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延安木刻艺术的发展研究

2018-08-07 10:54李巧珍
祖国 2018年12期
关键词:抗日战争延安

摘要:抗日战争时期,延安的木刻艺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本文旨在通过梳理延安木刻艺术的发展脉络,分析延安木刻艺术呈现繁荣发展的原因,归纳延安时期木刻艺术的特点,进而得出木刻艺术在中国化的过程中实现了自身价值的同时为无产阶级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的结论。

关键词:抗日战争 延安 木刻艺术

抗日战争时期,木刻版画在延安有它自身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

陕甘宁边区时期是我党进行局部执政的一个时期,在局部执政期间,除指挥抗战,还进行了边区建设,对边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的发展都作出了贡献。“卢沟桥事变”的爆发以后,全国有志之士相继奔赴延安。中国共产党主张并号召建立全面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要求在军事上建立统一战线,同时要求在文化上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知识分子,拿起笔杆进行抗战。

我党历来重视文艺工作,文艺占据意识形态的至高点,唯有取得这个至高点,才有获得胜利的保障。因此在当时抗战形势发展对文艺人才提出需要的情况下,1938年春,正值当时来自上海的救亡演剧队公演完大型话剧《血祭上海》,影响巨大。随后中共中央宣传部在机关合作社专门宴请了参与此次创作和演出的全体演职人员,席间有人提议建立一所艺术学院,中央领导当即表示赞同,因此,鲁迅艺术学院(文中简称“鲁艺”)应运而生。鲁艺作为我党的艺术重镇,人才荟萃,美术系更是人才济济,在推动抗战时期延安美术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美术系重要科目的木刻在这一时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延安木刻某种程度上即为鲁艺木刻。

即便红军苏维埃时期也开展革命美术活动,但此时期的美术人才则是在“七七事变”全面抗战爆发之后集聚于延安的,他们的笔尖带着对敌人的仇视满腔的报国赤城。如茅盾所说,“在鲁艺聚集着全国各省的青年,他们身世多样:有在国内最富贵式的大学将毕业的,也有家境平平,曾在社会混过事的,更有些‘南洋伯的佳儿女,偷偷从家庭里跑出来的,有海关邮局职员,有中小学教员,有经过战斗的‘平津流亡学生,他们齐集在鲁艺为了一个信念‘娴习文艺这武器的理论与实践,为民族自由解放而服务!”。美术系作为鲁艺的一个重要组成机构接纳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美术家和美术系的学生。当时美术系只设木刻科和漫画科,教员有沃渣、胡一川及丁里。沃渣、胡一川负责教木刻,丁里负责教漫画。

1938年胡一川到鲁艺任教时,参加了第二期学生的教育工作,胡一川作为一名左翼木刻家初到延安时,延安还不曾有人进行木刻艺术创作,他自己买板自己刻,把作品贴到剧团演出的海报上作抗日宣传,受到群众的欢迎。当时他便萌生了组织一个木刻轻骑队到解放区或敌后作宣传的念头。1938年9月,中国共产党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在桥儿沟召开,贺龙将军从前线回到延安参会,会议期间贺龙应邀为鲁艺师生作演讲,他呼吁艺术学校的师生以文艺为武器到敌后地区为民族解放战争事业做更好的、更切实的服务。1938年冬鲁艺木刻工作团成立,由胡一川任团长,同年开赴太行前线作抗战宣传。

鲁艺木刻工作团在八路军129师、120师、115师决死队中进行战地宣传,通过印木刻、传单、开办展览、短训班等,鼓舞了前线士兵的斗志,团结和发动了根据地群众,培养了敌后木刻人才,也使得太行山区敌后军民第一次看到了全国新兴木刻。此期间胡一川创作的《太行山下》,彦涵创作的《张大成》等作品真实、生动地反映了敌后抗日斗争的情况。木刻工作团深入群众生活,掌握了群众的需求,适应了百姓的审美,了解了民众的好恶,在原有的木刻形式上有了较大发展,艺术语言更加贴近群众,因此,摒弃原来程式,主动吸取传统年画中的优点与特长,发展创作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套色木刻艺术作品。1940年春节之际,木刻团突击制作了上千幅年画,在集镇上售卖深得群众喜爱,以致上千幅作品不到三小时被抢购一空。彭德怀副总司令听闻后十分欣慰,写信给木刻团的同志,对他们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赞扬与肯定。这次成功的创作与销售之后,木刻工作团更加坚定了艺术发展的方向与艺术创作的方式方法,对之后木刻艺术的发展与敌后宣传工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但是,促使鲁艺木刻工作团在木刻艺术创作上发生实质性变化的是1939年冬天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对文艺工作者的的一次讲话。他谈到目前文艺工作落后于生产斗争,日本人利用中国传统的判官图制作的《神判》在敌占区作反动宣传,而我们却是笔杆子赶不上枪杆子,他要求笔杆子必须赶上枪杆子,也可以向传统学习,利用传统艺术形式搞宣传。正因为如此,鲁艺木刻工作团才做了创新尝试,出现了前文所述年画热卖的场景。

