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桦
当前,台州市以打造“七大千亿产业集群”为抓手,再创台州民营经济新辉煌。从国际产业演进规律来看,要打造世界级产业,需要配套能力齐全、专业分工协作的供应链体系作为支撑。强大、完善的区域配套体系是有效抑制“大企业外迁”的关键法宝,同时完善的供应链配套能力是招商引资、引进“大项目”的主要筹码。笔者以产业链较长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为例,剖析台州制造在供应链体系存在的不足,并提出若干对策和建议。
供应规模没有同步增长。与汽车整车制造相比,台州市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以下简称“汽车供应链”)的供应能力跟不上整车制造发展速度。2016年、2017年,汽车整车制造出现爆发性增长,台州市整车制造增速分别达到107.9%和98.0%。但是,2016年、2017年,台州市汽车供应链增速分别为21.4%和32.0%,增速不到整车制造的1/3,汽车供应链的供应能力完全跟不上整车制造的增长速度。
供应质量没有同步提升。吉利控股集团并购沃尔沃以来,对汽车设计、制造、经营等的理念产生质的飞跃,成功实现转型升级。市场定位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迁移,特别是最新推出的领克、MPV等高端车型获得市场高度评价。但是,吉利控股集团台州供应商主要配套的是老车型,如帝豪、熊猫、金刚、远景等,大多数台州供应商难以满足领克、MPV等高端车型对设计、制造的要求。也就是说,台州供应商并没有随着吉利控股集团同步实现转型升级。
2013-2017年吉利控股集团研发车型
龙头企业牵引效应弱化。从吉利控股集团销售收入来看,2015年开始步入快速增长轨道,2015年、2016年、2017年销售收入分别为301.38、537.21和927.61亿元,增速分别为38.64%、78.25%和72.67%。但是,台州基地却没有同步转型升级。吉利控股集团在台州拥有路桥、临海两个产业基地,路桥基地目前主要生产远景X3、熊猫、领克,临海基地主要生产帝豪和金刚,台州基地生产的车型偏老,且新车型产能比重较低。同时,吉利台州供应商比例在下降。吉利控股集团台州主要零部件主要供应商有:俱进、泰鸿万立、利民实业、恒丰、欧辰等公司。以俱进为例,该企业专业为吉利控股集团生产汽车座椅,顶峰时期,占吉利控股集团的80%份额,近年来供应比率逐年萎缩,2017年下降到50%左右。
流动资金缺口巨大。受传统商业惯例和竞争压力的影响,供应链上相关企业面临着“两头占款”困境。一是原料垫款。从上游供应来看,在原材料采购环节,汽车供应链企业面对钢铁、石化等大型国有企业,基本没有讨价还价的能力,需要预付定金、全额付款,才能实现原材料稳定供应。二是商业赊欠。从下游配套来看,面对整车制造企业,无论是一级供应商,还是二级、三级供应商,受制于竞争压力,基本上没有讨价还价能力,只能接受整车制造企业约定的商业规则,一般都有3个月以上的结算周期。三是融资瓶颈。随着供应规模扩大,“两头占款”运作模式,叠加正常生产周期对流动资金的需求,供应链企业面临巨大的资金链压力,存在较大的流动资金缺口。传统信用、担保、抵押等融资方式,难以满足需求。此外,较高的资产负债率带来更高的融资成本,“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在汽车供应链企业中正在凸显。
协同优势有待形成。从台州汽车供应链来看,两极分化日益凸显、协同效应尚未显现,难以形成区域供应链体系优势。台州汽车供应链企业空间分布比较大,主要集中在玉环、温岭、路桥、椒江等县(市区)。部分核心企业已经具备国际配套能力,并已经实现上市,如长鹰信质等。但是,大多数汽车供应链企业位于二级、三级配套地位,且有一大批供应链企业仅仅服务于维修市场,与整车制造配套存在较大差距。从内部价值链来看,企业间协同效应较弱。台州汽车供应链在研发、制造、供应、营销等环节上均没有产生协同效应。供应链企业往往直接、独立面对整车制造企业或维修市场,单体企业独立开展研发、制造和营销等活动,客户、经验、工艺、成果等资源共享程度非常低。从外部供应链来看,区域供应体系有待形成。以俱进为例,汽车座椅制造涉及冲压、钣金、焊接、发泡、注塑、缝制、总装等环节,公司自制率高达90%以上。较低的专业化分工合作水平,制约了台州汽车供应链的集群效应的发挥。
