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蔚青
【文章摘要】:纪念性景观是一个历久而弥新的命题。它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纪念需求的不断演变呈现出丰富多元的面貌和语境。纪念性景观作为人类精神的载体,反映了社会的群体记忆、国家的历史进程、人们对待历史人物、事件的态度和对未来生活的信念,有着丰富的精神文化价值。其通过各种设计手法,将情感传递给参观者,达到传承和回忆的目的。芦山县“4.20”强烈地震震中纪念广场方案全国竞标设计虽早已结束,但我们对方案的深入思索以及对城市空间中纪念性景观设计手法的思考却未曾停止,反而历久弥新,愈发深刻。本文愿以粗浅的思索为契机,抛砖引玉,呼唤现代城市空间中更多纪念性景观设计创意的涌现。(本设计获全国竞标第二名)
【关键词】: 纪念性景观;特征提取;主题表达;空间组织;艺术手法运用
1. 纪念性景观
《现代汉语词典》中“纪念”一词的解释是:用事物或行动对人或事表示怀念。纪念性景观就是为了标志某一历史事件或人物的物质性或者抽象性的景观,是有思考、情感、精神和社会功能的记忆空间场所。纪念性景观具有明确的纪念目的,它可以引发人类的感情或者联想,是人们表达情感的物化方式,也是传递精神的物质载体。
纪念性景观按照建造初衷和纪念对象一般分为人物型、事件型和混合型三类。本文以芦山县“4.20”强烈地震震中纪念广场(以下简称为“4.20”纪念广场)方案设计为例,主要针对事件型纪念性景观设计进行探索。
2.纪念性景观场地特征的提取
2.1场地中的植物
植物,对于环境来说有着生态与观赏作用。在纪念性景观中,植物还具有象征作用,是纪念主题的辅助内容。大多数纪念场地选址都会有保留植物,在设计中需要将它们进行统一考虑。在青海原子城纪念园中,朱玉帆老師为了保留有四、五十年树龄的一片青杨,将经典的中轴式纪念格局改为钟摆式纪念格局,增强了参观路径的叙事性,延续了场地的人文精神。在“4.20”纪念广场方案设计中,从场地现状出发,我们完整的保留了灾后“幸存”的农田和山坡植被,将其作为这场浩劫的真实见证者,同时也蕴含着芦山人民顽强不屈的精神和从灾难中恢复的希望。
2.2场地中的地形
地形,对于纪念性景观尤为重要,可以界定空间,营造不同的视觉体验。同时,需要设计师用独特的方式来把它引入设计中,成为讲述纪念事件的一个元素。美国空军纪念园选址于五角大楼旁的小山丘上,由于地形特殊,设计师并没有将场地设计成一块向心式空间,而是将场地做成一个开敞的观景场所。巨大的构筑物成为新的城市地标,同时这也成为一处著名的观景平台。在“4.20”纪念广场方案设计中,我们充分利用背景山坡的竖向变化及三维展示空间,将196个镜面在山坡上似碎片般发散开来,形成扑面而来的震撼效果,强化了直街甬道的对景观效果。
2.3场地中的构筑物及遗迹
场地中的构筑物及遗迹大多与纪念事件直接相关,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在美国911国家纪念园的设计中,设计师对于场地中这次灾难的世贸大厦双子楼的基础进行了改造,用深陷地下的空洞和跌水表达出对逝者的哀悼与怀念。在“4.20”纪念广场方案设计中,我们将场地保留的木结构牌坊作为景区广场的入口标识,见证了新生命的萌发和新生活的开始。
2.4场地的区域功能
充分考虑场地周边地块的环境特点和使用功能,将场地放在整个区域中统一考虑。华人设计师林璎在美国越战纪念碑的设计中, 用“V”字形的两道黑色花岗岩石墙两角分别指向华盛顿纪念碑和林肯纪念堂。既与己建成的二者形成联系,又不破坏它们之间己有的联系。在“4.20”纪念广场方案设计中,我们既要满足纪念广场功能还要满足龙门溶洞及围塔景区入口集散功能,所以将主体纪念广场设置在直街甬道对景位置,将景区入口广场设置在西北角。漫长的时光灯带一头连接着空灵的镜水面、柱阵,一头连接着景区入口广场的希望之石,串联了空间,也具有强烈的人流引导作用。
