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悦 吴梦涵
【摘要】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记录奇异诡谲之事,多与鬼有关,但是和现在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一样,几乎没有双女主的情况出现。《小谢》这个篇目,虽以一女为名,却塑造了两个性格迥然不同的女鬼形象,两女与男主人公书生陶望三的互动作为一段三角恋,较之其他篇目更为生动立体。
【关键词】聊斋志异 小谢 书生
和大多数聊斋故事一样,《小谢》这个故事也发生在一个鬼宅,书生陶望三由于家贫借用鬼宅读书,扬言自己不信鬼。两个女鬼小谢和秋容时时戏弄陶生他却坐怀不乱甚至开始与二鬼和谐共处。陶生教二鬼写字,二鬼为陶生做饭。书生赶考时因文章针砭时弊得罪了权贵被下狱,二鬼奋力营救,最终二鬼得以借尸还魂和书生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文章的第一段,男主角陶望三登场,可以从“终夜无所沾染”、“坚拒不乱”看出陶生不好女色,“作《续无鬼沦》”、“鬼何能为”可以看出陶生不信鬼神,这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一个关键。
接下来看女主,这个故事其实是小谢和秋容双女主的,作者在两人身上着墨平分秋色不分主次,这在聊斋中是不多见的,而这两人身上最突出的特点是童稚之心、赤子之心。文中有很多处可以体现这一点。“返取他物,则书己亡”,书生去拿东西的时候书被藏起来了;“女近以左手捋髭,右手轻批颐颊,作小響”拽拽胡子拍拍脸;“始交睫,觉人以细物穿鼻,奇痒,大嚏;但闻暗处隐隐作笑声”睡觉时候感觉有东西在戳鼻孔,这些都是孩子经常对大人做的恶作剧。且不论两人身上的共通之处,作者能在几百字的一篇小文里将两个女鬼塑造出迥然不同的形象可以说是妙笔生花了。小谢十七八岁光景,“童时尝从父学书”,儿时家庭条件较好有可能出自书香门第,能识字书写。秋容二十岁年华,“素不解读”写出来的字也几乎是不可辨认的,这样两个人的形象就完全区别开来。恶作剧时‘长者翘一足踹生腹,少者掩口匿笑”这里可以看到秋容是大胆的恶作剧实施者而小谢则是不敢上前或是一旁看戏这样一个从旁协助的角色,两人的性格截然不同。
那么既然两人戏份平分秋色,为什么文章篇名叫做《小谢》而非《小谢与秋容》?深入分析了两个女性的形象有可能就能得到答案。秋容身上是有中国古代封建传统女性的影子的,她大字不识正应了“女子无才便是德”,贤良淑德,即使文中交代做饭是二鬼共同完成的我读完文章仍然感觉饭是秋容做的,另外她临危不乱,陶生入狱时能够迅速反应去送饭以及报信,在第一个合适尸源出现时可以迅速上身完成还魂。这样的秋容是一个能够独立处理事务尤其是后宅事务的角色,是正房夫人,会得到尊重但不一定能收获真爱。小谢就不一样了,首先她略通文墨,这是古代知识分子梦寐的一种爱情,不仅要求女子外貌明丽最好还能有像李清照赵明诚那般可以一同钻研辞赋的爱情。然后小谢还是身体较弱需要有人照顾需要依附于别人的女性,和秋容同样走了那么多路,秋容无碍,小谢却哭说自己受的苦,借尸还魂后竟是累得数日不能站立。另外就是手忙脚乱匆忙间忘记吞符不能还魂这样一种做事欠一点才能成功的样子更惹人疼惜。不能说所有的男性都更喜欢秋容,但是至少封建社会的大部分男性更欣赏这样的女性,作者蒲松龄亦然。
和其他聊斋故事不同的另一点是,这则故事中的爱情是日久生情、渐生渐长的而不同于其他的一见钟情。陶生对二鬼的称呼从“鬼物”、“小鬼头”到“两卿”从蔑视、亲昵再到尊重。二鬼还是恶作剧不断,但在生了情愫后有“探手于怀,捋裤于地”这样的带有性暗示意味的举动出现。最终爱情达到“情均伉俪”的程度,最夸张的是二鬼连女性最本质的嫉妒属性都全然没有了。
当然聊斋的三大主题在本文中都有体现,讴歌蔑视封建礼教自主的爱情婚姻自不必说,秋容被黑判官掳去要充当姬妾这点体现了对贪官酷吏、黑暗政治和邪恶势力的揭露与批评,陶生因科举时文章触犯了统治阶级的利益被陷害入狱体现了对腐朽的科举制度的抨击。
但读罢全文我产生了这样几个疑问。第一,两个女鬼单纯善良,如何害得先前鬼宅的守门人个个丧命,文中陶生的话或可作为解释“阴冥之气,中人必死”,陶生和那些看门人不同,是有文化的,他知道人和鬼亲近会被吸尽阳气而死。那么这里又和文章一开始交代的陶生认为世间无鬼产生了矛盾。由此引发了我的第二个疑问,陶生是否真的坐怀不乱?我的答案是否定的,虽然他不碰友人送来的女人,但别忘了前面还有一句“好狎妓”,如果真的不爱女色喝酒哪里不能去偏偏要选择青楼。看到两个貌美女鬼的第一反应也是“生觉心摇摇若不自持”,不过是定力强了些压住了邪念。最后当陶生看到两个女鬼对他死心塌地时反应不是说要好好待这二鬼,而是“欲与同寝”,这不正应了那句“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第三个疑问就是从小谢的弟弟三郎被捉去投胎可以看出,在鬼的世界里死了是都要被送去投胎的,而秋容同样被抓到地府过,非但没被收去而且安然无恙地回来了。这究竟是因为黑判官还有再次将她掳掠的念头还是担心陶生砸了他的塑像就不得而知了。
总之,不管是我的过度解读还是蒲松龄本就有这个意味在文中,书生的形容词“刚肠”二字我都要加上个引号了。
参考文献:
[1]蒲松龄,聊斋志异[M].北京:中华书局,2015.
[2]刘艳玲;李玉云,真实得可以在纸上立起来——论小谢、秋容形象的塑造[J].济宁学院学报,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