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报:用评论引导舆论的四种方法

2018-08-10 01:17黄婷婷
中国记者 2018年7期
关键词:评论员版面众筹

□ 文/黄婷婷

内容提要 本文以《中国环境报》评论版为例,探讨如何以新闻评论引导舆论。提出以评论引导舆论的四种方法,包括约请专家撰文、组织众筹评论、发出本报声音、与新媒体互动。提出四点建议,包括提升政策理论素养、增强选题策划能力、合理运用编辑手段、培养优秀的评论员队伍。

当前,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公众对美好环境的期待愈加强烈。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其中,发挥新闻媒体作用、积极引导舆论至关重要。

新闻评论在引导舆论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中国环境报》社论、评论员文章主要在1版刊发,其他评论在3版评论版等版面刊发,重要评论也会在新媒体刊发。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环境报社理论评论部承办的评论版近年来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探讨最新问题和现象,引发相关地方和部门思考,推动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特别是针对热点问题组织讨论,激浊扬清,在舆论引导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掌握四种方法,以评论引导舆论

一是约请专家撰文。发表专业看法已经成为目前媒体普遍运用的一种方法,最常见的就是中央电视台特约评论员,只要有重大政策出台、重大事件发生,人们总能看到各种专家出现在电视屏幕上。通过专业解读,受众就能获得更多有用的信息。这样一种方法,在《中国环境报》上运用得也比较多。

2017年9月,舍弗勒公司发出紧急求助函,认为环保要求影响了企业发展。事实上,生态环境保护不仅不会影响经济发展,还会起到优化经济发展的作用。如果不对这种观点进行有力回击,可能会影响一些地方和单位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而论述两者的关系,专家撰文是比较有说服力的方法。因此,《中国环境报》评论版马上约请中国社科院、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专家,提出了“环境保护可以和经济发展并行不悖”“环保不是纸老虎”等观点,并以专题整版的形式呈现:《环保为经济赢得了持久的绿色竞争力》。通过专业观点,增强了公众对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认 识。

再以“煤改气”选题为例。为推进大气污染治理,改进环境质量,国家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推进“煤改气”“煤改电”工程。2017年冬季,一些地方由于“煤改气”气源没到位、工程推进慢等原因,群众取暖没有得到充分保障。事实上,“煤改气”是一项民生工程,对于具备条件的地方来说,“煤改气”必然会减少污染排放,带来良好的环境效益。一些地方在“煤改气”过程中出现的气源不足等问题,并不是煤改气政策本身的问题,这一点必须明确。为此,评论版也约请国家发改委、环境保护部政策与经济研究中心的专家撰写述评文章,题目为《共同推动“煤改气”成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再次有力引导了舆论。

二是组织“众筹”评论。众筹评论是中国环境报社评论版近年来自主探索的一种评论形式,即针对一个主题或问题,约请多位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层面的特约评论员从不同角度发表观点,通常以整版文章或半版文章出现,呈现出一定的思辨性,给读者以全新启发。目前,每个月都会安排一到两期众筹评论,已经形成了固定风格,打造成一个评论品牌,具有一定影响力。

如在舍弗勒公司紧急求助事件中,除约请专家撰写整版观点稿件,还约请来自基层的特约评论员撰写众筹评论:《实体经济岂能靠污染企业支撑?》,从基层视角讨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再如,每年“双11”购物节,虽然刺激了消费需求,拉动了经济增长,但是也因低端产品生产过剩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损害。针对这一现象,评论版也组织了整版众筹评论,从多个角度探讨如何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促进环境保护。

三是发出本报声音。重点选题确定后,有时专家或特约评论员的角度可能不够全面,这时候,评论版编辑记者就会亲自撰文,直接表达编辑部意图。

以“双11”购物节选题为例。在特约评论员发来的评论稿件中,多从绿色消费、减少浪费的角度来谈,而没有从生产角度来看。因此,笔者撰写了评论《消费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提出除了钢铁等重工业产业外,消费品行业也存在产能过剩问题,电商平台有大量低质、同质、低价的商品,因此需要推进消费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头条评论刊发,其他特约评论员的稿件配合刊发。这样,整个版面就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来探讨问题,更具有思辨性和可读性。