2.5场地的文化符号
任何场地都不可能脱离区域文化而单独存在,文化符号是场地的环境特征,是区别于其他区域场所的基础。将区域文化符号运用于场地设计中,有利于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纪念性景观。在“4.20”纪念广场方案设计中,我们留出空间设置了民俗广场,促使民俗传统活动得以传承和再现。另外,通过广场上民族图腾图案的铺装,表达祈福纪念的情感。
3.纪念性景观的主题表达
3.1叙事手法
叙事手法是向参观者展示历史事件的发生经过,包括阐明时间、地点、人物。叙事手法分为具体还原和抽象还原两种。
3.1.1具体还原
具体还原指用直接的元素真实的还原事件背景,使参观者进入纪念场所后直接产生与场所故事的对话。例如汶川地震纪念园中,遗留的钟楼时钟永远定格在了“14:28”;美国911国家纪念园将死难者的名字刻在瀑布四周的女儿墙上,供人们缅怀等等。在“4.20”纪念广场方案设计中,我们将4.20乌木柱阵及8:02不锈钢字安静的放置于巨大的镜水面中,与天光云影为伴,同时将196个似地震碎片般发散的镜面上镌刻了遇难者的姓名,供人们抚摸与凭吊。这些都直接讲述了灾难发生的经过,令人产生无法磨灭的深刻记忆。
3.1.2抽象还原
抽象还原指用抽象的元素间接反应事件背景,参观者经过观察后体会出设计的意图。例如在德国欧洲被害犹太人纪念碑的设计上,设计师没有用雕塑或文字来直接描述事件,而是用2700个混凝土构筑物规整布局于广场之上。这些高度起伏不等的构筑物就像整齐叠落的无名墓碑,在城市的广场中形成一种摄人心魄的无言的纪念。
3.2象征手法
象征手法是用真实的景观象征概念的精神,体现景观的美学价值,引发参观者共鸣。象征手法又可分为数目象征、形象象征和方向象征三种。
3.2.1数目象征
在“4.20”纪念广场方案设计中,196块镌刻着受害者名字的镜面不锈钢象征着196名已逝的生命,夜晚内部透出柔和温暖的灯光,荧光点点,深情的悼念遇难者。
3.2.2形象象征
在“4.20”纪念广场方案设计中,发散的碎片和裂痕似的园路记录了灾难发生时天崩地裂、毁灭性的一幕。
3.2.3方向象征
在美国五角大楼纪念园设计中,其整体的倾斜的方向象征航班遇难时的飞行航线。
3.3隐喻手法
隐喻是通过挖掘本体和喻体的相似性,用常见的一种物体以代替另一种,从而暗示他们之间的相似之处。在“4.20”纪念广场方案设计中,灯带隐喻历史长河,在4.20乌木柱阵处戛然中断,隐喻地震带给芦山人民的巨大创伤,同时也将这伤痛化做历史长河的一部分,将生者与逝者都带入历史的烟波浩渺与自然的生生不息之中。
3.4再现手法
再现手法是通过对历史场景的模拟, 让参观者了解事件的过程。例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前的人物雕塑群,逼真再现了当年的战争场景,令人悲愤交加。
4.纪念性景观的空间组织
4.1纪念性景观的空间序列
4.1.1轴线式空间序列
轴线式空间序列是纪念性景观中的传统空间组织方式,具有较强的秩序性与方向性,在表达连续性的空间场所时具有很好的效果。在“4.20”纪念广场方案设计中,也采用了轴线式空间序列。先抑后扬,轴线穿起祭奠广场、民俗广场和景区入口广场三个空间,连续表达了纪念事件。
4.1.2向心式空间序列
向心式空间序列也是一种常见的纪念性景观空间组织方式,常用于具有非常重要的中心物的场地,因而会产生一种朝向中心的吸引力。在美國华盛顿纪念碑景观改造中,设计师用两个椭圆形组织园路,而它们又由一个更大的椭圆围合,划定出纪念碑中心区域的范围,形成向心的观赏视线。
4.1.3分散式空间序列
相对于前两类空间序列,分散式空间序列会表现的更加灵活,形成丰富的场所转换体验。在美国911国家纪念园中,设计师没有在场地中设置直接指向纪念主题的轴线,而是用统一、均质的空间来突显中心的主题构筑物,营造了一种沉思而不压抑的环境。
