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音乐治疗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研究

2018-08-02 10:17温梅琴张建新
祖国 2018年13期
关键词:音乐治疗运用心理健康

温梅琴 张建新

摘要:音乐治疗是大众视野发展中较为新兴的发展方式,结合了音乐、医学、心理学等集合的交叉学科。近些年高校教育中较为突出的学生心理疾病,成为人才培养与发展中不可忽视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现如今的高校,学生主体多为“95后”群体,他们个性越来越鲜明,独立自主、勇于挑战与创新,同样他们交流多依赖网络,畏惧人际交往、性格自私,行为功利性较重,学生对自己的心理调节能力相对薄弱,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在高校多发心理问题研究中,音乐作为载体,让学生改善心理环境促进情感疏解,群体的文体活动中拓展创新力与交际能力,开展有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音乐治疗 大学生 心理健康 运用

0

一、音乐治疗

音乐治疗以另一个视角诠释音乐的作用不仅只是音乐审美学习,也会晋升为更深层的人类心理治愈。就如音乐起源说中提到,音乐起源是精神力量的需求而产生、是情感的表达也是一种娱乐的方式、生存需求的自然模仿、劳动生产的律动音响,可以说音乐贯穿我们整个生活,生活发展离不开音乐。布鲁夏教授在《音乐治疗定义》中给音乐治疗的定义:“音乐治疗是一个系统的干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治疗师利用音乐体验的各种形式,以及在治疗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作为治疗的动力的治疗关系来帮助被治疗者达到健康的目的”。音乐治疗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已经在中国初步建立,逐步发展起来。

我国流传的音乐文化中,因为有养生的功效。古时会借助音乐缓解病人的病痛,给予心情轻缓的暗示。孔子在《乐记》中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明代张景岳在《类经附翼》解释说:“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这就是说,音乐首先感受于人心,而心引导自己的情与志,欢快活动的乐曲使人振奋精神;一首舒缓优美的音乐让人畅志舒怀,安定情绪,与此同时,一曲悲哀低沉的哀乐,却能催人泪下,悲切不已。因此,音乐对于人的心理具有康复情志、娱乐养生的意义。中国医著《皇帝内经》中提到音乐与医学结合的说法,书中记录,中国传统五声调式中的宫、商、角、徵、羽,每一个音都对应着人体的不同器官,当音乐作用于这些器官的时候,人们就会产生不同色彩的情绪。随着社会的发展,高压生活环境带来了心理问题、情绪病等一系列问题。现代的音乐治疗大多用于特殊教育、产后情绪问题、幼儿早教、学生情绪治愈、疾病情绪辅助等方面,也可以是药引“音乐”修复治愈心灵创伤。

二、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的现状与形成

大学阶段是学生成长、成才重要的转折点,也是学生有一定时间脱离家长“监管”的不稳定时间段。从近些年媒体上公布的大学生犯罪与自杀的新闻逐年增多,可以看出心理问题已成为大学教育发展不可忽视的研究问题。突然的“宽松感”,学生会较大的主观意识的懈怠。大学生阶段,学生要从有制度的约束轉换到自我约束与管理的转化,他们需要独立学会生活、完成各种融合性知识的学科,积累社会经验,锻炼无障碍的人际交往,他们会对自己有较高的期望度。他们大不多在父母的关爱中成长起来,没有受到任何苦难,承受挫折的能力较低。在大学这个多样化的熔炉里,学生要合理规划好自己的共性与个性的发展,复杂的人际相处关系,各种的新事物压力纷至沓来,有没有亲信家长的指导,放纵的叛逆在实践的积累下,学生会产生较多的负能量值,遇事惊慌失措,焦虑、不自信,焦虑等等心理障碍,合理的处理是成长蜕变的过程,但如果没有处理好长期积累,学生容易产生不可弥补的精神疾病,造成自我与他人的伤害。

由于现在城市大部分家庭经济相对较好,家长对孩子非常宠爱,造成孩子多以自我为中心,自理能力较差,与人相处不和,他们在面对竞争中的差距产生较大的心理问题;农村的学生在进入大学后会面对学习和经济双重的压力,造成自卑感等方面的问题;还有问题家庭,例如单亲家庭的学生,他们性格比较冷漠、孤僻,待人接物、为人处事不够圆滑,造成容易焦虑脾气暴躁等心理问题。当今“95后”学生一方面他们认为自己和家长、老师之前存在代沟,不会去进行沟通表露自己的困境,情感较多会寄托给“专属朋友”,但当朋友不唯一或是有隔阂的时候,情绪宣泄对象的“丢失”,无法进行疏导造成困惑。

