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伦春民族文化的变迁与现代适应研究

2018-08-07 10:54白雪松李燕茹何文珍
祖国 2018年12期
关键词:民族文化变迁

白雪松 李燕茹 何文珍

摘要:中国是一个多样化的国家。就文化领域来说,不同民族间的不同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中国的文化多样化。以生物多样化作比,内涵越丰富的生物个体,越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民族文化也是如此,相对于复杂文化来说,单一文化的生命力就显得不堪一击。如同竭力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的任务,对于文化多样性的有力保护迫在眉睫。然而对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却依然止于书面,囿于行动。在经济数字当道的世界可能文化文明在逐渐艰难地引起了部分人的注意,可再进一步的實施保护实践却寸步维艰。中华文明历经千年生生不息正是由于海纳百川的文化多样性,现今,国际间的文化战争的硝烟早已燃起,中国的各个民族的文化内核始终具有它们独特的价值,我们作为国家的主人,必须要深刻地掌握它们的精髓并加以弘扬,使我国在文化竞争中的优势不言而喻。鄂伦春族作为此次口述史访谈的对象,具有典型意义。鄂伦春作为仅有八千余人的小民族,它过去的经历以及与现代文化交汇产生的各种现象和问题都具有普遍的研究意义。

关键词:民族文化 变迁 转型与适应

一、鄂伦春族文化的夹缝求生

鄂伦春族是我国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数较少的民族之一。该民族主要居住在大兴安岭山林地区,以精奇里江为活动中心。“黑龙江以北,精奇里江源以南,皆其涉猎之地,其众夹精奇里江以居。”,“恒滚、牛满等及净溪里(精奇里)江口,聚合流于黑龙江,环江左右,均系我属俄乐春、奇勒尔(鄂伦春族一部分)、毕喇尔(鄂伦春族一部分)等民人”,其吃、喝、住、行全数依赖于大森林所提供的自然资源,也由此形成了相对简单的民族文化。鄂伦春族的单一文化以天地资源为地基,一旦其动摇与变革,文化也就岌岌可危。

二十世纪以来各国不断加快现代化进程中,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鄂伦春族偏居一隅加之人数又少,在新的时代潮流中无所适从,他们传统的捕鱼打猎的谋生手段似乎已经无法贴合社会的发展轨道,代代相传的技艺产生的实际价值也在持续减损,在这样闭塞之处境下,他们彷徨无措,又只能按部就班。新中国成立之初就针对少数民族颁布了系列的优惠帮扶政策,政府为少数民族的儿童普及教育并给予相应的加分政策以增加少数民族中受高等教育者的数量,在社会生活中,政府为少数民族兴建房屋组织社区,带领少数民族跟上步伐,共同享受时代发展的新成果,不仅于此,少数民族地方自治机关单位里也有许多本民族的成员。政府的相关政策立足于共享时代发展成果,一视同仁地协助少数民族发展而加以实施,这些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少数民族,在此基础上,我们要考虑如何更好的解决少数民族的生存问题?鄂伦春族从山上林区迁移到山下的平地水泥房中,的确在客观上改善了他们的生存环境,但是,山林孕育了这个渔猎民族,只有在山林中他们才能如鱼得水,自在生长,走出山林,他们过着和汉族居民无异的生活,那么,他们的民族特色和历史传承的价值又将如何留存发扬呢?鄂伦春的民族文化自然进化的过程的中断涵盖许多的因素,除上述政府民族政策的影响以外,鄂伦春族自身也存在着问题。少数民族根蒂不深,人数又少,他们很难形成自己文化传承的体系,也难有抵御外来文化同化渗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现代化进程中,他们表现出强烈的不适应,未来的发展走向也是扑朔迷离。

