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闻思想与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新格局

2018-08-10 01:17文/管
中国记者 2018年7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融合发展

□ 文/管 洪

内容提要 伟大的实践离不开伟大的理论。习近平新闻思想时代性的理论品质,为中国媒体融合发展赢取了战略先机;其创新性的理论特征又和中国媒体融合发展的行动方略直接相关;在习近平新闻思想指引下,中国媒体融合有了科学的理念和正确的政治方向、工作导向和价值取向。这使得中国媒体融合发展开创了生龙活虎、后来居上的局面。

一、习近平新闻思想的时代性与中国媒体融合发展的战略先机

习近平新闻思想精准把握新闻传播发展的大趋势和时代脉搏,站在时代制高点上深刻洞察世界和中国媒介场域巨变。习近平新闻思想鲜明的时代性品质使我国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不失时机地上升为国家战略,在世界范围内赢得了战略先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与党的新闻舆论和宣传思想工作相关的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博大精深、科学系统的习近平新闻思想。其中,关于人类新闻传播的当下态势,习近平总书记总结说:“现在,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受众对象、传播技术都在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互联网正在媒体领域催发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1]他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敏锐分析:“从社会发展史看,人类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正在经历信息革命。”[2]这些论断是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特别是信息传播发展趋势的科学判断。

我国是互联网的后来者,从1994年接入国际互联网至今不过20多年,其中传统媒体和互联网新媒体之间的力量对比以及媒介场域新构型较长时间并不十分明朗。接入互联网前,我国媒介场域的行动主体只有传统媒体,具有资本的绝对支配力量和稳定的关系构型。步入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关系与“位置”悄悄而又深刻地变化着。这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1.传统媒体独大和新媒体潜伏期(1994年-2003年)。此时,报纸、广播、电视大体忽视新的传播力量的存在,更感觉不到威胁。媒介场域关系网络中,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分处支配和屈从关系;2.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呼应互动“蜜月期”(2004年-2008年)。随着网民数量激增,新媒体崭露头角。新旧媒体开启了一段互动呼应的“蜜月期”。网络媒体的线索或第一手材料,往往成为传统媒体闻风而动的“由头”,网上网下联手,形成强大舆论声浪;3.新媒体起飞和传统媒体转型期(2009年-2013年)。新媒体因天生优势快速崛起。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奶酪被侵蚀,影响力下降,经济增长放缓。传统媒体“小改小革”的“转型”应运而生,如媒介产品“数字化”(数字报等),建设新平台(建网站、开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按分众特点重新调整定位,设立新媒体部等等;4.媒介场域巨变和媒体关系易位(2014年至今)。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和“三网融合”快速推进,2014年几乎成为传统媒体悲催的转折之年。这一年,传统媒体广告量首次整体负增长,为-2%,到2015年整体负增长达-7.2%,局地和个别媒体“腰斩”情形亦不鲜见。广告骤降背后是发行量(收听收视率)和影响力急剧萎缩。

伴随着媒介场域剧烈震荡,学界和业界对未来媒体格局众说纷纭。以美国学者菲利普·迈耶和中国学者刘建明为代表的“报纸消亡论”一时甚嚣尘上;而比尔·凯勒和陈力丹则认为传统媒体还有生存空间,不必悲观。业界正视也重视互联网媒体带来的巨大冲击,而如何应对则颇感茫然。一段时间,“转型”是主流声音。可是传统媒体在原有框架内保持传统母媒主体地位的同时跟进新媒体浪潮,不具有革命性,因而在汹涌澎湃的互联网传播革命面前显得无力而难以奏效。另一方面,一些地方开始出现较多传统媒体被关停的现 象。

就在学界认识不一和业界不知何去何从的当口,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对历史规律和时代特征的科学把握,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智慧,创造性地总结、形成了新时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媒体观——习近平新闻思想,并付诸“改变世界”的伟大实践。

早在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整合新闻媒体资源,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这是“融合发展”第一次写入党的中央全会公报,第一次成为党中央重大决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重要内容。这表明“融合发展”已成为全党的共识与统一意志。

2014年8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深改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这是我国关于媒体融合发展所作的顶层设计,是指导媒体融合实践的纲领性文件,意味着“媒体融合”从党的意志变成了国家行动、国家战略。

环顾世界,西方一些国家媒体融合探索起步早,却多是民间行动和个体行为。没有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政党,像中国和中国共产党这样从国家层面重视并谋划、部署这场迎接和应对互联网传播革命的重大战役。这为中国媒体融合发展赢得了重要的战略先机。这既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也是习近平新闻思想的时代性特质使然。

