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玚
(南京市中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1)
肺癌是一种发病率及病死率较高的疾病,主要特征是呼吸困难、胸闷、吐血等,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会带来巨大影响,进而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1]。中医护理模式主要为患者提供药物辅助护理,将其应用于肺癌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可明显提升疗效,降低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2]。基于此,本研究为了进一步观察肺癌实施中医护理干预的效果,筛选本科室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汇报如下。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本科室肺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经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确诊。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常规组与中医组,各50例。其中,常规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45~80岁,平均(58.5±3.7)岁,病灶大小20~60 mm,平均(35.7±3.3)mm,单发37例,多发13例;中医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45~81岁,平均(58.9±3.6)岁,病灶大小20~61 mm,平均(35.8±3.5)mm,单发36例,多发14例。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每天用紫外线对病房展开严格消毒,做好床、地面的清洁;减少探视,以防交叉感染;监督患者多进食富含蛋白质、易消化食物,多喝水,多食蔬果;主动与患者交流,准确评估其心理状态,有计划地开展心理疏导工作;恶心、呕吐严重者,化疗前30 min遵医嘱使用止吐药,静注维生素B6、地塞米松,以缓解胃肠道反应;腹痛、腹泻者,应留意腹痛的性质、部位等,及时处理异常;观察患者口腔黏膜的变化,注重口腔护理,运用1%雷夫诺尔或4%苏打水漱口;局部皮肤涂肤轻松软膏,反应严重者会出现斑丘疹或小水泡,可涂甲紫以防破溃;脱发者强化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化疗前于患者头颅放置冰帽,有助于减轻脱发;睡眠障碍者指导其合理安排睡眠时间,尽量缩短白天睡眠时间,以防夜间失眠。
中医组强化中医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在掌握肺癌的基本辩证、对症护理、中药服用等中医护理知识的前提下实施护理方案,具体内容包括:(1)虚症护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通常会出现痰少、咳不出来、无力、声音较低等情况,导致治疗时间加长,病情加重,因此可选择有润喉护肺功能的药物进行辅助治疗,以缓解虚症。(2)实症护理:掌握患者病情,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如果患者出现胸闷、憋气、吐血等症状,可选择活血化瘀、解毒等功效的药物进行辅助治疗。(3)对症护理:对全身发热的患者进行物理降温,同时针对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案。
(1)对比两组患者的化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消化道反应、口腔溃疡、失眠、白细胞减少、肝功能异常。(2)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价选项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护理满意度=满意度+一般满意度。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中医组患者消化道反应、口腔溃疡、失眠、白细胞减少、肝功能异常等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化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n(%)]
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4.0%,中医组为96.0%,中医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n(%)]
肺癌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死亡率在各种恶性肿瘤疾病中位居前列,且发生率正以逐年递增的势态发展着[3]。手术是当前治疗肺癌的主要方法,但诸多肺癌患者在确诊时已错过了手术的最佳时机,导致出现手术成功率低、术后并发症多的现象,因此,手术治疗肺癌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肺癌脑转移在肺癌病患中较为常见,约占30%~50%,这是造成肺癌治疗失败及肺癌患者死亡的的主要因素[4]。近些年,化疗在肺癌的临床治疗中获得了普遍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但与此同时,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不得不引起重视。
相关报道指出,在肺癌患者化疗期间实行中医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不良反应[5]。我院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肺癌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先对护理人员进行中医护理知识培训,然后从虚症护理、实症护理以及对症护理三方面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达到了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常规护理的实施效果,结果显示,中医组患者的消化道反应、口腔溃疡、失眠、白细胞减少、肝功能异常等等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降低,且护理满意度明显提升,因此认为,中医组的护理效果优于常规组,即对肺癌患者强化中医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优于单纯实施常规护理。
综上所述,肺癌实施中医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可明显减少化疗不良反应,且有助于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