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公园的管理与发展探讨

2018-08-07 08:01黄宝生
中国绿色画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管理措施存在问题发展

黄宝生

【摘要】:为顺应时代潮流,大多数城市公园纷纷打破传统的封闭式管理方式,实行开放式管理。这种管理不仅充分体现了城市公园的”公益性”,而且也把建园目的落到了实处。目前我国很多开放式公园在管理的过程中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开放式公园经济效益提升,成为了当前的热门话题。

【关键词】:开放式公园;存在问题;管理措施;发展

城市公园实行开放式管理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主旨在于改善市民的生活质量。公园免费开放,是政府执政为民理念的体现,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

1、公园开放式管理概述

所谓公园开放式管理,顾名思义就是实行免费面向公众开放的一种公园管理模式。开放式公园管理是城市为公众提供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基础建设,公园不仅代表了一个城市的形象,最重要的是代表了一个城市文明程度和发展程度,因此作为城市绿肺,公园的管理对于充分发挥公园的作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公园开放式管理存在的问题

2.1专业人才缺乏

公园开放式管理是一项较为专业的管理,要想保证公园的正常运转就必须要有专业的人才队伍作支撑,但是,好多公园本身就存在设施损坏频繁发生的现象,再加上缺乏相关专业人才,相关设施的维修得不到保障,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公园的正常运转。

2.2管理费用高,经费不足

一般公园属于财政全额或差额拨款单位,其经费仅能勉强维持公园基本运营开支。公园免费开放后,一方面公园失去了门票收入,另一方面公园游客量激增造成公园破坏严重。公园管理成本提高,经费紧张,需要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以弥补财政撥款的不足,确保公园持续发展。

2.3游客量激增,管理难度大

公园免费开放后,公园游客量激增。开放式公园可以允许游客随时自由出入,因此每天的人流量相比封闭式公园来说要高得多,特别是遇到周末或大的节假日,开放式公园的游客流量更大。在人们过去的印象中,公园是清静、幽雅的放松场所,而现在开放之后每天都会有大量的市民和游客出入,加之少部分游客自身素质和道德意识不高,乱扔垃圾、破坏花草树木和园林设施的问题比较严重,而公园管理方根本无法抽调足够的人力去顾及公园的每一个角落,这些问题都让开放式公园的养护工作变得更加艰难。

2.4公共设施缺失及破坏严重问题

近年来,有部分市民向地方政府与公园管理部门反映,虽然部分公园开放免费了,但是在公共设施的建设上并不能符合市民的要求。例如,公厕较少或者不清洁、花坛积水蚊虫滋养严重以及活动设施较少等。相对来说,开放式公园在免费后,相关的文化气息与娱乐项目在逐渐的减少,部分公园逐渐过渡成单纯的绿化带,不再承建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开发。

2.5 重经营轻服务,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一些公园为了创造效益,一味追求经济效益,重视经营活动,而对完善公园配套设施、提升公园服务,给予的支持力度比较小,忽视了公园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公园内的建筑常被商家租赁出去经营成高档会所,成为少数人消费得起的场所。这样的后果是公园失去了公益属性,成为少数人的后花园。

2.6法律法规欠缺

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公园法》,各地地方政府制定的《公园管理办法》也仅仅针对省会城市的公园, 中小城市的公园往往只能由上级主管部门制定内部管理规定,对游客的约束力度不够,没有强制性的法律法规,公园管理缺乏依据。

3、加强开放式公园的管理对策

3.1提高管理队伍素质,实现管理科学化

建立精干高效的专业管理者队伍,对提高公园管理效能将大有帮助。公园管理其实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行业,必须配备专业管理人才。目前,免费开放公园出现的种种问题与公园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管理专业性不强、管理效率低下有关。所以公园管理人员必须经过岗位培训,培养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素养,掌握游客心理学、生态学、园林学、法律学、和救生知识等方面的技能。

3.2坚持以人为本,提供优质服务

公园必须保证其公益属性不改变。公园管理者必须把服务放在工作首位,以游客为中心,服务市民。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完成从“管理意识”到“服务意识”的转变,想游客之所想、急游客之所急,不断完善公园服务,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增强游客的幸福感,让游客逛公园成为一种享受。公园的警示牌切忌使用“严禁”等强制性词汇,应考虑游客的感受,使用温馨用语。深度挖掘公园历史、营造公园文化氛围,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满足游客对文化生活的需要。倡导文明游园、爱绿护绿行为,通过广播、电视、官方网站、微博等不同形式,既起到加大宣传教育的作用,又能提高公众参与性。

3.3加强安全管理

开放式公园是对所有市民免费开放的,任何人都可以随意进出,因此公园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安全管理,将园内治安问题作为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来抓。应该对园内的各种安全设施定期检查维护,对于发现的安全隐患要责令立即整改,做好防火防盗工作,确保治安工作万无一失。