三、音乐治疗在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应用

音乐在不同的环境与作用下会产生不同的化学效应,它可以培养我们的审美能力,还可以潜移默化的疏导情绪,良好情感可以促进我们的身心健康。音乐治疗不仅有利于个体的治愈发展,更有利于帮助学生融入复杂的社会环境,从而促进和谐校园的发展。音乐治疗的手段根据学生对音乐的敏感度与调研中的喜好度、阶段治疗中的不同体验,让治疗者从阶段之初直观的聆听音乐打到放松身心、引导想象、进行情绪的宣泄,逐步引导治疗者参与到音乐中,发挥音乐的娱乐功能,育人得乐,改善本阶段的心理调适,直至后期的音乐即兴感受治疗,这种方式不受特定环境的影响,音声与病人进行主题设定,音乐感知、音乐述说、音乐表达……通过音乐对病人进行主观意念的刺激,引导病人进行有效的情绪调节。

音乐治疗不能只是一个阶段时间的治疗,而是通过丰富的音乐活动渗透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有计划、有目的、融入教育性、娱乐性,进行活动设计。学校建立相对固定的音乐治疗室,聘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储备完善的音乐治疗干预资料,也可将此治疗室建立为心理学学生实践观摩基地,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学习。高校思政与心理学专业教师,可以将搜集资料与实践资料进行跟踪研究,形成课题与资料进行分享,推进高校学生常态化发展。开展新生入学、毕业教育、谈情说话……主题的音乐治疗沙龙心理讲座,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与心理,如何调试,并对特殊个体、群体进行音乐治疗的干预等等。利用多媒体开展校园心理健康的网页,更深入的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知识,给学生开设心理健康宣传、在线咨询、音乐治疗视听资料下载等,让学生在理论上有简单的普及了解。我们也可以借助校园广播开设心理健康板块进行加之丰富的背景音乐进行深入熏陶。学生的发展离不开良好健康的活动体验,良好的“第二课堂活动”,各种丰富的大学生艺术社团与协会,开设的音乐类团体活动,借助校园周、艺术节等开展体验拓展展示,引导学生在音乐审美中拓展视野,增强交流、协作与组织能力。还可以在学生的公共选修课中开展音乐类课程,让不同专业的学生都可以在校期有良好的音乐体验,从而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

四、音乐治疗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面对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上升的趋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继续多方面的完善,不同的方式帮助不同阶段心理问题人群解决困境。音乐治疗对防护性、抗拒性较强的高校学生来说,相对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音乐这一媒介是处处喜闻乐见贯穿整个生活空间与时间的方式,所以利用音乐对情绪的影响来改变人的思想冲击与情绪变化、乃至人的身心发展是最好的。与此同时音乐的活动可以影响改变一个人的内在情感与行为,也可以引导群体的音乐体验与抒发情感,促进大家更多的交流带动人际关系的发展。

柏拉图曾说“节奏与乐调有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的深处,如果教育方式适合,它们就会拿美来浸润心灵。所以良好的音乐体验,可以让学生抒发自己的情感,净化心灵,促进学生良好的道德品德的形成,提升自身修养,增进與同伴的交流,相互关爱与包容,营造出一个和谐友爱的校园环境。雨果曾说“开启人类智慧宝库的途径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乐。”在音乐中我们身体通常的本能反应可能是晃动或是有节奏的机打,乃至音乐的再创造,激发了我们对新事物的探索,提升了创新思维,都是一种审美与智的发展;还有我们在艺术节中的艺术展示体验,帮助学生树立良好自信心,团队的协作能力、人际交流、组织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由此看出音乐也能启发人的智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健全人格。

伴随社会经济发展,求职门槛的不断提高,给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更快、更多的要求。在高校这个特殊的学生成长过程中,学生个体与群体发展的不平衡性,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隐患,学校加大发展的研究,寻求便捷有效的治疗的方法。学校也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音乐文化活动,不仅可以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更可以拓展学生的审美视野,加强群体合作,给予群体、个体展示的平台,消除学生的人际交流困境,开发学生的创新性、探索性。所以作为高校教育者,我们要时刻关注与研究学生教育拓展与心理问题发展、困境的解决的办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好的推动和谐校园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高天.乐治疗导论[M].北京:军事医学出版社,2006.

[2]张鸿懿.音乐治疗学基础[M].中国电子音像出版社,2000.

[3]韩小涛.音乐疗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与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2.

[4]曲晓林.音乐疗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

[5]侯艳,黄钟.论音乐治疗的基本方法及其操作[J].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3,(02).

(基金项目:广东省嘉应学院2016年科研项目,2016SKY07《音乐治疗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研究》;嘉应学院2017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710582219《工作坊模式下音乐治疗对学生心理健康运用的研究》;作者单位:嘉应学院。)

猜你喜欢
音乐治疗运用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浅谈音乐治疗与大学生心理困扰问题
积极想象在音乐治疗中的运用研究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