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学教学理念刍议

2018-08-03 11:44赵雪莹李冀陈宝忠胡晓阳毕珺辉唐明哲曹明明
魅力中国 2018年11期
关键词:方剂中医药临床

赵雪莹 李冀 陈宝忠 胡晓阳 毕珺辉 唐明哲 曹明明

中医药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长期的、大量的实践中形成了理、法、方药的完整体系。中医方剂学是该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学的“桥梁”学科。它是阐明和研究方剂的基本理论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科学,是学习中医药各专业必修的课程之一,也是临床实践必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中医学各专业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其学科特点,以中医药教育教学规律、知识传承规律和人才的成长规律为基本出发点,探索适合中医方剂学教学的方式与方法。

一、“整体观念”教学思想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两大基本学术特点之一。中医学的基本理念就是整体观念,其内容为:人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的统一性的思想。这不仅是中医思想的精髓,也是中医教学思想的核心。在中医教学中,应把握中医学的整体性思想,给学生一个完整的中医理念及相关体系,使学生从一开始就从整体上来研究、学习中医知识,而不是孤立、片面的学习中医知识[1]。

《方剂学》是中医药体系中的一个独立分科,它是在完成辨证立法后,实施治疗的必要手段。介于基础与临床知识之间,是中医基础与临床联系的桥梁,只有对《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熟练掌握,才能学好《方剂学》,才能联系临床各科。在授课时要将中基、中诊与方剂学有联系的知识,整合起来,使学生在知识结构和学习思路上形成一个整体概念,巩固了已学的知识,明确了方剂的功用、主治的临床方向,为以后临床课的授课打下基础。

《方剂学》本身又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从它的分类原则就可以看出,每个章节的方剂都是针对中医病机体系中的一个环节而设立的,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疾病进行治疗,或从一个角度对不同的疾病进行抬疗。前者如对同是下痢赤白的痢疾,从病机角度考虑,若是湿热痢,则首选芍药汤,若是脾胃虚寒而致久泻久痢,则选真人养脏汤为宜。后者如无论是胸隔满闷,厥阴头痛,还是手足厥冷,烦燥欲死,只要與胃中虚寒、上逆有关,都可选吴茱英汤。这就是从横的方面结合起来,使学生把《方剂学》本身看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主要从总纲每一章节的小纲以及功用、主治相近的方剂对比三个方面进行教学。总论是阐述方剂学的基本理论,中心是常用的治法及组方原则,还包括分类、变化、剂型、煎服方法等。它是阐明中医方剂规律的主要依据,也是中医临床应用方剂的基本手段。教好总论,就为教好各论打下良好的基础。每一章的小纲前言部分是整章的小纲领,将本章节方剂的共性、适用范围、配伍原则、使用注意等都作了阐述。教好小纲,能使学生掌握本章节方剂的共同规律,可避免学生对每一个方死记硬背的现象,也可使学生不产生一证对一方或一病对一方的机械倾向,使学生一开始就把握“病变药亦变”的活的治疗思想。有一些方剂由于功用主治极其相近,难于区别,通过对比,才能掌握。最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同章节功用主治相近似的方剂的对比,另一种是不同章节功用主治相近似的方剂的对比。这是从纵的横的小方面上的联系。运用整体观念指导《方剂学》的教学,就是把它放在中医理论的整个体系中去考查,同时又把它作为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分析其内部的相互联系性和统一性,找出其规律,提高教学效果。[2]

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思想

“理实一体化”即理论实践一体化,是打破理论课、实践课的界限,将方剂学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融于一体,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突出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应用性、综合性、实践性,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有限时间内自主了解方剂的药物组成、配伍规律,培养学生能根据组方原理和配伍方法分析、运用方剂的能力,构成学生自己的知识框架与实践能力。

