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洪斌 任忠诚 郭 浩 倪潇潇
(1.北京林业大学信息学院,北京 100083;2.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北京 100083;3.北京林业大学人事处,北京 100083;4.北京林业大学宣传部,北京 100083)
近年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与高校毕业生的增长速度不相匹配,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其就业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1]。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提升毕业生就业成功率已成为高校辅导员重点思考的问题。虽然大学生经过4年的磨砺,学习能力和心理素质都有了显著提升,但在求职和就业的道路上却是初学者,如果毕业生在求职道路上历尽波折,他们极易对就业产生消极心态。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引路人和知心朋友,有义务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开展深度辅导。所谓深度辅导,就是一种精细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是在深入了解学生个性特点和基本情况的基础上,运用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与其进行科学化的深入交流,引导其理性面对困扰,合理解决问题。就业深度辅导对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就业观,缓解就业压力、增强就业信心、提升就业竞争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2]。
很多高校辅导员和就业辅导专职人员通常由刚毕业的学生担任。虽然他们给大学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但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是刚刚走出校门,甚至部分辅导员是大学一毕业就踏上辅导员的岗位,他们对社会尚未形成较深的认知,对社会的总体就业环境不了解,对现阶段市场竞争激烈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的困难及艰辛也没有深刻体会。这导致他们对就业指导工作的整体把握存在明显不足。
很多辅导员的专业背景与其所从事的工作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尤其是在开展就业深度辅导方面缺乏对就业形势系统、深入的了解。许多辅导员在就业辅导中只能扮演“临时指导”的角色,缺少就业指导全过程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专业背景。同时,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大部分辅导员都缺乏社会经验,不具备系统的就业指导理论,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时,显得力不从心,指导也缺乏针对性和科学性,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3]。
高校辅导员不仅需要承担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承担着行政、教学、科研以及党团等各方面的工作,学校各个部门与辅导员的办公范畴几乎均有重合。高校中流传的“上下千条线,中间一根针”的工作模式使得辅导员将80%以上的时间和精力都用于应付事务性工作,无法对就业深度辅导工作进行深入的研究;加之目前多数高校仍将学生就业率同年终表彰和绩效考核进行关联,导致辅导员对就业深度辅导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下降。
就业深度辅导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可能一蹴而就。目前高校辅导员开展就业深度辅导的内容零碎、辅导时间分散,辅导工作不能循序渐进,影响了就业深度辅导的效果。
笔者以北京林业大学某届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网络、纸质问卷抽样调查和约谈的形式,进行了高校辅导员开展就业深度辅导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思想方面影响的调查。本次调查共收回网络有效调查问卷897份,调查对象涵盖了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男生占42.13%,女生占57.87%;就学科背景而言,理科生占84.77%,文科生占15.23%;就学生所在地类别而言,一线城市占16.24%,二、三线城市占35.03%,小城镇占23.35%,乡村占25.38%,总体分布较为均匀。
1.就业深度辅导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就业深度辅导的前提是毕业生群体中的需求。调查发现,有53.81%的毕业生在就业上无法得到家人的支持。其中,49.27%的毕业生表达了对于就业深度辅导的强烈需求,27.1%的毕业生认为自己未能得到预期的就业辅导,这说明在毕业生中开展就业深度辅导具有着必要性和迫切性。
2.就业深度辅导效果的影响因子
(1)就业深度辅导的针对性
调查结果显示,就业深度辅导的需求和供给基本吻合。这说明在毕业生中开展就业深度辅导必须具有针对性,应根据毕业生的需求去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据统计,除目前已有的就业深度辅导内容外,笔、面试技巧指导和就业去向的选择是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需求度较高的辅导内容。学生的就业需求与就业深度辅导的供给内容见图1、图2。
(2)毕业生的配合程度
