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兴
脊椎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属于临床较为严重的骨折,脊椎骨折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对脊椎骨折实施明确诊断对准确治疗有重要作用[1-2]。按照患病因素可以将脊椎骨折分为良性脊椎骨折与恶性脊椎骨折两种类型,良性脊椎骨折类型常见的主要是骨质疏松与脊柱外伤。恶性脊椎骨折主要为原发性与转移性肿瘤。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脊椎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脊椎骨折诊断中采用螺旋CT、磁共振成像和X线检查诊断的临床价值,现分析如下: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脊椎骨折患者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80例患者中男性44例,女性36例,年龄28~88岁,平均年龄为(60.4±3.2)岁。患者临床表现主要是脊柱活动受限,后背部、颈肩部、腰骶部剧烈疼痛,有些患者部分感觉消失,甚至部分生理反射消失。
X线检查:使用X线摄影仪,让患者呈胸腰段脊柱正侧位的摄影体位,把球管焦点放置到肢体位置距离设置为100 cm。电压限制到80~120 kV,电流量为300 mA,电流量设置为150~250 mAs。按照患者脊柱厚度适量增减电流强度。
螺旋CT检查:使用16排螺旋CT检查诊断仪,重点扫描疑似骨折或者骨折锥体位置。扫描参数设置为:层厚5.0 mm,间隔为5.0 mm,螺距为0.75。扫描后使用骨算法薄层实施图像重建,重建层厚设置为2.0 mm,重建间隔为1.8 mm。将获得的图像发送到工作站。并且进行平面重建,分析多层面曲面重建方位。
核磁共振检查:使用高场强磁共振扫描仪,所有患者均实施核磁工作扫描T1WI、T2WI像。扫描参数设置:核磁工作平扫时,矢状体位T1WI设定为TR 644 ms与TE 33 ms,矢状体位、横轴体位FSE T2WI设置为TR 300 ms与TE 98 ms。层厚最佳设置为4~5 mm,层距设置为0.5~1.0 mm。增强扫描时,采用15~20 ml造影剂,使用高压注射器注射进患者肘静脉。
比较三种检查方式对脊椎骨折的检出率。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MRI与CT对于脊椎骨折检出率要明显高于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778,P=0.000;χ2=12.269,P=0.000)。MRI与CT对于脊椎骨折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25,P=0.155),详见表1。
表1 三种检查方式对脊椎骨折检出率情况
脊椎骨折多因间接外力所引起,受伤原因主要是由于高空坠落时,患者臂部、足部着地,甚至存在不完全、完全瘫痪表现,例如感觉、运动功能的丧失以及大小便障碍等[3-4]。因为脊椎骨折结构、受伤机制等的复杂性,对脊髓损伤分类并没有统一的规定与方式[5]。
对脊椎骨折疾病的治疗通常采用常规X线检查、核磁共振、螺旋CT检查等[6]。X线主要表现为椎体外形改变和骨折线。CT可清楚显示骨折范围和程度。MRI可以发现骨折所致的椎管狭窄、韧带断裂和脊髓损伤等继发性改变[7-8]。本次的研究结果显示,MRI与CT对脊椎骨折检出率高于X线检查。说明在脊椎骨折疾病的检查诊断中,采用磁共振、螺旋CT两种检查方式,可以提高检出率,为临床正确诊断疾病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本文研究中,磁共振检出率为100%,螺旋CT检查存在漏诊现象,但两者检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线检查漏诊与误诊现象相对较多。但三者各有其优势,MRI不能完全替代X线和CT检查。
综上所述,在临床脊椎骨折检查诊断过程中,螺旋CT、磁共振诊断准确度高于X线,磁共振与螺旋CT在脊椎骨折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