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_向沛文 成都市棕北中学
张爱玲曾说:“无论如何母亲的钱我是要还的。”
但她更早之时也说:“问母亲要钱,起初是亲切有味的事,因为我一直是用一种罗曼蒂克的爱来爱着我母亲的。”
仅仅是要钱这样一个简单的举动,张爱玲每次都要承受母亲黄逸梵的指责和谩骂,她回忆这段经历,认为“那些琐碎的难堪,一点点地毁了我的爱。”并在此后发誓终有一天要将那些年向母亲要的钱全部还给她,并且也做到了。这样一个“还”的举动,似乎洗刷了她长期以来所受的委屈,但最终不过是母女相争两败俱伤。
作为弱势一方,孩子似乎更容易被父母视作自己的附属品,也因此很少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换位思考,更无从谈及平等的亲子关系,这对于本就在很大程度上依附于父母生存的孩子来说,他们的自尊极易受到打击,甚或因此逐渐失去规划生活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而另一方面,父母不太妥当的言行和价值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孩子自身的个性塑造。
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从文化和社会因素出发,提出了人格发展学说。他认为孩子在4到7岁的学前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这个时期子女会对同性一方的父母产生自居作用,又称“认同作用”,即子女会无意识地将父母的某些方面或属性同化为自己的方面或属性,这样一个心理过程,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有样学样”。这也是为什么经常会有人感叹:明明不喜欢父母的诸多言行,可不知为何还是复制粘贴般活成了他们的样子,而子女在这个复制粘贴的过程往往没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能力,不良的言行和价值观就由此延续。
与母亲的关系,困扰了张爱玲(左)一辈子
此外,在习惯性忽略孩子的感受和想法,以及自身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双重催化下,父母往往会进一步形成一种错误的自我定位:从主导者升级为主宰者。有学者对过去包办婚姻的成因分析认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经过时间检验的最经济而有效的方式,能最大程度上保证一个新生家庭在未来的生存力,保障其长久稳固,这是否能看作是父母居于经济主导地位下产生主宰心理的一种延续?也就是俗称的“我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好”?
英国心理学家奥利弗·詹姆斯在其著作《天生非此》中提到:
如果你认为孩子是可塑的,那么他们最终得以改变的概率就很大。特别是,孩子在最初越是相信自己能力不足的说法,那么当他们得知自己的能力可以改变时他们提高的幅度就越大。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尽量不让自己的主观意见影响限制孩子的发展……
但出于“我是为了你好”心理的家长所想的不是让孩子去自我塑造,而是想当然地认为孩子只要按照自己的设想去成长,就能发展为自己理想中的样子,从而完全忽略了子女个人在这整个过程中的感受、想法乃至规划,殊不知他们所谓的“为了你好”又往往是一场赌注,胜负只在一念之间,赔上的却是子女的一生。
电影《大鱼》是一个有着童话情结的魔幻电影,片中主人公爱德华在晚年回忆自己年轻时候环游世界的经历,讲述了很多超乎现实却精彩绝伦的冒险故事,但他的儿子威尔并不领情,一度认为这都是父亲的臆想,甚至因此感到厌烦,离开了父亲,中断了和他的联系。
若干年后,父亲行将就木,威尔回去见他最后一面时,他才终于明白了父亲编造这些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故事背后的真实心理,理解了在面对现实的残酷和乏味之时,父亲坚持营造属于自己的充满温情的内心世界的心境。
如果说父母对成长中的子女缺乏理解是由于自己的主导地位所致,那么成年后的子女对父母缺乏理解则主要源于从前的偏见和主观臆断。父母和子女在相处的岁月里不断增加对彼此的认识和看法,但很多时候双方都不会有意识地去验证它正确与否,久而久之,那些错误的看法就堆积成了偏见,导致子女难以去认同父母,甚至阻碍他们对父母表达情感。
《圆桌派》:你与妈妈的相处模式?