4.2纪念性景观的空间布局
4.2.1纪念空间的主从与重点
纪念性景观设计遵循重点突出的原则。重要节点起到支撑作用,次要节点起到补充作用。在“4.20”纪念广场方案设计中,祭奠广场是重点空间,尺度最大,是整个纪念广场的主体部分。民俗广场和景区入口广场为次要空间,起到功能补充、空间过渡、氛围递进和烘托主体的作用。
4.2.2纪念空间的比例与尺度
纪念空间的比例和尺度的不同,能够达到一种强调节奏和韵律的效果。和谐的比例与合适的尺度更好的烘托了纪念主题,渲染了纪念氛围。在“4.20”纪念广场方案设计中,祭奠广场通过高大尺度的雕塑、山景、水体的运用,突显了顽强不息、众志成城的抗震精神。而民俗广场和景区入口广场则通过植物引导参观路线,为参观者提供了一个亲切宜人的休憩环境。
4.2.3纪念空间的连接与对比
为了突出纪念空间各自的特点把具有显著差异的两个空间相邻布局,如大小对比、明暗对比等,起到很好的心理暗示、引发共鸣的作用。在“4.20”纪念广场方案设计中,人们穿过狭长的甬道进入开阔的祭奠广场时,形成鲜明的空间对比,营造欲扬先抑的体验。
4.2.4纪念空间的渗透与层次
纪念性景观中常运用渗透增加场景深邃的效果,景观层次越多,空间深远的效果越明显。在“4.20”纪念广场方案设计中,民俗广场、景区入口广场与祭奠广场之间通过增加树阵和绿化的层次,使得整个纪念广场达到深远不可限制的视觉效果。
4.2.5纪念空间的引导与暗示
纪念性空间的组织应当对游览线路具有明确的导向性,通过把握空间的主从关系,形成主次游览线路的对比,营造引人入胜的景观氛围。在“4.20”纪念广场方案设计中,用时光灯带和树阵所形成的细长空间引导人流,令人产生希望与期待的情绪,从而达到含蓄而深邃的效果。
5.纪念性景观的艺术手法运用
5.1极简艺术
极简艺术是一种以简单的几何形体的重复、变化为艺术语言的设计手法。具有非比喻、无主题、简洁的特征。其设计元素抽象、客观、极度简化,通过运用很少的元素来控制大尺度的空间,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和影响力。例如前面提到的德国欧洲被害犹太人纪念碑、美国越战纪念碑都运用了极简艺术。
美国9.11国家纪念园是极简艺术景观大师彼得·沃克的经典之作。设计采用简约的形式、元素和材料,在原建筑基址的位置上建造了两个由瀑布环绕的虚池,瀑布的轰鸣声升华了到访者的情绪;简洁规则的树阵、广场、草坪和坐凳满足了各种纪念活动的需求。通过极简艺术手法的运用,使得设计内敛有力,极具震撼效果(图1.1)。
图1.1 美国9.11国家纪念园 图1.2 美国五角大楼纪念园
美国五角大楼纪念园也运用了极简艺术手法,184个特制长椅代表每一个逝去的生命,长椅翘起的一侧铭刻着遇难者的姓名,不同的方向分别代表了飞机上和五角大楼内的遇难者。倾斜的场地代表了飞机的航线。重复、简洁的极简艺术设计语言强化了理念,人性化的尺度也使得逝者与生者的对话充满了温情(图1.2)。
在中国五·一二地震纪念概念设计国际竞赛第一名“抚平创伤”作品中,运用极简艺术手法,使用地震回收再生材料,设计了代表遇难人数的6万多个下沉地洞。利用收集的雨水,形成薄薄的镜水面。水反射了初阳、残石、殇口……具有悼念和缅怀的作用。整个设计简约有力,很好的抒发了纪念情感(图1.3)。
图1.3 中国五·一二地震概念设计国际竞赛第一名
在“4.20”纪念广场方案设计中,我们运用极简艺术手法布局广场、水体、柱阵、镜阵和树阵,形成简约有力的构图,开阔深远的空间,夸张震撼的视角,渲染了整体的纪念氛围。
5.2地景艺术
地景艺术又称大地艺术,是艺术创作与自然的结合,是以土地为艺术载体,以自然材料为元素,借由抽象的手法创造出和谐空间的艺术景观。地景艺术继承了极简艺术表达形式上的抽象化、简约化和秩序化,并且具有后者没有的浪漫主义色彩,更注重自然和情感的体验。
