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疾控制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街道办事处三者需要紧密结合,形成一个联动性的机制,共同建立一个管理公共卫生疾控区街一体化的模式,这是对目前社区存在的疾控问题进行解决的重中之重。然而,社区公共卫生疾控工作的开展还是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加强研究,并给予针对性地解决对策。鉴于此,本文将对社区公共卫生疾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地处理对策。
关键词:社区公共卫生;疾病防控工作;存在问题;对策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是我国基层卫生的服务机构,其主要是由政府和社会共同组建的,进而对社区大众的健康进行保障,和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相满足。想要对社区公共卫生疾病防控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予一定的处理对策,就要加强对于其日常工作的研究,深入分析工作开展的现状,并结合存在的问题制定有效地对策,旨在促进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质量的提升。
一、社区公共卫生疾病防控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管理的人员不充足,不能落实培训工作
社区居委并未对专(兼)职的专业人员团队进行成立,并未对辖区中不同社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进行有效指导和督促,也没有对信息进行收集和传递,换句话说,社区严重缺乏专业的指导和培训,进而造成社区当中的很多疾病监测的信息不能全面掌握,尤其是看不起病的人群信息,并不能很好地了解和获取,上下内外的相关信息之间是不对称的;同时,对于传染病患者和疑似传染病的患者与病源携带人员不能有效管理和监测;对于社区公共卫生的服务工作来说,尤其是容易导致传播疾病的一些餐饮行业和文化娱乐以及旅馆行业缺乏严格的卫生管理,因而,造成疾控单位不能及早地预测传染病,对社区居民的健康不利。
(二)缺乏充足的资金投入
现阶段,我国开展的社区公共卫生的疾病防控工作,存在严重的基金投入问题。防控工作在具体的开展过程中,因为并未形成充足的资金支持,乜有后续经费进行保障,导致部分疾病防控的工作在开展过程中不能有效开展,导致防控质量不断下降,不能和当今时代的大众需求相满足。就算早已形成针对性地规章制度,政府加强对于该工作的扶持力度,然而政府并不能给予充足的资金,在具体的防控工作中,还是存在因为不同因素导致资金投入不能保障的问题。
(三)缺乏群防群治的管理机制
虽然《传染病防治法》中已经明确提出,居民委员会要定期组织居民主动地参与到社区传染病的预防工作以及控制工作中,然而由于街道与居委会并未建立针对性地组织体系,导致日常疾病的预防控制不能有效进展,所以街道与居委负责的卫生工作其实还是停留在定期卫生的检查以及季节性的控制生物危害等工作上,因此,造成社区疾病预防的控制中心和社区卫生的服务中心开展社区预防疾病的工作过程中没有相对应的工作平台,不能得到来自街道居委的大力支持,街道也并未真正地对疾病防控工作进行开展,最终导致疾病防控中的群防群治非常滞后。
(四)人员工资和福利待遇不能保障
对于社区卫生服务部门来说,很多都是由财政进行差额拨款的,部分是自收自支。该单位中工作人员自身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存在很大差异,除了拨款之外,还需医疗创收对其进行维持,因此,平衡创收的问题需要社区卫生的服务机构工作人员进行考虑。社区疾病防控工作一般没有收入公益性和广泛性与群体性工作,对职工的收入进行分配的同时,管理人员总是会忽略收入比较低的疾病防控人员,待遇偏低,会使得工作人员丧失积极性,身为防保工作者,不能有效地开展创收工作,一味地忽视防病问题,导致社区疾病的防控工作停滞不前,或者是不被重视。与此同时,因为防保人员自身的待遇非常低,很多就业只会的本科生一旦考取执业证,就会考虑跳槽,将社区卫生的服務机构看做是跳板,导致专业防病团队不稳定。
(五)社区卫生工作人员缺乏较强的防控意识
从事社区卫生的很多工作人员一直运用的都是传统的观念,一味地重视治疗,却忽视对于疾病防控的重要性。因为卫生机构中的日常支出与工作人员自身的薪资福利不只需要拨款,同时,还需要依靠医疗对经营进行维持,所以,受到利益关系的影响,多数工作人员都存在重医轻防的观念和行为。
二、社区公共卫生疾病防控工作效率提升的对策
(一)促进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这一工作的开展,需要由专业的传染病预防单位的职业人员提供有效地指导给社区疾病的防控人员,激励工作人员实现在岗学习以及岗位培训,对人员的配置不断优化,促进人员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如果已经在基层传染病的防控岗位中从事很多年工作,就要为员工提供晋升和福利优待的机会。相关部门要和教学机构进行有效联合,共同建立基层疾病的防控教育,将其纳入到高校招生的范围中,促进人员学历的提升。
(二)加强资金投入的力度
