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
(山西省吕梁市农业学校,山西 吕梁 033000)
旅游地居民作为旅游开发的影响者、参与者及受益者,是旅游开发的核心利益主要相关者之一,其对旅游地开发的态度及满意度是旅游地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汪侠等(2011)认为旅游地居民满意度指的是,旅游地居民将其对本地旅游开发的期望与实际感受相比较所产生的愉悦或者失望的心理状态。唐晓云、吴宗军(2006)用模糊评价法得出结论,认为社区(含居民)是社区旅游发展中最关键的群体,社区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满意程度将直接影响其发展前景。汪侠等(2011)运用方差分析的办法考察了旅游地生命周期、居民的旅游经济依赖程度、社区归属感、主客接触程度、使用旅游设施频率、在旅游地居住时间、居住地距核心景区的远近等因素对满意度的影响并进行了原因分析。汪德根等(2011)则认为由于旅游地不同的生命生命周期的存在居民的“地方感”、“环境态度”、“参与度”和“居民感知”存在差异,进而对旅游支持度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
首先我们选取了影响居民满意度的因素包括对旅游地的依恋程度、认同感、期望值、参与度四个方面,并以离石区信义镇为实证调查的数据来源进行相关分析。
依恋程度。相关研究表明,依恋程度会影响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态度,但研究的结论不一:唐晓云等(2006)认为,依恋强的居民倾向于对旅游的经济和社会影响进行积极评价,而对环境影响进行消极评价。
居民期望。本研究中,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期望从3个方面来进行考量,分别是对经济影响的期望、对社会影响的期望、对环境影响的期望。期望对于满意度的作用在很多文献中尚未提及。
居民认同感。是指通过友谊、情感和社会参与等形式表现出的社交联系程度。潘允康等(2014)研究认为居民社区认同感是居民满意度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与居民满意度之间有着正向相关关系。
居民对旅游经济的参与程度。研究表明,对旅游经济参与程度的差异会导致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满意度出现明显分异。
信义镇是离石区第二大贫困乡镇,全镇有24个贫困村,3个插花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503户3906人,贫困发生率24.6%。当地通过整合旅游资源,开发乡村生态旅游、民俗旅游,当地居民参与旅游业的热情高涨,带动了贫困户213户、648人脱贫致富,因此对信义镇的旅游扶贫满意度进行研究,很有代表性。
问卷一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人口统计学特征,有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在本地的居住时间。
问卷的第二部分探测居民对于旅游地的满意度情况,对于旅游开发的总体满意度评价,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
问卷的第三部分调查居民依恋程度、认同感、期望值、对旅游经济的参与度等。旅游地依恋程度的度量设计2个问题:是否对这个村子有特别深厚的感情、是否愿意长久在这里居住。认同感设计的问题3个:以旅游地(社区)为家的程度、搬离此地的感受、是否关心当地的发展。期望值设计1个的问题:与期望中的发展状况相比,你感觉目前本地的旅游发展状况如何、是否愿意参与到旅游政策的制定当中。参与度设计2个的问题:旅游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例大小、家庭成员职业与旅游业的关联性。
因旅游地大多居民文化程度偏低,因此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采集数据。对于能够读懂问卷的居民,请其在问卷上直接作答;对于无法单独完成问卷者则通过访谈帮其完成填答。共发放问卷110份,回收有效问卷102份,回收率为92%。
居民满意度问卷量表设计表1
表2 模型汇总
为控制人口特征性别、年龄、居住时间对满意度的影响差异,这里先将人口变量特征加入依恋度等自变量。模型1,自变量性别、居住时间和年龄,因变量满意度。R为0.292,R方0.086,调整R方0.058,标准误差0.59,也即人口特征变量可以解释满意度变异的8.6%。模型2,自变量性别、居住时间和年龄,加入依恋度、参与度、期望值、认同感,因变量满意度。R为0.655,R方0.429,调整R方0.387,标准误差0.47,也即加入依恋度等变量后可以解释满意度变异的42.9%。
表3 方差检验
模型1方差检验,回归平方和3.178,均方1.059,F值3.056,显著性0.032小于0.05显著,模型通过显著性检验,也即人口特征对满意度的解释有意义。
模型2方差检验,回归平方和15.947,均方2.278,F值10.099,显著性0.000小于0.05显著,模型通过显著性检验,也即人口特征、依恋度、参与度、期望值、认同感对满意度的解释有意义。
表4 系数
性别非标准化系数0.207,标准误差0.117,标准化系数0.172,t值2.773,显著性0.007小于0.05显著。年龄非标准化系数0.067,标准误差0.059,标准化系数0.11,t值2.129,显著性0.035小于0.05显著。居住时间非标准化系数0.161,标准误差0.076,标准化系数0.208,t值2.127,显著性0.036小于0.05显著。说明性别、年龄和居住时间对满意度有影响且显著。
