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
2016年在北京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上,习总书记强调,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战略分三步走:2020年国家要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的前列,到2050年,中国建成世界科技强国。有科学思维才能有科技创新,才能支撑我们成为创新型国家。科技创新、民族自主发展能力,是支撑我国未来可持续发展乃至走到世界中央的重要保障。从战略层面上来看,国家新一轮的科技革命正在蓄势待发,国家正集中力量实施创新驱动,引领未来战略发展。科技不强,就很难有军事强国、经济强国,经济社会发展就很难持续。
科技创新产生于有创新思维的大脑。从生物学结构到认知功能,大脑都会对每个人的认知推理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产生很大的影响。可以说,整个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包括近代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变革,每一次重大节点,实际上都是一个大脑或者几个大脑的超前思维引领了世界的发展;每一次的社会进步,人类文明的提升,都是大脑的优化、大脑的变革、大脑思维的升华,都是创新性思维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成功实践。目前国家布局的2030科技重大专项中就包含脑科学。脑科学的工程,一方面是研究脑本身,包括它的结构、功能、开发和应用;还有一方面是类脑的研究,也就是主要从人工智能方面研究脑功能。
人最宝贵的是什么?是我们的大脑。比体力,人类的体力比不过大象、狮子、老虎;比速度,豹子、羚羊比我们跑得快;比视力,老鹰的视力将近是人类的一百倍;比嗅觉,狗是人类的一千倍。所以从生物学本身结构的特点来看,人是完全不占优势的。但人有超过其他任何动物的大脑。从冷兵器时代到今天,人类社会经历了几次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是蒸汽机,帮助我们逐步实现机械化。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电气化,第三次则是信息化。未来的趋势是人工智能化。每一次社会的进步都是大脑革命的升华,都是创新性思维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成功实践。
我的专业是医学。作为人工智能实践的重镇,健康医疗大数据对未来的医学发展有重大支撑意义。接下来是组学和脑科学,与医学也是休戚相关。组学就是生命组学,包括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免疫组学、微生物组学,是了解人的身体本身的。建国初期人均寿命只有36岁,今天我们的人均寿命是76岁,而“健康中国2030”提出的目标是人均寿命79岁。目前影响人类寿命的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心脑血管,一是肿瘤。如果这两个问题可以解决,人类寿命可以到120岁,但即便如此,依然有90%的老人可能会出现老年痴呆。曾经,人类通过抗生素解决了诸如鼠疫、霍乱、天花、伤寒、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现在,我们则是在对抗重大的慢性疾病;未来要解决的就是神经疾病了。我的感受是,未来我们的脑科学、神经科学将会是最复杂的。
要实现科技强国,中国一定要成为教育强国。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中国的教育既要扎根中国大地,更要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的教育不能完全复制西方模式,把西方范式强行照搬复制到中国这片土地上,是不合适的。我在美国生活了近18年,最后还是回到了祖国。文化,是一个社会的基因。跨文化的“拿来主义”,不能是简单复制,全在于取其精华。
今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北大考察,当时我作为主要的接待人之一,全程聆听了他的讲话,近距离为习近平总书记介绍了北大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工作。总书记也跟我们在座的青年学生谈到了爱国、立志、求真等几方面的要求,总的来讲就是希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我们在讨论怎样培养人的过程中,还有一个关键问题是“为谁培养人”。
从高等教育来讲,过去传统的大学有这样三个职能:一是人才培养,二是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三是服务社会。现在加了第四个——“国际交往与文化传承”。国家提出了建设双一流大学的要求,培养一流的人才,建设一流的大学,这同样是北大的任务。如果国家不是创新型国家,这个国家在世界上是没有立足之地的,与疆土大小没有关系。鸦片战争时的清王朝就是很好的例证。所以一方面要跟时代同步,另一方面还要适当超前布局。
