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兴军
是时候对股权质押这一隐忧进行刮骨疗毒了,这关乎资本市场的稳定与前景。
6月11日,一篇《华谊兄弟突然质押全部股权疯狂套现》的文章突然在资本市场发酵,随即,各大财经门户網站纷纷转载,一时让华谊兄弟陷入了风口浪尖,股价更是跌至三年来的新低。
尽管包括王中军、王中磊在内的华谊兄弟高管纷纷现身释疑,但仍然难挽股价下跌态势,投资者信心面临重创。几乎与此同时,世界范围内的贸易战之忧,让A股市场重演了一次千股跌停,进一步将股权质押的问题集中暴露。
根据权威数据统计,沪深两市处于质押中的股份市值不下5万亿元,大股东质押五成甚至接近百分之百的情形也比比皆是,类似无边界的股权质押融资情形,即使放眼全球也堪称奇观。
聚焦中国资本市场,“熊市”隐忧之下,流动性频受考验。部分上市公司发债面临难产就部分说明当下的钱荒困境。而大比例质押股权,恰恰说明了多数公司所面临的资金掣肘。居安思危,监管者与市场参与者,更应从当前各界对华谊兄弟的聚焦中深入反省,如何避免同类问题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
近日,在多重消极因素的综合影响之下,沪指迅即回落至3000点以下这一人们普遍认为的信心点位。消极情绪再度袭来,部分分析人士对2018年资本市场已经由审慎乐观转为悲观。
那么,真的会有新一轮的熊市危机吗?这一问题诚难回答,毕竟资本市场的起落是由多种力量叠加影响的。但总结当下造成股市暴涨暴跌的原因,的确值得深刻警惕。股权质押,便是多重问题之首。
如果说2015年那一轮暴涨暴跌的导火索是配资与杠杆,那么新一轮股市暴涨暴跌的最大可能便是股权质押的引爆。总体而言,这个问题的严峻程度要远胜于贸易战和美国加息等带来的冲击。
市场早有前车之鉴。从乐视网、保千里等公司当下所面临的困境就可见一斑,其大股东的无度质押并将资金挪作他用,最终留给上市主体一个难以填补的窟窿。
股权质押作为一种“合法的融资渠道”,有着制度与监管的漏洞,容易被当作疯狂套现的工具和手段。多个公司的相关案例表明,无钱解除质押就自然面临股权司法处置进而导致控股权或公司易主,给大量的投资者带来难以避免的损失。
与此同时,肆无忌惮的高比例股权质押,一旦市场面临风吹草动,就如多米诺骨牌一样,冲击投资者的信心,进而引发新一轮的“股灾”。
是时候对股权质押这一隐忧进行刮骨疗毒了,这关乎资本市场的稳定与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