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地久天长》的环球“进化”

2018-08-06 21:22梁静怡
看天下 2018年21期
关键词:彭斯苏格兰首歌

梁静怡

如果没有听过《友谊地久天长》的曲调,你就不算来过苏格兰爱丁堡。

在爱丁堡艺术节期间,我从早到晚、在不同场合,与周围的外国大爷大妈手牵手,四目凝望、眼含泪花,把《友谊地久天长》唱了整整八遍。其中,有风笛版、交响乐版、口琴版、钢琴版……各个演奏版本都被我轮番体验了一遍。

不过,这首众所皆知的《友谊地久天长》,在它的出生地苏格兰并不叫这个名字,而是叫Auld Lang Syne,翻译成中文为“忆往昔岁月”。这首苏格兰民歌由该地“国宝级”诗人罗伯特·彭斯在1788年创作。彭斯可以称作“苏格兰的李白”,因为他和李白很相似:嗜酒、爱自由、文采斐然,曾说过“威士忌和自由是相伴而生的”。

他出身贫寒,只念过两年书就辍学了,靠父亲教自己识字,但极高的天赋和苏格兰的旷野辽阔给了他诗一般的情怀。相传他在税务局工作时每天骑马上班,在马背上轻松自在之时,忽然想起友人,便谱下诗篇Auld Lang Syne。

只可惜天妒英才,彭斯在37岁那年就去世了。后来,世人把他的出生日1月25日定为他的纪念日。还记得第一次过这个节日时,大家一起朗诵彭斯的诗歌,品尝他最喜爱的苏格兰“黑暗料理”Haggis——一种羊杂碎,制作方式是将羊心羊肺羊肝等内脏打碎,然后塞进羊肚里。对于大多数外国人来说,Haggis的味道可以说是诡异。晚餐结束后,大家会齐唱Auld Lang Syne。

此后,这首让人过耳难忘的歌唱遍全球各地、大江南北,被佐以各国语言写作的歌词,涵义不断外延、丰富,早已不仅是最初创作中歌颂往昔友谊的意思。

1929年,Auld Lang Syne开始在北美流行,当年乐队指挥盖伊·伦巴多在新年之夜的广播上表演了这首歌曲。后来有了电视,伦巴多和他的乐队又把节目搬上了电视,一直到1976年。年年演,年年唱,就像春晚的谢幕曲《难忘今宵》一样,由此成为了“新年之歌”。

在当年的美剧中,经常能看到一家人在新年前夜,坐在电视机前唱Auld Lang Syne。随着美国电视文化的输出,这首歌也慢慢成为各地新年之夜的传统节目,这一做法甚至还输出到Auld Lang Syne的出生地苏格兰,反过来影响了此地的文化和习惯。

在各种版本中,最有名的要数《魂断蓝桥》中的版本。Auld Lang Syne成为电影的主题曲贯穿在整个故事中,时而轻快,时而伤感——芭蕾舞演员玛拉和上尉罗伊相恋,但二战来袭,阴差阳错下,两人天人两隔。随着电影在世界范围风靡,主题曲哀伤、优美的旋律也铭刻在观众心中。

在民国时期,Auld Lang Syne首次有了中文版本,由民国著名作曲家华文宪填词,取名《骊歌》:“骊歌初动,离情辘辘,惊惜韶光匆促。毋忘所训,谨遵所嘱,从今知行弥笃……”词曲隽永,更担负上了抗战、复兴家国的重任。后来,蒋介石去了台湾,这首歌一度成为了台湾中小学的毕业歌。

邻国日本在更早前就化用了Auld Lang Syne的旋律,創作出一首与《骊歌》涵义相近的新歌曲。1881年,Auld Lang Syne被编入日本小学的音乐教材,取名为《萤之光》,名字出自中国成语囊萤映雪,形容苦学不倦。歌曲一共四段,前两段讲的是从学校毕业,依依惜别,而后两段则是走出校门,为国效力。因为后两段有军国主义色彩,所以现在流传下来日本版本只有前两段歌词。每年三月,日本学校毕业典礼上都会响起这首歌。此外,每年一次的日本NHK红白歌唱大赛在结束时,全体成员也会合唱《萤之光》。

有意思的是,这首歌所承载的情感不仅有欢还有悲,甚至在有的地区,如香港,Auld Lang Syne在葬礼上唱响,以表达对逝者的哀思。

猜你喜欢
彭斯苏格兰首歌
不为我们而作的歌
鲜红的红旗是首歌
冬日苏格兰 震撼心灵的美
画中有话
如果还有明天
美国副总统彭斯陷“邮件门”
苏格兰暗示明年再搞公投
苏格兰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