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李春雷,国家一级作家,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主要作品有:散文集《那一年,我十八岁》,报告文学《钢铁是这样炼成的》《宝山》《摇着轮椅上北大》《木棉花开》等。曾获鲁迅文学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徐迟报告文学奖、河北省文艺振兴奖、河北省五个一工程奖、孙犁文学奖等。系中宣部确定的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
基因,是上帝之手。
在植物拟南芥上培入萤火虫基因,上太空探测,拟南芥遇矿物即发光;用转基因羊奶织布,布条可以生生拉停一架将要升空的飞机;基因治病,猪器官的气温、脉搏可与人接近,移植到人身上,变猪头猪脑,甚至还“狼心狗肺”。这并非骂娘,是生命科学的未来……
基因像搭七巧板,拼接出前所未见的存在。
2017年7月14日上午10时,深交所。
上市的钟声正要敲响,临时却被告知,钟要挂低半截。
工作人员满怀纳闷。
敲钟时刻到了。众目睽睽之下,一位“唐宝宝”迈着小碎步,像童话里的小矮人,挥起鼓槌!和他一起的,还有罕见的肿瘤病患者、地贫患者……
台下大跌眼镜。
上市敲钟,是一个喜庆而庄严的仪式。敲钟人铁定是企业老总,或达官名流,而今天?
华大,敲的是什么钟呢?
当天上市的,是深交所冲破2000家大关后的首位——第2001家上市公司,即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
有人说,华大敲的是宝钟,是警钟。
华大说,敲的是丧钟,是关于生命、健康,甚至死亡的主题。
没错,华大白面世起,便关乎生生死死。华大的主业是研究基因。基因是生命密码。基因组,是生物细胞内所有核酸分子的总和。人类基因组测序,则是试图破解人类生命密码这部神秘天书!
这部天书,引发无数“天问”。
我从哪里来,将往哪里去?——人类永恒的追问。生命从哪里來,将往哪里去——基因给你答案。
1997年,英国科学家克隆了一只被命名“多莉”的羊,全世界大惊失色。
是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今不用种,也可以得瓜得豆了!基因话题,不可回避地出现在人类面前。这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从孟德尔发现遗传学“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算起,已经150多年。
1865年,孟德尔经过8年实验,终于写出划时代论文《植物杂交试验》。可当他在专业会议上宣读时,却无人听懂,无人喝彩。划时代的高曲,没有和者。最终,他最初的基因理论在故纸堆中埋没了35年!
从自然科学专家听不懂孟德尔的报告,到基因科技造福人类,这个过程就像长跑:前段是慢跑,后段是冲刺。
如今,高通量测序仪恍如一列快车,车头上标注“中国造”,开往“人人测序”的世界。在华大负责管理维护的国家基因库中,有超过1500万份生物样本资源。站在国家基因库的窗外,踮起脚,可窥见生物经济时代的七彩斑斓——联手英特尔、阿里云,搭建起的大规模生物信息分析平台。
未来的光怪陆离与信息精准,让人匪夷所思,不可名状:
稍加测试,你可以得悉身体的全基因组测序,得知疾病和健康状况报告,并重新制定全新的生活营养计划,加以改善和避免。
往试剂盒里吐一星口沫,基因组报告就会建议:你准备要孩子吗?你的基因会让孩子有得如下遗传病的风险;你会用某种药物吗?你的基因决定你会比一般人更可能发生药物副作用……
这不是预言,也不是科幻小说。
华大基因,带你走进这样一个不是科幻胜似科幻的世界!
1990年,美国宣布实施“人类基因组计划”,预计用15年时间,耗资30亿美元,把人体内约10万个基因的密码全部解开,同时绘制出人类基因的谱图。美国还欢迎同行者加入。
于无声处,一声惊雷。
人们意识到,基因组计划,与“曼哈顿原子弹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一起,是20世纪人类科学史上的三个里程碑事件!
1991年,美国建立了第一批基因组研究中心。1993年,英国的桑格研究中心在剑桥附近成立。1997年,法国国家基因组测序中心成立……
惊心动魄的圈地运动!