(一)自然环境的破坏动摇了单一民族文化根基

鄂伦春族是典型的狩猎民族,拥有着特有的狩猎文化。鄂伦春族狩猎有自己的原则——敬畏自然、爱护自然。鄂伦春族人民从来不乱砍树木,不乱狩猎,虽然是个狩猎民族,但是从来不乱捕乱猎,秉持一种“够吃就行”的理念。其居住模式也是由狩猎而定,随时可迁移的。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发展,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全球变暖、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等。依赖自然资源生存的鄂伦春族人民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猎物生存与繁衍的环境被破坏,数量逐渐减少甚至是灭绝,鄂伦春族人民也是束手无策。再加上社会上拜金主义等腐败思想的冲击,外来人员肆意打猎,抛自然法则于脑后,更是进一步加剧了自然环境的毁坏与资源的减少。受单一文化限制的鄂伦春族人民看到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一步一步的走向衰落也只能手足无措。

(二)社会环境的冲击加剧单一民族文化危机

1.政策双重影响所致的民族文化流失

现代化全面铺开发展以来,政府对生态的开发到后期的保育,在不同阶段都不同程度影响鄂伦春族的文化历史进化。政府组织的生态移民令鄂伦春人走出撮罗子,住进新建的水泥平房,似乎这仅仅是更换了居住地而已,但是伴随的撮罗子里的传统文化慢慢消逝,在学习如何适应平房居住的过程中,他们又在接受外来文化的侵染,悄无声息地替代了原有的文化习俗。或许,这样的变化在客观上的确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可随之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不可忽视的。走出山林,迈向社会发展下的新生活模式,鄂伦春人放弃的是自成独立民族以来的生存技巧和生活传统,可以说是他们社会生活的全部。

政府在竭力推动少数民族发展的同时,也是在不断灌输新文化对鄂伦春的渗透。所普及的教育切实提高了鄂伦春人的认知水平,随之伴生的是他们对自己文化的轻视甚至否定。如同今日媚外潮流一样,在他们尚未形成对自己民族文化认识接纳欣赏以前,这样的新文化教授更多的,是加快了他们自己民族文化流失的进程。鄂伦春对他们自身的文化传承尚未形成自觉,在面对新的生活方式新的文化形式时,他们在随波逐流。

2.文化冲突导致的民族文化受损

在这次的口述史访谈中,不同的受访者多次提及呼玛河的大马哈鱼等不同种类的鱼被外来的部分人员过度捕捞,导致河里的鱼量连年减少。更有甚者,直接向河水中排放污染物,大片流域遭到污染,不仅鱼类骤减,就是居民用水也受到的损害。鄂伦春族民自己在捕鱼上,有自己传统的规矩,捕鱼不以量居首,所得够用即可,也从不会捕食小鱼苗,更遑论污染水源。然而,随着时代发展,鄂伦春独居一地的局面被打破,外来流入人口很多皆为利来,这些人不了解鄂伦春族的文化传统,也不去尊重他们的权益,更不会去考虑自然生态的平衡与持续发展,事件发生伊始,鄂伦春人并未意识到这种行为的不妥当,只是单纯觉得行为不正当,随着事态的发展趋向严重化,鄂伦春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开始逐渐增强,尝试向上级政府反映。

与汉民族同居共处的时间里,鄂伦春接受了来自其他民族的文化习俗,就目前来说,鄂伦春人的新一代很少有自己家传的民族姓氏,绝大多数人都从汉姓,他们族内的语言已经不适用与和外界进行交流,然而那些掌握真正传统语言的老人却没有形成传授民族语言的意识。长此以往,鄂伦春汉化的程度不断加深。

3.现代生产方式下鄂伦春族的生存阻碍

中国社会正处在一个转型时期,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从手工生产变为大机器作业。農业集体化运动,生产方式的变革,让鄂伦春族对如何调适自己的生产方式以适应新时代的特点感到手足无措。一方面,他们在经济政策下逐渐脱离传统的渔猎生产活动,另一方面,他们又不具备成熟的技能和充足的知识储备,无法胜任新生产方式下的劳动活动。这样,鄂伦春就被迫处于一个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传统技艺的编织仿佛经济效益不高,渔猎又没法正常进行,为了生存下去,他们放下自己的本行,调整自己,一点点的向现代文明靠拢。以生存为要义的条件下,民族文明的传承似乎就是纸上谈兵的美好幻影。

