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平
为帮助桂林工业企业和高校搭建一个了解和沟通的桥梁,助力企业解决人才不足的问题,让更多大学生留在桂林,为重振桂林工业雄风夯实人才基础,近日,桂林市工信委先后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花江校区和桂林理工大学雁山校区举行了“桂林市重点工业企业人才招聘推介会”。此次活动由桂林市工信委联合两所高校主办,由桂林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两所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桂聘人才网承办。两场招聘会启动仪式分别由桂林市工信委主任韦远明、副主任陈雄文主持,桂林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樊新鸿等政府、学校、企业的相关领导参加了此次招聘会启动仪式。
招聘会规模空前
据了解,此次“人才招聘推介会”中,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招聘会共有来自全桂林市6城区11县的83家企业参加,提供岗位1301个;桂林理工大学招聘会共有89家企业参加,提供1932个岗位。这两场招聘推介会涵盖了技术、销售、管理等专业人才岗位,吸引了5000多名大学生参加。
记者了解到,此前桂林也举办过一些重点工业企业招聘会,但如此大规模的专场招聘会还是第一次。此次招聘会属于公益性质,参会企业完全免费,经过报名、筛选后确定参会企业名单。
在招聘会举行前,主办方还举办了启动仪式,桂林光隆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部分桂林重点工业企业代表进行了宣讲,介绍了企业发展情况,并发布了招聘岗位信息。
“随着重振桂林工业雄风战略的实施,桂林市工业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目前,桂林市支撑工业企业的人才明显不足,特别是高、精、尖方面的企业高技能人才非常的缺乏,中小企业专业技术人才也是短缺,影响到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提升;传统产业人才较多,高新技术产业人才比较紧缺,技能人才主要集中在传统产业上,在新材料、新能源、信息技术和商贸物流等新兴产业的人才储备不足,与桂林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相适应,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匮乏。”桂林市工信委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举办本次活动,就是为了帮助本市工业企业和高校搭建一个了解沟通的桥梁,帮助企业引进、储备、培育管理人才、专技人才和研发人才,满足市工业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招聘会也得到了广大求职学生的积极响应。桂林理工大学招生就业处的一位老师表示,从去年9月开始,学校总共为2018届毕业生举办了11场招聘会。“这次全市重点工业企业的招聘推介会所有学院的學生都来参加了。”
“五个不一样”的桂林留住人才
如今各大城市正在上演“抢人大战”,桂林市也不甘落后。桂林市的本次招聘推介会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得到该市各大高校和工业企业的广泛关注。
桂林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樊新鸿在两次招聘会启动仪式上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古往今来,人才都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我们举办全市工业企业人才招聘推介会,正是为重振桂林工业雄风广纳贤才,为有志投身桂林建设发展的各位青年才俊提供追求梦想的舞台。”
那么,作为一个中小城市,桂林用什么去吸引人才、去留住人才,人才又会以什么样的理由选择留在这座美丽的城市?对此,樊新鸿向求职的学生们介绍了“五个不一样”的桂林。
桂林不小,地域辽阔。桂林的总面积大约相当于北京市和天津市面积的总和,其面积相当于4个多上海市,将近14个深圳市。虽然只是个地级市,但桂林的声名可与北京、上海、西安比美。2017年,桂林接待游客超过8000万人次,在Facebook评选的中国城市国际知名度名单中,桂林排名第七。
桂林不远,交通方便。桂林位于泛珠三角、西南、东盟三大经济圈的结合部,交通网络便捷。桂林两江国际机场是国家旅游重点空港、中国旅游枢纽机场,目前飞行航线超过110条,通航境内外城市67个;湘桂高铁、贵广高铁交会于桂林,怀桂高速正在规划之中,桂林的“3小时高铁经济圈”已涵盖广州、贵阳、长沙、南宁4个省会城市;国家高速网中有4条高速公路在桂林交汇,该市的13个县区通高速公路。桂林的企业、产品的影响力不仅辐射到西南、中南及岭南一带,也通达国际市场。
桂林不贵,生活成本低。诗人杜甫曾吟唱:“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作为旅游城市,桂林的生活成本也很低,三两米粉加个卤蛋一共6元钱,比起其他大城市15元、18元每碗的米粉价格低很多。目前,桂林的房价也比较低,通常在5000-6000元每平方米左右,而碧桂园在桂林新区建设的楼盘,其精装修的价格不到7000元每平方米。