这一拨圈地运动,让汪建心里怦怦直跳。彼时,他正在华盛顿大学从事研究工作。近水楼台,嗅出良机,也察觉到事态紧急:“前面两个计划都没有中国参与,这次无论如何不能掉队。”
汪建一腔热血回国,掏心掏肺地宣讲基因计划,寻找支持者。
然而迎面是一瓢瓢冷水:“基因也能弄明白?不是瞎折腾吗。”
圣火,没有熄灭。
汪建,看到了曙光。
1997年11月20日,中国遗传学会青年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张家界召开。这次会议,汪建遇到知音,杨焕明、于军等几位科学家表示要加入人类基因组计划。
几条四十不惑的汉子,拿出自己的全部家当200多万元,购买了华大的首台测序仪。
测序仪边上摆放三根玉米棒子,写一句:“穷棒子精神永放光芒!”
“就算砸锅卖铁,也要圈个1%。”汪建们立下一个宏伟目标。
幸好,他们的想法得到了中科院领导的支持,进而得到国际主流科学家的支持。在中科院遗传所的大力支持下,他们在1998年8月成立了中科院遗传所人类基因组中心,并向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提出了加入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申请。
1999年7月8日,人类基因组计划网站公布了中国1%申请成功的消息。这是继美、英、德、法、日之后的第六张入场券。
中国,作为唯一的发展中国家,进入了世界顶尖的“科学俱乐部”,开始了“中国基因”的起跑。
由于中科院遗传所提供的场地有限,他们把工作地点搬到了位于北京顺义空港开发区的一座空厂房里。
1999年7月14日,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在北京顺义空港注册成立。
1999年9月9日9时9分,华大基因正式成立,同时召开了1%任务的全体员工动员暨誓师大会。
日升月沉,黑白兼程。汪建和他的伙伴们,开始了人生最紧张的岁月。
2000年6月26日,参与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法国和中国科学家联合宣布,人类有史以来第一个基因组工作框架图绘制完成!
这,是值得载入史册的一天。
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英国首相布莱尔代表本国政府,共同宣布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的绘制完成,并向各国科学家表示祝贺,同时也特别提到感谢中国科学家的参与。
次日,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就人类基因组计划工作框架图完成发表讲话,指出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人类科学史上的伟大科学工程,并向我国参与这一工作并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不久,江泽民在中南海接见了参加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各国科学家代表。
2000年,中国科学家成功破译人类3号染色体遗传密码的事迹,被刻在中华世纪坛的青铜甬道上。
深圳市盐田区北山工业区,一栋8层小楼。
这,便是华大基因总部。
小楼并不气派,由一座旧鞋厂改造而成。
这座旧鞋厂,是一座全新的梦工厂,关于生命科学的梦工厂!
默默的梦,散发着斑斓的光晕。8层小楼辐射出来的研究分支机构,遍布60多个国家和地区,人员规模近5000人,且多次人选世界顶级学术期刊《自然》,排名中国科研机构前5名,仅次于中国科学院、中国科技大学和清华、北大!
2007年,华大基因决定南下深圳。
深圳有肥沃的创新土壤: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创新型城市、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力最强的城市。
年轻的深圳,年轻的华大,年轻的华大人。
汪建,人称“汪老师”。800平方米的开放式大平面被隔成了200多个工位,汪建占了其中一个,大约5平方米,和其他员工没有区别。没有人穿西装、打领带,大家来来往往见到汪建,既不驻足,也不打招呼。
华大上班不打卡,一伙年轻人仿佛沉迷在有趣的游戏里。行为没束缚,思想才解放。生物技术和产业指向未来,最需要的是激情和创造力。宽松自由的氛围,成就梦想的舞台,华大基因成就了一批优秀的人才。
李英睿在大二暑假到华大实习,参与了研究猪的基因。闭关两个星期,他居然做出了一个重要参数。很快,华大交给他一个大项目——关于亚洲人基因组的课题。
他中止了北大生物科学院的学业,追随华大来到深圳,关进实验室,关掉手机,开始了向科研峰顶的冲锋。2008年,这项研究获得成功,李英睿罕见的以本科生身份成为《科学》杂志论文的第一作者。自此,他接连在《自然》《科学》等顶级科学杂志上“井喷式”地发表了50多篇论文,与世界顶尖高手“论剑”。28岁的他成为华大基因的首席科学家,为世界各国科研机构和全球20强药厂提供全套基因技术解决方案。