以习近平新闻思想为指导的媒体融合发展战略部署意义深远:其一,虽然“媒体融合”概念已经提了10多年,媒体从业者和研究者并不陌生,但从“解释世界”转入“改变世界”,从学术讨论上升为实践决策,仍是质的突破。惟其如此,2014年被誉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国媒体融合元年”。其二,把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作为应对互联网传播革命的重大战略,秉承的是马克思主义辩证观,及时为学界和业界“定音指向”,避免了认识上的无谓争执和行动上的迷茫、彷徨。既然是“融合”,那就不是传统媒体消亡或被简单取代,也不是传统媒体单方面小打小闹式的转型,而是整个媒介场域关系网络的革命性重构;既然是“融合”,就意味着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各有优长”,就需要对二者一同“扬弃”。

二、习近平新闻思想的创新性与中国媒体融合发展的科学方 略

习近平新闻思想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创新性。这不仅表现为习近平新闻思想本身就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创造性发展,而且“创新”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的“创新、协调、开放、绿色、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关于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和媒体融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以来的一系列讲话中反复强调要改革创新,其中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特别指出创新应从九个方面着手,即“要坚持问题导向,改革创新,讲求实效,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3]

创新,是贯穿习近平新闻思想的“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许多重要论述,从信息传播的新变化中审视,从传媒变革的新趋势中分析,从舆论引导的新挑战中思考,处处闪耀着创新的光芒。正是在这一创新理论指导下,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才形成了行之有效的科学方略。

在中央深改组第四次会议上,习 近平总书记就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说:“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4]

这段讲话内涵丰富,就媒体融合的思路、原则、方法、路径、作了全面而精辟的阐述,清晰回答了怎么融、融到什么程度、达成何种目标等问题,是中国媒体融合发展的行动纲领和科学方略,具有极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那么,怎样理解以习近平新闻思想为指导的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方略的核心要义呢?

首先,遵循规律是前提。

媒体融合发展是开创性的工作,需要充分发挥人们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但创新、创造要在尊重和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的前提下进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一门科学,必须按照规律办事。”[5]这很好地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只有按规律办事,行动主体才能更好、更自如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游刃有余地实现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跨越。

其次,互联网思维是统摄。

媒体融合有点像企业重组,存在一个以谁为主导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把“强化互联网思维”作为媒体融合发展方略中的前置性总要求,是基于对媒介场域中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占位”与力量对比变化的深刻洞悉,暗含着对互联网新媒体“控权”地位的认定。这意味着媒体融合是一场革命,是“转基因工程”,同一般意义上的转型有本质区别。传统媒体在融合发展阶段不只是自救,而是革命性的转身,某种意义上是同传统运行模式告别与决裂,不必恪守传统母媒主体框架。

“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强化互联网思维”是习近平新闻思想创新性的必然要求。推进融合发展,如果墨守成规,抱持守成心态,而不拥抱新技术、迎接新变化、应对新挑战,主动探索“互联网+”时代媒体的“数字化生存”模式,就很难适应一日千里的互联网传播革命大潮。

需要特别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强调的是互联网思维而非技术。这属于他所说的“理念创新”的范畴。“理念创新,就是要保持思想的敏锐性和开放度,打破传统思维定势,努力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打开工作新局面。”[6]落实到媒体融合上,就是要在“根子”上形成互联网思维,在行动中以这一思维为统摄。技术手段是外在的,通过加大投入或向外引进,皆有可能获取;思维是内在的,是根植于人灵魂深处的无形力量,需要主体认知图式不断优化方能养成并相对固化。

再次,“优势互补,一体发展”是实质、标准。

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达到何种状态才算是真正融合了?习近平总书记用“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八个字精辟概括。这既揭示了媒体融合的实质,也清晰描述了媒体融合的最终形态和应然标准。

媒体融合的实质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优势互补”,是二者优势和优良资本的“强强”聚合,也是劣势和不良资本的舍弃与剥离。例如传统媒体的线性传播特性,有封闭与保守的缺点,又因为“守门”而具有对事实真实性的把关和价值坚守等优点,使之具有公信力、权威性;而互联网新媒体的非线性传播,有快捷、开放、互动、平等、多元等优点,又因“守门”失灵而信息混杂、真假难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是一个既否定又肯定,既克服又保留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物理反应”而是“化学变化”。

