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视域下的校园足球推进策略

2018-08-06 03:48滨,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足球资本校园

李 滨, 刘 兵

(上海体育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上海200438)

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实施意见》等文件的指引下,以特色学校、竞赛体系及训练营等为“抓手”的校园足球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参与人数、场地建设、竞赛规模及师资培训等方面快速进步;然而,仅依靠顶层设计与数量扩张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校园足球发展内生桎梏、发展方式粗犷、思想认识不够及参与热情不高等问题[1-4],校园足球的进一步推进面临阻力。校园足球如何真正惠及中小学生身心健康,避免“运动式”推进或沦为“面上工程”,需要拓宽理论视野并提出应对之策。从足球强国的发展逻辑看,场地、师资及经费等仅是基础保障,真正推动发展的关键在于精准理解校园足球的发展实质,即通过构建高效的组织体系,推进规范有序的运行机制,并唤起学校、家长及学生的参与热情,从而充分激发相关资源要素的活力。校园足球的扎实推进应体现为校内外相关资源要素的充分调动和有效发挥,这既是校园足球内生动力得以激发的体现,也是社会资本理论所阐释的要点。社会资本是将青少年足球发展相关的生产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糅合起来的“优良介质”,其目的是促进各种资本协同,进而提升足球发展的集体行动效率[5]。作为当前社会科学领域重要的理论分析范式之一,社会资本理论已在体育社团、运动员就业、全民健身等研究领域得到了很好地运用。伴随着我国校园足球改革与发展进入深水区,如何厘清社会资本应用与校园足球推进之间的内在逻辑?社会资本如何介入未来校园足球的发展?对以上问题的思考及回答,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1 社会资本及其与校园足球推进的内在逻辑

1.1 社会资本理论 社会资本理论源于20世纪中叶。1985年,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在讨论“群体的再生产”时正式提出“社会资本”概念,社会资本对促进不同社会主体(包括个人、群体、组织)间行动效率的作用引起学界重视与兴趣,成为社会学科的理论研究热点与新的解释范式。科尔曼、帕特南、林南、福山及格兰诺维特等学者围绕这一主题,结合自身研究视角对社会资本理论进行探究。虽然具体领域各异,理解不一,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对社会资本理论核心内涵的分歧逐渐消融并形成共识,即社会资本是一种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同等重要的资本,是通过个人或组织的关系网络,能够获得的现实或潜在资源的综合。社会资本存于社会互动之中,且概念相对抽象,诸如社会网络、规范、信任、互惠或共识等都是社会资本的典型表现形式,社会资本有助于促进集体行动[6-10]。1998年,哈皮特和戈沙尔在研究社会资本与组织优势关系时,提出了从结构、关系和认知3个维度理解社会资本促进组织优势的作用机制理论模型,该模型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学界的广泛认可,被认为是理解社会资本的一个相对整体、直观及明晰的理论分析框架[11]。其中:结构维度主要表现为网络联系与网络结构,分析的重点在于网络规模和网络结构特点,如网络大小、网络密度、网络设计及改进等;关系维度是指运用关系或者由关系性质获取社会资源的过程,体现这一要素特征的有信任、互惠、惩戒及规范等;认知维度反映的是价值观、态度与信仰等,表现为成员共同理解的话语、文化、习惯等,若在组织内还包括默会知识。从一定意义上而言,这样的维度划分不仅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和理解社会资本这一相对抽象的理论概念,不同维度聚焦的重点内容也暗含着社会资本促进集体行动的作用机制,对于分析社会资本如何推进校园足球发展提供了逻辑框架。1.2 社会资本与校园足球推进的关联性 本文通过社会资本的结构、关系及认知3个维度构建其推进校园足球发展的作用机制(图1)。

图1 社会资本推进校园足球发展的作用机制Figure 1 Mechanism of the social capital on pushing Campus Football