39岁的“元老”级人物、华大基因CEO王俊,16岁考入北大,23岁加入华大,现在已经是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学家,正引领着这艘5000人的“基因航母”开疆拓土,攻城夺寨。在《自然》杂志评选的科学界年度十大人物中,他成为唯一入选的中国人。
当李英睿领导着华大年轻人科海游弋时,王俊找到李英睿:“你们这半年多怎么什么错都没犯!”没犯错说明没有创新,得心应手时可能是原地踏步。
华大“85后”“90后”们,尽情“刷”存在感、成就感,也在深圳刷新“中国基因”的传奇。
深圳是华大的福地。深圳把生物产业、生命健康产业作为重点来培育扶持,对华大拿出的是“不问产业、不逼税收、全力保障”的政策。
喝着源头活水,沐着阳光雨露,华大等创新企业出落成俏姑娘壮小伙。产学研上了跑道,飞奔起来。
这是一个关于基因的梦:自疫苗问世以来,基因检测技术成为疾病预防最重要的科技突破。研究基因与生物表征之間的关系,可大大降低遗传相关的疾病发生率,减少出生缺陷,还可对复杂性疾病进行预测、预防、预警、个体化诊疗,潜力巨大。
生命科学家断言,基因科技推动生物产业发展,将成为中国未来重要的增长极。
华大是野生的秃鹰,胆识过人,不跟着先进国家的屁股跑,而是闯出不一样的道路。
这一走,就是18年,长成大人,最大的大人—全球最大的基因组学研发中心。
采访汪建,我特地看看他的耳朵。
他说过,他们是造风者,大耳朵扇风者。
1990年,美国启动人类基因组计划,在华盛顿大学开设基因组研究中心。碰巧汪建和他的伙伴都在那儿。他敏感的神经颤动了:生命科学和物质科学的发展处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我们没有地理大发现,那就争基因大发现!
把基因测序“搬回来”?不亚于当年启动“两弹一星”的远见!但很快被现实泼了凉水。
1986年3月,中国启动了“863计划”。此计划基于“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之上,定位是“跟踪”。
“跟踪”,与九十年代初中期提出的“参与”打架了。
更大的声音是:走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不跟随帝国主义。再加之,战略定位、主流科学家设想、过高的困难估计、经济力量计算过低……一道道坎,列入国家项目是无望了!
若没有大耳朵,汪建就噤声了。
他们却偏偏犯了拧:“说白了,对基因的认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你绕不过去的。我们是在走向一个新时代,从工业革命时代跳跃进入生命科学时代。生命科学时代的基础的基础、源头的源头是基因,还有比这更源头的东西吗?没有。我们做一个。”
汪建年过四旬,家境较殷实,趁年轻能不能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能不能为自己未来开创一条全新的道路?能不能不跟着别人走了?能不能不等着人家的风吹了?一连串的天问,等天来回答。汪建没想那么多,自顾自冲上去。
一步一步,华大基因争取到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市顺义区政府的支持,正式成立了。后来,汪建称支持者为“贵人”。正是贵人们的扶持,华大才得以开展原创性的研究,加入世界最前沿的大潮中,去合作、去竞争、去成长,闯进无人区。
“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剧,也是我们的幸运。”汪建冷静得像在讲述别人的故事。
汪建批“风口论”毫不留情:“在长长的工业革命的过程中,中国对知识的认知和科学的探索是不够的。回想这200年,我们的工业在哪里?我们所有东西基本上都是处于追赶的状态。所以整个民族有一个很不好的心理状态,就是借别人的势往前走,所谓猪都能飞得起来,这是典型的投机取巧。”
“这个风是谁造的?”他很激愤,“即使做个猪你也要拿耳朵去扇风呀!猪怎么能插上翅膀呢?这种违背生物学根本规则的东西,还在中国成为热议!我就觉得莫名其妙。”
汪建有一套“嫁接论”:将教育、产业等嫁接在科技体系上,前沿科技迅速让教育和产业拿走,让科研来引领教育和产业的发展。“花3至5年就能够长出新的增长模式、新的创新模式、新的产业模式。”
汪建认为,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北大、清华花了几十年到上百年的时间成为教育圣地,这条路不是走不通,但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可是如果在科技体系上嫁接教育,这个时间能大大缩短。
赵柏闻就是华大嫁接出来的。
赵柏闻1992年出生于北京,高中辍学加入深圳华大基因,后成为华大基因一个重点实验室科研项目的团队带头人。2014年,赵柏闻离开华大基因,创办北京量化健康科技有限公司。2017年2月,赵柏闻人选《福布斯》杂志在亚洲范围内评选的“30位30岁以下亚洲人物榜”。
互联网时代让人可自学,大数据时代让人可创造。一切皆有可能!
