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盛玲
姚建民是一位扎根在祖国大地上默默奉献的农业科技工作者。他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将农科技术送到田间地头,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却从不张扬。这位山西省农科院农业资源与经济研究所的研究员,一直尽心尽力推广渗水地膜旱地耕作技术,为半干旱地区的农民群众送去实用技术。
用科技帮助农民群众增收致富是姚建民常说的一句话。二十多年的科技攻关,他在地膜、机械和农艺等科技创新方面做出了显著成绩,并成功研制出了可使雨水下渗又能防止雨水蒸发的渗水地膜新科技产品。这些产品的转化,为社会创造了近10亿元的效益。特别是在华北、西北地区大面积推广了“渗水地膜全覆盖机械化免间苗高产栽培技术”,创造了旱地谷子亩产超600公斤和旱地玉米亩产超1000公斤的纪录,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
作为一项为旱地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技术,姚建民带着他的渗水地膜谷子穴播技术,来到了2018年全国科技活动周的展览馆。身穿蓝色短袖,皮肤黝黑的姚建民,精神抖擞,完全不像年过花甲之人。在休息的间隙,他接受了本刊记者采访。
不喜欢数学、实验的科研员不是好“农民”
1956年,姚建民出生在山西省清徐县徐沟镇。儿时的他看了不少名著,喜爱哲学。但是,相比文学,他更热衷的还是数理化,而且成绩优秀。
1974年7月,高中毕业的姚建民开始务农,对农业和农村有深刻了解。在这期间,他还喜欢上了动手实验,做了很多“奇离古怪”的事。至今他还记得在务农期间,用塑料绳、木头棒、钉子与砖头这些简单的材料,加上自己一点“奇离古怪”的想法,利用三相电源缺相后保险丝发热原理和塑料绳熔断的特性,发明了一种简易的“自动跳闸”系统,解决了电压不稳时电机易烧毁的问题。这个简易的小装置在村里还用了很多年,为村里的父老乡亲提供了用电的便利和安全。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已经务农近4年的姚建民考进了当时的全国重点院校——大寨农学院(现山西农业大学)。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了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区划研究所,从事农业资源调查与规划及流域综合治理。
“农业研究是我大学的本科专业,毕业后分配到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从事农业是个人的选择,也是个人的历史使命。虽然我高中时代擅长数理化,喜欢做实验,搞一点抽象的东西,本想在数理化方面成就一番事业,但是,时代安排我从事农业研究。我就沿着‘ 干一行爱一行,行行出状元’的传统,踏踏实实地钻研起业务。”姚建民说,“用数学搞农业,这大概是我跟别人不同的地方。学了农业,数学并没有被边缘化,变成了实验室里的数据和框架。”
数理化学得好、动手能力强这些优势,在姚建民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也一直发挥着作用。姚建民一直用数学方法研究农业生态,1982年到1996年,他发表了一批方法性研究论文,从农田生态学到运筹学中的多准则决策分析,对光、温、水、气生产潜力也进行过探讨。
姚建民坚信:科学在于发现,技术在于发明,一切大的发明必然基于新的科学发现。
“半干旱地区小雨发生频率高达72%左右,年降水中有150毫米的小雨为无效降水(相当于2次以上的灌溉水量),半干旱地区天然降水,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率只有30%左右……”这些数字都是姚建民最先统计和发现的。
“当时全国也没有人研究这个,我把气象部门记录的数十年的数据,拿来进行整理、分析,就这样把规律找到了,这都是基于数学,不是凭感觉。数学规律性一旦发现,就很有说服力。”
发现小雨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后,姚建民就从提高降水利用潜力入手,提出了“渗水地膜”的概念,并开始了物化技术攻关研究。当时姚建民提出的“渗水地膜”只是一个概念,最初的想法是设计一种材料能够实现将雨水入渗并得以保持,但要做到有效而且实用,确实不容易。
〉 姚建民对旱地进行检测
“我不惧怕动手,想到了就去做,我习惯早起,先动脑计划好,白天立刻动手研究,遇到困难就再思考,再动手实验,循环往复。”为了找到收集小雨的材料,姚建民选择了各种各样的材料试验,纸张、布匹、秸秆、瓦砾、地膜等材料都无法实现他的设想。综合考虑各种材料的利弊后,最终定位在地膜上,设计出了具有局部微米级双层非对称线性微孔的渗水地膜结构。由于不懂吹塑工艺,姚建民骑车奔波于多个塑料厂家,虚心求教,在配方与工艺上逐步摸索,经历无数次失败,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攻克难关,历经数年,终于获得成功。
不想当厨子的裁缝不是好司机,在姚建民这里就变成了不喜欢数学、实验的科研员不是好“农民”。一个学农业的人去设计地膜,甚至去设计地膜配套的机械,在行外人看来有点跨专业,姚建民却说:“人总是在不断学习进步,科学都是互联互通的,农业也是一门交叉学科。从农学学科深入到材料、机械,实际上研究的是旱作农业。农民缺什么技术,咱们就研究什么技术。”
〉 姚建民指导农民使用渗水地膜
为指导农民曾一夜疾行千里
