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中小型外贸企业面临的结汇风险

2018-08-09 09:08赵盈盈
科学与财富 2018年18期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对策

赵盈盈

摘 要:我国的中小型外贸企业在实际业务中面临很大的收汇风险,本文分析了不同结汇方式下他们所面临的结汇风险及应对措施;同时也分析了在汇率波动的情况下,企业进出口所遭遇到的挑战及规避方法,并在借鉴国外比较成熟的规避汇率风险的金融业务和外贸实务基础之上,给出对于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结汇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结汇方式 ,人民币汇率, 结汇风险, 对策

一、中小外贸企业的结汇风险分析

(一)信用证的结汇风险

1.由于信用证结算方式是一种纯粹的“单据买卖”行为,它要求“单证相符”就必须“付款赎单”,具有强制性。但是单证相符的情况下,单证与货物并不一定相符,进口商可能会在已付款的情况下得到数量、质量、品质欠佳的“货证不符”的货物,或者遭遇拿着单据根本无货可提的困境,限于信用证条款无力追索。

2.开证行和进口商可能无理拒付或无力支付。由于事先不了解银行和进口商的财务状况,在交换单据后,银行可能会因为资金周转不开等理由拒付或延期支付,进口商在得到货物后,会以资金回笼后再支付等无理要求拒付,或者因为距离较远而中断联系拒付,这都给出口商结汇带来了一定困难。

3.开证行会在信用证中列出一些“软条款”(又叫“陷阱条款”),使信用证失去了其“保证付款”的功能。

(二)汇付的结汇风险

汇付按其性质又可分为“预付货款”和“货到付款”,两种方式分别对出口商和进口商有利,而对对方有极大的风险。采用预付货款时,进口商在没有拿到货物的情况下就必须付款给出口商。采用货到付款,就会使出口商陷于十分被动的局面。汇付方式的进行很大程度上依靠买卖双方的信用道德支撑,这种商业信用的进行依赖于双方的熟悉程度和信用程度,其风险可想而知。

(三)托收的结汇风险

在跟单托收(随附商业单据)方式下,出口商先发货,然后委托银行收取货款。而银行只负责提示单据,代收货款,对能否收回款项并无责任,出口商能否安全及时地收回货款,完全取决于进口商的信用。

在托收方式中,出口商在发运货物后,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货物和资金两方面的主动权,假如进口商因商情变化,到时拒“不付款”或者拒“不承兑”,卖方就有迟收货款、收不到货款的危险。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托收银行和代收银行,对此是不承担任何责任的,所谓“商业信用”的风险性也就在这里。

二、汇率变动对中小企业出口结汇的影响

(一)汇率变动对中小企业结汇的一般影响

在开放经济体系中,汇率是重要的价格杠杆。汇率的每一次变动都必然导致国际生产和贸易中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格局的相应调整。从近期的情况来看,人民币汇率的持续下降已经给国内企业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对于主要采取一般贸易方式出口的企业而言 ,由于其原材料 、人工及其他成本支出使用人民币支付,而产品收益则主要是用美元计价,造成成本无形扩大,而收益缩水,因此在人民币升值过程中其受到的冲击最大。与此相反 ,主要采取一般贸易方式进口的企业则将会从人民币的升值中享受降低成本结构所潜来的好处。

(二)例举汇率波动对中小企业结汇的风险

1、人民币升值对企业结汇的风险

第一,对出口企业来说。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出口的是科技含量较低的初中级产品,市场需求弹性较大,替代品较多。长期以来,主要依靠价格优势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人民币升值意味着以外币表示的我国商品价格上升,这直接削弱了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导致企业的利润率下降,经济效益滑坡,并对出口企业造成了较大的冲击。

第二,对进口企业来说。人民币小幅度地温和升值,是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企业可以利用少量的资金购进更多的原料,降低生产成本,扩大生产规模。但是,从国内来说,人民币升值会引起物价的上升,造成国内成本的增加和国内收益的减少。