供应能力正在弱化。以吉利控股集团为例,按照“全球化”理念导入汽车设计、生产和服务,采用全球领先理念设计新的车型,实施全球供应模式降低成本,给消费者带来高性价比的产品,成功推出“新博瑞”“领克”等新车型,市场一直处于“脱销”状态。但是,吉利控股集团的台州供应商“弱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创新能力难同步,虽然台州大多数汽车供应链企业都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但是供应链企业研发重点放在制造工艺优化环节,与整车制造企业同步协同开发新车型尚存在一定差距。同时,受成本控制和品质提升的双重压力,国内整车制造企业已经全面步入流水线、自动化制造模式,一线员工数量大幅度降低。虽然台州汽车供应链企业积极导入精益生产、6西格玛管理等,提升制造能力,但是这些企业的自动化(智能化)改造、机器人(机械臂)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重点仍在推进关键工位“机器换人”的改造。
基于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理论,强大的产业集群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有助于改进激励方式,创造出信息、专业化制度、名声等集体财富。从实践经验来看,完善的供应链体系,有助于防止大企业外迁,有利于定向招商引资。为了提升台州汽车供应链竞争力,要从创新金融服务、创新研发服务和创新技改服务等方面加强研究。
(一)创新金融服务
解决供应链金融现有主要途径有:一是企业自主上市;二是核心企业成立财务公司;三是银企合作开发“供应链融资”。途径一:对部分优质供应链企业有效,不能系统解决问题;途径二:成立财务公司对龙头企业要求非常高,台州只有吉利控股集团符合要求;途径三:银行基于风险管理要求,往往需要占用核心企业授信额度或信用,实践效果并不理想。
基于上述路径分析,建议在“台州金投”下创新设立“供应链服务基金”,高效率、低成本、系统性解决供应链融资困境,提升主导产业供应链竞争力。
基金运作思路:围绕汽车供应链“两头”,筛选台州主要原材料供应商和整车制造一级供应商作为服务节点,与商业银行合作开发汽车供应链融资专项,依据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同和进仓单,为供应链相关企业提供额外的融资服务,弥补供应链企业流动资金不足。
从基金运作来看,供应链服务基金同样适用于产业链较长的其他产业,但是需要注重以下几点:一是加强行业动态管理,利用人民银行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大数据,开发行业景气指数,动态选择扶持产业,控制系统风险。二是创新风险控制理念,要充分借鉴台州“小微金改”实践经验,从“第一还款来源”视角,密切跟踪供应链企业业务增长水平,控制个体风险。
(二)创新技改服务
“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传统制造业要通过“智能化和服务化”实现转型升级,工业技改投入是基础。台州市需要创新技改服务,激发企业界技改投入活力,提升装备能力,助推转型升级。
建立智能装备应用服务平台。台州市企业智能装备应用尚处于自我探索的初级阶段,以俱进、泰鸿万立为例,主要利用机器人(机械臂)对关键工位进行“机器换人”的改造,车间流水线自动化程度非常低。建议建立智能装备应用服务平台,系统、全面推进企业界智能化改造进程。
顶层设计技改投入促进政策。当前,企业用工成本不断上升,智能化改造有助于控制成本和提升品质。地方政府需要从顶层设计谋划技改促进政策,激活企业界技改投入活力。以“机器换人”为例,研究企业“机器换人”成本临界点,阶梯式出台激励政策,发挥政策杠杆效应。比如,30万元以下技改成本可以减少一个工位,即使没有政府补助,企业也会主动加大技改投入。但随着技改投入的增加,出于短期利益考虑,企业会延迟技改投入,这恰是发挥政策导向作用的有效区间。建议改变传统技改项目事先申报制度,“普惠制”实施事后补助审核制度,提高激励政策实效性,杜绝“政策套利”机会主义行为。
(三)创新研发服务
结合供应链体系的特点,在“台州市科技新长征”战略部署基础上,通过构建研发抚育机制和搭建共性技术服务,提升供应链企业研发创新能力。
构建研发抚育机制。在供应链体系中,核心企业起着极其主要的作用。以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聚群为例,核心企业包括:一是整车制造企业;二是零部件龙头企业。从战略视角来看,核心企业需要带动供应商共同成长。需要通过政策激励,鼓励核心企业将研发体系和能力向上游企业延伸,提升供应链企业协作开发能力,在供应链体系上形成研发抚育机制。
搭建共性技术服务。围绕产业发展趋势与方向,通过外引、内培、校企合作等模式,搭建共性技术服务平台。比如,轻量化是汽车产业发展重要方向,结合台州产业基础支持“工程塑料”应用研究,大力推进“以塑代钢”;加强零部件功能提升应用研究,满足整车制造转型升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