目前疾病预防工作人员自身的待遇偏低,加之队伍具有不稳定性,这是对社区公共卫生和疾病防控工作有效开展的制约因素。我国《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指导意见》中规定,社区卫生的服务人员收入不能和服务收入之间产生直接联系。同时,《中共中央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各级政府要全面负责公共卫生与预防保健的工作,对防保机构进行建设,并给予资金投入和支持,要对重大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的开展做好资金保障。此外,《传染病防治法》中提出,地方人民政府要对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的传染病预防经费进行保障。对于政府部门来说,要把社区疾病的防控工作所需经费和办公经费与工资补贴纳入到预算拨款中,进而对工作的顺利开展进行保障。对于目前疾控工作中的的商品性和福利性与社会保健性以及社会公益性问题,社区疾防经费要以政府的购买服务模式进行投入。现阶段政府已经选择购买服务方式,并把社区公共卫生的服务工作纳入奥政府补助当中,结合社区人口以及公共卫生项目完成的数量与质量以及政府核拨的预防保健等工作,给予补助经费。可以对工作实绩进行考核,通过这样的方式下拨服务经费,还要把防保人员和医疗服务人员进行分开拨款,进而对公共卫生的服务质量进行保障,使得我国社区疾病预防的控制工作有效开展。
(三)加快疾病防控区街一体化管理机制的建立
一是,把社区作为核心,对公共卫生的疾病防控的工作机制进行建立,并组织和协调公共卫生以及疾病防控的服务工作,建立疾控制区街一体化的管理机构,同时,还要指定专业的工作人员负责日常工作,对社区公共的卫生服务网络进行构建,社区居委的公共卫生的督导员与公共卫生的管理人员要对公共卫生的服务组织协调工作进行该负责,给予社区卫生的服务机构一定的协助,优化居民网格化服务。
二是,对行政街道和社区以及专业机构的联动机制进行建立,将其作为核心,有责任与社区以及职能部门有效联合,对公共卫生与疾控工作进行有效开展,继而共同对突发的卫生事件进行处理,做到各司其职,形成一个集聚社区和街道与职能部门以及疾病防控机构的联动机制,在第一时间对疾病流行和蔓延进行该控制。
三是,对疾病防控的专业指导进行建立,同时,还要建立培训机制,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保障,主要复测社区疾病的预防控制业务培训和指导以及督促。社区的疾控中心要加强对于社区管理者和防保人员自身业务技术的培训,同时,还要指导和督促规划以及年度计划的制定,进而有计划地有步骤地对工作进行开展,并履行职责。
四是,对全民的健康教育制度进行建立,实现健康教育前置和重心下移的目的,将健康教育更好地落实到全民中,做到群防群治。同时,和健康教育的特点有效结合,利用专题讲座的召开以及组织巡讲,还有对辅导材料与音像制品进行制作,对传染病的防治宣传教育工作进行开展。在此基础上,实现全社会共同关注疾病预防和控制的最终目的。与此同时,还要充分对学校与社区平台进行利用,对其传播功能充分发挥,多层次和多角度与全方位地对宣传活动进行开展,利用健康教育的前置化实现防控疾病的目的。
(四)加强对公共卫生的管理组织进行建设
按照我国宪法中提出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设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等委员会,办理本居住地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以及《传染病防治法》当中提出的居民委员要组织当地居民主动地参与到社区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中的规定,我国社区居委会具有对疾病进行预防控制的职责。此外,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各级政府需要全面负责公共卫生以及预防保健的工作。对于街道办事处来说,这是区和县政府派出机构,因此,需要对辖区内的公共卫生以及预防保健的工作进行负责。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社区疾病的防控工作来说,其是由社区卫生保健科的医生和检验人员所执行的,现如今在工作的开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缺乏重视度和不充足的资金投入与专业培训不能落实以及没有科学化的管理机制等为,相关人员要加强对于这一问题的重视,加强研究,因此,需要对监管体制进行建立和完善,并强化工作人员的重视程度,促进人才整体素质的提升,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等措施,总之,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的疾病防控工作具有非常好的价值,要全面系统地对目前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制定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在此基础上,对社区疾病的防控工作质量进行保障,能够更好地提升疾病防控效率,对社会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居朝霞. 艾滋病管理中政府主导型公共服务体系的研究[D].东南大学,2016
[2]崔雪.社区公共卫生疾病防控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01):16-17
[3]王薇.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5
[4]吴亚琼. 湖北省农村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控能力评价及对策研究[D].华中科 技大学,2012
[5]陈丽. 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
作者简介:史忠越(1978-),女,汉族,吉林通化人,本科,畢业于通化师范学院,就职于通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方向:微生物与临床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