在桂林,生活的综合成本相对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以及很多的二线城市都低很多。此外,在桂林投资建厂的土地成本、用工成本都非常低。桂林不仅有山水,还有文化。桂林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是有名的“状元之乡”。“两院”院士中广西籍的共有19人,其中桂林籍的9人。目前,该市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千人计划”创新创业人才4名,“万人计划”、“长江学者”各1名;广西壮族自治区八桂学者31名、特聘专家27名、优秀专家59名,高层次领军人才量位居广西前列。
桂林有产业基础和人才优势,桂林并不孤独。桂林山水甲天下”,在很多人看来,桂林并不适合发展工业。然而,桂林好山好水并不孤独,这里有坚实的工业基础。桂林不仅是国际著名风景游览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同时还是国家老工业基地、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国家新型工业化(电子信息)产业示范基地、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和国家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城市。今年年初,桂林又与深圳、太原一同被国务院正式批复为首批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老一辈桂林工业人曾生产了中国第一台海用雷达、第一套光纤室外试验系统、第一台(套)特高压电力电容装置,桂林电子工业、橡胶工业曾一度占据广西的2/3以上。同时,桂林是全国地级城市中科研院所、各类学校及高层次人才最为密集的城市之一。桂林拥有桂林理工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等7所高等院校,26所中等专业技工学校,还有6个中直科研院所、8个国家级和部级产品检测中心,34个国家、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43个国家、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这为桂林的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技术支撑。
工业已形成优势产业
近年来,在桂林市委、市政府“重振桂林工业雄风”的战略部署下,桂林工业实现了蓬勃发展。目前,形成了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医药及生物制品、生态食品四大优势产业。
电子信息方面,该市聚集了桂林长海、光隆光电、思奇通信、海威、优利特等一批知名企业,又相继引进了华为、中兴、浪潮等国内电子信息产业龙头企业,未来几年桂林的电子信息产业将迎来飞速发展。
先进装备制造方面,桂林是广西重要的客车生产基地,拥有桂林客车发展这样的优秀企业,又先后与比亚迪、广西汽车集团等行业巨头合作,新能源客车的研发和生产走在全国前列;大型数控机床、特高压输变电设备、特种电工材料、矿山设备等产品和技术在国内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福达集团、桂林电力电容器、桂林国际线缆、君泰福等知名企业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医药及生物制品方面,桂林是广西化学原料药主要产地、广西中医中药研发生产基地和抗生素生产基地,也是國家首批、广西唯一被国家商务部认定为国家医药出口基地的城市。该市还拥有三金药业、莱茵生物、八加一药业、科伦制药、华润天和等一大批知名医药及生物企业。
生态食品方面,桂林形成了地方特色与桂林旅游紧密融合的食品产业生产体系,吸引了燕京啤酒、娃哈哈等大型企业在桂林投资,还拥有桂林三花、湘山、金顺昌等知名本地企业。
这些优秀的企业纷纷来到招聘会现场,他们带着对人才的渴求,希冀能为怀揣理想的莘莘学子们提供施展抱负的平台。
“桂林不仅是一座风景优美、历史厚重的宜居之城,也是一个基础深厚、充满活力的产业之城,这里有求贤若渴的胸怀,有创新创业的土壤。”樊新鸿副市长告诉记者。
据了解,目前,桂林正在梳理和谋划引进人才的各类政策,包括重点引进高端电子、软件信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型材料等专业的优秀人才,与华为、中兴、比亚迪等知名企业合作建立工业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培训基地,建立高层次人才认定、人才落户、奖项申报、资金扶持、税收优惠、家属就业、子女就读、医疗绿卡等“一站式”服务平台。
近年来,在桂林市委、市政府的努力下,桂林的营商环境不断改善,创业的氛围日渐浓厚,并吸引了一大批热爱桂林的才俊投身到这片热土。
“桂林将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欢迎企业家来此创新创业,欢迎各位有志青年扎根桂林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相信桂林这座迷人的城市在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会变得更加美丽和繁荣,这颗璀璨的明珠将更加熠熠生辉!”樊新鸿副市长满怀豪情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