谈话节目《圆桌派》第三季关于“母亲:你与妈妈的相处模式”的话题,主持人窦文涛谈到自己的母亲,说:
“我现在想起来啊,我们都不太会跟父母表达感情,比如说我现在想起我妈呢,我对她的印象就是,怕花钱,能吃苦,从小就能感觉到,多少辛苦的事情,好像她都特别能扛,而我们呢,平常就没有那个意识要跟妈妈抱一下……”
他的观点引起了其他三位嘉宾的同感,接着他就提到了自己在四十多岁的年龄反而会主动用行动去表达对母亲的爱,他也发现这会让母亲在心里感到高兴。
许子东分享自己的故事,讲到自己在年轻时候曾责备父亲没能像他的大学同学那般术业有专攻,并完成一部内科学的巨著,而只是担当医师工会的秘书长,做很多社会工作。但后来,他发现自己走回了父亲的老路,也慢慢理解了父亲做这份工作的心情。
子女这样一个角色,很容易让人把索取和获得变成一种习惯,这点不仅仅表现在物质上,有时候在精神上子女也会对父母要求过甚,而这个社会对家庭教育的越发重视也容易让子女将矛盾的源头指向父母,子女对父母的看法和认识也因此容易走向一个固定而刻板的模式,可能很久之后才会真正改变,可过程所花去的时间和代价似乎又很不值得,于是才有了悔恨、遗憾之说。
当父母进入老年状态时,身体机能的逐渐衰弱伴随而来的是对情感体验的进一步敏感化,这个时候,子女情感和精神上的支持也会被他们放在越发重要的地位上。国外研究发现,老年人所获得的社会支持(一般是指来自家庭、亲友和社会其他方面对个体在精神和物质上的慰藉、关怀、尊重和帮助)与其幸福感、生活质量呈显著正相关;而国内研究同样发现,子女对老年人的孝顺是后者社会支持的重要方面。这样的结果也充分验证了子女对父母表达情感上的理解和支持的必要性。
纪录片《扔海星的人》讲述了三个热衷于推动解决人类饥饿现象的普通人:一个坚持每天帮流浪者解决衣食住行问题的印度厨师Narayanan Krishnan,一个常年与病魔斗争却在黑夜中给饥饿的人送去三明治的退休中学教师Mr. Law,以及独立建立菜园来帮助穷人以期终结饥饿问题的加州小女孩Katie Stagliano。
Katie Stagliano正是读中学的年龄,但在这个众多人都在享受青春的美好的年龄,她通过自己的辛劳,克服重重困难,忍受了同龄人的不理解,用学校捐赠的农地培育蔬菜,建立了非营利组织Katie's Krops,将蔬菜提供给饥饿的贫民,也因此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助。
在她努力的背后,缺少不了的是父母的支持,当她的母亲接受采访时,谈到女儿的这项长期行动,她说:
“我们会说,你可以做一些不同而非凡的事,但你仍然可以做一个孩子,这需要完美的平衡。我知道许多人会说,我们不明白,为什么不能让她做个孩子?知道吗,不是我们让她怎样做,这都是她自己的选择,这是她的一部分,这是她生活的一部分,如果你把凯蒂菜园从她身边带走,那就拿走了她的手臂一样。”
凯蒂的母亲没有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子女,而是希望她按照自己的理想和价值观去生活,并在背后给予全力支持。同时,她仍然希望让凯蒂相信,自己可以无条件地享受作为子女应得的来自家长的关心和爱护。在整个过程中,凯蒂的母亲将自己作为家长对子女的引导以及作为长辈对晚辈的尊重这二者平衡而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成为凯蒂践行理想的最为重要的基石。
电影《伯德小姐》剧照,女主人公与母亲
2016年,有针对成人亲子关系的在线用户调查报告显示:超七成子女几乎不会开口对父母表达爱意,尤其是男性;而这之中有六成子女知道父母是希望听到来自子女的爱的;近七成子女每次与父母联系不超过十分钟,平时通讯联系越少的每次时长就越短。
与此同时,在微信如此普及的今天,父母们好不容易跟上时代的步伐了,作为子女的年轻一代又开始因为他们的中老年表情包、鸡汤养生朋友圈而选择了对其屏蔽。
对于视孩子为自己的精神寄托的父母来说,想要走进子女的内心世界就好比想要空手走进一间上锁的屋子。大多数子女从青春期开始,他们的世界就不再愿意完全对父母敞开,与之同样关闭的还有自己的情感大门,有部分人甚至会在成年之后由于种种原因和父母增大隔阂,以至于无法再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沟通。
但作为子女应当意识到,仅仅是于细节处做出的微小改变也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父母心中的失落和担忧,诸如口头表达爱和感谢、一次真心实意的嘘寒问暖、庆祝父母的生日,其中任何一桩都能给予他们巨大的幸福感。
不管是幼年子女和中年父母、还是成年子女和老年父母,和解是“亲情”这个人生命题中我们都应该努力达到的目的。
作为子女,我们可能和电影《伯德小姐》里的女主人公一样,面对自己和母亲之间的关系感到困惑和苦恼。但也会在这一切纠结和烦恼短暂过去之后,从父母身上细微的变化里寻找到自己可以妥协和迁就的理由。
而作为父母,对于子女的爱和教育则是他们一辈子的“试错—调整”的过程。在这个命题里,解题的双方都应当用心为对方变成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