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生干部”补课正当时

2018-08-03 10:27史扬帆
党员文摘 2018年6期
关键词:铅笔头年轻干部文摘

史扬帆

“脸生干部”,特指“干部不了解群众、群众不了解干部”的现象。“脸生干部”有三大特征:有干部不熟悉基层的,有群众不熟悉基层干部的,有工作出不了机关门的。所有这一切,都剑指基层干部作风不实的病灶。

群众的智慧是无穷大的,散见于精妙的语言中,蕴藏在生活的细节里。“脸生干部”的出现,根源还在于一些干部群众观念不强,对基层感情不深,宗旨意识不牢。

“脸生干部”源于“经历浅”。现在的年轻干部,大都是出了家门又进校门,出了校门又直接进入机关门的“三门”干部。还有的干部久居城市,对农村工作和生活不熟悉,势必造成进不了门、搭不上话、入不了心的情况,甚至出现“想当然”或者认识偏差。出现这些问题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正视问题、补齐短板,对年轻干部、“三门”干部有针对性地加强锻炼培养,并不是难以攻克的难题。

“脸生干部”源于“不实干”。世界上就怕“认真”二字,认真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是一份应有的担当。工作实绩如何,要看群众是喜是忧。恰恰在此处,照出了“脸生干部”身上的问题和短板。群众不熟悉基层干部,这是对某些干部作风漂浮的讽刺,是干事创业不实的注脚,如果推进工作仅是满足于“上下级动嘴、社区里跑腿”,这种工作必然影响面有限,与群众的粘合度不高,更谈不上改进和提高。

“脸生干部”源于“机关病”。深入基层、与群众交流是一门大学问,基层是最好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仅是坐在机关大院里面“坐而论道”“电话调研”,是不可能了解掌握到實情的,工作更谈不上落地生根,最终只能看似热热闹闹、实则冷冷清清,好事干不好、大事抓不牢,工作走不出机关门,进不了百姓门。问题的病灶就在于高高在上、脱离群众的机关病。

“脸生干部”是支流不是主流。只要在干部成长路径、工作推进方式、工作作风养成等方面综合施策、标本兼治,是可以扭转的。与此同时,“脸生干部”的问题不容忽视,必须谨防小毛病演变成大问题,应该进一步优化年轻干部成长路径,切实加强作风专项整治,持之以恒反“四风”、转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让“脸生干部”在基层的大课堂中尽快补齐宗旨意识这堂必修课。

(摘自《人民论坛》)

猜你喜欢
铅笔头年轻干部文摘
铅笔头的启示
铅笔头的启示
IAPA文摘
年轻干部面对“三重门”
年轻干部要过“一道坎”
年轻干部要做到“五个过硬”
参加座谈会的新任职年轻干部
快乐的铅笔头
文摘
健康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