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角下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对策探析

2018-08-09 01:39吕传利
中国绿色画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乡村人力资源管理农村

【摘要】: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是提升产业发展水平、进一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本文对现阶段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现阶段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结构性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乡村;农村;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对策

【引言】: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其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在于能动性的劳动力要素的投入,具体来讲,主要包括劳动者的体力要素与智力要素。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策上长期鼓励农村人力资源存量高的青年优质劳动力向非农领域大规模净流出。近年来,进一步优化农村人力资源配置工作逐渐得到重视,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结构不断改善,但农村地区人力资源结构仍然不合理,整体素质水平偏低,高素质劳动力匮乏,农村劳动力资本化收益被发达地区占有,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缺乏人才支撑,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起到了阻碍作用。基于此,要进一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优化我国农村人力资源配置,首要任务是准确识别现阶段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求切合实际的解决方式。

1、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1.1农村教育体系落后

自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的投入资金逐年增多,农村教育从总体上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仍存在地区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城乡教育资源差距较大等结构性问题。农村地区地理位置偏僻,基础设施配置不足,薪酬待遇低,刚毕业的大学生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求,极少人选择去农村地区任教,乡村教师队伍多为高中、初中文凭的老教师,整体文化素质较低,进而导致农村地区的学生无法享受现代化的素质教育。与此同时,农村地区学校管理水平低下,甚至有的地区的学校由于师资资源的匮乏,没有设置专门的行政管理方面的教师,学生辍学、放弃学业现象普遍,学校缺乏良好的学风。

1.2传统城乡二元结构的制约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曾长时间实行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在牺牲农村、农民基本利益的基础上推动我国工业化进程。长此以往,原本经济基础就薄弱的农村地区得不到充足的资金投入,农业生产滞后于欧美等大大国家,农村基础设施等公共物品严重匮乏,农业生产的发展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得不到基础性支撑条件。农民只能靠着微薄的务农收入维持基本生活,用于发展的资金严重不足,阻碍了农村人口的全面发展。

1.3农村人口涌向城市

为了追求更高的薪资待遇和更完善的医疗、教育等公共资源,不少农村地区的人口选择离开土地到城市务工。而城市的公共资源是有限的,农民的“蜂拥而至”不仅造成了城市公共资源供给的不足,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现象普遍。人口迁移是劳动者理性选择的结果,限制性因素不能也不应该阻止。然而,农村人口的大规模流出也使得不少的农村地区成了“空心村”,仅剩下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在农村地区从事务农。人口大规模流出不仅制约了农业生产力的提升,也进一步限制了农村的发展。

2、做好農村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对策

2.1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提高国家财政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通过国家财政资金将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导入广大农村地区。同时,要进一步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兴办农村教育,吸纳社会资金,促进农村民办学校发展,进而促进农村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与此同时,要进一步健全农村教育体系,建立“基础+高等+职业+创业”教育“四位一体”的现代化农村教育体系。进一步打造城乡教师互动交流平台,促进现代化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经验的传播,努力提升农村教育的现代化水平。

2.2建立健全农村医疗保障体系

针对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公共物品供给匮乏的温习,应利用财政资金加大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推广公办非赢利医院及农村预防性卫生站。积极引入现代化的医学专业人才,优化乡村医生队伍结构。进一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政府补助标准,积极推进异地结算业务的普及,努力实现“病有所医”。与此同时,健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最低生活保障调整机制,努力实现农村人口的“老有所依”。

2.3积极培育乡村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

培育乡村支柱产业是农村居民增加人力资源投资的经济基础,同时也是吸引高素质人才返乡创业的关键。政府要以合理引导农村智力回流为切入点,以创新型产业为支撑,以满足现代农业、农村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加大对乡村支柱产业的投资扶持力度,吸引社会资本注入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同时,要进一步实施“人才引进计划”,建立高技能人才返乡创业服务机制,积极鼓励、支持农村劳动力服务中介组织通过多渠道共享劳务信息服务,为引导农村智力回流以振兴乡村创造基础性条件。

结语

做好农村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进一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性条件。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未来我国农村人力资源投资的发展应重点做好以下三项工作: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建立健全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积极培育乡村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

【参考文献】:

[1]常海燕.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及对策[J]. 大众商务, 2011(6):43-44.

作者简介:姓名:吕传利,(1979.03)性别:女,籍贯: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人,学历:大专,毕业于山东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现有职称: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农学

猜你喜欢
乡村人力资源管理农村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浅析当前乡村财务管理模式的
小学生好奇心与创新意识的潜在联系
话剧《乡村》
浅析省级人才市场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珠三角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就业方向浅析
MSU:东兰辛“乡村”里未来的公关小姐(三)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