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校长两次来华大,给华大的评价是:“你们不是在创新,你们在改变创新之路,你们在创造新的创新之路。”
是的,华大把科研、科技发展的范式改变了。
他们是造风者,大耳朵扇风者。
这位大耳扇风者,爱挑战,爱冒险,爱登山、滑雪、风帆等极限运动。他曾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且在56岁“高龄”1
64岁了,汪建仍在攀登生命科学的“珠穆朗玛峰”:远离遗传性出生缺陷、远离肿瘤或早防早治肿瘤、远离“三高”和心脑血管死亡。10年后,把聋哑学校关掉!把盲人学校关掉!把出生的智障学校关掉!把妇女的两癌降下去!
因为,这些大都是基因决定的。
邓小平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绘出中国改革开放的蓝图。汪建也要画一个圈,给中国画出健康蓝图:未来城市、生命乐园、新的活法。追求生命的本源,病的少、活得长寿、活得高兴,死得安详、死得自然。
汪建随身带着一个水晶碑,碑刻上写着“1954—2074”。
汪建60岁生日那天,有朋友交给他一个任务,要他“折返跑”,从60岁往回跑。他硬着头皮领了这个任务,做了这个碑。碑下面的几个洞,象征生命精华的保存,实际上是把细胞、数据保存在基因库里面。
这位湘西汉子朝着快乐的方向走。
他和他的团队,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1%任务后,2007年完成绘制第一个中国人基因组图谱,2008年后陆续启动炎黄计划、千人基因组计划及人类胃肠道菌群元基因组等研究工作。2010年,华大基因斥巨资构建全球最大基因组平台,测序业务进入大扩张时期。同时与盖茨基金会、自闭症之声等公益机构开展科研合作,关注环境及弱势群体的健康问题。
2011年,汪建快乐地获得“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创新奖”,并获“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
洪水来了,诺亚造一叶方舟,让牲畜、鸟类上船,平安度过“世界末日”——这是西方神话。
在中国南海边,也泊着一艘“诺亚方舟”——國家基因库。
国家基因库位于深圳市大鹏新区观音山脚下,一期占地面积4.75万平方米。这里几乎与外界隔离,恍若世外桃源。走进建在层层梯田之上、室内绿意盎然的建筑,从一层上三层,依次会看到庞大的高通量基因测序房、超级计算房以及冷冻资源房。
一粒种子、一个细胞、一管血液、一口唾沫、一段脱氧核糖核酸、一条数据……这些不起眼的“现在”,就是生物科技和产业的“未来”,满满地储存着人类及其他生物的遗传样本和密码,背负着“留存现在、缔造未来”的使命!
华大在开辟,在领跑。
“三库两平台”是国家基因库的关键词。美国、欧盟、日本其他三大世界级的基因库,储存的是数据库。但中国国家基因库不仅仅是数据库,还是国际上现有的各类生物样本库、数据库、生物多样性库、疾病库等的综合升级版,由“干库”和“湿库”构成。“干库”即物种遗传资源库;“湿库”也叫“活库”,即生物活体库,含动物资源、植物资源、微生物资源和海洋资源……
“两平台”则是数字化平台和合成编辑平台。华大把全球的生物资源都收集起来,用测序仪读取万物的遗传数据,用超级计算机算出结果,用合成与编辑平台写出生命代码,最终服务人类。
从出生时的干细胞,到20岁时的免疫细胞,到30岁时的生殖细胞……国家基因库,是一个“生命银行”,储存人类不同阶段的样本和数据。
目前,国家基因库已存储多种生物资源样本1000万份,初步建立基因信息数据和生物样本采集、存储、管理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
在基因时代,未来可期:到医院看病,把自己的基因作为“身份证”和病历;想“返老还童”,保存完好的干细胞就能轻松搞定;憨态可掬的大熊猫不再稀奇,就在你家庭院里懒洋洋伸着腰。
基因库是生命科学的“国库”,比银行的金库还要宝贵。农耕时代,耕地是金子;工业时代,能源是金子;生命科学时代,基因是金子。未来精准医学方面的发展和竞争,争夺的是基因资源及其解析。
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在每个节点上,生物技术都能起到更好的作用!