把这些鄂伦春族人分配到各个林区护林,进入国家单位与大家一起工作,其后果是丧失了许多代人形成的传统的捕鱼、狩猎技能。工业化进程又在另一个方面削减了自然生态中的鱼源、森林,这样来看,现代生产方式下,鄂伦春族看似有新的生存选择但其实别无选择。

二、鄂伦春族文化的现代适应与发展

每一种因素都与文化的生存或发展紧密相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做出的选择必然会付出相应的机会成本,全身投入发展经济建设,在文化上的精力必然会被分散。所幸,发展到目前为止,中国社会的经济实力已经上升到一定的水平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人们在文化上的需求到底什么,人们应该如何更好的保存并传承传统文化。传统民族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社会不断增长对其的正确评价和对传统的尊重。

长久以来人们并没有关注到传统民族文化正在经历的劫难,然而,随着对传统民族文化的研究不断加深,人们对传统民族文化的认识更加的全面客观,不再一味地对“愚昧”的传统嗤之以鼻。鄂伦春族的一些文化的价值在某些方面的优势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和珍视,表明文化多元的存在对人们是有利的。美美与共,方能天下大同。鄂伦春族的优良文化传统与现代社会发展相结合,创造性的变化很可能对现代化发展起着推动的作用。

(一)民族内部不可小觑的文化自觉与自信力量

鄂伦春族与外界文化交汇不断加深,对汉民族等其他民族文化的了解也与日俱增,认知水平的提升帮助他们意识到不管是怎样的文化,都存在着自身的问题。例如在现代化过程中,汉族的知识技能生产功能在不断的提升发展,但是同时也出现自然资源不节制的肆意索取,不敬畏自然的污染生态等等劣性。鄂伦春族自身对外界变化的认识渐渐深入,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觉也逐渐形成。他们开始自内而外的意识到不可一味的改变、放弃自己的传统去适应外界,一些优秀的文化传统需要被传承下去,需要更多的鄂伦春族后代意识到自己祖先的智慧和伟大,无论如何也不能忘记自己的来路。他们开始学会利用民主政治的途径维护自己周围的生存环境,学会呼吁政府关注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学会向更多其他民族的人宣传自己民族文化的价值。现代政治经济文明的发展,促使他们形成了现代意识,文化教育程度的提高,帮助他们认识到每个文化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他们认识到自己民族存在的意义,认识到他们对时代发展做出的贡献。经济的发展更是为他们结合时代特性革新民族文化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以适应求生存,以变革求生存已经成为他们普遍的共识。

(二)民族外部不可缺少的文化支持力量

政府可发挥的作用是很大的,类似鄂伦春族这样小民族的传统文化的二次发扬传承离不开政府始终如一的帮扶。政府应该总结对少数民族政策的经验教训,竭尽所能保护推动民族文化的现代化适应与发展。

1.切合实际的保证少数民族人民当家做主

在现代文明的发展前提下,鄂伦春族等少数民族迫于生计和民族自尊以及发展愿望的提高,要求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的愿望强于以前的任何一个时期。少数民族对于自己民族历史以来赖以生存的生产方式的资源不应被强制性的处理,政府或许可以在提供有力的监督辅助条件下,以不破坏自然环境正常生长代谢前提下,让少数民族自己安排渔猎的时间。提供技术支持和市场引导,帮助少数民族以自己民族手工技艺的产品进入市场,得到经济收益,而不是一味的学习或许并不适合他们天赋的生产方式。

2.政府指导少数民族进行有效的文化变迁、相关社会组织配合行动

政府在总结过去经验教训的同时,与少数民族共同交流转型经验,互相了解对方真实需要。同时,政府在对少数民族文化保育工程上,要加大学术和经济帮助,呼吁社会上更多的相关专家学者组织等深入到实地进行少数民族文化的考察研究,充分了解他们的文化历史特点及个性价值所在,为少数民族的文化变迁提供学术方面的建议。学者们的深入探讨实际上也就是在帮助政府修复有关民族政策的思路。相关组织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共同致力于少数民族文化的变迁工作。

