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孙兰凤
课程建设的过程是园本化、科学化的探寻过程,幼儿在获得健康成长的同时,也实现着教师的专业成长。我园自2015年申报的《基于美育的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实施以来,在各级专家指导下,结合“六个支架”的要求,幼儿园课程通过一次次的传承与超越,使理念与行为逐步趋近。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作为落实主体不断汲取着教育智慧,并将其转变为课程实践的行动。我们欣喜地发现教师们在一步步地成长,他们从开始的迷茫到不断追问,再到及时反思调整,教育理念和专业技能不断提升。
在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中,我园教师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的成长历程。
我们在省群专家的引领下对教师的学习和成长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首先,组织教师反复研读虞永平教授的《课程游戏化的意义和实施路径》和张晖教授的《六个支架的解读》,按专家推荐的书目充实了大量的图书资料,丰富了课程游戏化的专业理论书籍。同时,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经验文章供大家学习,并将文章题目、来源以“菜单”的方式提供给教师,让教师按需“点菜”,自主学习,开展专门性的好书共读交流活动。每学期推荐一两本教育专著,利用业余时间、双休日和寒暑假认真阅读,开展全园性或年级组内的交流,要求每位教师结合教育实践谈谈对课程的理解。我们还定期举行班组式、联片式读书沙龙活动和骨干教师读书沙龙活动。多种形式的读书交流活动使每位园长、每位教师将学习作为一种习惯和一种生活方式。
一是经常邀请市、区幼教名师及专家来园指导。通过开设讲座、现场剖析教育活动等方式,促进教师专业理论水平的提高。二是轮流、分层安排教师外出参加各级园际间的学习研讨和专业培训,让不同层次的教师在交流、对话中互补互惠,获得成长。三是充分利用共建园名师和我园骨干教师资源,建立合作研究共同体,定期组织两所幼儿园的教师进行沙龙式研讨学习,邀请共建园名师对我园教师进行课程游戏化方面的经验介绍,定期轮流安排教师去共建园跟班学习,通过撰写心得进行交流分享,互相启迪,实现多元式交互学习,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开展体验式与案例式教研活动,通过户外游戏、区域活动等现场观摩研讨,进行案例分析,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全园进行经验分享,拓宽教师思路,激发教师的反思能力,有效促进教师行为的转化。
课程游戏化的建设过程实质就是深入贯彻落实《指南》精神的过程,而课程实施的核心要基于儿童发展的立场。如何让课程改变传统模式下的“以大人之心,度幼儿之腹”的现象,让儿童的学习看得见,是目前学前教育倍受关注的话题。作为教师,首先应学会如何客观观察、记录幼儿的行为,这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备素养。在课程实践中,我们不断转变自己的视角,努力走近孩子。而现实中绝大多数教师观察后不知所云,无从下笔。如何通过文字、影音等捕捉有价值的信息呢?难点在于聚焦点落实在哪里。为此,我们鼓励教师坚持用白描的方式做记录,保证信息的客观性。同时,根据教师观察意识和目的性不强、缺乏观察点和技巧等问题,我们拟定各活动环节具体的观察要点,科学设计多种表格,有针对性地记录幼儿的行为,对照《指南》对幼儿行为作出分析、反思,及时调整策略。利用年级组教研活动时间对照《指南》目标,让每位教师口头列举案例。通过幼儿的表情、动作、行为、语言等分析幼儿正在发生的学习及典型性行为。引导教师运用文字或表格记录、录音、摄像等多种方法观察、记录幼儿行为,利用教研活动日,大家用即兴谈话或沙龙的方式,讨论自己观察到的儿童行为,交流观察记录并提出困惑,全体教师在互相启迪、思维碰撞的研讨氛围中实现多元交互式学习,让关注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成为教师的一种工作常态。
环境是幼儿园课程的根基,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总是在与环境材料的互动中发生的。为此,近年来我们发动全园教师按照课程游戏化的要求,对幼儿园室内外环境进行全方位地分析、定位,进行因地制宜的改造,做到合理布局、有效利用,体现小、精、巧、雅的特点,将爱的文化、游戏精神、审美元素渗透于幼儿园环境创设和氛围营造的实践中,使园所环境不仅体现了自然生态美、社会文化美、艺术欣赏美、人文和谐美的审美特色,还具有丰富性、适宜性、互动性的游戏化特色。我们增设了沙水区、野趣园、种植园、饲养角、小土坡;巧妙利用园内围墙,将其改造成涂鸦墙、攀爬墙;添置大量游戏柜、户外积木、攀爬架、轮胎、竹梯、工字轮等。改造后的户外环境打破了单一的体育锻炼功能,扩展成可供幼儿自主选择、运动、艺术创造、社会角色表演等多元化游戏环境,真正体现了“让每一处墙壁会说话,每一个角落能互动”,为幼儿的探索性学习和各领域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天地。