2015年2月,襄阳市。
产妇王梅抱着健康的新生儿,喜极而泣。
这不是她的第一个孩子。两年前,初次怀孕的王梅接受唐氏综合征筛查,检测结果为临界值。唐氏综合征俗称“先天愚儿”。在以往,临界值被作为低风险处理。而有研究证明,临界值的漏筛率最大,很多在临界值的孕妇最后生下了唐氏儿。
想到有可能生下痴呆儿,王梅内心忐忑。
医生建议她做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结果为高风险,即腹中宝宝有很大概率是唐氏儿。
王梅最终选择了人流。
时隔两年,当她再次怀孕后,想也没想,第一时间做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是低风险。一家人悬着的心才放下。
回想这段经历,王梅有些后怕:“如果当初没有做基因检测,很可能生下一个‘唐娃娃,给孩子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
无独有偶,麻城市民谢慧的儿子被临床诊断为先天性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夫妻为儿子四处寻医却未果,准备再生一个小孩。
谢慧很纠结:下一个孩子会健康吗?医生推荐她去做基因检测,指导二胎怀孕。“先是给儿子做了针对病因的基因检测,却没发现相关的基因缺陷。”谢慧拿着检测结果,百思不得其解。直到做了全面基因检测,才发现儿子患的其实是先天性肌营养不良1A型。“这是一种常见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虽然夫妻双方表型都是健康的,但其实都携带患该病的缺陷基因,所以他们的小孩有25%的可能性患病。”专家说。
在得出这一结论后,谢慧夫妇最后选择做试管婴儿。通过对囊胚检测,可喜地发现这个囊胚完全正常。
类似的故事,每天都发生在你我身边。
以往,关于生老病死的问题,只能听天由命。而今,替代上天给出答案的,是基因。
基因,是人体内最基本的遗传因子,存储着生命孕育、生长、凋亡过程的全部信息。基因检测则是通过少量血液或唾液,捕捉、测量人体中某些特定的基因片段,预知疾病风险或早期诊断疾病,甚至发现癌症滋生的蛛丝马迹。基因检测,像一兜天网,把疾病基因筛出来。
借问瘟君欲何藏,测序照妖全扫光。
在深圳,在黔西南、新乡长垣、重庆渝北、安徽阜阳及青岛威海等,华大以低成本对产妇进行无创产前全覆盖检测,有望在近两年内率先杜绝唐氏综合征患儿的出生。
华大累计完成了200多万例无创产前检测,检出了1.5万多“唐氏胎儿”,准确率在99%以上。还完成了上百万例耳聋相关基因筛查、几十万例的遗传性基因病排查、200多万例妇女宫颈癌HPV病毒分型检测、600多万例的肿瘤标志物筛查。
华大6000名职工,都要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三大纪律,是指远离出生缺陷,远离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八项注意,一是注意“能量平衡”,管住嘴,迈开腿;二是注意“营养平衡”,不能偏食,從均衡营养到精准营养;三是注意“激素平衡”,及时矫正激素失调;四是注意保持和提高免疫力;五是注意维护耳聪目明;六是注意保持头脑清晰,积极预防神经退行性病变、老年痴呆;七是注意预防骨关节肌肉退行性病变;八是注意维持好身体微生态系统,最重要的是肠道微生态。
2013年5月,好莱坞影星朱莉做了血液筛查,发现自身携带了一种“错误”基因,导致有87%的概率罹患乳腺癌、50%的概率罹患卵巢癌。于是,她预防性地施行双侧乳腺切除术。
新闻一出,舆论哗然。
谁都知道,乳房对女人,尤其是好莱坞女星,意味着什么。
是什么推动朱莉迈出勇敢一步,是精准医疗。
科学的步伐,像飞毛腿,像无影脚,快得晃眼。精准医疗让你定下神来看,精准食品又来了。2015年5月,华大基因和中国农业大学、华大农大,“大大”携手,开发精准食品。
从对症下药,到对症下饭,着眼“治未病”,又晃着你的眼。
菊芋、芦荟、黑枸杞等药食同源产品,华大基因已检测分析了100多种,用基因科学诠释经验科学。
摸清肠道菌群,很大程度上等于摸清健康。
肠道有2000多种微生物,肠道神经元比脑先出褶皱,先衰老。而每周喝菊芋等果蔬汁3次以上,患病风险减少60%。2400万的北京人中,60岁以上的老年痴呆比例占10%。寻找影响肠道微生物变化的果蔬汁,通过营养干预,靶向预防老年痴呆问题。健康的世界里,华大农大春风在望,给人类带来暖暖的福流。
“如果10年前看到Nature,如果早几年结识华大基因,现在应该已经形成产品了。”
国内某知名农业大学校长感慨与华大基因相见恨晚:“3至5年内首个‘精准食品产品必须落地!”