(1) 结构维度:适宜的社会网络是推进校园足球的体系保障。格兰诺维特在讨论结构与关系嵌入时提出,“这种因结构或关系的嵌入,体现的是一种以密度、联结性、层级等属性来衡量与描述联结形式的网络构型,它可以因为某种目的被创造出来”[9]。这揭示了社会资本的一个特征,即社会资本是以某种适宜的形式嵌入于社会网络,通过网络特征对资源的整合利用,不仅有助于个体的成功,也有利于提升特定行动的整体效率。高效的足球社会网络是足球发达国家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体现这一特征的是它们能够通过合理的组织设置,把网络中的学习与足球资源进行高度协同,如英国的“宪章标准计划”(charter standard scheme)和日本的“训练中心制度”(training center)。它们在校园足球社会网络构建中的典型特征表现为:校园足球既包括以普及娱乐为主的课后兴趣小组、班级代表队及学校训练队,也包括职业足球俱乐部和足协的专业训练;无论是班级组间层级的普及娱乐,还是以精英提高层级的后备人才训练,任何参与的学生和学校都能在此关系网络中得到有效发展[12]。因此,能够满足不同层面学生群体对足球参与的切实需求不仅是校园足球推进的根本目的,也是其社会网络建构的精髓。这种以校园足球体系为主的高联结性、层次性既是社会网络构建的重要特征,又是结构维度的社会资本。

(2) 关系维度:规范与信任是推进校园足球的机制保障。校园足球的开展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与足球教师的投入。对家长而言,如果有足够的理由和证据让他们相信参加足球运动有利无弊,他们就会选择支持子女参加。对足球教师而言,如果有关职称、薪资及补贴方面的政策能够规范执行,其工作主动性就会得到提升。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在参与校园足球的过程中,规范与信任都是重要的促进机制,可对参与效果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帕特南在《使民主运转起来:现代意大利的公民传统》一文中认为,规范与信任相辅相成,规范本身能促进信任的增加,而信任对规范则起着“润滑剂”的效用,并且随着时间推移,会进一步促进合作方参与社会交换的意愿[13]。因此,有关校园足球政策、文件的规范执行在这一过程中非常重要,成为促进相关主体参与校园足球的“助推力”。如与校园足球相关的招生政策、师资薪酬规定及教学训练指导手册等,既是与校园足球开展相关的制度性要求,也是与相关参与主体建立的一种互动关系契约,如果这些契约是不平等的,或执行乏力,就难以使相关主体产生信任感或有益预期,自然影响关系的质量。信任与规范是关系维度的社会资本,它是校园足球主要参与群体间互动的重要机制。

(3) 认知维度:普及与分享是推进校园足球的共同愿景。共同愿景反映的是团体或组织所形成的为全体成员共享的组织文化、认知、语境理解及价值观念等。福山在《公民社会与发展》中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必须能够促进群体合作”的力量,如共同的爱好、文化及惯习等[7]。他的观点是从社会宏观层面展开的,既是对群体合作有助于集体行动的肯定,也是对抽象的态度、信仰或价值观具有资本效应的认可。从此角度看,激发相关参与主体对足球运动的热爱与认同,就是一种共同的愿景塑造,本质上就是在引导和培养认知层面的社会资本。如在日本,学校领导、教师、家长均认为,在学校开展的足球运动是一种教育活动,可以锻炼与帮助学生提高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它与文化课程学习同等重要。因此,在这种愿景的指引下,日本的校园足球都是以课外兴趣活动的形式开展的,一般不占用上课时间,而且,每逢训练或比赛,家长们也乐意充当志愿者或拉拉队,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参与热情[14]。这种具有共同价值观、文化或惯习的群体会减少社会互动中的沟通或交易成本,更易于在行动中达成一致,是认知维度的社会资本。

