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首都功能”下北京普通高校体育师资的现状与发展研究

2018-08-02 09:36杨君建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8年15期
关键词:体育类普通高校师资

杨君建

(北京工商大学 北京 100048)

1、前言

自1999年高校不断扩招以来,首都的普通高校体育师资渐入勉强够用、不足到严重不足的情况。2014年2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明确城市战略定位,坚持和强化首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首都核心功能。”“非首都功能”对应“核心功能”而生,“非首都功能”中大部分高校面临疏解,实质是“人”的疏解。在此定位下,本文研究当下北京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资源、体育人才匮乏等方面的现状,并提出合理建议以解决现阶段北京普通高校体育的建设,推动“健康中国”理念可持续的发展。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北京普通高校体育教师、京籍体育类毕业研究生

2.2、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微信互动平台以问卷星形式采集数据,并整理统计制表;以专家访谈法为主,走访调查为辅进行数理分析、研究。统计表如下:

表1 北京高等院校分类统计表

表2 首都普通高校近3年新进体育教师(外籍进京6%左右)统计表

表3 京籍体育类应届研究生(硕士+博士)近4年毕业人数统计表

表4 京籍体育类应届研究生近3年就业方向统计表

3、北京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紧缺的原因分析

3.1、学生扩招体育教师限招

1999年教育部出台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高等学校开始扩招,到2013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校学生总规模达到346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4.5%。高校大规模扩招,从经济角度、政治角度和社会角度来看是有的一定的价值和好处的,但从教学角度看教学质量大幅下降,这是事实。过去为100万学生服务的基础设施,仅仅几年以后就要为200万以上学生服务,这是难以做到的。个别学校包括北京工商大学因扩招导致师生比严重失调受到教育部“黄牌警告”。其他教师不够,体育教师在普通高校只是通识学科的老师,受到人事指标的限制及其非重点建设学科的原因,有的学校几年没招新,有的学校即使每年有一个,也赶不上学生的激增规模。在首都的二线院校这种现象尤为明显,如北京工商大学、首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农学院等。体育教师的严重缺乏,没有引起重视。

3.2、“大城市病”下北京户口优先

大城市病,指的是在大城市里出现的人口膨胀、交通拥挤、住房困难、环境恶化、资源紧张、物价过高等“症状”。由于中国一些大城市的“城市病”日益严重,很多上班族不得不逃离“北上广(北京、上海、广州),到二三线城市寻求新发展。北京从单中心模式变为多中心模式,解决人口拥挤、交通拥堵、公共资源紧张等“大城市病”的困扰,是政府和社会达成的共识。“控”与“疏”双管齐下,严控新增人口,2020年人口控制在2300万以内,中心城区力争疏解15%人口。为解决“大城市病”的人口问题,体育学科又是牺牲的对象,据统计北京目前有高校84所(表1所示),在北京户口优先的情况下,有大部分学校要不到自己想要的体育类毕业生,于是宁缺勿滥。北京体育类生源稀缺(表3),高校体育行业并不具有吸引力,本土生源不难找工作、不缺好工作,毕业后进高校的就少,高校体育口用人、进人非常难。

3.3、高校体育教师引进需“两个必须”

首都是人才大量汇聚的地方,尤其在首都的高校,更是人才高度汇聚之地,那么高校每年招新教师也自然抬高了门槛,专业学科及重点学科领域至少是博士以上学位才有资格,而艺、体等通识学科则要求硕士以上学位且是北京户口才有资格应聘。于是大部分首都普通高校每年新进体育教师要求:必须是“京籍”户口;必须是“研究生”以上学历。在两个“必须”之下,让半数以上首都高校体育部门面临教师“荒”。调查发现首都高校84所,近三年新进体育教师人数逐年递减,如表1、表2所示。分析原因,固然有“非首都功能”下各普通高校尤其对体育部门压缩编制相关,再有京籍类体育研究生的稀缺有关(表3所示),更有京籍类体育研究生的流失有关(表4所示)。两个“必须”之下,有的学校多年没进新人,或进不来对口专业、专项的毕业生,如北京工商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农学院等普通高高校体育教师缺编严重。同时这些学校的体育教师性别比失衡,如北京工商大学,体育教师男女比例是17∶12,对教学、训练等体育工作影响极大。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北京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缺编严重