伴随“优势互补”,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逐步实现“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最后达到“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一体发展”状态。这是媒体融合的标准。也就是说,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优势与资本重整、重组,相互取长补短,优化、聚合成新的媒介结构和资本结构,在新的媒介场域中浑然一体,不分你我。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很明确地说“媒体融合关键在融为一体,合而为一”。就此,他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有过生动形象的表述:媒体融合不是“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要尽快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从“你是你,我是我”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进而变成“你就是我,我就是你”。这里的意思很明确,媒体融合不是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简单嫁接,不是“物理捆绑”,而是“有机合成”。

这段精彩论述还揭示了中国媒体融合发展由低级到高级的三个阶段、三重境界——从相“加”到相“融”到“一体化”。这是媒体融合的基本轨迹与路线图。相“加”是起步,相“融”是过程,“一体化”是最终形态。

第四,“技术支撑”和“内容根本”的变与不变的辩证法。

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如何达到水乳交融、浑然一体的融合境界呢?习 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先进技术为支撑”。他说:“手段创新,就是要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特别是要适应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的新情况……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7]这也是习近平新闻思想创新性特征的重要体现和必然要求。

限于国内专业设置和临床遗传学发展的历史原因,目前临床医师队伍中有遗传学背景的比例极少。因此,产前咨询、实验室检测的无缝对接目前仍有较大困难,但部分机构已经开始了很好的尝试。

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说,互联网核心技术是我们最大的“命门”,“什么是核心技术?我看,可以从三个方面把握。一是基础技术、通用技术。二是非对称技术、‘撒手锏’技术。三是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8]

媒体融合发展,必须依靠技术创新。没有先进技术,再好的内容也走不远,传不开。只有在“互联网+”这个关键内核上实现从跟跑并跑到并跑领跑的转变,才能为媒体融合提供强大的硬件与技术支撑。

与紧跟技术创新步伐相对应的,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媒体融合要始终坚持“以内容建设为根本”。这是万变不离其宗的。2015年12月26日在视察解放军报社时他集中阐发了这一重要思想:“对新闻媒体来说,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创新都重要,但内容创新是根本的……要善于思考,深入发掘好材料的内涵,梳理和阐发好材料中蕴含的隽永的精神和深刻的道理,运用丰富的新闻语言、形式、方法、技巧创作出精品力作来。”[9]一个多月之后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他说得更直接:“需要强调的是,内容永远是根本,融合发展必须坚持内容为王,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10]

技术应用也好,融合发展也好,最终是要服务于生产更多更好的新闻内容,更广更快地传播这些内容,说到底就是增强新闻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这个根本任何时候都不能变。

“以先进技术为支撑,以内容建设为根本”是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方略的重要内容,其中“技术”是求“变”的手段,“内容”是坚守的根本。这“变”与“不变”的对立统一很好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精髓。

第五,构建现代传播体系是目标。

媒体融合发展的过程也是媒体生态和媒介场域不断变化、改善、优化的过程。这个动态过程所要指向的目标是“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 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的要求,这其实是要求建立起现代传播体系。这里的“现代”,是指新的传播秩序、格局、体系要和正在向纵深发展的互联网传播革命相适应、相匹配;而“立体多样”是指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舆论引导矩阵,形成全媒体大传播格局,即“大珠小珠落玉盘”、声光色影共争辉。当下中国媒介场域新秩序尚未稳定构型,各类媒介“占位”还在变动之中,“作为一种场域的一般社会空间,一方面是一种力量的场域,另一方面它又是一种争斗的场域,所有的行动者相互遭遇……为保持或改造场域的结构而分别贡献他们的力量。”[11]但是,随着新旧媒体充分、深度融合,随着媒体生态的正向演替,立体多样、健康有序、既充满活力又相对稳定的媒介场域新构型会逐渐成形。这是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所要达到的总体目标。

中国媒体融合发展行动方略是习 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制定的。这一方略既是习近平新闻思想在媒体融合方面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成果,又作为习近平总书记的媒体观和媒体融合观构成习近平新闻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

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方略的科学性,源于习近平新闻思想的创新性、时代性、系统性和真理性;在于它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有机统一;在于它全面、深刻揭示了媒体融合发展的媒体逻辑、市场逻辑、技术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