3.4分工管理,转变观念

根据公园的工作进行合理细致的分工,将工作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人。清水河滨河公园管理是将公园分为3个区,分别由3个养护队负责管护,每个养护队又将各自的管理区,分为若干个片区,分配给每位队员负责管理。科室部门清晰界定职责,并将各部门的职责细分到各个岗位。同时让职工转变观念,养成精细化的意识,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精细化管理的丰富内涵,做到在思想上重视、认识上提高、行动上统一、工作上积极。通过学习,深入宣传精细化管理知识。

3.5绿化管理

坚持生态建设方向。一方面,把生态建设的原则和主要内容纳入公园管理制度体系中,以此确保公园生态建设的持久实施,并逐步实现规范化和制度化。另一方面,在做好环保宣传的基础上,结合物理和生物防治的方法,尽量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最大限度减少农药等有毒物质对大气和土壤的污染; 从保护生态资源、确保生态平衡角度,保护好各种生态因素,尤其是动物生态的保护,如鸟类及有益昆虫的保护等,以期从植物景观和生态习性两方面达到最佳生态效果。

3.6 争取政府投资

开放式公园是一项公益设施,基本没有资金来源,因此它的建设和发展必须依靠政府的财政补助。公园管理者应该积极向当地政府争取财政支持,从财政收入中划拨一部分用于公园的管理和维护,保障公园能够稳定运行。对于公园管理方面,可以采取将一些服务设施进行商业化运营,为公园的建设管理提供经济支持,同时鼓励园内工作人员承揽一些绿化工程和管理业务,为公园创造经济效益。需要提到的是,开放性公园的经济效益关键在于经济收益必须是用于公园的建设和发展。

3.7加强法律法规及各项工作制度建设

公园管理部门要积极向上级争取,尽早出台《公园管理办法》、《游园管理规定》等法规文件,使公园的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公园管理部门本身要建立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使公园管理人员的行为制度化、规范化,公园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建立和完善公园内部监督检查制度,如形成“一周一检查,两周一通报,一月一评比”的工作机制,严格考核奖惩制度,保证各項工作落到实处。

4、开放式公园建设的发展研究

4.1 整体布局统一

在开放式公园的整体布局中,应区别于传统公园功能与空间由内及外的布局模式,而是注意与城市开放空间保持连续,采用由外及内的功能和空间布局模式。在开放式公园与城市街道相交融的区域,不再是生硬的、内外有别的空间,而将成为兼有公园优美环境与街道流动活力的城市生活空间。

4.2改善生态环境

在改善城市生态方面,开放式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系统中的一部分,应该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一方面,开放式公园中绿地上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城市生态环境的制约;另一方面,绿地的生态效应又对城市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是城市生态的理想调节器:能够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与氧气的平衡,增加城市中的氧化供应量;能够减轻城市上空的大气污染;能够改善城市小气候,降低温度,增加湿度;能够减弱噪音和放射性污染;防风固沙,涵养水源。

4.3、多元化的经营模式

科学的管理方法是公园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充足的经费支持是公园能够良好运营的保障。公园具有公益性,是城市居民的共享资源,其建设和维护以政府投入为主。但面对巨大的经济压力,公园也有必要依靠市场投资,进行多元化的市场融资方式。一方面可以依靠企业或市民的资金捐助为公园建设添砖加瓦;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公园独特的资源和环境,采取市场化运作招商引资,加入运营;第三可以采取长期合作的方式,吸引企业资金投入公园建设;第四可以迎合不同人群的需求,进一步完善公园的娱乐配套设施,拉动消费提高经济效益;第五要善于开发公园的品牌及副产品,进一步开阔经营的路子。

结语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进步,城市的建设也逐步的也逐步的趋向于人性化的方向发展,人、自然、城市协调发展的城市建设理念也越来越得到推崇,公园的开放式管理也是一个城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必然要求。 随着公园的免费对方开放传统的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因此做为公园管理部门必须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方法。 开放式公园在管理上所遇到的问题较多且严峻,因此,地方政府与相关管理部门一定要从实际出发,面对公园主要的游客人群与需求进行开发与建设工作,为广大市民在娱乐上、休闲上提供便利的活动空间。

【参考文献】:

[1] 许大为;李连影.哈尔滨开放式公园边界空间使用状况调查研究 [ J ].黑龙江农 业科学,2011,(01):80-83.

[2] 杨海涛.白塔山公园免费开放后的管理思考[J].发展,2012(11):93~94.

[3] 陈 娟.关于城市免费开放公园管理的思考[J].现代商业,2015(8):132~133.

猜你喜欢
管理措施存在问题发展
区域发展篇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