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恩
铃声响起,孩子们如潮水般涌出,奔向四面八方,一路嘻嘻哈哈,一路玩耍疯闹……这是一段远去的生活映像,这是一种纯真的童年回忆,这也是一份美好的情感收获……而今,“放学路上”已成奢望,现代化似乎正在消解着一切,包括儿时的纯真与趣味……
放 学
龙应台
安安上小学了。半年之后,妈妈觉得他可以自己走回家,不必再接了,毕竟只是十五分钟、拐三个弯的路程。
15分钟过去了,又过了一个15分钟。妈妈开始不安。
1小时又10分之后,妈妈拎起汽车钥匙,准备出门找安安。门铃响了,安安进门,看见妈妈生气的面孔,惊讶地问:“怎么啦?”妈妈生气地说:“怎么啦?还问怎么啦!你过来给我坐下!”安安卸下背上的书包,嘟着嘴在妈妈指定的沙发角坐下。他的球鞋一层泥,裤膝上一团灰,指甲里全是黑的。“你到哪里去了?”审问开始。“没有呀。”安安睁大眼睛。“只要15分钟的路,你走了1小时又10分,你做什么了?”“真的没有呀!”安安渐渐生气起来,声音开始急促,“我跟米夏儿、克利斯、史提方一起走,就这样一路走回家,哪里都没去,什么都没做呀!”他气愤地站了起来。看样子孩子没说谎。“安安,妈妈只是担心,怕你被车子撞了,被坏人拐了,懂吗?”安安点点头:“我知道,可是我真的哪里都没有去。”
以后的日子里,妈妈又紧张过好几次,用电话追踪来追踪去,然后安安又一脸无辜地出现在门口。
妈妈决定亲眼看看孩子怎么走那十五分钟、三个拐弯的路程。
11点半,放学了。孩子们像满天麻雀似的冲出来,叽叽喳喳吵得像一锅滚水。孩子往千百个不同的方向奔跑跳跃,坐在长凳上的妈妈好不容易才盯住了安安,还有安安的“死党”。四个小男生在前头走,妈妈在后头跟着,隔着一段距离。
经过一截短墙,小男生一个接一个爬上去,惊险地走几步,跳下来;再爬上去,惊险地走几步,跳下来……11点45分。
经过一个大铁门,里头传出威武的狼狗叫声。米夏儿已经转弯,现在只有三个男生了。三个男生蹑手蹑脚地走向大铁门,一接近铁门,狼狗扑过来,小男生尖叫着撤退,尖叫声中混着刺激的狂喜。狼狗安静下来,小男生又开始蹑手蹑脚地摸向大铁门……狂喜尖叫着撤退。妈妈看看手腕,12点整。
克利斯转弯,这已到了板栗街。安安和史提方突然四肢着地,肩并肩,头颅依着头颅在研究地面上的什么东西。他们跪趴在地上,背上突出着正方形的书包,像乌龟背着硬壳。地面上有一只黑色的蚂蚁,蚂蚁正用它的细手细脚,试图将一只死掉的金头绿眼苍蝇拖走。死苍蝇的体积比蚂蚁起码大上20倍,蚂蚁工作得非常辛苦。妈妈很辛苦地等着。12点15分。
史提方转弯。安安踽踽独行,背着他花花绿绿的书包,两只手插在裤袋里,嘴里吹着不成调子的口哨。差不多了吧!妈妈想,再转弯就是咱们的麦河街。安安停下来。他看见了一片美好的远景:一块工地。他奔跑过去。妈妈心一沉。工地上乱七八糟,木板、油漆桶、铁钉、扫把、刷子……安安用脚踢来翻去,聚精会神地搜索宝藏。他终于看中了什么——一根约两米长的木条。他握住木条中段,继续往前走。12点25分。
在离家还有三个门的地方,安安停在一株大松树下,仰头往上张望。这一回,妈妈知道他在等什么。松树上住着两只红毛松鼠,它们经常在树干上来来去去地追逐。有时候,它们一动也不动的,就贴在那树干上,瞪着晶亮的圆眼看来来往往的路人。现在,两只松鼠就这么定在树干上,安安仰首立在树下,他们彼此用晶亮滚圆的眼睛瞅着对方,安静得好像可以听到彼此的心跳。
在距离放学时间一个小时零五分之后,七岁半的安安抵达了家门口。他把一根两米来长的木条搁在地上,腾出手来按了门铃。
(选自《孩子,你慢慢来》有删改)
这篇小小说写的是安安上小学半年后放学自己走回家的故事,本来15分钟的路程,他常常要一个小时之后才能到家,妈妈为此担惊受怕,审问安安,并悄悄跟踪亲自察看安安放学回家的路上究竟干了什么。故事写得富有生活气息,耐人寻味。面对安安离放学一个小时了还没有到家,妈妈不安、生气的情态,安安终于到家后,妈妈审问安安的过程中母子的对话与情态,妈妈悄悄跟踪安安放学回家的动作、心理与安安一伙四人回家路上的游戏行为,都描写得非常细腻传神,富有生活气息。小说只客观叙述妈妈对安安的审问与跟踪,不作任何主观的评判,以安安抵达家门口“腾出手来按了门铃”作结,给读者留下悠长的深思空间,耐人寻味。放学后四个小男孩经过一截短墙时一个接一个反反复复地“爬上去”又“跳下来”的举动,锻炼的不只是勇气、胆量,还有反应的灵敏性、动作的协调性、群体的效仿与激励作用。挑逗威武的狼狗既是小男生的俏皮表现,也是培养日后生活中所需要的冒险挑战精神。跪趴在地上观察搬运重物的蚂蚁,是小男生稚气童心的表现,也是他们亲近小生灵、培育爱心的机会。奔跑到工地去搜索一番,捡了一根木条,停在大松树下仰头张望松鼠,安静地瞅着松鼠,既是好奇心的孕育,更是爱护小动物的善心的培养。原来,放学路上正是孩子的快乐时光,是孩子自由滋生、尽情展示活泼个性的广阔天地。