三、以习近平新闻思想为指引,中国媒体融合发展开创生龙活虎、后来居上的生动局面

从2014年“中国媒体融合元年”算起,中国媒体融合发展的进展、成就可圈可点。以笔者所在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为例,截至2017年底,全集团全媒体覆盖受众数超过1亿,是单一传统媒体格局的近50倍;新媒体发稿量和覆盖数达到传统媒体的6.6倍和41倍。

这个成绩单只是缩影。全国媒体融合发展整体上进入到了全球媒体“第一方阵”。梳理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作为“既得的物质力量”,新闻生产力实现质的飞跃

1.立体、多样的传播平台格局已齐备成形

媒介平台是新闻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标志。传统媒体搭建新平台起步较早,从全功能接入互联网至今,传播载体和媒体终端差不多每5年就有重大突破,以致于现在PC网站也被纳入“传统媒体”的范畴。特别是2014年之后,以“移动优先”为特征抢占新闻入口和建设新型媒体平台成了媒体融合发展的主线之一。继2014年7月“澎湃新闻”上线后,广东“并读新闻”、武汉“九派新闻”和重庆“上游新闻”等相继上线。中央媒体,如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均打造了独立APP。到2016年底,入驻“两微一端”已是传统媒体融合发展的标配。进入2017年,移动直播平台建设又成亮点。人民日报“人民直播”、新华社的“现场云”和央视“正直播”移动直播系统启用后,地方媒体快速跟进,形成如火如荼之势。到目前,全国报、台、网、微、端齐备和文图、声光、影视兼备的多样化传播平台格局已经成形。

2.“中央厨房”成为媒体融合发展标志性成果

“中央厨房”不是传播平台本身,而是新的新闻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的“中枢”和载体,因而一开始就被作为媒体融合的龙头工程而重点打造。2016年、2017年,“中央厨房”建设轰轰烈烈。先是中央媒体乘风领航,接着省级媒体百舸争流。“中央厨房”一定程度上成了媒体融合发展的标志和象征。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调研人民日报社当天,人民日报“中央厨房”上线运行。至2017年底,全国近60家媒体对“中央厨房”全媒体平台进行了探索与实践。颇为难得的是,重报集团“中央厨房”内容监管平台还成了国家示范工程。

3.技术应用与创新应接不暇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技术应用与创新始终是重要引擎。大数据、云计算、GPS定位、无人机、H5和算法推送等早已融入日常新闻生产“采、编、发”的体系,成为常规性“武器”。2015年,虚拟现实技术(VR)又备受青睐,这一年被称为“VR元年”。近两年,写稿机器人和人工智能(AI)扑面而来。可以说,从2014年至今,技术应用与创新应接不暇,构成了媒体融合发展的发动机和加速器。

4.全媒型、融合型新闻人才茁壮成长

生产力诸要素中,人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经过互联网传播革命洗礼、中国媒体融合发展实践锻造和“新闻人才”战略打造,一大批懂网、知网,熟悉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媒体发展规律的全媒型、融合型、专家型人才正在脱颖而出。而这又是习近平总书记特别看重和反复强调的——“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12]中国媒体融合发展能够赢得今天的局面,人才保障是基础。

(二)与生产力突飞猛进相对应,新闻生产关系实现革命性重构

新闻生产关系是新闻生产过程中人和人的关系,涵盖新闻生产、流通(传播)、消费(接受)等环节,既包括媒体平台、新闻机构权属关系,也包括新闻生产者在分工及资源占有等方面的关系,还包括生产和消费之间的传受关系,集中体现为新闻生产机制、组织架构、流程管理和新闻传播体制。

每一场传播革命都肇始于传播技术和媒介平台的革命性创新,又在传播的组织架构、资源分配、制度流程上突破,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次第展开和纵深发展的。媒体融合也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维度,而且,以笔者之见,所谓“一体发展”并非不同介质“融”为同一种介质,更本质的是形成“兼容”式新闻生产关系和不同介质“类”特性的合流与趋同。几年来,中国媒体融合很大程度实现了新闻生产关系的革命性重构。

1.“中央厨房”统揽一体化流程

“中央厨房”借鉴餐饮业统一调度模式,使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集约化公共平台上,聚合各类媒体优势力量、汇集各种优质内容,最大限度实现新闻资源优化、整合、共享。作为融媒体指挥中心,“中央厨房”统领媒体矩阵,形成“新旧媒体交融、一次性策划和采集、多元化生成、全媒体多元发布”的新闻生产方式。这当中有着生产流程、组织架构、运行机制和人与人的关系的重构与再造。虽然目前在全员化、常态化等方面尚存欠缺,但“中央厨房”带来的新闻生产力解放和生产效率提高则是显而易见的。传播革命演进中,新型新闻生产关系建构与确立包括多个维度:其一,与新的传播介质直接对应的崭新生产关系的建构;其二,传统新闻生产关系面对新媒体冲击所作的调整与变革;其三,新旧媒体并存与融合构成多元媒体格局带来新旧生产关系的相互协调、修正,形成“兼容”式新闻生产关系。“中央厨房”对应的正是建构新型新闻生产关系的第三个维度。