我没去过西藏。
西藏于我,是布达拉宫,是雪域高原,圣洁而美丽。
但美与恶并存。
在西藏,包虫病(又称棘球蚴病)是一个恶者,狰狞了千百年。
2018年1月,西藏自治区疾控中心主任李斌接受了我的电话采访。
2012年,西藏把包虫病列入防治项目,但面很窄,只对4个县开展调查治疗。大的动作在2016年,时任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获知这一情况,说不能再让藏民陷入人虫大战了,于是有了全国专题会议,有了地方政府的立马行动,全国防虫大幕拉开。
这是一场硬仗。包虫病流行范围广,涉及全区74个县;程度重,患病率1.66%,其中左贡县达7.6%!早超过1%的重度流行线;危害广,患者年龄在2岁至79岁之间,青壮劳动力、女牧民更容易染病。其中泡型包虫病患者,10年死亡率达94%,人称“虫癌”。
日喀则市,位于我国西南边陲,离拉萨1000公里。这里有一户人全家得病,爷爷、妈妈和儿子。儿子6岁,肝上拖了大大的囊肿,营养不良,身子弱小,不能跑不能跳,自然也没办法上学。普查发现了这病例,送到北京做了手术,妈妈能干活了,儿子能上学了。李斌主任回访他们,这户人家流下感激的泪。
有的患者,术后没有脱离感染源,三四次反复感染,肚皮上三四条手术疤痕,触目惊心。三五万元的开销,令他们一夜回到解放前。
2016年,普查结果出来。西藏包虫病患者,保守估计达5万人。
2017年,政府牵头,17个成员单位联盟,成立指挥部,打一场民生的仗、全面防治的仗。全人群免费筛查,清理感染源,管理狗只……在西藏,牛羊染上包虫病,牧民拿牛羊肝脏喂狗,狗吞食了幼虫,成虫后随粪便排出,草地、水源和皮毛都被污染了,人碰到狗,或喝下水,都可能被感染。牛羊吃了草,再被污染……包虫病的黑幕,重重罩住西藏。
黑幕扯开了一角。2017年,西藏筛查人群达300万。
这个时候,华大闻讯而来。
汪建多次进藏,表示提供技术力量支持。
2017年之前,西藏采用的是B超检查方法,难度显而易见,哪来那么多B超机呢?
华大奋战在西藏,成立快速检测区,探索新的检测方式——全基因血液检测。
他们还和北京成立联合实验室。这一下,检测时间缩短了,效率提高了。更重要的是,B超能测出时,病灶已较大,而全基因法,测病患于细微处。华大还捐赠50万支针管,供抽血用,再拿到北京检测。
抽血了,還要运输、保存,低温冰箱短缺,又是一座横亘眼前的大山。深圳国家基因库、华大基因、华大基因北方中心、澳柯玛集团、宅急送齐齐联手,横跨4000公里,向西藏分批运送了130台零下86度超低温专业冷冻冰箱。一台可储存一两万个血样。保存、整理、管理、编号,有条不紊。
新的诊断方法,带动检测能力提高。
这场举全国之力、16个援藏地区和单位、内地省市500多名专家加上西藏3000多人的医疗力量,成立了800多个医疗小组。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捷报频频。至2017年12月25日,华大基因协助西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完成了83万人份包虫病IgG抗体检测。
“战虫”任务,提前超量完成。
人类在抢夺基因资源,形成新世纪圈地运动。
转基因食品安全吗?还是助力地球人丰衣足食?转基因花粉,飘落在土耳其玉米妈妈的花柱上,产生基因漂流。基因武器,可让人畜患病,可损伤敌人智力,可造成妇女绝育。花5000万美元建的基因武器库,杀伤力超50亿美元造的核武器库。克隆人,技术没问题,但过得了道德伦理关吗?……
无数的基因问题,是横亘在汪建们心头的白山黑水,是难题,是资源,是无人区。
哪脚是福,哪脚是祸,孰知!
站稳上帝之脚,才好舞动上帝之手。
责任编辑 杨新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