2 我国校园足球推进中的社会资本缺失及其表现

2.1 社会网络建设薄弱,资源缺乏合理的配置与使用社会网络是社会资本存在的前提。帕特南认为,有效的社会网络形成可以促进特定群体为了共同利益而互动,不仅有利于提升资源使用效率,而且可以强化组织成员间的联系,从而进一步提升集体行动效果[13]。从此角度看,现阶段校园足球的实际体系构建与顶层设计存在脱节现象,在普及、师资及竞赛等方面尚未真正形成有效的社会网络。如在普及对象方面,一项针对华东地区某市101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研究发现,仅有30所学校能够每周给普通学生开展1次足球课外活动,能够达到每周3次及以上的学校仅有6所[15]。由于不少布点学校的足球活动仍停滞在“建一支球队参加比赛”的状态中,因此,足球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仅局限在少部分有运动天赋的“尖子生”层面,学校网络中大部分学生的足球参与热情并未得到释放[16]。在师资配备方面,由于编制、薪酬及行政隶属等因素,体育系统、市场资源及社会志愿者等足球师资很难真正走进校园发挥作用,虽然现阶段政府加大了足球师资扶持力度,如实施了在岗足球教师国培计划、购买服务外聘教练员,以及引进优质外教等举措,但对于庞大的专项教练资源需求而言仍是“杯水车薪”。一项针对2016年华中某省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足球师资调查结果显示,足球专业教师不仅只占师资总数的25.16%,且占足球专业教师近一半的外聘教师都没有教师资格证,只能带队训练而无法正式授课[17]。在《中国教育报》组织的“校园足球神州行”2015—2017年专题调研中,就把师资缺乏列为校园足球六大问题之一[18]。在比赛设置方面,以名次为主要目标的省市区或校际比赛受到学校重视,而以校内为主的班级或班组间比赛并未有效开展[3]。参与对象、师资水平及比赛设置等是校园足球发展体系的主要组成,是反映校园足球开展效果的重要方面,也是判断校园足球社会网络是否合理的关键指标,这些缺失必将造成相关主体间有效互动不足,从而影响校园足球整体推进的效果。

2.2 政策执行的规范性缺乏,难以赢得参与主体的信任 政策是政府部门为了特定工作目标的实现,以权威形式所颁布的工作任务、方式及计划措施等系列准则,政策的规范执行不仅对于工作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还是政策对象与实施者之间建立相互间信任的过程。随着校园足球相关政策的出台,对家长而言,政策是否惠及子女的学习与成长,成为其是否支持子女参与校园足球的重要指标。在实践中,虽然强调校园足球应坚持从兴趣出发、强调育人导向以及根据不同年龄阶段或足球熟知程度进行分类指导与教学,但在基层学校的实际落实中或偏离或异化。不少学校并没有处理好足球课堂教学、课外训练及运动竞赛间的相互关系,在政策实施中过于强调训练与比赛的重要性,侧重机械式地足球技能灌输,而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与人文教育。部分学校在锦标主义和政绩工程思想的指引下,重视对外比赛的成绩指标而疏于校内足球普及教学与活动的开展[19]。这种政策本义与实际执行的反差,使得许多学生与家长对于参与校园足球无法形成良好的心理预期,偏重竞技性训练与比赛的实际做法更让家长很难相信足球参与有利于子女的文化学习与成长。规范与信任是社会资本的典型表现形式,是促进家长是否支持子女参与校园足球的重要机制,如果政策在执行中缺失或偏离,造成的规范性缺失就会对信任机制产生负面影响。

2.3 发展观念不一,共同愿景存在偏差 共同愿景是被组织成员所接受和认同的组织发展目标、价值观和使命感,是组织全体成员共识并共同勾画的未来蓝图[20]。在共同愿景的指引下,组织成员由于对发展目标、内容及方向等已经形成共识,因此,成员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协作中的效率得到改善,进而使得集体行动效果得以提升。对照与梳理校园足球的推进情况发现,校园足球的发展愿景在实践中存在偏差。如不少基层学校在校园足球工作的推进中偏重于形式主义,广大学生的足球参与热情受到抑制[21]。在实地调研以及对基层教练员访谈中也了解到,不少布点学校足球活动的开展只是固定在少数学生的“精英足球”层面,并未真正开展“促进普及,全员育人”的足球课堂教学、大课间活动及课余训练等[15]。与此同时,由于传统文化与应试教育相裹挟,家长对开展校园足球价值认知也存在偏差。部分家长功利心较强,参加校园足球就是为了子女在升学上享受相关的倾斜加分政策[22]。从社会资本理论看,无论是学校领导还是家长,他们对校园足球的认识与理解会直接影响他们支持或鼓励青少年参与足球的主动性。共同愿景是组织成员在观念互动、共识与交融基础上形成的,是推进群体合作性行为的心理基础,属于认知维度社会资本的构成,如果存在缺失,推进校园足球的内生动力就会受到抑制。