在中国五·一二地震纪念概念设计国际竞赛第二名“生命线”中,设计师在地貌上还原了大地震所摧毁的昔日山水,190公里长的红色柱列由地震中遗留的废墟材料制成,代表了遇难者永远守护着这方土地和亲人,表达了三条汇集在汶川的生命通道。每一年杜鹃花的盛开都是对“5.12”的深切纪念。当风吹过柱端的风扇,杜鹃花种子随风洒落到周围土地上,演替为野生自播繁殖模式,象征着生命轮回,永不止息(图1.4)。
图1.4 中国五·一二地震概念设计国际竞赛第二名
在中国五·一二地震纪念概念设计国际竞赛第三名“对·话”中,设计师用震后无序的广场肌理演绎了地震撕裂的大地和依稀可见的原有城市肌理,令人产生不稳定和压抑的感受。错落的空间,无序的体量,单一的色调,迷离的方向,让人与场地直面对话,同时深切的缅怀了遇难者(图1.5)。
图1.5 中国五·一二地震概念设计国际竞赛第三名
5.3感官体验
通过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不同感知方式,为事件型纪念空间的体验开拓新的途径和领域。视觉方面,可以通过借景、对景、漏景、夹景、透景等手法,将天光云影、山峦叠嶂、日月星辰等自然元素融入景观设计中,丰富情感的体验。听觉方面,可以通过水声、风声、金屬碰撞声、发声装置的声音等,升华纪念的意境。触觉方面,可以通过质感变化、温度变化、现代感应装置等营造微妙的感受。嗅觉和味觉方面,可以通过植物的芳香治愈疗法,促进情绪的康复。同时,还可以通过设置公祭日、民俗节等参与性活动,传承历史事件,树立人生信念,达到纪念目的。
6.案例分析——芦山县“4.20”强烈地震震中纪念广场方案设计
6.1项目概况
龙门乡位于四川省中部,雅安市芦山县以北,地处神秘的北纬30°线上,距雅安市50公里、距成都180公里,处于成都2小时经济圈内和川西旅游环线上,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区内不仅有亚洲最大白垩纪砾岩溶洞之称的龙门洞,还有世界最大人居漏斗——围塔漏斗,是震前芦山县发展相对成熟的旅游区。
本案位于芦山县龙门乡青龙场村。西北面紧靠海拔百米的山丘,西南侧与街道相连。场地东西长150米,南北宽85米,呈半圆形,现状为民俗节庆广场。2013 年 4 月 20 日 08 时 02 分,四川雅安市发生7.0 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芦山县龙门乡,该广场为习近平总书记在雅安地震灾区考察的地方,也是李克强总理第一时间乘坐直升机赴灾区视察降落的地方。芦山县人民政府在龙门乡青龙场村建设震中纪念广场,以缅怀逝者,发展经济,促进地方文化,造福民众。
图1.6 主题构思 图1.7 总平面图
6.2设计原则
(1)综合性原则:综合兼顾纪念、旅游、民俗活动、日常休闲功能;
(2)地方性原则:使用地方材料,展现地方风光,适应民俗活动,顺应场地地势;
(3)文化性原则:承载和宣扬地方文化;
(4)经济性原则:宜简单忌奢华。
6.3设计构思与主题
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平均到每一天要发生上万次地震。地震带来离别、毁灭和伤痛,地震本身没有任何值得纪念的意义,只有留下的与离去的“人”,从头到尾只有这些“人”才是值得被记住的。人们面对灾难的坚强与勇气,人们重建家园的信念与伟大才是最值得被纪念的,它体现着“人”作为大自然中最坚定的信念存在,焕发着全人类对生命最执着的追求。
以“凝望——生命的礼赞”为设计主题,将纪念广场设计为一个时空交汇的聚点,形成逝者与生者的对话,让逝者在这里留下不朽的名,让生者在这里延续永久的爱。每年4.20春天回来的时候,让那突然的告别只为再次回到这里互相凝望(图1.6)……
6.4总体布局
“4.20”纪念广场占地4万多平米,总体呈“两轴、三广场、六节点”的布局。两轴指直街甬道至凝视缅怀这一纵轴和时光灯带至景区入口这一横轴;三广场分别指祭奠广场、民俗广场和景区入口广场;六节点则指4.20乌木柱阵、凝视缅怀铭牌、远山亭、静默林荫、希望之石、生机蓬勃六节点(图1.7、图1.8)。