第三,汇率的不确定性增加了经营风险。从外汇市场的变化趋势看,人民币汇率的浮动空间在日益扩大,汇率变化的不确定因素也在进一步增加,这无疑会给出口型中小企业带来经营风险。特别是人民币汇率的持续上升,对那些已出了货但还未收货款,或已签了订单的企业,更是形成了直接的汇兑损失,也给那些应收汇账款较多的中小企业造成了更大压力。

2、人民币贬值对企业结汇的风险

第一,对中小出口企业来说。我国企业产品在世界市场上是以美元定价,而以人民币收汇。人民币贬值,产品更加便宜,更利于产品出口。但是人民币升值过快,使我国产品以极低的价格大量流入世界市场,其他国家会以反倾销的借口对我国产品进行制裁,从而使出口商蒙受巨大损失。

第二,对进口企业来说。人民币贬值,人民币相对于其他币种含金量更少,一单位的人民币在世界市场上可购买的商品更少,加重企业负担。而在人民币兑换美元时,又会使企业的资金剧烈缩水,对中小企业来说,影响巨大。

三、人民币升值背景下对中小企业结汇的几点建议

(一)对企业运用结汇方式的建议

1.提高外贸人员的素质

长期以来,由于经济和教育条件限制,我国的外贸人员的素质不是很高。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今作为一个好的外贸业务员不仅要能够处理好日常的外贸业务,而且要对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形势有很好的了解,并能联系自已接触到的外贸业务实际做出恰当的反应,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要能够从平时的业务中防微杜渐,注意收集汇率相关资料,察觉出可能存在的风险。这就要求现在从事外贸业务的人员拥有更高的素质。

2.选择恰当的金融业务

通过上述对国外金融业务消除汇率风险的分析,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我们看到有的业务方法较为简单容易,适合我国现在银行、外贸业务的需要;有的方法本身很复杂,或者说在我国现阶段还不适合开展相关业务。远期合同法、外汇期权、掉期,借款法和投资法可以考虑实施。其他方法比如BSI和LSI等方法也可随着我国金融体制逐步完善、相关业务条件日渐成熟而逐渐开展。

(二)汇率波动下对企业结汇的建议

1.灵活地运用外贸实务

为避免在汇率波动中处于不利地位,合同中签订的币种选择,要使用自由可兑换货币作为计价货币,可以软硬结合,也可以采用一揽子货币,甚至直接采用人民币计算。由于新的汇率机制的变动调整,就应从完善合同的角度加列保值条款,一条好的合同条款可以不用再采用其他方式规避汇率风险,毕竟多出一个操作环节本身也意味多出一个出现风险的机会。在人民币汇率调整后,企业可以在不违反合同规定情况下,提前或推迟收回货款。企业在既有进口又有出口时较容易做到应用平衡法。可以结合进出口国家实际情况采用对销贸易法,比如中俄贸易。在国际市场竞争不是非常激烈时可以考虑运用调整价格的方法。

2.利用保险制度降低汇率波动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20世纪70年代末,日本的国营保险公司设立了专门为经营外贸业务服务的保险机构和相关的外汇保险制度。在外贸企业按照保险规定投保后,当汇率变动给外贸企业带来损失时,外贸企业就可以根据保险合同的规定向保险公司索赔。我国可以借鉴此方法对中小型外贸企业加以扶持,但对扶持的对象要严格选择,而且扶持的力度也要适度。因为汇率调整在短期对外贸企业结汇影响较大。但从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调整会促使企业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祝英.浅析企业出口结汇的风险防范[J].现代商业,2017(13)

[2]程杰.对当前中小出口企业面临汇率风险的思考[J].理论观察,2016(6)

[3]谷佩云.浅议人民币升值对企业财务的影响[J].财会探析,2017(09)

[4]中小出口生產企业外汇风险规避对策[J]. 李萍.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08(09)

[5]关于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外汇风险及其防范的探讨[J]. 杨婷.商场现代化. 2015(01)

猜你喜欢
人民币汇率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走,找对策去!
人民币汇率与上证指数互动的实证研究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国际贸易的传导效应分析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国际贸易的传导效应分析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国际收支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