3 培育社会资本,扎实推进校园足球的策略

开展校园足球最核心的任务不是培养足球明星,而是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踢足球,喜欢足球,从而热爱这项运动。在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如何激发相关主体的参与热情和付出行动是扎实推进校园足球的关键。在充分认识到社会资本价值的基础上,加强与校园足球相关社会资本的培育,是推进校园足球的有效策略。

3.1 分层级设置布点学校,优化校园足球的社会网络普及与提高是构建校园足球发展体系中必须处理好的一对关系,普及是根本,但提高同样不可或缺;因此,优化校园足球的社会网络,其目的就是处理好普及与提高间的关系。优化校园足球的社会网络,就是通过对相关要素的合理配置,使得参与主体的权、责、利达到平衡,从而协同推进普及与提高。

(1) 在一定区域(市或区)内将布点学校划分为普及型、普及与提高结合型、提高型3个层级。可借鉴英国的“宪章标准计划”,对校园足球实施分层设置与管理:对于普及型学校,任务重点是足球课程的开设和课外活动开展,师资的主要职责在于足球活动的组织与引导,比赛以校内、班级或小组间的兴趣培养与娱乐为主;对于普及与提高结合型学校,工作重点仍是普及,考核的侧重点是课余训练的规范性和常态性,教师的主要职责在于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与简单规则的讲解,比赛仍是在校内或邻近校际间以各种形式开展;对于提高型学校,在保证足球普及开展的同时,应着重于足球后备人才的发现与培养,在此层面,需要体育业务部门的介入与帮助,引入高水平师资和建立与职业梯队联系是网络构建的侧重点,比赛则以校际间、区域内或省市范围为主,发现与培养后备人才是这一层级学校的工作重点。

(2) 在一定区域(市或区)不同层级的布点学校数量匹配上应体现金字塔型的组织架构。即在一定区域(市或区)范围内,提高型学校可能只需几所,而偏向普及性的学校则尽可能扩展。在这一过程中,经费投入、专业师资配备及升学政策等可根据不同层级给予相应的匹配支持,同时对教学标准、课时要求及训练组织等也应体现出差异化。

(3) 理顺校园足球布点学校与职业足球青训系统之间的人才流动通道。职业足球青训系统是培养精英球员的关键,但必须要与校园足球建立起规范的人才流通机制,以保障参加足球训练的学生接受正常文化学习的权利。例如:在小学与初中阶段,不允许学生过早地进入青训系统接受专业训练(这个时间段的学习与训练都应在提高型学校内组织实施);在高中阶段,对有足球天赋学生的升学流动必须得到学校、家长及学生本人的一致同意。

实施分层级设置之所以能够优化校园足球的社会网络,关键在于以通过拉开普及与提高之间的层次来协调布点学校的目标与责任选择,避免了同一层面学校的无序竞争与低效重复,进而使得相关参与主体在足球资源的寻求中取得平衡,找准定位。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家长及学校因足球参与而构建的社会关系将更加紧密,从而形成科尔曼所指的社会网络的封闭性。这种封闭性越强,行动者之间的责、权、利越明确,从而使行动效率得到提升[23]。

3.2 规范校园足球推进中的政策实施,赢得参与者的信任 与校园足球相关的政策是推动足球在学校开展的制度保障,它不仅是具体工作的实施依据,也是激发相关参与主体信任的动力。在此过程中,有关政策能够规范有序,就会使家长产生良好的心理预期,从而增强信任感,社会互动进一步加强,对于整个校园足球社会网络构建是有利的。

