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高考地理如何提高交通类问题的解答能力

2018-08-02 02:22河南王静霞
教学考试(高考地理) 2018年3期
关键词:交通建设

河南 王静霞

近五年来我国在交通运输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丹昆特大桥——世界第一长桥、大胜关大桥——世界时速最快的大桥、北盘江大桥——大山里的大桥,京沪高铁、兰渝高铁……中国创造了无数个世界奇迹,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网也正在走向世界。高考地理具有较强的基础性和时代性,面对这些成就,高考地理交通类试题成为必不可缺的考点,学生该如何提高交通类试题的解答能力呢?笔者认为,应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环境特征、联系实际生活、把握建设意义。

一、了解自然环境特征

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会影响路、桥的建设成本,不利的自然障碍需要利用不同的先进科技措施克服。发展到今天,不仅遇河需要建桥,在起伏较大的山区也需要建桥。自然环境恶劣的地方交通越是落后,越是急需进行交通建设,需要克服的自然障碍就越多。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地形、地质、水文等状况,才能顺利地解答试题。

1.影响建设成本

影响交通线的建设成本从自然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分析,难度在于自然因素,不利的自然因素越多,建设成本就越高。交通建设成本一般从气候、地形、地质、水文、线路长度等方面分析。

【典例1】(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Ⅱ)白令海峡(右图)宽35~86千米,平均水深42米,最大水深52米,海峡两侧为山地。在第四纪冰期全盛时,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相连,印第安人祖先由此进入美洲。冰后期,温度上升,海平面升高,白令海峡形成,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间联系受到阻碍。即使在冬季白令海峡封冻时,人们仍难以徒步跨越。

有人提议在白令海峡建设跨海大桥,但由于建桥成本高等原因,未获支持。分析在白令海峡建设跨海大桥成本高的原因。

【分析】从所给材料分析,白令海峡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附近,要求桥梁抗震系数高;纬度高,气候寒冷,海冰多,施工条件差,海冰影响大;而且在北极圈附近,白昼短,温暖期短,施工时间短;跨度大,工程量大,工程难度大。

【参考答案】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附近,对桥梁防震要求高;海冰影响强,对桥梁结构要求高;大桥长度(跨度)大,施工难度大;建筑材料等运输距离长,基础设施差,运输费用高;气候极端,施工条件差,施工期短,对材料性能要求高,人工费用高。

2.影响防御措施

交通建设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不利的自然障碍,尤其在高山区、高寒区、高纬度区、沿海区、跨海区。我国的西北地区、青藏地区、东北地区等遇到的自然障碍较多,需要更多的先进科技措施去解决,这成为近年来高考的高频考点。

【典例2】甲图中的铁路线是2014年底贯通的兰新高速铁路局部路段,为保障列车正常运营,该路段建有许多地上隧道,在隧道一侧留有通风和采光的窗口。乙图是该路段甲地隧道施工现场。据此完成1~3题。

1.地上隧道的主要作用是

( )

A.阻挡风沙

B.遮阳防雨

C.避寒保温

D.防御滑坡

2.甲地隧道窗口应该避开

( )

C.南侧 D.北侧

3.图示路段线路选线时,首要考虑的自然条件是

( )

A.生态 B.气候

C.地形 D.水文

【分析】第1题,本题需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进行分析。兰新铁路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该地区临近冬季风源地,气候干旱,多大风扬沙天气。风沙易侵蚀路基,磨损铁轨,威胁铁路运行安全,因此在当地修建地上隧道阻挡风沙。第2题,铁路为东西走向,因此窗户开口只能朝南或朝北。由于该区盛行西北风,且甲地北侧为峡谷地形,狭管效应导致该区风力强劲,风沙较大,所以开窗应避免朝向北侧。第3题,读图可知,图示区域地形起伏较大,而该路段线路基本与等高线平行,修建于地形起伏较小的地区,易于施工,可见该段铁路修建时首要考虑的自然条件为地形。

【参考答案】1.A 2.D 3.C

综合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才能从气候、地质、水文、地形等方面分析防御措施的目的、措施的应用,才能顺利地解答试题。

二、联系实际生活

快捷的交通运输缩短了人类彼此之间的距离,也影响着人们的出行。同时,人类也会反作用于交通运输。尤其是在现代化的今天,新理念如“绿色出行”,重大节假日亲人的团聚等都会对交通运输产生重大的影响。