“渗水地膜适宜在半干旱冷凉区进行推广,主要在降水300毫米到450毫米区域,适宜在我国长城沿线、内蒙古东部和东三省西部、青海省与新疆北部等地区推行。渗水地膜旱作高产技术不仅要因地制宜,考虑气候、光照、海拔、土壤等自然条件,还要根据不同的作物种类,再进行设计、调整。”姚建民的山西口音很重,听着有点费劲,但他谈到渗水地膜旱地耕作技术推广时的认真劲儿和严谨的态度,都令人动容。
从科研实验室到农民的农田,从书本上的文字变成农民手中熟练的技能,这之间的转化不止“最后一公里”,而是执着的坚守和上万公里的田间奔波。
还没有到盛夏时节,姚建民的胳膊上已经晒出了一条明显的分界线,脸上也是日光照射出的黝黑的皮肤,除了鼻梁上架着的一副银边眼镜,肤色已经和常年在地里干活的农民没什么区别了。今年已经62岁的姚建民,一年中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外奔波。春夏秋三季,他出现在田间地头,冬季农闲时节,他又来到实验室、工厂,研究改良渗水地膜和农业机械。
“我们从今年三月份开始,一直在长城沿线做技术指导。我的微信朋友圈就是我的日记,基本上我在哪里,就用微信发出来,记录下来,就知道各地的进展,今天干了些什么。”姚建民笑呵呵地说。
渗水地膜旱地耕作技术不仅仅是一个渗水地膜产品,还必须配备相应的波浪形覆盖机械化栽培模式。对于全新的渗水地膜,农民容易接受,但是让农民认可这套栽培模式就非常困难了。比如:渗水地膜谷子穴播技术,改变了传统的间苗作业,既能省工又能增产。起初农民根本不相信,认为是胡闹,直到亲眼看到效果才肯相信。经常有地方只买几卷渗水地膜回去做试验示范,姚建民也不辞辛苦,一天跑好几个县,去当地给农民调试机器,指导播种。
“姚老师出了名的爱专业,能吃苦,也从来不怕吃苦。这个年纪精力还很旺盛,常年在外面跑甚至不输年轻小伙儿。我们经常一天跑上千公里,这是常有的事。有一回我们早上七点多从太原出发,到宁夏已经是晚上十点多,街上店都关门了。还有一回,从山西到陕西,一天两场培训会,我们连夜开车走了整整一晚上,一夜就跑了上千公里,第二天早晨六点半才到陕西的县里。早晨八点钟就要去给农民讲课,吃完饭下午就到另一个县去,一天一夜没合眼。”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杨三维经常跟姚建民一起到各地,他深有感触。
“要做就要做好。”秉持着这样的原则,十几年如一日,长城沿线的旱地上经常可以看到姚建民奔波的身影。多年来,他带领团队成员,走遍山山水水深入千家万户,进行机器调试、技术培训、播种,对农户手把手教学,得到农民群众的广泛认可。2017年这项技术推广70万亩,增产幅度50%以上,成为山西省等地扶贫的主推技术,2018年预计,将在百万亩土地上应用。
退而不休要继续攻克难关
〉 姚建民在田间指导
科技是产业扶贫、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在姚建民看来,农业技术要让一亩地多收几百斤庄稼,让农民多赚几百块钱,有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才是好技术。让老百姓看到希望、财富,才能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这也是科技扶贫的根本目的。
长城沿线乃至镰刀湾地区,冷凉、干旱、多风、沙壤土是其共有的特点。这些在别人看来贫瘠的土地,恶劣的环境,他却认为生态没有好坏之分,只有特点之别,将生态特点转变为优点便是优势,发挥好优势便是财富。农业科技扶贫的关键是要有一套管用和实用的先进农业技术,一定要高效利用生态资源,渗水地膜旱地耕作技术正是如此。具有渗水、保水、增温、调温、微通气及耐老化等多种功能,与覆盖普通地膜相比,可提高天然降水利用率,提高表土层肥料利用率,有利于作物根系呼吸,促进作物生长发育进程,大幅度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如今,很多农民在蔬菜、棉花、玉米等作物上已经大量使用。
随着近些年扶贫工作的开展,应用旱作农业技术来扶贫,给渗水地膜旱地耕作技术带来了更大的舞台。姚建民觉得,多年来钻研的成果,通过扶贫工作有了用武之地,让他和团队受到鼓舞,干劲更足了。
“原来社会上对这项技术不是很关注,以前是拿着技术去找地方做示范。现在很多地方政府、合作社都特别希望我们去给农民讲课,实地指导、操作。”
记者问及最近去了哪些地方进行技术指导时,姚建民眯着眼认真回忆起来,一时想不起来,最终还是打开手机朋友圈。记者滑动着手机发现,他的日程安排真的就是满满当当,这两周一边忙降解渗水地膜配方与工艺研究,一边还去了山西长治市的壶关县、屯留县和武乡县、临汾市的翼城县和吕梁市的石楼县,以及陕西省榆林市的佳县,进行渗水地膜和降解渗水地膜穴播谷子技术示范区的田间培训。看起来一天也没休息。
“今天我们刚从太原赶到北京,明天我们参加完活动就要赶回山西,再去这些地方继续进行技术指导。说实在话,来北京参加全国科技活动周,反倒是让我休息了一天,相对轻松些。不过我这脑子里还想着事儿。最近一段时间,西北很多地方一直都不下雨,农民们都很着急,我心里也急。我们团队都在田间指导农民旱地播种,种上以后等天上下雨,下过雨就出苗了,还有土壤水层比较深的,通过深翻也能种,很多试点还在等着指导,我也得赶着回去。”
谈到未来,姚建民摘下眼镜,揉了揉眼睛,说到:“年轻时,我希望自己未来成为一个职业研究人员,力争成为一名科学家。我觉得前者我已经做到了。现在我已经退休,但作为一名致力于旱作农业技术的科研人员来讲,只要身体允许,在接下来一段时间里,我将与科研团队一起继续攻克全生物降解渗水地膜技术的研发难关。但是,明天和未来总是属于年轻人的。我还是期望降解渗水地膜科研团队快速成长,为建成长城沿线降解渗水地膜旱作高产高效环保杂粮优势带,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