加入依恋度等变量之后,依恋度非标准化系数0.18,标准误差0.114,标准化系数0.159,t值2.584,显著性0.011小于0.05显著。期望值非标准化系数0.144,标准误差0.092,标准化系数0.152,t值2.571,显著性0.012小于0.05显著。参与度非标准化系数0.226,标准误差0.119,标准化系数0.183,t值4.891,显著性0.000小于0.05显著。认同感非标准化系数0.356,标准误差0.145,标准化系数0.281,t值2.46,显著性0.016小于0.05显著。满意度可以表示为:满意度=0.281*认同感+0.183*参与度+0.159*依恋度+0.152*期望值。说明认同感、参与度对满意度影响最大,其次为依恋度,最次为期望值。
您的性别:
您的年龄
您的文化程度
您的家庭月收入
您在本地居住的时间
描述统计量
调查居民样本的总体情况,性别比例为男性占52.9%,女性为47.1%,男性居多;年龄20岁以下11.8%,20到30岁为37.3%,30到40岁35.3%,40到50岁为10.8%,50岁以上4.9%;文化程度小学以下18.6%,初中33.3%,高中27.5%,大专17.6%,本科以上2.9%;家庭月收入1000元以下23.5%,1000到2000元32.4%,2000到3000元25.5%。3000元以上18.6%;在本地居住的时间少于一年29.4%,一年到五年39.2%,五年以上31.4%。
从满意度整体来看,均值都小于等于2.5,表明信义镇当地居民对旅游扶贫还是较满意的。对旅游地各方面的评价均值都小于2,说明村民对旅游扶贫评价也是以正面为主。
(1)依恋程度和满意度:对旅游地依恋程度对满意度影响较小。
(2)认同感和满意度的关系:社区认同感不同的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满意度与其认同感成正比,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社区居住环境和设施设备会不断改善,社区认同感强的居民主人翁意识强,对社区的关注程度高,从而对旅游开发进行积极评价。
(3)期望值和满意度的关系:期望值对满意度影响不大,因为期望值会随着实际状况和对其他旅游地的认知而发生改变。
(4)对旅游产业的参与度和满意度的关系:旅游为这些落后地区居民脱贫致富带来了机会,对旅游产业参与程度高的居民从中获得的收益较多,他们对旅游发展的负面的感受往往被经济利益所冲淡。而对旅游参与程度低的居民获得的收益低,一方面他们要承担旅游发展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村民之间差距的扩大也可能造成他们心理上的失衡,从而满意度低。
(5)另外,居住时间也对满意度产生影响:居住时间短的多为因旅游投资或就业迁入旅游地的外来者,当地旅游业发展给他们带来了投资、就业机会,因而满意度较高。而居住时间长的多为本地人,旅游利益分配失衡往往使得居民之间、居民与集体之间产生各种矛盾,因而产生了不满意感。
(6)年龄和满意度:青壮年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满意度要高于老年居民,由于老年居民在当地的居住时间长,对于旅游发展对当地带来的负面影响(尤其是环境污染、物价上涨、交通堵塞等)有更深的感受。其次,老年居民参与旅游业的比例相对较小,从旅游业中获得的收益低,导致其对负面影响的容忍性较低。相比而言,青壮年居民在旅游业中的就业比例高,对于改变地方经济的愿望也更加迫切。
(7)性别和满意度:女性居民的旅游开发满意度比男性高,旅游业中许多岗位的就业门槛较低,能够为贫困地区女性在餐饮、导游、住宿、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等领域提供就业机会,因此女性居民对旅游扶贫的满意度明显高于男性。
应有针对性地通过培育居民地方依恋,提升居民满意度的感知能力;积极引导旅游地居民探求与旅游产业的认同和融合度,提升居民对环境的满意认知;合理设置发展期望,提升居民满意度的获益感知;建立多渠道参与途径,保障居民有效参与旅游经济,突显居民主体地位,全面提升旅游扶贫地区的居民满意度。
(1)拓展旅游地居民的参与途径、实现经济获益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要保证当地居民对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先受惠权,应将当地居民纳入发展主体,使之在旅游发展中的角色成为主角而不是配角,拥有对旅游发展的发言权和决策权,提高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满意度。
(2)减少引起居民不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
①合理规划旅游景点景区。在进行旅游开发之前做好实地调查,旅游开发上应合理规划,保证景区景点的可进入性、使得当地居民能够方便使用旅游设施,为当地的居民带来便利,合理控制游客的数量,确保景区资源环境处于良性的循环运转当中。
②加强旅游地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公共交通方面。另外,要按照景区总体规划,招商引资,完善景区内旅游基础设施以及景区环境保护和绿化工程建设。
③宣传环境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在进行旅游开发的过程中,要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和文化传承的引导。在各景区内适当的地方设计环境保护和文化保护的标语,时刻提醒游客、景区景点工作人员要保护环境和历史遗迹,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