访谈结果显示,毕业生的配合程度决定就业深度辅导的最终效果。在调查中,有92.39%的受访对象清楚与辅导员的聊天过程即是进行就业深度辅导的过程,约90%的毕业生认为这些谈话在就业方面能够使他们得到帮助。调查结果显示,能够主动配合深度辅导的毕业生往往可以从中收获更多。
图1 学生对就业辅导内容的需求情况
图2 高校辅导员就业深度辅导内容的供给情况
3.学生喜欢的就业深度辅导方式
就辅导媒介而言,面谈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方式,新兴的各种聊天工具也是开展就业深度辅导的的媒介(详见表1)。尤其是现今大学生使用最多的QQ和微信等聊天工具,较能被学生接受;就面谈形式而言,一对一的辅导在毕业生中最受欢迎,其次是1对3~5人的辅导,这说明小规模的面谈也是较受学生喜爱的形式;而多于5人的大规模面谈,受欢迎的程度会随着参与访谈人数的增多逐渐减少。学生喜欢的就业深度辅导方式见表1、2。
表1 学生喜欢的就业深度辅导媒介%
表2 学生喜欢的就业深度辅导形式%
1.学生对就业深度辅导的需求
学生对就业深度辅导的需求程度对深度辅导的效果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对深度辅导需求程度大的那部分学生,深度辅导的效果会较为理想,这部分学生在接受深度辅导的时候往往是带着具体问题接受深度辅导的,所以更能捕捉到解决自己实际问题的方法,因而他们觉得深度辅导的效果比较好。而那些对深度辅导抱有消极态度的学生,则会因为对深度辅导重视程度不足,抓不住自己想要的东西,因此觉得辅导对自己没有太大的帮助。学生对就业深度辅导的需求与深度辅导的效果见表3。
表3 学生对就业深度辅导的需求程度与辅导效果的对比情况%
2.学生对辅导员的信任程度
学生对辅导员的信任程度是影响深度辅导效果的重要因素。对于不信任辅导员的毕业生来说,他们基本上不会从辅导中获得较大的帮助。反之,在十分信任辅导员的毕业生中,有近75%的人能从深度辅导中获得较大帮助。学生对辅导员的信任程度与深度辅导的效果见表4。
表4 学生对辅导员的信任程度与辅导效果的对比情况%
3.学生的学习成绩
学习成绩处于不同层次的毕业生对深度辅导的认可度有着较大的差别。大部分成绩中等的毕业生往往会觉得受益良多。而学习成绩优异和一般的毕业生则认为自己获得帮助比较有限。这主要是因为成绩优异的学生对辅导期望较高,而成绩一般的同学对深度辅导抱有的期望值较低。学生学习成绩与辅导效果见表5。
表5 学生的学习成绩与辅导效果的对比情况%
“一对一”的辅导是就业深度辅导中最普遍的方式。在师生面对面进行谈心的过程中,辅导员可以通过倾听、劝说、观察毕业生反映等方式确保辅导的顺利进行。从表1可以看出,在“一对多”方式中,以5人以下形式的面谈效果最佳。这种方式除了要求辅导员具备过硬的专业水平外,还需要辅导员同时照顾到每一位学生的感受,并针对每一位学生的情况提出合理化的建议。通过“一对一”及五人以下的“一对多”的深度辅导,不仅可以使参与者体验到人际关系的形成过程,还能使接受辅导的毕业生了解其他学生的求职状况,给自己的求职提供参考,有助于制定更为详细的自身发展计划。
辅导员制度在我国高校中由来已久,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批示高校要从思想认识、体制机制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调动广大辅导员的积极性,提高辅导员的业务水平。业务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辅导员的自身素质,间接影响到毕业生对辅导员的信任程度。从表3可以看出,毕业生对辅导员的信任程度与深度访谈的效果成正相关系。因此,如何提高自己的受信任程度应成为每个辅导员努力的重点。
深度辅导既要全员覆盖,又要重点突出。就业深度辅导工作,往往将家庭困难、学业后进、心理健康有问题的毕业生作为重点辅导对象,忽略了各方面表现中等的学生。从表4可以看出,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反而会在辅导中收获的更多。针对这种情况,辅导员应该在日常辅导教育过程中不断加强与该部分学生的交流沟通,从他们的实际需求出发,制定适合他们的就业办法,让深度辅导内容更具有针对性。而对于比较优秀的毕业生,更应该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引导其树立更远大的目标,鼓励其迈向更高的平台。
绝大部分毕业生在接受深度辅导时,对就业方面的话题非常感兴趣,且有超过九成的毕业生认为辅导内容能够在就业方面给予自己实际帮助,这足以说明深度辅导在就业指导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心理沟通外,高校辅导员还应从就业信息推荐、就业去向选择、简历指导、笔、面试技巧等多方面对毕业生进行专业性指导。
各高校应逐步建立起专业化的就业辅导专职队伍[4],积极采取措施,以留住更多有资历、有经验的辅导员,保证辅导员队伍的相对稳定性。同时,还要提高专职辅导员的准入门槛,那些承担就业深度辅导工作的年轻辅导员必须先经过专业化的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各高校还应逐步减少辅导员的事务性工作,保证其拥有足够多的精力和时间来充实完善自我,形成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使其能够更专业、更有效地完成就业深度辅导工作。
高校辅导员在开展就业深度辅导时首先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计划,处理好日常事务工作和就业深度辅导的关系,避免相互影响或顾此失彼,在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的情况下,帮助毕业生科学解决求职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其次,高校辅导员要培养高度的责任感,明确自己工作的重要性,既做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还要做就业指导工作的带头人。要始终保持不断学习的态度,利用各种培训机会不断提升自己的辅导能力和语言交流能力,为学生提供更专业、更系统的就业深度辅导。
就业深度辅导不仅能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职业观,还能使学生对就业过程有更加整体的把握。辅导员为学生提供行之有效的求职技巧和方法,使毕业生更能自信的面对笔试、面试,以更加饱满的状态迎接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