消逝的“放学路上”
王开岭
“小呀么小儿郎,背着书包上学堂。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说我懒呀,没有学问我无脸见爹娘。”三十年前的儿歌倏然苏醒,在我经过一所小学的时候。下午四点半,方才还空荡荡的小街,像迅速充胀的救生圈,被各式私车和眼巴巴的家长塞满了。
开闸了,小人儿鱼贯而出,大人们蜂拥而上。一瞬间,无数的昵称像蝉鸣般绽放,在空中结成一团热云。这个激动人心的场面,只能用“失物招领”来形容。
就在这时,那首歌突然跃出了记忆,一字不差。我觉得像被什么拍了下肩,它就在耳畔奏响了。
这首叫《读书郎》的儿歌,陪伴了我整个童年和红领巾季节。那会儿,它几乎是我每天上学路上的喉咙伴奏,或叫脑海音乐罢。偏爱有个理由:它不像其他歌那么正,念书不是为四个现代化或革命接班人,而是先生和爹娘我觉得新鲜,莫名的亲切。哼唱时,我觉得自己就是歌里的小儿郎。甚至想,要是老师变成先生该多好啊。好在哪儿,不知道。
那个黄昏,当它突然奏响时,我感觉后背爬上了一只书包,情不自禁,竟有股蹦蹦跳跳的念头。
从前,上学或放学路上的孩子,就是一群没纪律的麻雀。无人护驾,无人押送,叽叽喳喳,兴高采烈,玩透了、玩饿了再回家。回头想,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在路上,尤其放学路上。
那是三教九流、七行八作、形形色色、千奇百怪的大戏台,那是面孔、语言、腔调、扮相、故事的孵化器,那是一个孩子独闯世界的第一步,乃至其精神发育的露天课堂、人生历练的风雨操场,我孩提时代几乎所有的趣人趣事趣闻,都是放学路上邂逅的。那是个最值得想象和期待的空间,每天充满新奇与陌生,充满未知的可能性,我作文里那些真实或瞎编的拾金不昧助人为乐一件有意义的事,皆上演在其中。它的每一条巷子和拐角,每一只流浪狗和墙头猫,那烧饼铺、裁缝店、竹器行、小磨坊,那打锡壶的小炉灶、卖冰糖葫芦的吆喝、爆米花的香味、弹棉弓的铮铮响,还有谁家出墙的杏子最甜、谁家树上新筑了鸟窝都会在某一时分与我发生联系。
对成长来说,这是最肥沃的土壤。很难想象,若抽掉放学路上这个页码,童年还剩下什么呢?于我而言,啥都没有了,连日记都不会写了。
那个黄昏,我突然替眼前的孩子惋惜他们不会再有放学路上了。他们被装进一只只豪华笼子,直接运回了家,像贵重行李。我暗暗为自己的童年庆幸。如果说我们那一代尚可叫作露天童年、旷野童年、老街童年,那如今的孩子,则是温室童年、园林童年、玩具童年了。
面对现代街区、路途和现实的社会环境,父母不敢再把孩子轻易交出去了,不允许童年有任何闪失。就像风筝,从天空撤下,把绳剪掉,挂在墙上。再不用担心被风吹跑,被树刮住了。翅膀,就此成为传说和纪念。
或许,你再也看不到这样的情景。一群像风筝一样在街上晃荡的孩子。
我终于想起来了,《读书郎》的词、曲,作者乃同一人。宋扬,湖北人。此歌生于1944年。
(选自《古典之殇》,有删改)
这篇随笔是作者在下午四点半经过一所小学见到家长迎接孩子回家的盛大场面引发的联想与议论。作者见到的是一所小学放学时刻“小人儿鱼贯而出,大人们蜂拥而上”激动人心的场面,听到的是“无数的昵称像蝉鸣般绽放”,各式私车此起彼伏鸣叫的繁响。作者感觉到大人们接小孩如同“失物招领”,热闹过头,嘈杂无绪,了无情趣。此情此景,令作者脑海“倏然苏醒”了三十年前自己孩提时代放学路上的趣人趣事趣闻。作者通过对比手法,将如今孩子的童年称为“温室童年、园林童年、玩具童年”,深情留恋自己那一代人的“露天童年、旷野童年、老街童年”。作者期待如今与将来依然能够见到一群群 “像风筝一样在街上晃荡的孩子”,热情呼唤人们将精神发育、人生历练的“放学路上”还给孩子们。作者的联想是由现实触发的,作者的议论是深刻的,令人警醒的,但愿作者的美好愿望能够成为现实,让我们的孩子真正能够自由快乐地成长,成为精神发育健康全面的人,成为能够自信搏击人生风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