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长江三角洲地区三足陶器的起源

2018-08-08 06:16程正荣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5期

程正荣

摘要:在新石器时代初期产生以来,陶器都以圜底器居多。新石器时代早期和中期陶三足器出现并发展成熟,但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河姆渡文化中陶三足器的出现较为特殊。文章尝试以河姆渡文化出土的陶三足器为例来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陶三足器的产生,并认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陶三足器产生与环境的突变和文化的向外扩张而引起的交流关系密切。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河姆渡文化;陶三足器;环境突变

1长江三角洲地区考古学文化谱系梳理

新石器时代早期长江三角洲地区典型的考古学文化有跨湖桥文化、河姆渡文化和马家浜文化。跨湖桥文化的年代为距今8000~7000年,河姆渡文化的绝对年代为公元前5000~前4000年,马家浜文化的绝对年代为公元前5000~前4000年。

跨湖桥文化以跨湖桥遗址的发掘而命名。跨湖桥文化中的陶胎呈黑色是跨湖桥文化陶器的一个显著特色。器类主要有釜、圜底罐、双耳罐、直口钵、圈足盘、圈足碗、支座和器盖等。其中支座的发现很特殊。而有关跨湖桥文化的来源目前还不能下定论,只是其某些陶器显示出与皂市下层文化陶器相似的特征,但也有自己的特色陶甑。跨湖桥文化的分布范围与后来的河姆渡文化和马家浜文化有大量重合,跨湖桥文化的陶器与河姆渡文化的陶器有很多相似之处。但需要说明的是,两者的陶器形制还是有区别的,因此有的学者认为由跨湖桥文化发展到河姆渡文化的断层期间,文化发生了突变,但还需要更多证据证明。

河姆渡文化是以河姆渡遗址命名的一种考古学文化,揭示出一种崭新的文化遗存。但学者对其内涵有不同的认识:有的学者认为它只包括河姆渡遗址第3层和第4层遗存,还有的学者认为应包含河姆渡遗址的全部4层遗存。

马家浜文化是太湖周围地区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以红色陶、腰沿釜和大量的骨器等为主要特征。关于马家浜文化的性质问题,最早认为其文化应属于青莲岗文化,但随着桐乡罗家角遗址的发掘,表明马家浜文化与青莲岗文化有区别,与河姆渡文化有密切联系但又不是相互继承的关系。

从以上的文化梳理中,我们发现在长江三角洲地区新石器早期并没有很成熟的陶三角陶器,但到了河姆渡文化的第3期和第4期的时候,三足陶鼎产生了,并且所发现的陶鼎已经非常成熟,因此这不得不让人思考在河姆渡文化的三四期制作三足器的技术是如何产生的。

2河姆渡文化中的陶支脚

长江三角洲地区最早的陶支脚是在距今8000~7000年的跨湖桥文化中发现的。虽然跨湖桥文化与河姆渡文化的继承关系还没有得到确认,但河姆渡文化同样也出土了大量的陶支脚,则说明两者之间所反映的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在河姆渡文化中还有一个现象就是文化层的断层。在河姆渡文化的三四层文化层和一二层文化层之间有近400年的空白时期。联系到河姆渡文化在一二层文化中才出现了陶鼎,而且陶鼎一出现就显示出较为成熟的形制,这就让人对河姆渡文化陶鼎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河姆渡文化早期的陶支脚以猪嘴形为特点,而晚期陶鼎的鼎足却是扁足形。那么河姆渡文化中的陶鼎究竟是产生于自身观念的转变,还是与其他文化交流的结果?

陶支脚的产生主要是生产生活中为了便于更快地炊煮食物。而三足陶器的产生应该是源于陶支脚的长时间使用过程中的不便进行改进而演化而来。但有学者对此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博士生导师钱耀鹏先生认为,史前陶三足器的产生与环境恶化关系密切。他认为:由于史前环境的恶化,烧造陶器的燃薪短缺,促使人们在烧造陶器的过程中要不断提高陶器的成品率,因此需要改造陶窑结构和改变陶器的形态来达到目的。而与改变陶窑结构相比,通高改变陶器的形态来提高陶器的成品率显然更为简单。因此,为了一次能够烧造更多的成品陶器,为陶圜底器加装三足以使陶器在烧造过程中均匀受火,成品率提高。而随着陶窑技术的不断改进,陶三足器的三足也逐渐增高(钱耀鹏老师授史前考古学专题时提及此观点)。对此笔者虽然很受启发,但认为史前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三足器的产生可能与柴薪的减少无关,却与水患的关系较为密切,或者说它们之间应该有着间接的联系。

3长江三角洲三足器起源的讨论

一种新生的器物形态的产生,首先要考虑有产生这种器物形态的若干条件。三足器的产生首先是为了更快地加热圜底器的液体等的现实实用性。其次是要考虑这种新型器物的原始形态,只有在原始形态上获得经验的突破时才能产生一种新型的器物。基于以上的考虑我们来分析河姆渡文化陶器的起源。

无论是跨湖桥文化,还是河姆渡文化,都有陶支脚的存在,而据严文明先生说在河姆渡文化发现有经过火烧的石质陶支脚的存在。陶支脚作为圜底炊器的辅助设施应该是没有问题的。陶支脚作为方便加热的实用工具在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在陶支脚使用的过程中,人们积累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经验,这对于完整的三足器的产生启发性很大。史前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东海的迎风口,地形又是丘陵和平原地带,河湖发达,一旦东南季风到来,对于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是极大的威胁。为了获取更多的资源,人们不得不时常进行迁徙,而迁徙过程中陶支脚总是携带不够方便。因此,产生了改进为固定三足器的可能,但这种改进需要一种启发。在河姆渡文化的第二层中发现了大量成垛水稻的沉积,很显然这些水稻是没有来得及运输回家就被掩埋覆盖了。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形和环境分析,出现这种情况只有一种可能,就是河姆渡文化遭受了洪水或者泥石流的自然灾害。而自然灾害的发生势必导致人口的迁移。从马家浜文化所处的位置和出土陶器的相似性等特点来看,河姆渡文化应该是向东北等高地转移。而东北部正是马家浜文化早期的范围之内,此时的马家浜文化已经有了陶盉陶三足器。在获得了种种启发后,河姆渡文化在第二层和第一层文化中也开始出现了陶鼎等三足器。陶鼎的形态,特别是足部与马家浜文化陶鼎十分相似,也说明了两者的密切关系。根据河姆渡文化四层、三层出土的器物与二层和一层出土的陶器分析,应该是同一族群的文化。这就意味着在环境状况恶化的情况下存在北迁的河姆渡人南返的情况。因此,河姆渡文化的陶三足器的产生应该和文化的传播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马家浜文化的陶三足器又是来自哪里呢?马家浜文化与北辛文化的关系十分密切,北辛文化中的一些釜应是受马家浜文化的影响而产生(灌云大伊山遗址,所出腰沿釜与草鞋山等遗址的圜底筒形釜相似),马家浜文化在第三期出现鼎很可能与北辛文化的影响有关。但也有人认为马家浜文化的鼎(如草鞋山)为圆腹,腹中部饰堆纹一周,三足呈扁锥形而微向外伸。这两类鼎不论在器形上、纹饰上都有区别。但无论如何,三足器产生的北方总是在观念上影响到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并且在创造器物的过程中给予了极大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