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瑜,嵇承栋,许 畅,付强强
(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科研管理部,上海 200090)
产学研合作,是产业、教育、研究三者的协同交流,是促进技术创新所需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以达到资源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目的[1]。自2002年底,我国“中国产学研联合工程”实施以来,该模式的合作形式、内容、水平和效果均发生很大变化。这种合作创新模式已成为推动医疗行业技术革新和升级的重要手段,继而产生产学研医合作的新模式。产学研医合作创新是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的特有组织形式,其中“医”是指以临床医师为主的医疗技术专业人员或医疗机构[2],该类科研项目常由政府部门管控,由生物医药企业牵头联合医疗机构申报,或由企业申报医疗机构作为合作单位参与科研项目,核心是研究开发及科技成果转化,主要目的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以改善临床需求与相关的应用基础研究、产品化推进之间存在脱节的现象。但专利转化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一部分,较少有研究者进行重点研究。
借鉴循证医学的研究方法与理念,检索产学研合作模式在医药卫生行业应用中有关专利转化的管理办法与政策,对这些管理办法进行汇总与分析,优化在产学研医合作科研体系下促进专利转化的机制。
2.1文献检索
① 检索词:产学研医、专利、知识产权、成果
② 检索式:产学研医and (专利or知识产权or成果)
③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学位论文
④ 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网
2.2提取数据及信息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专利研发与转化的优势、存在的问题,产学研医合作形式,研究领域和对策。
3.1文献检索结果本研究根据研究计划制定的检索词及检索策略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网,分别得到相关文献数为94篇、43篇、19篇,通过查重、初筛、阅读全文后,最终纳入9篇文献,文献纳入流程(图1)。
图1 文献纳入流程
3.2文献分析结果产学研医合作创新是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的特有组织形式,其中“医”是指以临床医师为主的医疗技术专业人员或医疗机构[2],该模式是产学研合作模式在医疗机构,或与临床技术人员合作的创新体现。从文献情况来看,以“产学研医”为关键词的科技论文的研究内容多以合作机制研究为主,研究点很少聚焦在专利研发和转化机制研究。本研究发现卫生医疗领域中的产学研合作项目,体现出的促进专利研发及转化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同样存在于医疗机构中。故本文同时将产学研合作模式在卫生医疗领域中有关专利研发和转化的文献均纳入研究,研究内容包括产学研合作中专利研发与转化的优势、存在的问题,产学研医合作形式,研究领域,促进专利研发与转化的政策建议(表1)。
3.3产学研合作模式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所纳入的文献中共有6篇文献指出产学研合作模式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合作模式多以医学类高校与医药企业间的合作[3, 5-7, 9]为主,合作模式包括科技攻关合作模式[3, 7]、联合建立研究开发机构合作模式[7]、设立合作基金,并且要以市场为导向,更利于专利的产业转化。在此基础上,研究机构的加入使得产学研合作项目[1]加速市场导向化科研,促进创新。此外,在政府的支持下,政府发挥其监管及政策支持的作用,产学研项目的实施、经费的投入和使用都能够得到良好的管控[2, 4]。医疗机构的加盟,使得产学研合作项目研究成果得到转化[2, 8],使得临床医学创新尽快得到保护并实现实际价值。
文献可知,产学研合作项目在卫生医疗领域的应用多集中在医疗器械及药物的研发,与现实中临床创新成果产出集中的情况较为契合。
3.4专利研发与转化在产学研合作体系的情况
3.4.1 产学研合作体系促进专利研发及转化的优势产学研合作体系体现在促进专利研发与转化的优势包括:①医学高校、医学研究机构以及医疗机构中具有专利研发的学术环境及人才[3, 5, 6];②医学高校、医学研究机构以及医疗机构具有丰富的研究资源,知识密集[5, 7],能够提供技术指导、项目决策分析以及生产工艺的改良方案[6];③企业具有资金、研发环境、生产设备以及及时的市场倾向信息[3];④政府能够长期支持和引导推动技术、人才、信息等创新要素的共同发展[2, 5]。以上优势能够促进专利的研发,缩短专利转化的时间。
3.4.2 产学研合作体系在专利研发及转化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产学研合作体系下,即使各合作方发挥其优势,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依然阻碍科研项目中的专利研发及转化。
首先,最主要的问题还是专利研发及转化的意识不强,重论文轻专利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3, 5, 6, 9],部分专利内容变为论文从而造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流失,专利申请量较少[2, 8],这与医疗卫生领域职称晋升中专利研发与转化所占的权重较小有关。科研人员缺乏市场意识及信息交流不足,研究内容常常不够契合市场需求,并且医药行业技术成果转化具有投资高、风险高、周期长等特点,造成专利权转让的比例较低,无法实现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8]。
其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不够、成果转化所需资金不足、法律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项目运行效率不高,以及政府监管不足是造成产学研合作模式下,专利申请量仍然没有明显提高,专利权转让率低,自主知识产权流失的重要因素。
再次,产学研合作模式在医疗卫生行业应用中所体现的问题在产学研医科研合作项目中也普遍存在,综合文献中促进专利研发及转化的建议,并结合医疗机构特点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希望能够推动完善产学研医合作科研体系下的医院专利研发与转化机制,促进医院专利的研发与转化。
表1 产学研合作在医疗卫生领域中的专利研发与转化研究
续表
4.1开展以市场为导向的专利研发加强研究人员专业研发及转化意识
① 开展以市场为导向的专利研发工作,发挥企业优势,获取市场讯息,充分利用市场倾向信息对可产出专利并预计可完成转化的项目进行重点立项,提升知识产权研发与转化在此类课题立项、结题中的评估比重,开放经费扶持比重,促进科研课题中可转化专利的挖掘与研发,适当延长报奖成果的应用年限,努力提升医院科研项目中产出知识产权数量以及转化数量的比例[10]。
② 建议没有项目立项或科研项目尚未完成的研究人员,根据临床问题与需求,积极申请专利。随着科研的不断深化,还可以不断提出专利申请[11-12]。改革人事制度中科研考核体系,职称晋升机制可增加专利研发及转化所占的比重,增加相关的奖励机制。
③ 项目申请单位应在可行性方案中分析项目所涉及的专利状况,载明项目的专利目标。在论文、学术报告等发表、发布前,项目承担单位应进行审查,确定公开的内容和时间,避免因技术内容的不适当公开影响专利的申请[13]。项目承担单位在提交验收申请报告时,应报告专利研发任务和目标的完成情况[14-16]。充分保护未公开的,有专利申请潜质的创新成果。
4.2完善合作法律利益分配机制加大资金支持
① 由政府牵头,针对目前卫生行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在卫生行业领域征集生物医药领域产学研医合作项目申报指南,突出专利研发及转化所占研究成果的比重,明确申报专题、研究目标、考核指标以及经费资助额,高效使用经费、完善考核机制。
② 明确申报主体,发挥各自优势,明确义务和利益分配。由生物医药企业牵头、联合1~3家本市医疗机构共同申报。合作单位申报需要签订科技合作协议,规范科技合作协议内容,行业提供许可协议模板,明确分工、保密义务及研发专利权所属,并可对专利转化的初步内容以及资金来源进行限定,保障双方权益,规避一定的风险[17]。
③ 加大匹配经费力度,在政府给予生物医药领域产学研医合作项目固定经费资助额度的基础上,建议申报牵头企业增加匹配经费额度,政府和企业共同投入的研究经费总额的60%以上(含60%)用于合作医疗机构开展研究工作,其中市级财政拨款只能用于本市合作医疗机构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