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多一分意趣,少一分寡淡

2018-08-06 12:03李伶光
魅力中国 2018年12期
关键词:子路语文课堂文本

李伶光

摘要:填鸭式、灌输式的语文教学让学生学得寡淡无味又艰辛费力,而生动活泼、妙趣横生的课堂则让学生意兴盎然。那么如何让语文课堂多一分意趣,少一分寡淡呢?本文从专业素养、文本解读、课堂气氛、拓展阅读结合自己的教学进行了阐述,力求课堂生动活泼,意趣横生。

关键词:专业素养;实;文本解读;活;课堂氣氛;趣;拓展阅读;新

我认为,作为一名优秀的中学语文教师,要有扎实的语文功底,要重视文本解读,要注意活跃课堂气氛,要进行拓展阅读。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来谈谈我的理解。

启示之一:专业素养,突出一个“实”

如“百家讲坛”于丹的讲演,虽然没有与受众的互动和交流,属于一言堂。但是,听众却感受到一种无形的“交流场”,无时无刻不感受到一种无声的交流,情感的对撞。站在“百家讲坛”前的于丹,用一双顾盼有神、熠熠生辉的眼神抓住你,用抑扬顿挫、珠圆玉润的语言粘住你,用张弛有度、挥洒自如的手势牵动你,用周身洋溢的激情点燃你,用骨子流淌出的文化气息熏染你……这种扎实的专业素养,大气而广博,让人倾倒。

现在,新一轮课程改革正积极地推进,新课程提出了一系列的新理念,新教材提供了广阔的教学新空间,新的学习方式呼唤教师应该有新的教法……这一切,最终都聚焦于一线语文教师,聚焦于课堂,聚焦于教学行为。有人说,教师专业素质的高低决定了课改的成败,这句话非常准确地揭示出来教师自身素养的重要性。那么,一个成熟的语文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养呢?对照“百家讲坛”上的于丹,答案不言而喻:丰厚的文化、渊博的学识、精美的语言、燃烧的激情、敏捷的思维……当语文教师通过学习、通过积累、通过锻炼,慢慢拥有这些素养时,自身就会涵养成一种特有的书卷气,而这样的气质,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会自觉转化为丰富的课程资源,从而使我们的语文课堂焕发生命的激情,彰显生命的活力。

启示之二:文本解读,突出一个“活”

《论语》本是佶屈聱牙的文化典籍,但在于丹的讲演中,变得理趣交融,使观众喜闻乐听。为什么呢?因为她舍弃了学究式的解读,力避枯燥的讲解,而是用一种情景再现的方式,用口语化的表达方法,化难为易,深入浅出,把千古圣贤的思想精髓准确无误地传达给观众。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对这段话,于丹作了这样的阐述:

大家知道。孔子有一个学生叫子路,他很率性,对于勇敢的事情老是特别在乎。

孔子曾经调侃说:“假如有一天我的大道在这个世界推行不下去了,我就要自己泛舟游江海去了。到那时还能跟随我的,大概就是子路吧。”子路听到这个话非常得意。结果老师后面还有一句话,孔夫子说:“我之所以这么说,就是因为子路这个人除了勇敢,别的什么都没有。‘好勇是子路的特点,但他的勇敢又缺少点内涵。”

相比之下,我们就不得不佩服于丹独到的解读方式。把握文意不即不离,恰到好处。既不离开原文但又不过分拘泥于原文。用时尚的话语,把文章的意思交代得明明白白,用拉家常的同时话语,把任人物的神态说活了。不知不觉,我们跟随于丹走进了《论语》,走进了孔子的丰富的内心世界。

我们语文课堂的阅读教学却是另外一种场面。课堂教学结构涣散,教学流程机械刻板,陈旧的套路,僵化的教法导致语文学习兴味索然。包括《论语》在内的文言文教学,更是缺乏生机和活力,陷入沉寂的泥潭。传统教学中的“字字落实、句句翻译”的八字方针顽固地统治文言文教学的课堂,教师缺乏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对于文言文的文字、文章、文化三个层面的丰富资源,只满足于第一层面的文字开发。一篇篇文质兼美、意蕴丰富的脍炙人口的作品,在许多老师的眼中,就简化为字词教学。重言轻文,重文言词语解释,轻思想感情的感悟,重知识的识记,轻文化的熏陶。这样买椟还珠式的教学后果是,学生被动学习,疲于奔命,消极应付,苦不堪言。

启示之三:课堂气氛,突出一个“趣”

一位教生物的老师在讲授“遗传和变异”这一节时,他进教室的第一句话就是:

“你们都是杂种。”

“我也是杂种。”

同学们这下懵了,这老师怎么也骂自己啊,他不是出了什么问题吧?正当大家疑惑不已的时候,他又慢悠悠的来了第三句: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什么叫‘杂种。”

而后,他就把“遗传和变异”的题目写在了黑板上。同学们由激愤到疑惑到豁然开朗,在强烈的好奇和兴趣中不知不觉的上完了“遗传和变异”的内容,没有谁觉得枯燥乏味,也没有谁讲话做小动作,甚至连分心走神的都没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语文课堂教学刻板繁琐,枯燥沉闷,缺乏生气,鲜有活力,就难提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难以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智慧活动的积极性。苏霍林姆斯基说过:“课上得有趣,学生就可以带着一种高涨的波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前面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只要能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学生就会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探求知识。如何提高课堂趣味,前面的生物老师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范式。当然,并不是要我们去哗众取宠,我们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根据文本的风格,想方设法,多管齐下,探索出形式多样的激趣途径和方法。以阅读课为例。课堂上老师要善设情景,多造机会,引发学生求知欲,唤醒学生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做到:“课伊始,趣乃生”;“课正行,趣正浓”;“课已尽,趣犹存”。使语文课堂永远充满魅力,让学生沉迷其中,流连忘返,从而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

启示之四:阅读拓展。突出一个“新”

例如,高中教材选的陶渊明的诗大部分是田园诗,在教授完《归园田居》《归去来兮辞》后可以选他的“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类的作品,能够加深对陶渊明作品“似瘦实腴、淡而实绮”的风格,也更能够理解作者为何要归隐田园的淡泊宁静。

新课程倡导“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但是,囿于定势,有许多教师还把语文教学限定在对教材的教学上,对于教材,墨守成规就教材教教材,就教参教文本用自己的解读代替学生的解读,用教参上的答案限制学生的思维,课堂上师生共唱“同一首歌”。其实,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有着鲜明的个性体验。

宋人曾公亮有诗云:“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我想作为语文教师,如果能够开阔我们的教学视野,点燃我们教学的激情,激活我们教学的新思维,拓展我们教学的新思路,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将更具智慧,更显灵气,更精彩,更厚重。

猜你喜欢
子路语文课堂文本
孔子“教训”子路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如何征服一枚野生子路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