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在近些年教学改革实验以来,重点关注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应用和理解。但由于数学学科系属理科学科,有一定的理解难度和变相思维。对个体差异明显的学生存在着困难和阻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学中采用信息化教学的方法。应用于数学学科,将学生的能力、智力、理解力进行细化分层,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为教学体制的改革增添新力量。
关键词:农村中学数学 信息化教学 问题现状 破解策略
0
在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中,学生间的个体差异越发明显,造成班级成绩两极分化严重,阻碍了教学进度的加速。只有因材施教才能将这一情况扭转,基于现实情况下,教师依照信息化教学理念模式进行教学,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教学效率。在信息化教学应用在农村中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农村中学数学教学水平,从而推动数学教学事业发展。
一、农村中学数学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中学数学在近些年来一直被教学改革作为重点培养的对象,其原因在于数学能够起到锻炼思维能力、开发智力水平等好处。相比基础性强的小学数学,农村中学数学课程在基础知识的添加上,应用了难度系数高的变换技巧。这对于思维能力、应变能力、接受能力尚未发育完全的初中生,有着一定的难度和阻碍。对此,农村中学数学的教授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目前在农村中学数学课堂上,教学模式仍处于单一化、统一化的教学模式,对于个性存在差异的初中学生来说,完成课堂保质保量的硬性标准,并非易事。在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前提下,知识体系会出现不完整和缺漏等问题。这对于农村中学数学的发展前景有着不乐观的可能,在学生的学习成长中也会出现不利的因素。在课程讲解方面,数学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死记硬背不适于这一学科的学习。在课堂中存在着针对某一定律的讲解反复多次,却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导致学生在刻板的教学中产生厌学的心理,丧失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学生的自身发展。在信息化运用教学中,农村中学信息化条件薄弱——信息化基础建设不完备,信息化教学资源贫乏,信息化应用不深刻,阻碍了农村中学数学信息化发展。
二、农村中学数学应当重视信息化教学的应用
(一)将信息化教学灵活的运用到课程改革
数学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在基础运用上要求程度高,需要一定的思考能力、接受能力、学习能力来掌握数学知识。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对基本知识的要求过高,基本知识在传统单一的课堂上,无法达到教学的预期效果。在一些数学原本基础薄弱的学生对于现下的农村中学数学课程,会出现一定的困难,在课程进度中不知不觉会拉开相应的差距。这样的差异性在班级会造成一些学生丧失学习热情和主观能动性,对数学产生厌烦和恐惧。只有将信息化教学灵活的运用在课程中,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的多元化和适应个体差异等特点。在教学中,教师通过信息化教学把农村中学数学课本上的基本知识分成不同难度,运用多样的教学方式教授于不同阶段的学生,做到因材施教。
(二)运用信息化教学深化教学
目前教学仍处于流于表面的浅表式教学,在传统单一教学模式下,教师在上课统一的教课方式,学生无法完全做到知識的吸收,这就需要教师运用深入教学帮助学生完全知识的掌握度。只有深入的用信息化教学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知识漏洞和易错点进行二次讲解、改正。信息化教学在教学改革深化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原有教学资源中进行细化,将每一个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做到物尽其用。对于农村中学数学这样有着难度和理解抽象的学科,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厌学和丧失自信等问题。只有将信息化教学应用在农村中学数学科目上,才能将学生充分融合在课堂的氛围中,在轻松欢快的气氛中,完成学业,达到自身理想的效果。
三、信息化教学在农村中学数学中的规划
(一)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化教学
对于信息化教学在农村中学数学中的主要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将信息化教学进行不同层次的细化划分。主要体现在将学生的应变程度划分为不同等级,在课本基础知识完全掌握的情况下,对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相应的划分。在基础原本比较薄弱的学生中,进行简单多次的讲解,以基础知识为主,做到基础知识牢固。在基础知识扎实,但应变能力稍弱的学生中,以激发应变量为主,巩固基础为辅的教学操作。在层次较高的优等学生中,则注重对学生进行多元化培养,在原本的基础上,将学业水平进一步提升,拓宽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打开学生的应变思维。在教学中教师依托信息化教学,将原有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使每一位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和进步,在教学事业发展得到坚实的推动性作用。不仅如此,基于国家教育信息化政策下,要充分落实完善现有设施设备,挖掘自身有限的技术水平,以提升教学质量为目的开展教育信息化实践。在教育教学方法和模式上进行创新,让教育信息化回归教育本身。
(二)在教学考核中应用信息化教学
传统的农村中学数学模式对学生的能力考核,通过单一的试卷进行考核。导致一些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在不理想的成绩中,丧失原本的自信心和热情,对农村中学数学学习产生厌学心理,严重还会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针对这样的情况,在教学考核进行信息化教学,将原来卷子的难度分布改变,照顾考虑到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缓解班级两极分化。将原本忽视到的关键基础知识在卷面分布加大,将学生的基本知识做到扎实牢固。应用变形的题目在卷面分布中比例适中,在考验学生的应变和思考能力上做到提升。在教学考核中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应变能力,教学考核是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达到知识体系完整度。
(三)在教学评价中应用信息化教学
信息化教学应用在教学中最关键的就是在对教学考核的深化延展,在教学评价上充分应用信息化教学,多元化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在教学中将学生的自身学习状况为基础,将课上和课下进行分层,从学生的吸收、掌握、应用等方面进行操控和监管。在思考能力方面进行激发和培养,在接受能力方面进行训练和强化。初中学习离不开强有力的监管和检查,在教学中,教师将不同学生的情况差异总结出来,制定出一系列针对不同学生自身发展的方案。学生监护人结合教师提出的方案,配合教师对学生按照方案合理的进行。学生在合理的管制下,改掉不良的学习习惯,在农村中学数学课程的完成上,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结语
信息化教学是适应农村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的产物,在农村中学数学教学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像班级成绩两极分化、学生丧失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热情等问题,在应用信息化教学方法都得到缓解和改善。只有深入探讨信息化教学在农村中学数学中的应用方法,将其更好的呈现,才能实现教育的发展,学生的自我提升,教师的能力进步,跟进国家号召的教育信息化步伐,大力推动改革事业,向农村中学信息化春天迈进。
参考文献:
[1]谭洁.基于信息化教学的高职数学考核方式多样性的探讨[J].才智,2017,(12).
[2]翟晶晶.农村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现状及改进对策探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1).
[3]谭洁.微课教学在高职数学信息化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09).
[4]黄振.基于空间的高职数学信息化教学研究与实践[J].中外企业家,2017,(21).
[5]刘俊生,张文兰.信息化学科工具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学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14).
[6]郭志强.农村中小学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的问题与措施[J].学周刊,2016,(24).
(作者简介:曾鹏凯,本科,涟源市金石镇中心学校,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农村初中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