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促使木刻艺术在延安获得了长足发展。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将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普及与提高的问题,内容和形式的问题都一一提出来,并作了详细回答,为文艺工作者指明了方向。鲁艺木刻工作团也成了向群众学习,向传统吸取养分的榜样,中国的木刻艺术从此走上了民族化道路。

延安木刻艺术能够繁荣发展有诸多原因可寻。

首先,当时的延安聚集了一大批美术人才。抗战全面爆发以后,全国有志之士,文艺人才云集延安,单鲁艺的美术人才,就有很多,如左翼美术运动参与者江丰、胡一川、沃渣、力群、陈铁耕等;留学海外的艺术家王式廓、王曼硕、胡蛮等;流亡艺专的青年学生如彦涵、罗工柳、夏风、张晓飞、王文秋等;从革命青年中培养起来的美术人才如古元、焦心河、刘蒙天、刘旷、张映雪、牛文等。正是因为延安有丰富的美术人才,为延安木刻版画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其次是因为木刻版画自身的特性。版画有一版多印的特点,鲁迅认为“当革命之时,版画之用最广,虽极匆忙,顷刻能办”。利用版画自身这一特点印制大量宣传品用于战斗宣传非常便捷。加之当时生产力落后,现代化的印刷工具不可能投入使用,因此选择版画作为宣传的特殊需要也成为促使木刻艺术大发展的关键原因。

另外一个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延安当地版画的制作取材方便。相对于油画、水墨画等其他类型的美术形式,当时陕甘宁边区物资匮乏,绘画所用的纸张,颜料,笔等都需从外面买入,而陕甘宁边区在国民党政治、经济、军事封锁下很难买入此类物品,因此油画等画种的发展相对迟滞。但版画就不同,它所需要木刻刀和画板简单易制,而延安地处陕西中部,常年干旱半干旱的北温带内陆气候,为枣、梨木提供了生长环境,满山遍野唾手可得的枣、梨木恰又为木刻提供了上乘的版材。而弹片、弹壳、铁片等這些易得的铁器即可打制成刻刀。这就解决了版画制作的工具问题,也是延安时期版画时兴的又一重大因素。

此外,延安所处的安稳环境也为木刻的大发展提供了条件。正如江丰所言“一定的安定环境,对木刻创作是必要的条件。”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相对于国统区的资产阶级专制统治有相对自由的民主政治空气,进步的木刻艺术创作不会受到打击和压迫,被多数文化艺术工作者视作一片有有着田园牧歌情怀的广阔天地。虽然在国民党政治、经济、军事等的封锁下出现经济困难,但是在我党主张实行生产自救,开展大生产运动等一系列措施下,实现了自给自足,相对于国统区对进步美术活动破坏而言,边区安定的环境为艺术创作提供了可能性。因此,相对安定的政治环和基本的经济条件的满足也是木刻艺术发展得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

适时的创作革新是木刻版画在延安大发展的内在原因。鲁艺木刻工作团深入敌后宣传的过程中逐渐了解了群众的喜好以及他们的审美,在技术上大量采用阳刻法,作品构图中多有留白,转变以往讲究光线明暗、色彩对比、透视学等西洋画风,使画面构图简洁明快;内容为群众生活中最为鲜活的场景,那些积极生产,讲究卫生,英勇抗敌等题材往往是艺术家们易于捕捉同时为群众易于接受的画面;在形式上艺术家们利用人们所熟悉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诸如门神、灶神、桃符之类,加上套色法的应用,新兴的木刻画深得广大人民喜爱。以上诸多因素促成了木刻艺术在延安的大发展。