再以“煤改气”选题为例。由于专家和评论员的评论稿件大多是从理论层面探讨问题的,而理论评论部主任刚好深入基层参加了相关调研工作,因此从落实政策的角度,撰写了评论《好政策还需落得实暖人心》,引发了基层部门关注,也对政策推进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是与新媒体互动。当前,中国环境报社形成了“一报、一网、两微、一端”的多媒体格局,新媒体在引导舆论方面具有传播速度快、容量大、受众面广泛等优势。因此,评论版在推出一些重点选题时,会与新媒体进行互动。对于一些公众普遍关心的热点话题,会选择在新媒体上首先予以刊发,再在报纸版面刊发,以抢得传播先机,增强宣传效果。

以环保强化督查为例。2018年4月28日,生态环境部通报了强化督查工作中首起违反廉政纪律案件查处情况,一名当事人因收受1万元贿赂而受到“双开”处理,引发了生态环保部门的热议。为此,一位特约评论员撰写了《执法督查必须做到风清气正》。理论评论部就首先把这篇文章交给新媒体部门处理,发表在“中国环境新闻”微信公众号上,之后在评论版面刊发,形成了良好的互动。

二、加强舆论引导的几点建议

评论是报纸的灵魂,评论版是报纸的旗帜,承担着舆论引导的重要功能。通过评论引导舆论,是落实党中央部署的重要举措,也是增强报纸传播力和影响力的重要路径。结合工作实践,笔者有如下几点建议。

一是提升政策理论素养。要正确引导舆论,首先要知道正确的舆论是什么。因此,必须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准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于生态环保工作者来说,就要对党和国家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有较深入的理解。比如,对于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煤改气”政策,必须以学者的态度进行持续而深入的研究,再从编辑记者的角度组织撰写评论。

二是增强选题策划能力。对报纸来说,版面资源很宝贵。对《中国环境报》来说,每天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领域都在发生着大大小小的事情,而小小一块评论版面能承载的内容是有限的。因此,要提高选题策划能力,让每一个选题都成为精品,都能展现出宣传价值。这就需要编辑记者不断加强学习,增强新闻敏感性,反复练习,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练就一双发现优质选题的慧眼。

三是合理运用编辑手段。好的文章,需要好的编辑来编排。特别是在重要选题面前,通过编辑手段来增强评论的影响力、引导力,是十分重要的。笔者认为,评论版面应该处理好三个关系:专家观点与基层观点的关系、本报观点与外界观点的关系、不同角度之间的关系。面对一些专业性较强的选题,专家观点可运用得更多一些;面对一些实操性、业务性较强的选题,基层观点文章可多刊发一些。如果需要专家和基层同时发声,则可采取整版或者半个版面的形式,形成不同观点之间的印证和碰撞。当外界观点不足以引导舆论时,本报编辑记者可亲自撰写文章。当多个作者的角度雷同时,则要进行取舍,有所侧重。

四是培养优秀的评论员队伍。一支来自多领域、多地区、多层级的评论员队伍是保证评论质量的重要因素。《中国环境报》目前有一支优秀的特约评论员队伍,既有生态环保工作者,又有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方面的专家学者;既有来自国家、省市层面的环保人,又有基层地区环保人。这样的队伍构成,决定了评论员观点的多样性、丰富性。同时,队伍的维护也非常重要。要十分珍惜评论员群体,编辑记者在日常工作中要经常与评论员交流沟通,多听取其意见和建议,秉持开门办报的观点,共同提高评论版面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以评论更好地引导舆论,推动各项事业发展。

猜你喜欢
评论员版面众筹
2020,化工跃上风口
众筹
“十四五”财政改革 更多关注支出划分
改革创新谋发展奋发有为谱新篇
新闻众筹初探
版面撷英
好版面要有独到的创新技巧
版面“三评”看得失
定增相当于股权众筹
试水“众筹+新三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