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宏莉
摘 要:郑州航空港经济实验区作为国家首批的实验区,不仅开启了中部地区对外开放的新模式,成为中原经济区发展的重要引擎;同时也是郑州参与国际产业链分工的桥梁。本文指出郑州多式联运发展的意义,探讨郑州打造国际物流中心的条件。
关键词:多式联运 国际物流中心
随着我国产业逐步的由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物流业发展集中化趋势加快,郑州站在全国重要的交通和通信枢纽的位置上,同时作为我国中西部的中心,承担起了中西部物流向全国辐射的重任,正逐步发展成为中西部新兴的国际物流中心。作为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上的重要节点城市,郑州抢抓“一带一路”建设和内陆开放机遇,充分发挥公铁、海铁、空铁等多式联运优势,通过亚欧大陆桥通江达海,逐步建立连接亚欧、辐射亚太的全球货运网络,加快打造现代国际物流中心。
一、国内多式联运相关研究
国内关于多式联运研究相对国外较少,缺乏系统的论述,多半亦是借鉴国外相关注释,目前对多式联运阐述相对较好的就是21世纪初出版的《运输统计术语》。多式联运在本书中的定义为:以相同的运输工具或者装载单元,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来完成对整个货物的运输,并且在转换不同的运输方式的过程中,丝毫不触碰货物本身,而仅仅是对运输工具或者装载单元进行操作的运输方法。然而仅仅在几年之后,中央政府就出台了关于物流方面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其宗旨就是进一步引领和加强物流业的发展。此次规划重点提出了要加快发展多式联运,提高一体化运输水平,更好更强地拉动经济的增长。其目的也是看中多式联运在优化配置,及时应对来自全球化的物流竞争以及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所以在全球化发展的浪潮中,发展多式联运有助于国内物流企业不断提升自己的战略地位,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国际货运市场竞争中去。
因此,在探究郑州多式联运发展模式中,需要使用借鉴相关理论并进行引申的研究方法进一步探讨,逐步开拓视野的深度与深度,针对郑州航空港多式联运的发展所具备的优势和劣势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适合郑州航空港多式联运发展的新思路
二、郑州打造现代国际物流中心的条件
(一)综合交通枢纽日趋完善
郑州地处中原腹地,因京广、陇海两条铁路干线在此交汇,拥有亚洲最大的铁路货运编组站,素有“火车拉来的城市”之称。如今,以京广、徐兰(徐州至兰州)高铁为主体的郑州“十”字形高铁框架已经成型。郑州至万州、合肥、太原、济南的四条放射线路也正在以“四路并进”的格局加速建设。通达八方的河南“米”字形快速铁路有望“十三五”成网。
郑州也是全国高速公路枢纽。早在2006年,河南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就达到3439公里,跃居全国第一,并在之后连续保持了8年。无论是通车里程、路网密度,以郑州为省会的河南均居全国前列。截至2020年,河南计划通车、续建、开工项目还有18个,建设规模889公里,总投资超650亿元。
2013年3月,国务院批复郑州航空港区为全国首个国家级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州又迎来了航空枢纽发展的新机遇:全球前20位货运枢纽机场中现已开通15个航点,“卢森堡-郑州-芝加哥”、“米兰-郑州”等国际货运航线相继开通,“一点连三洲,一线串欧美”的货运网络骨架形成……来往穿梭的飞机架起一条“空中丝绸之路”,与“钢铁驼队”中欧班列(郑州)组成的“陆上丝绸之路”一起,带动中国腹地成为对外开放高地。
(二)郑欧班列打造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节点城市
国家《中欧班列建设发展规划(2016年-2020年)》将郑州明确定位为内陆主要货源地节点和铁路枢纽节点的双节点城市。来自郑州国际陆港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的数据显示,自2013年7月18日首班开行以来,截至今年11月15日,郑欧班列已累计开行894班,其中去程529班,回程365班,总累计货值46.23亿美元,货重44.40万吨,成为郑州融入新亚欧陆海联运的一张名片。
目前,郑欧班列开行每周8班去程、7班回程,在中欧班列中形成“根据货量订单、提升开行频次、往返满载开行”的显著特点,是国内唯一实现高频次往返满载、国际集装箱冷链业务常态化开展的中欧班列。同时,郑欧班列还实现了国内唯一双出入境口岸(阿拉山口、二连浩特口岸)、双通道(阿拉山口西、二连浩特中通道)、双向常态高频次开行,阿拉山口西、二连浩特中通道也是郑欧班列运输的主要通道。在货源覆盖、运贸发展、配套服务等方面,郑欧班列在中欧班列中均名列前茅。
(三)铁海联运打通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
郑州地处中原,不临江,不沿边,不靠海,公路铁路四通八达,近年来通过与沿海港口合作,大力发展铁海联运。中铁联集郑州副总经理史华锋表示,开展铁海联运主要基于三点考虑:一是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促进河南“联通境内外,辐射中东西”。二是落实河南省委、省政府“东联西进”要求:东联就是开好铁海联运班列,西进就是开好中欧班列。三是推动多式联运建设,发挥公路灵活快捷、铁路经济环保、海运辐射全球的优势,实现集装箱货物在不同运输方式下高效快捷的运转,降低物流成本。
目前,郑州铁海联运主要通过黄岛港、天津港(600717)以及连云港三个港口入海。2017年以来,开行黄岛港57列1606车、到达31列1372车;开行连云港发1列28车、到达28列679车;开行天津港,发1列30车。
根据郑州市政府发布的《郑州市“十三五”口岸发展规划》,“十三五”期间,郑州将依托航空、铁路口岸,借助国际和国内沿海资源建设内陆“无水港”。这将进一步促进与沿海港口的功能对接、互联互通,助推中原地区更好融入“一带一路”,走向开放最前沿。
(四)现代国际物流中心建设正在推进
来自河南省政府的数据显示,2016年,河南社会物流总额首次跃上10万亿元规模,物流业增加值达到2130亿元,增速超过9%。其中,冷链、快递和电商物流正成为河南物流业发展的引擎,冷链产品消费量达到710万吨,快递业务量达到8.4亿件,国际航空货邮吞吐量达到45.7万吨,全省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1万亿元。
作為物流业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产物,早在2015年,郑州国际航空物流园区、郑州国际物流园区、郑州国际陆港、河南万邦国际农产品物流园等21家物流园区被列入河南省示范物流园区。郑州铁路局还大力加强多式联运物流基地建设,打造圃田(占杨)一级物流基地为郑州枢纽唯一的综合性货场,总投资约14.3亿元,涵盖集装箱作业区、包装成件货物运输的快运作业区、特货小商品汽车作业区、长大笨重货物运输的整车作业区以及铁路局综合物流园等。
2017年2月,国务院印发《“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首次明确郑州为全国十二个最高等级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随着郑州成为国家确定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以及“铁公机”三网融合和铁路、公路、航空和国际陆港“四港联动”,在中欧班列(郑州)和“郑州-卢森堡”航空双枢纽的引领下,结合河南人口大省的实际,人流必将带动物流、信息流,郑州物流业将进一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郑州现代国际物流中心建设也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参考文献:
[1] 郭军峰.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多式联运发展思路研究[J].商业经济,2015(02):3-4
[2] 方曾利,任俊学,李县伟.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多式联运问题研究[J].公路与汽运,2015(04):3-4
[4] 贺卫华.发展国际航空物流 推进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J].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14(03)
[5]史大伟,以个性化讲义合作编制为核心的国际物流地理课程教学模式探索[J]. .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7(03)
[6]仝新顺,秦小康. 郑州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通道枢纽的对策研究[J].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