3.教育改革注重少数民族文化的推广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普及对知识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从目前的教育来看,民众习得我们的祖国有五十六个民族,除汉族外其余都是少数民族,且我们应当对少数民族的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加以创新传承下去。可是对于每一个少数民族的独特民族文化内涵却所知甚少。在教育改革中,可以将各族的独特民族文化知识编排到不同的教育段的课本内,推广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与此同时也要注重实践教育,国家给予一定的教育财政支持,让学生亲自走进少数民族的生活环境感受与体验。

少数民族儿童与青少年的教育问题同样也不可忽视。国家加大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包括教学硬件方面和教学师资方面。教育同样也是一个民族的发展之本,国家与各少数民族切不可忽视。

4.将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有效的结合

国家在发展经济上需要适度开发自然资源,而这些自然资源大部分都分布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资源的开发在提高经济效益发达地区的发展的同时也由于资源的开发而造成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改变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许多少数民族走向衰落,如何处理好开发与民族关系问题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少数民族的生存方式,缓和二者的绝对对立,创新生产管理方式,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效益也是可行途径之一。

保存文化资产,同时以创意活化文化资产,打造少数民族的观光事业是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效益的策略之一。借鉴国外打造观光城乡部落的相关经验可知,面对现代化的发展,夹缝中生存的鄂伦春族文化可利用自身优势与外部条件发展观光产业,活化自己独特的文化资产。联系制造业文化与生活的观光,将生活本身成为一种观光。鄂伦春族可以“修复”民族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狩猎特色、信仰特色、住宿特色、服饰特色、饮食特色等,例如展示桦皮工艺品的制作过程、观光客的亲身体验服务与桦皮手工艺品的销售一体化,发展成一个观光村落,宣传了独特的民族文化的同时也推动了民族经济的发展。

三、结语

鄂伦春族等小民族的生存问题主要是由外部环境急剧变化而他们的文化不能及时作出变化调整以适应新情况的矛盾引起的。文化变迁主要来自于外界的压力,民族文化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根据一定的历史特点与发展脉络而形成的,自然地,部分也仅适用于当时所处时期的时代特点,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化,一部分的民族文化由于不适应不符合时代的需求而被淘汰。时过境迁,民族文化的生生不息必得以改革创新的变迁为要务,由此才可顺应时代潮流,将民族文化更好的传承以绵延不绝之姿态发展下去。对鄂伦春族的传统文化传承也决不可局限的认为这仅仅是鄂伦春族或者国家政府的任务,他涉及的是整个人类精神文明的保护以及文化多样性价值的发挥,我们作为社会的主人,应该承担起对传统文化传承发扬的责任,为我们的文化、我们的社会贡献一份力量。他所包含的关于生存权发展权的问题同样是大家必须共同思考面对的问题。鄂伦春族能够继续生存下去,与国家早前采取的民族政策不无关系,但是作为主体的鄂伦春族,其自身的努力同样不容忽视。鄂伦春人的人口文化教育程度、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参政意识民主政治的意识逐渐增强,鄂伦春族内部成员的社会文化观念不同程度觉醒,具有主流文化影响和鄂伦春族文化倾向的人都能和谐的发挥各自的作用和影响。鄂伦春族等小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有助于人类与社会发展的方面将会迎来新时期的繁荣,传统文化的价值将不会再蒙受尘埃,而是在不断更新的时代里熠熠生辉。

参考文獻:

[1]曹廷杰.东方边防辑要[M].辽沈书社,1894.

[2]西村幸夫.大家一起来!打造观光城乡[M].台北:天下杂志股份有限公司,2010.

猜你喜欢
民族文化变迁
回乡之旅:讲述世界各地唐人街的变迁
40年变迁(三)
40年变迁(一)
40年变迁(二)
清潩河的变迁
象棋子的变迁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浅析民族文化和传统图案在面料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