(1) 赢得家长对校园足球的信任。家长对校园足球是否信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足球参与是否有利于子女更好地学习与成长。如果与校园足球相关的课时、活动及训练等都能够规范进行,就会给子女带来更好的成长体验,并促进其学习成绩提升,基于理性考虑的家长也必然会支持校园足球。政策的严苛执行应让家长确信:踢足球确实有助于子女的学习与成长。

(2) 争取学校对校园足球的信任。对学校而言,校领导是校园足球最基层的管理者,也是政策最直接的执行者,他们的行为会影响校园足球开展的实际效果。对基层学校而言,可通过对学校领导在政策落实中的表现给予实质性奖励或惩戒,如对政策落实不利的学校实行摘牌取缔的措施,并对主要领导追究责任,对专项经费的克扣挪转行为实施严惩等。以上系列举措若能够切实贯彻、严格执行,即制度刚性约束作用的体现,这种约束将会在相关主体间内化并传递出一种积极互动的信号,也有利于主体间信任的建立,由规范带来的信任会对群体内的合作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3.3 加强校园足球文化建设,积极引导“以普及与分享为主”的发展愿景 (1) 建立“以普及与分享为主”的价值认同。发展校园足球,普及与提高密不可分,但普及是根本,让所有学生群体能够在足球参与中分享快乐与成长是校园足球的最大价值。这种足球参与所带来的快乐与成长对促进青少年发展而言,将体现在培养更多会踢球、身心健康、品质优秀的个体。一些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实践经验表明,只要正确处理好踢球与学习的关系,不仅不会影响学生学习,反而会促进其学习成绩的提升。与此同时,踢足球对于磨练意志品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及养成遵守规则意识等,都是一种极佳的教育手段。

(2) 积极开展“以普及与分享为主”的各种文体活动。校园足球的开展不仅表现为更多的学生走向球场,更要善于因地制宜,推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文体活动。例如,可以要求有一定足球基础的校长和教师定期穿上球衣加入学生球队,作为队员代表班级上场比赛,校长和教师上场踢球的感染力,对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学校可以考虑让学生以世界知名球队名称为班级球队命名,让他们模仿与组织自己的足球联赛,开展形式多样以足球为主题的歌唱比赛、知识竞赛及美术画展等,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足球文化;学校可以定期邀请家长志愿者走进校园共同参与足球活动,通过家长的切实参与,使其更好地理解、认识与接纳足球,从而在子女的足球参与问题上与学校关系更加紧密,促进共识,形成合力。

(3) 正确利用好课程建设,把知识学习和足球文化教育相结合。对于学生而言,参与足球活动并不只是在球场上奔跑,也需要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掌握足球知识、了解足球文化。可通过校本课程开发、自编教材及专家讲座等形式,教授与足球有关的人文历史、竞赛规则及简单的技战术知识等内容,不仅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足球运动,也对其情感、思维及价值观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如福山所言,这种心理认同就是社会资本作用机制的表现,它显然有利于“促进群体间合作行为”的发生。

4 结束语

在政府强有力的推动下,校园足球开展中的场地、师资及资金等问题已经得到明显改善,并初步取得了一定成绩,表现为校园足球的学生参与人数、教学与课余训练、比赛质量与数量以及社会影响力等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与此同时,推进中仍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政策实施重规划轻督查,以及对校园足球价值认识不足等问题。欲解决这些发展中的问题,政府应不断培育与发展校园足球相关的社会资本:尽快对现有布点学校进行分层级设置,以优化校园足球的社会网络;规范校园足球推进中的政策实施,以赢得参与者的信任;加强校园足球文化建设,积极引导“以普及与分享为主”的发展愿景。

猜你喜欢
足球资本校园
金茂资本 上地J SPACE
资本策局变
让足球动起来
少年快乐足球
第一资本观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VR 资本之路
认识足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