四、结论与建议

第一,重视科研工作,加大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发经费投入,为我国产学研合作注入源源不断的经济活力,为更深入的研发工作提供物质上的有利条件。当前,高校和科研机构是产学研合作这个网络结构之中,辅之以企业的,最重要的知识溢出发出方。

第二,扩大企业方和学研方互相联系与合作的网络规模,丰富整个产学研网络结构中的主体对象,涉猎更多的信息行业和知识领域,使得企业方与学研方之间对新知识的传递、交流和再创造程度随之加大、加深。

第三,加大企业方与学研方之间的合作程度,将产学研网络凝聚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发挥出最优、最大化的知识溢出效应。根据上文对于网络密度的分析可知,企业方与学研方之间信息传递的效率,时滞性,以及空间上的距离远近,都会对双方合作效应产生极大的影响。网络密度的加大反而适得其反,导致产学研合作主体之间形成脱节与滞后的局面。因此,完善信息交流平台,使得企业方与学研方能够及时、准确、有效地获得对方的信息,使信息对称化,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

第四,广泛、有效、合理地增加外源节点,将产学研合作跨越省际阻碍,甚至国界局限,不断增强一个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合作力度。产学研合作的主体之间所需要的契合点是多样多元化的,不仅局限于本土上的互补,更需要注入国际上新的元素与动力。

猜你喜欢
网络结构产学研专利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专利
发明与专利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纺织摘奖项目产学研居多
基于互信息的贝叶斯网络结构学习
知识网络结构维对于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远程创新搜寻的中介作用
沪港通下A+ H股票网络结构演化的实证分析
复杂网络结构比对算法研究进展
学前音乐教育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