新兴的木刻版画在延安出现了繁荣发展的局面,一时间有大量作品问世,但由于战祸和年代久远,留存于世的作品很少,结合当时延安木刻家著名代表人物—古元的代表作品可以看出当时延安木刻画的一些特点。

明显的地域性。代表作有《窗花》。窗花历来是陕、甘一带特有的地域性特点很明显的地方文化符号。当时的延安美术家们大量采用窗花这种艺术形式用于木刻版画当中,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艾青的文章《窗花剪纸》中谈到一些鲁艺的教员注意收集民间剪纸的情况,并描述了他和刘建章,古元到三边采风,沿途看见许多百姓家的窗户上贴着窗花。体现出很强的地域性特征。再例如《秋收》,作品描述的是秋收场景,远处高低起伏的群山,乍看便知是北方的山,近处是参加生产劳动的人们,统一的着装可以看出是在部队或机关工作的同志。而打场的劳动,场边高高堆积的谷垛,人们手中扬起的连枷、铁叉,场中劳作的牛、骡,无一不清晰的体现出陕北的地域文化特征。

这一时期的木刻版画作品有很强的时代气息和政治气息。《逃亡地主归来》描绘的是国共在抗战初期建立民族统一战线后边区出现的一种景象,那些在土地革命中逃亡的地主,因统一战线的建立同他们愿意抗日即被当做抗日的同盟者对待,归还土地战争时期没收的土地,所以他们又纷纷回到自己的家乡来。这幅作品敏感的记录下了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事件。《圣经时代过去了》作品中远处是巍峨的天主教堂,塔尖高耸,十字架仍在,但人去楼空,近处是一位青年悠闲的躺在横放着的长凳上,背靠树干,手捧马克思主义著作认真研读,显然如作品主题所说,圣经时代已成为过去。

此时的作品还可以看出带有很强的教育性特征。《冬学》描写的是当时陕甘宁边区进行扫盲教育的冬学运动场景,画面中许多农民在冬天农闲时节由政府派来的冬学教员给他们教字认字,有坐在碾盘上的,蹲在地上练习的,还有观看的。这样的画面对农民有很强的引导作用,他们无形中被带动起来,学习识字,提高文化素质。《财兴人旺,讲究卫生》是一幅套色木刻年画,色彩选用红黄蓝三种色彩,为人们春节喜帖的装饰品。因当时人们生活水平低,医疗卫生不发达,科学卫生的生活习惯并未养成,边区人口死亡率极高,这幅作品在教育人们讲究卫生方面意义重大,对贯彻执行政府政策也有帮助作用,因此体现出其教育价值。

延安时期木刻艺术家把所学到的西方木刻表现语言逐渐中国化,而通过木刻工作团深入前线的实践,他们真正领略到和了解到人民的需要、喜好,逐渐将这种艺术形式去洋化,实现了中国化,在实现中国化的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实现了自身价值。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之后,毛泽东提出了文艺的二为方针,即文艺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广大艺术工作者开始广泛深入人民群众,深入生产、生活、战斗创作出大量贴近人民的艺术作品,在宣传抗日,凝聚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延安木刻艺术的大发展也成为中国版画史上光辉的新篇章,在世界版画史上也是一枝独秀,在我国现代艺术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和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文化部党史资料征集工作委员会.延安鲁艺回忆录[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92.

[2]张伟明.烽火丹青光华永驻—抗战时期的延安木刻[J].随笔,2011,(11).

[3]周爱民.延安鲁艺的创立缘起及其美术教育[J].近现代美术,2004,(01).

[4]鲁迅.鲁迅美术论集[M].云南人民出版,1982.

[5]江丰.回忆延安木刻运动[J].美术研究,1979,(02).

[6]向谦.“鲁艺木刻工作团”及其木刻创作[J],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2015,(06).

[7]孙新元.延安岁月[M].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

[8]李夏.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木刻版画民族特色艺术研究[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1,(04).

(作者简介:李巧珍,硕士研究生,延安鲁艺文化园区管理办公室,文博助理馆员,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

猜你喜欢
抗日战争延安
到延安去
1940年代 奔向延安
从延安整风运动说起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teaching
让听课高效起来——以《抗日战争》为例
走进延安
抗日战争(第一卷)
《保卫延安》震撼播出
略论抗日战争时期的精兵简政
《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卷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