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娅琴,李 荧,施 标,赵志辉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上海201403)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科技竞争跃居国际间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和前沿,深入分析当今世界科技活动所必须的基础条件资源以及观察研究国际科技资源管理与利用发展动态,加强科技平台的建设是我国新时期科技工作的重要历史使命[1]。科技平台集聚先进的实验设备、优秀的科研人员、精湛的创新团队、良好的科研项目、科学的运行管理机制和开放的学术氛围,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创新型社会的重要途径[2]。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考察期间强调:“加强科技平台建设,充分发挥科技平台作用,是提高科技投入效率的一个重要问题”。加强平台建设,改善科研条件和环境,能够为广大科研工作者特别是青年人才提供高水平的创新条件和公平的竞争机会,为优秀科技人才不断涌现和充分发挥作用提供强有力支撑。
我国科技平台的建设工作始于由国家科技部、发改委、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制定的《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国办发[2004]55号文件)。为贯彻落实纲要精神,加快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四部门在2005年颁发了《“十一五”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实施意见》,明确了国家及地方平台建设任务的重点和职责,并启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专项,标志着我国平台建设工作全面启动[3]。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指导下,相关部门相继启动了全国重点科技条件资源调查[4],建立了中国科技资源共享网[5],成立了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信息技术中心及国家科技平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6],我国平台建设进入以战略性、全面性、创新性为规划思路的快速发展阶段。初步建成了以研究实验基地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自然科技资源、科学数据、科技文献等六大领域为基本框架的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体系;同时,各地方结合本地科技经济发展的具体需求和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地建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地方科技平台。在实现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目标下,上海走在了科技平台建设的前列,据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及上海科技创新资源数据中心收录数据的数据,目前上海已建成国家级及部级重点实验室14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49个、专业技术服务平台192 个(http:∕∕base.sstir.cn)。
科技平台中的农业科技平台是指供从事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合作、农业科技示范与服务等科技活动的各类平台的总称,包括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农业科技服务、农业科技条件建设等平台。狭义的农业科技平台是农业科研单位为了完成某项具体的科学任务和科技目标,通过整合科技资源、凝练科技方向,经主管部门批准建设或认定,从事科技支撑、创新与服务的工作平台。例如,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重点实验室、重大科学工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7]。农业科技平台是开展科技创新、培育重大成果、促进成果转化和提升科技服务能力的物质基础,是汇聚高水平科技人才和打造创新团队的摇篮之一,是开展高层次学术交流和加强学科建设的重要条件,是科技信息收集和数据挖掘的重要载体[8-9]。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主要有几种类型:一是以工程中心建设为依托,着力解决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核心共性问题和重大前沿问题,提升产业竞争力;二是以重点实验室建设为引领,促进高水平应用基础研究和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增加源头创新供给;三是以科技服务平台体系建设为支撑,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助推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目前拥有国家及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各类科技创新平台39个,其中国家和部级平台20个,省市级平台14个,院级平台5个。平台建设涵盖了粮油作物种质创新与应用、园艺作物新品种培育与高效栽培、食用菌种质创制与产业化技术、畜禽健康养殖与疫病防控、生态农业与植物有害生物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与保鲜技术、农业种质资源保存评价与创新利用、都市农业理论与数字农业技术、重要果树花卉种质创新与高效栽培、生物高效育种技术创新与应用等10大学科方向。
其中,国家和部级科技创新技术平台为: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建)、国家家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建)、上海国家蔬菜改良分中心、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上海)分平台、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食用菌)、国家食用菌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农业部南方食用菌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上海)、农业部食用菌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上海)、农业部转基因植物环境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上海)、农业部上海农业环境与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农业部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上海实验站、农业部植物新品种DUS测试中心(上海)、农业部农药登记田间药效试验资质单位、农业部农药残留登记实验室(上海)、农业微生物中心上海食用菌分中心、上海出口食用菌优良菌种标准繁育中心。
市级科技创新平台有:上海低碳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图1)、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上海市设施园艺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数字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评价技术服务平台、上海市植物种苗组培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上海市农作物种质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上海市农业技术信息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上海市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上海市饲料质量监督检验站、上海食用菌高效生产和加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自主建设的科技创新平台包括: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产品保鲜加工研究中心、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天然药用资源研究开发中心、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中心、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药安全评价研究中心。