6.5分区介绍
6.5.1直街甬道
沿保留建筑的轴线,铺设500米长的直街甬道,为各个方向前来悼念的人指明方向,也拉开了纪念的序幕。
6.5.2祭奠广场
占地约9660平米,进入旷野风语,抬眼凝望,前方40*60米的镜水面中,利用群化原则,整齐排放着196根10米高的芦山乌木(金属仿制)柱阵,在三维空间中局部加宽处理,利用视线重叠原理,在正对直街甬道的立面显示出“4.20”的字样,庄严有力,震撼深刻,是整个纪念广场的点睛之笔(图1.9、图1.12)。196个镜面体向两侧似地震碎片般的发散开来,又似顽强的爬藤植物倔强的生长着,蔓延到整个山体,甚至更远(图1.10)。
时空交汇,一场逝者与生者的对话在这4.20和天光云影的映射交错之中展开。微风掠过水面,拾级而上,逝者不朽的名字永久镌刻在镜面体上,像凝望天空的眼睛,闪烁着对故乡无限的眷恋。设计平实无华,却让生命凝固在这空间之中(图1.13)。
从山顶回望,镶嵌在地面铺装中的时光轴线灯带贯穿了三个广场,恍如一条时间的河,静静的流淌过我们的昨日、今日与明日。它那饱经世事的安详,抚慰着人们最深切的创痛,带来希望与生机,也传递了仁爱和勇气。
图1.8 总体鸟瞰图 图1.9祭奠广场透视图
图1.10 祭奠广场鸟瞰图 图1.11 景区入口广场
图1.12 4.20雕塑 图1.13 铭牌
6.5.3民俗广场
占地约2500平米,为芦山民俗活动提供观演场地,位于在整个纪念广场的东南侧,成為延续传统文化、找寻记忆之地。
6.5.4景区入口广场
占地约960平米,迁移来的牌坊将作为整个景区的入口标识,两侧设置景区售票部及少量停车场。主入口对景为“希望之石”,也是时光轴线的终点,寓意美好未来的希望如磐石般坚固(图1.11)。
6.6种植与铺装设计
6.6.1种植设计
整个广场绿化种植延续了极简艺术手法,主要选用规则的木棉树阵。木棉树每年春季一树绚丽的橙红,都表达了对“4.20”逝者深深的悼念之情。同时,高大挺拔的树形也具有引导视线,突出纪念主体的作用。局部点缀乡土植物黄葛树,风雨流转间的繁花嫩叶带来了生命的希望。周边绿地遍植油菜花形成“治愈系”大地景观,春季漫山遍野的金黄,诉说着生命的灿烂。
6.6.2铺装设计
整个广场铺装采用黑、白、灰色系本土石材,庄重沉稳,朴素大方。局部雕刻民族图腾图案,寄托祈福情感,呼应纪念主题。
7.结语
历史总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如果没有了那些记忆和怀念,文脉就会断裂,文化必会缺失。在城市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已渐渐失去精神的给养。如何重新思索物质与情感的平衡,以理性与感性之心开辟城市空间中心灵的栖息地是我们每一位设计师不可推卸的责任。鉴于所学知识的局限,本文难免分析不够透彻有失偏颇。以此文呼唤更多纪念性景观设计创意,使得人性得以张扬和表达,使之在空间、环境、自然、人性之间达到最充分的融合。
【参考文献】:
[01] 刘滨谊,姜珊.纪念性景观的视觉特征解析[J].中国园林,2012,(03):22-30.
[02] 徐宗武,李华东.美国911国家纪念园[J].建筑学报,2012,(02):100-107.
[03] 芮滿.浅析纪念性景观中水景的移情价值[J].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2009,(02):82-83.
[04] 章健玲.“反思缺失” 911纪念园[J].风景园林,2011,(05):70-75.
[05] 戴婕娉.彼得·沃克的纪念性园路研究[D].中南林业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