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席晓平
内容提要 《衢州晚报》的副刊栏目“心理公开课”自2017年1月推出以来,至今已刊出40多个专版。连线了近百位心理咨询师,接受读者热线电话和邮件上千个(封)。既具备副刊特有的细腻温情、人文关怀的特点,又有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和对热点问题的把控能力,成为一个接地气且较有格调的副刊特色栏目。
都市类报纸讲求可读性是非常重要的目标,为此,“心理公开课”力求一期讲一两个小故事,以个案出现的心理压力为切入点,探讨问题的原因和应对方法。
例如《每个“问题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生病”的家庭系统》一文中,讲述的是一个家庭多年以来形成的惯性模式:妈妈从小很少得到自己母亲的认可,导致今天对待自己的爱人和孩子高要求高期望;孩子不自觉地让自己成为“问题孩子”,其实是想引起家长的注意或重视,为自己的家庭带来一些帮助。这个故事颇具代表性。
再如,在《接纳,并认真呼唤你的名字》一文中,记者选取了四个与名字有关的小故事,表述了生活中很多人不接纳自己名字的现象:张伟,太普通,(“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一个叫张伟的”);魏鑫金,谐音“卫生巾”;杜子腾,谐音“肚子疼”,带来很多尴尬;严明慧,强势的长辈希望她“明达智慧”,将她当男孩子养,结果造就了她缺少温柔的“女性外衣”,最终导致婚姻解体。最后,通过心理咨询师之口表达出一个观点:每个人的名字背后都是一股很大的能量,只有当你接纳的时候,名字所带有的能量才会来协助你。如果不接纳,心理上就会抵触过往的那个名字,这其实是与自己内在的某个部分分裂了。这样的报道既具可读性,让读者看完会心一笑,也能够从中得到启发。
由于采编人员有着较强的文字功底,有着很好的“讲故事”的本领,基本上每期都能通过感人的故事带出文章的主题,即需要心理咨询师帮助化解的核心问题。这种做法,通过解读让人产生共鸣的个案故事和社会事件,从心理科学的角度以通俗的方式,帮助人们认知自己的情绪、心理和行为,并能够给予适当的方法和建议,体现出纸媒副刊的服务性和实用性。
传统媒体有义务主动关心民众的心理健康,主动向社会普及心理学知识。那么,哪一类人群最希望接受心理方面的引导或启示呢?“心理公开课”版面运营一年多来,在取得了良好口碑的同时,也慢慢地总结了一些经验,渐渐找准目标定位,开始“有的放矢”。
通过平时的读者互动和反馈,发现一个有趣的问题:我们做了不少关于青春期的话题,可是,打进电话来寻求帮助最多的,不是青春期的孩子,而是他们的父母亲,也就是40岁—48岁的人群。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发现。这个年龄段的人群也处于工作压力最大,职场竞争白热化的阶段,他们每天要面对很多事业的难题、家庭的难题,最关键的是,大多数家庭都有一个青春期的孩子,十有八九孩子还会来点叛逆,小到顶嘴吵架,大到休学辍学、离家出走,家庭整一个鸡飞狗跳。青春期的孩子最想做的,就是脱离父母做自己,他们有事喜欢藏在心里,因此,前来寻求帮助的就只有他们的父母了。
印象最深的是一次深夜里的求助。
在这之前,衢州某小区发生了一起中学生自杀事件。一名高中男生正在家里玩手机,爸爸回来认为孩子“整天在玩手机”,盛怒之下,把孩子的手机扔出了窗外。然而,让人震惊的一幕发生了,这个男孩也飞身跃出了窗外。男孩住在10楼。悲剧震惊了全城。
那段时间,我们接到最多的电话就是:我的孩子也整天玩手机,可是发生了这件事,我更加不敢讲他了,该怎么办?难道眼看着让手机毁了我的孩子?
有一天深夜,一位中年女士打电话来说:她刚接到读初中的女儿发来的微信,女儿只给她发了一张图片,上面画着一只小猫咪,头上方有一块巨石,被两个小方块支撑着,小方块上写着两个词:手机、零食,旁边还有一句话:生活的压力全靠这两样撑着了。
这位女士说,她看得心惊肉跳,彻夜难眠,看到报纸上有这个栏目,就想跟我们说说,希望通过我们找到合适的心理咨询师进行指导。
这样的情景决不仅仅是个案,而是在当今转型期社会中,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之下,很多孩子面对学业压力所导致的共同现象,如何面对也是很多家庭的苦恼。为此,我们先后深度做了《亲爱的孩子,放下手机,我们好好说》《“王者荣耀”,还是“玩者农药”》《乖乖女为何离家出走》《青春是一场蜕变》等专版,较好地疏导了中学生和家长的一些困惑和矛盾。这些报道体现了主流媒体的责任担当。
此外,《衢州晚报》还针对40岁-48岁左右的人群,“量身定做”了《消失的爱人——我的婚姻为何如此脆弱》《婚姻是最好的修行》《父亲,你在家庭教育中很重要》等关于家庭和谐的话题。
其实,中年人身上体现了所有的社会关系,除了对待孩子、配偶,还有对待老人,对待工作等方方面面。关注他们的情感诉求,就是全方位地关注这个社会。因此,把他们作为目标人群来关注,疏导他们的心理问题或潜在的心理问题,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
衢州市目前有1000多位注册国家心理咨询师,建有心理咨询师协会微信群、浙中西部科技论坛心理分论坛、阳光志愿者心理咨询服务群等微信群十多个,还有在市妇联、团市委、各学校兼职的志愿者心理咨询队伍,他们大多供职于各医院、公安系统,有着非常丰富的实战经验,成为一个无形的“智库”。《衢州晚报》的“心理公开课”作为一个纸媒平台,像一根纽带一样将心理咨询师联接在一起,每期我们都可以请到一至两位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师“坐镇”,进行精准而生动的分析点评,通过权威的专家点评,给读者有用的心理帮助。
在心理咨询各微信群里,经常有全国各地的著名心理咨询师进行讲座,这些平时普通市民难得听到的心理学课程,也通过“心理公开课”版面向广大读者传播,使版面真真正正地成为了一堂面向全社会的“心理公开课”。
一个好的品牌栏目,线下活动必不可少。我们不定期举办心理小沙龙,邀请心理咨询师与粉丝们面对面。一年来,组织了《一起打败“失眠君”——“失眠与催眠”心理沙龙》《沙粒无声,观照内心世界——晚报读者心理沙盘小游戏》等活动,有的家庭一家三口都来参与,有的每期都抢着报名,引起了较好的反响。
此外,作为“心理公开课”版面的责任编辑,笔者在拿到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之后的这十多年来,一直热爱和坚持着心理学方面的学习,阅读了大量心理学书籍,有一定的专业积累。笔者也是《衢州晚报》最早做“倾听倾诉”专版的记者、编辑,多年来一直关注寻常百姓不寻常的情感故事,喜怒哀乐,关注人们的内心需求,在晚报读者群中拥有一批固定的“粉丝”。十多年来,通过不断努力,与版面、栏目一起得到了一定提升;从某种意义上说,今天的“心理公开课”是升级版的“倾听倾诉”,同样是关注市民的情感诉求,但是前者与心理咨询进行了完美结合,有情有理,情理兼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