2.传受关系有了颠覆性变革。

传统媒体的传受关系是单向线性的,内容供给也是相对单一的OGC(职业生产内容)。这使得生产者始终处于优势地位,话语体系容易成为“自说自话”的“独白”。随着媒体融合推进,传和受、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互联网互联互通的开放体系导致灵活多元的内容供给,既有OGC,也有PGC(专业生产内容),还有UGC(用户生产内容)。这导致传受关系重构,形成平等“对话”式的话语表达。更可贵的是,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习惯在渗透与调适中真正实现“优势互补”,如传统媒体更注重和受众的互动与“对话”;新媒体更注重“守门”与把关。

3.生产体系、组织架构在创新中突破。

以2017年底重报集团组建都市传媒集团为代表的生产体系和组织架构创新正在探索和推进当中。这种由媒体融合倒逼的新闻生产关系的变革进一步实现了媒体人与人的关系扁平化、网络化和垂直化。重报集团打破原重庆晨报、晚报、商报“各自为政”的壁垒,将三报人财物有效整合于统一的都市传媒集团体系之下,实现了新闻生产全要素融 合。

(三)一大批现象级新闻产品横空出世

新闻生产关系优化释放新闻生产力,直接表现是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呈几何倍增。习 近平总书记坐在人民日报社电脑前向全国人民发出元宵节问候,这段音频瞬间被超过2.5亿用户接收到。从2014年APEC会议,到2015年“9·3”大阅兵,再到2016年G20杭州峰会、2017年“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和党的十九大,在历次重大活动、重大事件报道中,主流媒体显示出的强大影响力、传播力都是单一传统媒体格局下无法比拟和实现的。

(四)新的传播体系和媒体格局正在形成

随着媒体融合推进,中国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有了深刻调整和重大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制定媒体融合发展方略时设定的“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正在形成。首先,以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为代表的“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已然成形,以重庆日报报业集团等为代表的省级传媒集团也成长为“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这对于中国媒介场域和媒体生态重塑意义非凡,意味着体现、代表党和人民意志的主流声音真正占领了舆论制高点;其次,传媒机构内部,“大珠小珠落玉盘、声光色影共争辉”已是常态,如人民日报社拥有29种社属报刊、31家网站、111个微博机构账号、110个微信公众号及20个手机客户端,早已不是一张报纸,而是一个全媒体形态的“人民日报媒体方阵”。

(五)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总体实现了阶段性跨越

现在,再简单说“媒体融合”,会被人视为OUT了。业界学界时兴讲“深度融合”。表达方式和话语的这一变化暗含着不争的事实: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总体上走过了初级阶段,正步入“深水区”。按习近平总书记绘就的媒体融合三阶段、三境界的路线图,笔者认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迈过了“相加”(平台搭建)阶段,正在深耕“相融”阶段,并向“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一体化”阶段进发。这应当是中国媒体融合发展当下所处的历史方位。这样的阶段性跨越既是重要的历史性成就,也是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步入世界“第一方阵”的重要标志。

虽然就人类新闻传播规律和大方向而言,媒体融合没有休止符,虽然现阶段中国媒体融合还在路上,但短短四年,我们取得的进展与成就足以令人欢欣鼓舞。可以说,中国媒体融合发展后来居上,是习近平新闻思想的实践硕果,是习近平新闻思想的重大胜利。

【注释】

[1][2][8] 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

[3][5][10] 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坚持正确方向 创新方法手段 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 刘云山出席[N].人民日报,2016-2-20.

[4]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强调:共同为改革想招 一起为改革发力 群策群力把各项改革工作抓到位[N].人民日报,2014-8-19.

[6][7] 习近平: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0.

[9] 习近平在视察解放军报社时强调,坚持军报姓党坚持强军为本坚持创新为要,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思想舆论支持[N].人民日报,2015-12-27.

[11] (法)皮埃尔·布迪厄.实践感[M].蒋梓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79)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融合发展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