室内区域规划设置力求做到:充分利用空间,满足幼儿活动及多元发展的需要;尽可能封闭,又方便进出;注意动静分开,不相互干扰;材料开放呈现,又有明显的标志,方便幼儿取放;幼儿参与讨论,自主确定区域规则,并张贴在醒目处,内化幼儿的自律行为。我们鼓励教师反复、深度研讨《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排查各班区域设置中遇到的问题,布置相关的学习材料与实践作业进行逐一练习,并在区域设置中反思、调整自己的实践行为,使教师在班级环境创设与幼儿学习关系的把握上更加明晰理论与实践的思路。通过不断的学习反思,改变教师传统的思维方式,学会用课程游戏化的理念来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从以前被动的实践者、反思者逐步成为一名积极自觉的研究者。
根据我园“基于美育的课程游戏建设”内涵,立足“用智慧爱呵护生命,用诗性美启迪心灵,用游戏精神引领成长”的教育理念,挖掘富有个性的课程文化:爱自然,追求生命的本真之美;爱社会,追求生命的向善之美;爱艺术,追求生命的创造之美。为实现课程内容的开放与平衡,我们鼓励教师整合多方资源,基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充分发掘具有教育价值的周边资源,让其真正成为幼儿可以学习和发展的载体。
1.人力与物质资源的收集整理
首先,对家长资源进行调查;其次,发动教师、家长对幼儿园周边的社区资源进行调查,包括工厂、超市、自然资源、特色产业等,采取实地走访、调查访问的方式收集各类信息,并进行整理和分类。同时,发动幼儿、家长、教职工收集生活中的物质资源,为实施课程游戏提供材料支持。
2.本土资源与主题课程的有机融合
我们十分重视幼儿园课程与幼儿周围世界的联系,让课程变得对幼儿有意义,尝试从本地、本园的实际出发,充分挖掘本土资源中具有教育意义和价值的内容,将其纳入课程,从而使我园的课程更加适合本地实际,更加贴近幼儿生活。首先,注重让幼儿在真实的自然环境中发现、探索和学习,让他们走进自然,去感受自然界瞬息万变的美,感知生命的丰富多彩,让幼儿在参观、写生、种植、采摘等社会实践中感受美好生活,获得审美体验。其次,在课程审议中选择有价值的社会资源融入主题课程中,进行重组、整合,生成系列课程,如:消防主题公园、超市、小学、海盐文化、传统节日等,从而丰富幼儿的学习内容,拓展幼儿的学习方式,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课程资源的开发提高了教师的课程意识、专业素养和课程开发能力,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过程就是知识和能力提升的过程。在课程实践中,所有教师都能积极参与,他们开发并总结了许多鲜活的课程案例。目前,我园正尝试编制园本课程用书,从理念到行为,我园教师实现了质的飞跃。
课程游戏化强调活动的开放、低结构,强调教师的放手和幼儿的自主。而我们的日常教育都以主题的形式展开,教师总是不断围绕主题目标去创设主题墙、活动区,这些大多是以教师为本位的预设活动,区域活动只是主题中集体教学的延伸,幼儿选择和生成的成分很少。如何让活动区域凸显“以儿童为本位”的游戏价值还需要好好的研究。
在课程游戏化的实践中,我们花费了大量时间研究环境的创设、课程资源及游戏材料的收集,虽取得一些成果,但这只是基础性工作。这些资源的规范收纳、幼儿的主体参与、材料的高效利用应成为我们以后研究的重点。
通过实践我们形成了共识:玩就是幼儿的天性,只要教师能提供典型、废旧的低结构材料,幼儿就能玩出属于他们自己的游戏。当然,当幼儿在游戏时,我们应做到,多一些观察,少一些介入;多一些思考,少一些帮助。让幼儿真正赢得自主。这就要求我们要经常思考这样的问题:怎样去设计游戏?怎样留白游戏空间?怎样去投放游戏材料,才能让幼儿玩得更加自主?
基于以上思考,在今后的课程游戏化建设中我们将不断地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努力寻找课程赋予幼儿发展和教师成长的意义,让课程成为幼儿与教师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从生活的视野、儿童的立场、平等的关系、分层的指导着手,在课程游戏化的建构过程中,实现教师教育观、儿童观、课程观的完全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