(2)施加不同比例生物炭后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变化趋势。分析模型拟合得到的各炭土比例(分别为0、2%、4%、6%、8%)下的曲线,如图4所示。当土壤的吸力值<1000 cm时,各处理下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斜率均较大且分布密集;当土壤吸力值>1000 cm后,曲线斜率有显著的减小趋势,各处理的曲线变得平缓,说明模型中的θr值即土壤的残留含水率在逐渐减小,导致土壤中无效水分含量在减少。

1.联系新理念

【典例3】(2017年江苏卷)“绿色出行”新理念已为我国许多城市市民所接受。图为“1986—2015年某城市市民主要出行方式变化图”。读图回答第1,2题。

1.新理念对市民出行方式产生明显影响的年份开始于

( )

A.2000年 B.2005年 C.2007年 D.2011年

2.市民出行方式变化对该城市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

A.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B.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C.改变城市服务功能 D.扩大城市地域范围

【分析】第1题,本题考查“绿色出行”理念,“绿色出行”是指提倡骑自行车和利用公共交通出行,减少石化能源的使用,减少碳排放量,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分析材料可知,自行车出行方式从1986年到2011年是逐步下降,2011年后开始回升,公共交通方式也是在2011年后明显上升,小汽车出行比例则在2011年后快速下降,由此可知“绿色出行”的新理念对市民出行方式产生明显影响的年份开始于2011年。第2题,市民出行方式变化,骑自行车比重上升,减少汽车和公共交通比例,有利于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状况,但不会扩大城市地域范围,也没有改变城市服务功能,对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没有产生影响。

【参考答案】1.D 2.B

2.联系重大节日

中国是一个有着优良传统的国家,有较多的重大传统节日:春节、国庆节、中秋节、清明节等。在这些节日里,人们要么回家与家人团聚,要么出外旅行。近几年来,每逢重大的节假日,高速路、铁路、候车厅都出现了大量的人群,给交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典例4】2017年春节7天长假南昌铁路局累计发送旅客391.6万人次,同比增长10%左右,2月3日,南昌铁路局加开旅客列车101对,主要是针对去往广深汕、沪杭温、成都等方向加开列车,其中开行夜间高铁14对,是该局节后首次开行夜间高铁列车。2月10日,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在南昌召开,工作报告指出2017年工作重点着力推进创新升级,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聚焦做强创新,大力推进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绿色转型,促进内涵式发展。

分析春运期间南昌铁路局加开旅客列车的原因。

【分析】本题考查交通与我国重大节日的联系。每逢春节、中秋节等重大节日,人们的传统习惯是要回家与亲人团聚,必然影响交通。分析材料可知,江西省经济相对较为落后,到广东、深圳、汕头外出务工人员较多,春节为我国重要的节假日,春节外出务工人员回家团聚,客流量大增。

【参考答案】江西省与周边省份相比较,经济相对落后,外出务工的人员多,春运压力大;务工人员主要流向广深汕等地区,相对集中,现有的运力不足;铁路运输的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铁路运输的高速化及舒适度的提高,客运需求量大。

交通在满足人们出行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人类的影响,人类出行时间、出行方式反过来会影响交通的客流量、经济效益。联系实际,顺应时代潮流,才能更好地应对此类问题。

三、把握建设意义

一条路、一座桥最重要的莫过于其建设的意义,无论是在选择题还是在非选择题中都容易遇到,必须掌握。其主要体现在社会、经济意义。经济意义主要包括完善交通运输网、促进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商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拓展商品的销售范围、扩大城市的服务范围等。社会意义主要包括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就业人员收入、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市化进程、加强地区间的社会文化交流、促进民族团结等。

【典例5】(2017年天津卷)下图为京津冀地区铁路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京津冀地区铁路网的完善,提升了承德市的旅游服务功能,对承德市社会经济发展有何促进作用?请回答两项。

【分析】交通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包括完善交通运输网、促进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商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拓展商品的销售范围、扩大城市的服务范围等;交通建设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主要包括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市化进程、加强地区间的社会文化交流、促进民族团结等,再结合承德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图文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增加收入;扩大就业;完善基础设施;保护旅游资源。

【备注:本文系2017年河南省教育教学“十三五”规划研究项目一般课题“农村普通高中地理图表解读能力培养研究”,课题编号:(2017)—JKGHYB—0681】

猜你喜欢
交通建设
繁忙的交通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新交通 心沟通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小小交通劝导员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人大建设》建设人大的故事
交通拯救人、关注人、爱护人
“五老”说和团促进和谐社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