从科技创新、知识创新到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最终落脚点都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型思维,让他们在科技创新、知识创新过程中有个人独立的观点,这是最重要的。如果这个观点在实践中证明是正确的,乃至引领世界发展,那当然更好。创新思维也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是一个学生、一个青年人走得更远、飞得更高的支撑,对一个大学来讲也是这样。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江苏考察时提到,“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这高度概括了健康中国战略的内涵。十九大报告也明确强调,“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医学是一个美好而高尚的事业,医学是性命相托,是救死扶伤。然而高校医学教育层面的现状却令人担忧。举个例子,毕业季填报志愿,中国香港的7个状元,有6个报了医学,而内地那么多省市的状元,没有一个报医学的。再从国内各类疾患数据看,肿瘤每年发病430万例,死亡280万例;心脑血管疾病,每年死亡375万例;高血压患者2.7亿人次、糖尿病1.1亿人次、糖尿病前期1.5亿人次、慢性肾病1~1.2亿人次;老年痴呆1200万人次(指比较严重的老年痴呆),且每年增加30万人次;出生缺陷疾病案例每年增加90~110万例。这还仅仅是医疗数据现状的冰山一角。当然,现代医学、现代生命科学的实践历程毕竟还很短,要对抗纷繁复杂的人类疾病依然路漫漫其修远,尤其是涉及脑与情绪的相关病征就更为复杂,治愈康复的医疗干预方式也更为多元,不仅在生理层面,更在精神疗愈。
而从另一方面看,国内医院医生开的处方里面,95%的知识产权都是国外的。中国要生产就要等17年的专利期到期。企业能等,中国老百姓等不起。印度没有知识产权,但它进入了WTO十年的保护期,可以不顾知识产权强势仿制他国药物。这就又转回到创新型思维的问题上来了。此外国内的大型医疗装备,如核磁共振、X光等,95%都是由国外进口;而临床标准规范指南中,95%都是借鉴国外的。所以对中国的医药行业来说,自主创新迫在眉睫。
医学的发展,就是强烈的创新思维活动推动的结果。从古代的望闻问切到近代医生的听诊器,再到30年代的X光,乃至后来的CT、断层扫描,这些就是创新型思维发展和应用的节点。CT的发现拯救了成千上万的人,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过去做传统胸腔手术,如肺部肺癌切除,至少得剪断两根肋骨,打开一个15厘米的口子。这个过程,很多医生都是按部就班地做,就像学生背标准答案一样。但总有几个超常发挥的医生,就会思考,能不能在心脏胸腔里面打两个洞,把机械手放进去,通过电子光学操作完成手术?这样一来,术后三天病人就可出院,损伤很少。这就是微创手术的起源,现在已推广到胸部、腹部的手术。这就是创新。
但需要深思的是,动脑筋的不是我们中国人,不是我国目前的教育、医疗体制培养出来的人,因为我们缺乏挑战常规性指南标准的育人机制。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过多强调记忆、习得,就像我今天无论是从医学教育还是组织管理,我可以说出一串名词。但创新思维,那是另外一种模式,或者说是另外一种教育的模式。这可能是所有教育家要思考的问题。
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就要思考未来。教育过程也是。青少年阶段培养创新思维最好,年纪越大,墨守成规的就越多。北大医学学科就是要培养临床医学家、医学科学家、医学教育家、医学人文学家,这个“家”就是要思考和谋划未来的医学。要改变之前提到的“三个95%”的问题,就是要培养创新思维。唯此才能面对未来。
传统的教育与培养,也许通过让青少年较早接触一些问题,或是通过一些外在训练增强记忆力,是可以的。但一旦涉及对事物的认知,那种挑战常规的批判性、质疑性的思维方式就变得非常重要,尤其对国家,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的战略,更是如此。
当然,伴随社会的发展,创新型思维也是被社会实践需求推动的。正如医疗技术,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从粗线条到精准,每一次医学的发展,都是一个创新的过程,从过去的经验判断走向循证医学,再到未来的精准整合。比如过去临床用药,有些人好了,有些人没好,有些人用药后副作用很大,于是就出现了靶向药物,只针对有病的细胞进行杀伤。这个创新就是动脑筋的结果。动脑筋,就是要挑战常规,甚至挑战权威,这个过程就是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国也只有先实现医学强国,才能实现健康中国。
同时,要正确理解和对待创新过程,创新思维要容许批判和质疑。挑战循规蹈矩、超出常理的思维,抵达极致时,和“精神病”之间就是一步之遥,这就需要社会给予一个宽松的创新环境,需要理解。
当然,我们在谈科技创新思维的时候,还有一个不能忽略的领域,就是艺术。人才培养要更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科学人才应当更具有开放性、活跃性、平和性、艺术性。这对科学的思维过程多有助益。科学与艺术目的是一样的,都是让人类的生活更美好。无论是钢琴、交响乐、诗歌还是数学、物理,都有各自的独特性,但科学和艺术的共性都是灵感、激情,都要求创新。灵感源自对科学或艺术的兴趣和激情,灵感便是创新思维。科学研究充满艺术内涵,艺术创作体现科学规律,而科学和艺术的真正主题都是展示世界之美。
如何更好地开发青少年的大脑,如何在教育体系中更多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大脑潜质,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一份责任。只有这样,一代代年轻人方能不仅立足于当下,还能更好地面向未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