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宏谟
《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小学生课外名著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九年课外阅读的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对于小学高年段,要求更为明确:“1.扩大阅读面,开始阅读文学名著及科技文章。2.开始写阅读欣赏笔记,二年总字数不少于3万字。3.背诵优秀诗文60篇。4.二年内阅读量为100万字。”
目前真正有文学阅读习惯的学生确实太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不容乐观。
那么,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兴趣是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是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和从事活动的心理因素,对于自我控制能力尚弱的小学生而言更是如此。因此,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是小学生好读书、读好书的关键。近年来,我就如何激发小学高年段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做了如下尝试。
1.巧借课文,以点带面
叶圣陶曾说过,课外阅读须配合着教材随时进行。《语文课程标准》推荐小学生阅读的《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等文学名著大多与教材有所链接。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的进度,挖掘兴趣点,适时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名著。如教学五年级的《草船借箭》一课时,我不仅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品析了诸葛孔明杰出的才能、开阔的胸襟和周瑜的嫉贤妒能,还向学生提出:“曹操真是个小人吗?为什么他能够成为当时实力最强大的军阀呢?请同学们到《三国演义》中去寻找答案吧!”以此激发学生探索三国历史、认识三国人物、阅读《三国演义》的浓厚兴趣。课后,学生中很快掀起了课外阅读《三国演义》的热潮。
2.名著导读课,抛砖为引玉
课外读物良莠不齐,小学生因心智尚未成熟,课外阅读中在读物选择时容易误入歧途,亟须老师的正确引导。我在教学实践中专门开设了名著导读课,形式上可以由教师介绍名著精彩片段,也可以请学生来谈读经典名著的心得,还可借用多媒体抛砖引玉。目的只有一个:向学生推荐名著,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如在教学五年级《论语》时,孩子们刚刚接触到文言文,对这些内容似懂非懂,也不感兴趣。所以在自习课上,我给孩子们播放了百家讲坛中《于丹〈论语〉心得》之《人生百年,孰能无憾》,学生们顿时被其精彩的内容深深地吸引。我抓住时机对同学们说:“《论语》这一经典博大而精深,富含生活的哲理,能给人智慧和启迪。同学们不妨课外去读一读《于丹〈论语〉心得》这本书,肯定会获益匪浅。”
1.精心打造教室图书角
在教室里设置一个图书角,图书角只摆放报纸杂志,一般来说,在我班《读者》《意林》是必备,另外学生还可推荐报刊。报刊由语文科代表专门负责购买、更换,经费源于班费。课余饭后,图书角往往是人气最旺之地。假以时日,那些原来不爱看书的学生也慢慢成为图书角的常客。
2.创建班级图书库
班级图书库分为纸质书库和电子书库两部分。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重点小学,学生家中都有一定的藏书。因此,创建纸质书库的办法就是在做好学生及家长的思想工作的基础上,对学生家中的适合小学高年段学生阅读的藏书进行登记造册,作为班级图书馆的备借图书,并公之于众。学生想借书时,向语文科代表申请,由科代表出面向该书所有者收取,然后借出,并做好登记。要求借书人按时归还,并保证书的完好无损。电子书库的创建是为了弥补纸质书库的不足。其具体做法是:班级注册一个公共邮箱,在网络上下载纸质书库中缺少的适合小学高年段学生阅读的书目,放入邮箱网盘中,供学生查阅。
正如季羡林先生所言:“隔锅的饭香。”书非借不爱读,很多学生往往对家中藏书束之高阁,而对在班级书库中所借之书看得津津有味。经过一段时间,班级学生的课外阅读蔚然成风,学生的读书热情倍增。
身为语文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身体力行,勇于创新,针对青少年学生的年齡特征,探索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内驱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使之好读书、读好书、多读书,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文化品位,为推进素质教育,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竭尽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