从统计表数据来看(表1、表2),北京普通高校2015至2017年三年间新进体育教师依次是2015年43人,2016年36人,2017年35人,人数逐年下降。从新近教师的高校分布来看,北京重点高校(一本类)3年新进教师59人,23所一本类高校除北体大、北师大外基本上每校年都进一人,而北京的二本院校33所,三本及专科学校28所,3年新进体育教师分别是31人、24人,有的学校3年没进一人。可见,北京的二线和三线学校体育教师缺编非常严重。

4.1.2、京籍体育类人才流失严重

“大城市病”、“非首都功能”下,北京普通高校体育教师来源只剩下本地体育类研究生唯一途径。从调查显示来看(表3),北体大、首体院和北师大培养的京籍类体育应届研究生从2015至2018年毕业生人数分别是硕士+博士:40+6、55+7、56+5、58+8人,近4年无论是硕士还是博士,京籍生源没有太多变化,从侧面反映出能读体育硕士或博士的北京学生不多。从近3年京籍体育类应届研究生就业方向和途径来看(表4),进教育口的人数逐年下降,到非教育口的人数越来越多,北京的普通高校体育部门对京籍类体育应届研究生的吸引力越来越弱,尤其是二本以下的高校进人更难,这些学校正面临体育教师“荒”最严重的时期,体育通识教育和课外训练堪忧。

4.1.3、师资缺,学校体育影响大

北京普通高校体育师资不足,严重影响普通高校体育发展。据调查,北京的重点院校如清华、北大、科大等少数学校能保障体育必修、选修和研究生的课程外,更多的普通院校如北京工商大学、首经贸、石油化工学院等校,只能勉强开设大学一年级、二年级的必修课程。大部分普通高校删减了大三的体育选修、删减了研究生的体育选修,班级人数从原来的不到30人,递增到每班50人以内,甚至个别班级超过50人,更多的情况是20来个人担任近30个教师编制的课程,课程量之大,教学质量根本无法保障,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可有可无,教师无力指导,学生素质越来越差,学校对这种现象选择默认。

4.2、建议

4.2.1、资源互用,共渡难关

北京高校84所,是全国高等院校最为集中的地方,针对当下体育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各高校的体育师资应当合理整合起来,利用本校排课的空余时间到兄弟院校相互上课,并提供相应的报酬。缺点是教师工作量大;难点是学校相关领导重视;重点是能提高体育教学、训练的水平。

4.2.2、新进与聘用共举

京籍体育类生源不足,众多高校体育教师新进现状是“僧多粥少”,有的高校采取不断进新人(北京生源的体育毕业研究生)和外聘合同工教师(不解决户口)的方法来解决当下本校体育师资不足的问题。如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方工业大学等学校近年来一直外聘体育教师上课和训练。当然,这种办法与疏解“非首都功能”不符,只能是短时期过渡情况下采用。

4.2.3、学校重视,内部消化

北京普通高校体育师资不足,学校内部也可以自己消化。其做法是与学校相关部门领导沟通、协商解决体育教师超工作量的问题,提高超工作量的报酬,鼓励本校体育老师多上课。

猜你喜欢
体育类普通高校师资
浅析体育类短视频的传播策略——以抖音为例
2020年在晋招生高校体育类专业录取统计表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体育类高校学生党支部优化建设研究
2018年部分院校体育类专业在晋招录信息
北京印刷学院新媒体学院师资介绍
第二节 2015年法学专任教师师资情况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探析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