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正麟
【摘要】:林业产业的基础性产业资源主要是森林资源,而森林资源属于比较脆弱的自然资源,在不合理的开采工作的影响下,森林资源存在的問题也越来越明显,因此相关产业的创建者积极地转变了林业活动的经营方法,借助科学经营方法来适度地开发森林资源,分类经营是一种比较适合森林资源应用工作的利用方法啊,在利用森林资源的同时,资源利用者还对其进行了培育,使森林可以保持健康的生长状态,本文对森林分类经营方法以及科学的培育方法进行研究。
[关键词]:国有林场;森林分类经营;措施
1分类经营森林的工作原则
1.1社会性原则
社会性原则是指,在林业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的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加强平时的宣传工作,使人员认识到发展林业的重要意义,还要对农户、私营业主以及投资者进行鼓励,出台响应的奖励政策,对林业的发展进行扶持。林业的经营方式有很多种,只有鼓励大众积极参与到森林分类经营中,并制定出合理的管理制度,才能提高森林经营的效益。
1.2和经济相适应原则
森林经营要以当前经济发展趋势为依据,从源头上保障森林经营效益。在经济繁荣的当前时期,大幅度提高了人们生活水平,人们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逐渐开始追求满足精神需求。木材以其独特优势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比如较为典型的例子就是通过使用木质家具模仿古典生活。在对森林经营进行分类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任何一个产业想要发展,都要将市场动向作为主要方向,在对森林经营进行分类时,要深入分析人们生产和生活变化,加强研究木材市场发展趋势,以此开展森林经营分类工作,以免森林经营和经济形势脱节。
1.3分级负责原则
森林经营还要处理好政府与经营单位之间的关系,经营单位一定要坚持政府的领导与指导,对管理的制度进行优化,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管理的水平。政府部门可以组织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林业保护中。采用分级负责的制度,可以促进森林分类经营工作顺利的进行,保证各项活动有效的展开。
1.4可持续性原则
此项原则可以说是森林经营分类中的最基本原则,其也是进行森林培育的最基本理念。由于森林经营属于长期、持续的工程,其前期各项资源的投入量较大,而在此情况下如果能做到森林的可持续发展,无形中也节省了大量的资源。地方政府和林业、农业等相关部门在进行森林经营分类时,要严格依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具备可行性的营林规划。要确保森林经营分类与当地经济相适应、与生态环境相协调。
2国有林场森林分类经营的方式
2.1按照林场类型进行分类经营
在国有林场管理的过程中实施分类经营的方式,能够对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目前,林场主要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商品林,另一种为生态公益林。在对商品林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主要根据商品经营的模式进行管理,在经营过程中相应的经营人员需要交纳一定的费用,并将国家费用折合成股份进行计算。如果需要对最终的利益进行划分,则需要向国家交纳一定的税费,这种经营方式就是通过经营部门将获得的利润进行交纳给国家的相关部门,再由相关部门将资金投入到林业管理中去,进而实现对林场的管理。我国相关规定表示,林场一切的商品交易行为都要在不影响森林生态的前提下进行,这种方式能够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2.2按照森林资源进行分类经营
在此过程中可以利用国家相关资金帮助林场的经营运行,在对商品林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则需要根据资源种类对其进行分类经营。如果林场是自主经营的模式,为了保证经营质量,国家应尽量减少对其的管理干预。在对生态林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国家应对生态林进行适当的补偿,保证生态林在经营过程中投入费用以及收益费用能够得到一定的平衡,进而保证生态林经营者的权益。在分类经营中,如果要进行费用征收,则需要根据生态林的生产情况以及生产规模进行费用缴纳,通常情况下是按照先征收后反费的方式进行,另外,还可以通过降低税收的方式进行,以上两种方式都能够对生态林进行经济补偿。
3实施森林分类经营的建议
3.1尽快制订和完善政策法规
建立管理办法森林分类经营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建议国家林业局在详细调研的基础上,尽快出台森林分类经营政策法规。各级地方政府根据国家有关森林分类经营的法规法律制订适合本地区的相关政策,使森林分类经营的管理和公益林的补偿、补助资金的使用与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
3.2调整考核指标
考核指标是工作的方向标,应区分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生态公益林追求生态效能,商品林追求经济效益、满足社会需求,两者追求目标不同,沿用同样的考核标准不利于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的有效发展,更会掣肘速生丰产林的发展,严重挫伤林农、林业企业投身林业的积极性。
3.3应用正确的集材方案
在森林的抚育伐作业生产中,采取什么样的集材方式,是保护生态和环境致关重要的生产作业方式,它不仅对伐后迹地的天然更新有很大影响。而且对保留木及林冠下幼苗、幼树及林冠下的人工更新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它对森林植被的保护,防止水土流失,保持林地生产力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选取皆伐作业方式的小班应尽可量采用畜力集材,通过木材在迹地上的拖拽,可以增加天然下种与地表的接触面积,从而加大天然更新频度,提高天然更新的可靠性。
3.4及时进行幼、中龄林抚育
在更新跟上采伐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对森林后备资源的培育和管理,对于已经成林的人工和天然幼龄林及过去的大龄、被压的幼中龄林应及时进行透光抚育和生长抚育。伐除林内的被压木、病腐木、枯立木、三级木及生长不良木,保留目的树种,增加其营养空间,促进其提早成林,使其更与、更快、更好、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效益。
结束语
随着人们对国有林场森林分类经营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如何提高分类经营的质量,成为有关人员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通过对国有林场分类经营的方法进行研究发现,对其进行研究,能够有效提高国有林场分类经营的质量,同时促进我国林业行业的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对国有林场森林分类经营管理的方法进行研究,能够为今后国有林场森林分类经营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敬文.林业分类经营改革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9):171.
[2]张阳.浅谈国有林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对策[J].中国林业产业,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