方剂学上联基础理论,下挂临床,是基础理论过渡临床学科的桥梁学科,既有很强的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学要求学生学完方剂学课程后,达到能运用已学知识去处理比较简单疾病的水平。为此,方剂学教学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以培养学生运用方剂与自主创新能力。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安排方剂临床见习课,因目前方剂学教学偏重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培养,而对临床处方能力等基本技能的培养则相对缺乏,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安排教学见习,结合临床实例,进行理论教学,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方剂学的基本知识,增加感性认识,而且能够达到训练动手能力和培养学生运用方剂的能力的目的。教师还可以开展课堂病例讨论。应在教学完成每一个章节后,有计划地选择典型病例,模拟诊病处方,要求学生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对病例进行辨证分析,明确诊断,确定立法选药组方,也可让学生依据证候变化,自己组创新方,或用已学过的方加减,以适应病情变化。这样通过病例讨论,使学生将中医理、法、方、药融会贯通,既有助于理解掌握已学过的方剂,又加强了临床技能的训练,同时也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还使课堂气氛活跃生动[3]。

三、教学与科研并举的教学思想

教学和科研在本质上是一种认识活动。它们有着内在联系,互相促进、互为条件。把科学研究引入中医方剂教学过程中,使教学和科研紧密结合是培养现代中医药人才的重要途径。现代中医药教育要求要培养中医药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科研的基本功,培养中医药人才的科学素养;况且中医药学是一门传统科学,需要继承和发扬;中医方剂学的科学研究前沿和成果较多,如现代的许多新药开放都要有方剂学的基础,需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科学研究的根本是培养创新精神,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归根结底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方剂学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目前尚无明确答案”的知识点或“尚不能完全解释”的现象,都可能成为本学科研究的突破点。通过中医方剂课程的学习,着重培养学生的文献研究、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的能力:(1)文献研究:学生能运用中医传统研究方法,借助文献学知识,对有关方剂的源流、历史演变及其规律以及现代研究进展进行深入、系统的总结,从方剂理论阐释、治则探讨、方药研究、历代医家方论和临证经验等方面对方剂学科的基础知识进行研讨,以更好地继承古学,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才能有所发扬和创新;(2)临床研究:通过课堂病案会诊训练和临证实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在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结合组方配伍规律和原则,灵活地遣方用药,提高临床诊治技能;(3)实验研究:在了解目前方剂实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方剂学理论体系内涵及疾病实质、治疗机理、经典方药及其在此基础上发展研制的中药新药药理、药效、毒理、配伍规律与疗效机理的方法和思路进行初步学习,掌握基本实验技术和手段[4]。

根据学生学习阶段的特点,采用课堂教学和业余爱好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不同形式和内容的科研活动,以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手段和技能。将教学与科研有机地结合起来,将知识传授、创新意识培养与能力训练协调统一起来,从综合能力训练入手,采取更多的方法和形式,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加强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教学与科研并举,是教与学双方互赢的过程。一方面,它可以敦促教师始终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去思索和探讨,不间断地将新知识、新理论融入课堂教学,丰富教学内容,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对学科知识的系统学习,能较全面地把握科研动态,了解学科发展的方向,掌握科研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思路,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工作热情,锻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自身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踏实的学风。[4]

现代中医药高等教育是以现代高等教育理念为先导,突出中医药教育特色,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科技创新人才。这需要建立中医学与人文科学整合的教育内容观;“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5],树立培养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核心的教育目标观。中医方剂学的教育教学也必须遵循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依据中医药学的理论体系、知识结构构成、知识传承方式、人才成长规律来进行知识的传播,不断地提高中医药人才的素质水平,为培养合格的中医药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尚德阳,《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思想改革初探[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7):182。

[2]丁诗语等,整体观念思想在方剂学教学方法中的运用[J],菏泽医专学报,1998,10(3):95-96。

[3]林丹,浅谈中医方剂学教学关键环节[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10):42。

[4]王欣,白晶,方剂学教学应重视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中医药学刊,2005,23(10):1827-1828。

[5]侯自新,注重学思结合 注重知行统一 注重因材施教——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中的数学课程建设与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2(3):4-7。

猜你喜欢
方剂中医药临床
舒肝宁心汤治疗心悸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眸慢性溃疡59例临床观察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何谓中医“七方”
中医有“七方”
中医药走遍全球再迎变革
探讨疣体注射法联合中药马齿苋方剂治疗跖疣
首部中医药综合性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诞生
中医治疗Meige综合征的临床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