此外,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还建立了一批广义上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如科立特农科(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保留成果中试的服务平台(上海束能辐照技术有限公司、上海百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佳牧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等)。
作为依托单位,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每年为科技平台的建设及运行投入相当数量的经费,同时还设立科研项目资助依托平台开展的创新性研究工作。通过多年的连续支持,多个实验室和工程中心顺利通过各级主管部门的验收和评估,并在后续科研成果产出、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以平台为载体获得的科研项目和经费数量连年递增,获得科研成果(包括专利、论文、奖励等)的数量也呈上升趋势;人才队伍结构趋于合理,中青年高级科技人员成为平台建设的骨干力量;在国内、国际合作方面,以平台为依托承办了多个大型的科技活动和学术会议[10]。目前,我院科技平台基本形成了创新平台、支撑平台和服务平台一体化的格局。
图1 上海低碳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Fig.1 Shanghai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re of Low-carbon Agriculture(SERCLA)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市级以上科技平台的建设由院统一组织申报,并以国家各部委、上海市各委办局等相关单位下达的文件为准。院级平台由院属各研究所(中心)提出申请,经院学术委员会审定后予以确认。平台建设遵循“突出重点、加强创新、共享协作、滚动发展”的原则,以“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为目标,实行“竞争、联合、开放、流动”的运行机制。院科研管理处在平台的立项、建设、考核等方面行使管理职能。
平台建设实行院领导下的实验室、工程中心或基地主任负责制,一般设主任1名,副主任1—2名,并根据实际情况设置1—2个管理人员岗位,负责平台的日常管理。上级主管部门要求设首席专家的,设首席专家1名。平台主任、首席专家人选由平台依托学科推荐,报院相关部门研究后聘任,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首席专家一般为本领域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原则上任期为3年。对平台建设的人、财、物享有自主权,并结合现代农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以重大项目为背景开展科学研究。鼓励平台主办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开展高层次国际合作研究。平台科研人员由专职科研人员和兼职科研人员及流动科研人员组成。专职科研人员均达到上级主管部门要求的数量规模和任职条件,实行竞争上岗、优胜劣汰。上岗人员聘任合同,明确双方的责、权、利,合同期限一般为3年,聘用期满,进行聘期内绩效考核,根据考核结果续聘或解聘。
专职科研人员和流动人员在科技平台完成的研究成果原则上应署平台名称,知识产权归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所有,专利申请、技术成果转让、申报奖励等按院里有关规定办理。
以上海低碳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为例(图2),“中心”的最高决策机构为理事会,由9人组成。理事会职责是制定“中心”章程和发展纲要,审定“中心”工作计划,任免“中心”主任,副主任,审查“中心”财务预算和决算,讨论决定其他重大事项。“中心”的学术和技术咨询委员会是“中心”决策的咨询机构,只对理事会负责,成员由11人组成,分别为低碳农业技术领域的专家和经营人士,由理事会协商推荐产生,任期三年。“中心”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全员聘任制和目标责任制,采取“开放、协作、流动、竞争”的运行机制,按需设岗,按岗付酬,双向选择,竞争上岗,加强动态管理。
在“中心”建设过程中,坚持以产学研方式共同推进低碳农业的发展,以“中心”研发为主体,以基地建设为基础,以技术创新与集成为抓手,以加强“中心”动态管理为手段,充分整合本市数字农业资源,实行开放式的运作,打破单位自成体系,相互隔离的状况,实行本市信息资源、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共享。
图2 平台基本结构单元及相互关系(以上海低碳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例)Fig.2 Department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in platforms(eg.SERCLA)
平台建设及维护经费须严格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上报项目规划及经费预算表,单独核算,专款专用。根据上级部门相关管理办法设立日常运行费(不超过20%)、人员费、学术交流费、科研基地运行费、基础条件与平台建设费、基本科研业务费、仪器设备维护费等。
平台建设中的人员费,用于外聘高层次人才、研究生助研费和专家咨询费等。拟引进和外聘的高层次人才需经各研究所同意,并报人事处备案,人员费的使用需经科研管理处审批。
平台建设设立开放经费(原则上为经费总数的5%),其中对院外的开放经费比例不低于开放经费总金额的三分之二,开放经费的使用需严格按照项目预算执行。除申报书上注明和规定的开放经费外,一般不以外协名义转出,所有外转费用均需科研管理处审批。
对科技平台的考核工作主要由平台的上级主管部门与院科研管理处组织与实施,考核结果与运行费的发放挂钩。考核内容包括队伍建设、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及专职科研人员的科研业绩三个方面。队伍建设10分,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20分,专职科研人员的科研业绩70分,具体分项计分标准按照分类分级原则制定。
考核结果分为四类: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考核结果作为平台主任任期目标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对于考核为良好及以上的科技平台,次年的运行经费为全额,列入院发展规划,给予重点支持,优先推荐申报上一级平台;对于考核为及格的平台,次年运行经费为全额的75%;对于考核为不及格的平台,次年运行经费为全额的50%,考核不合格者须向科研管理处提交整改计划,经审核同意后,给予一年整改期,整改仍不合格者,科研管理处提请院解聘平台主任或对平台实施合并或撤销。
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推进过程中要把握好加强统筹整合、突出协同创新、注重开放共享三个原则,要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投入机制,强化人才支撑,加强督查考核,确保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由于国家层面缺乏科技平台共性管理办法,各类平台各自为战,各类平台组织方式、管理手段、开放共享机制不健全,除了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外,大多数平台尚未形成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7],目前对平台的运行管理主要参照平台建设项目及平台依托单位的相关管理办法执行。对大多数平台而言,普遍存在“重建设立项,轻运行管理”的问题[11],平台的人员组成、基础设施、科研任务等均与依托单位高度重合,给独立监管和考核带来极大的不便;同时由于运行体制不健全,极易出现“名头争着戴,责任无人担”的恶性循环。在平台运行过程中,相关研究成果的资助来源无法明确界定,为了应付平台建设项目管理部门的审查,一个科研成果多重资助标注的现象比较普遍。
随着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平台的发展,科技平台的类别、数量逐渐增加,为促进科技平台的建设,要健全和完善运行机制、管理模式,逐渐形成规范化、开放有序的组织管理制度。首先要转变思维方式,避免“重建设,轻管理”的观念,形成平台建设长效化态势;二是要明确平台责任主体,建立依托单位相关领导负责制;三是要建立平台运行管理体系,从平台章程到实验室试验规范、大型仪器操作、危化品管理,到样品与数据长期保存等,制定相应的规范和守则;四是要整合和共享资源,鼓励平台外部人员参与平台运作、开展跨学科领域的研究;五是完善和落实绩效考核办法,从自主获得资助、学术产出、科技成果转化、学科领域能力提升等方面对平台建设进行年度考核。
平台建设项目的完成并不意味着平台建设的完结,平台的建设是一个持续的进程,大型仪器的持续运转、实验室日常运营与维护、定位试验区劳务支出等都需要持续稳定的经费资助。有报道显示:很多科技平台建设完成后,由于没有日常运行经费,导致大量大型仪器设备不能正常运行、设施不配套,大型高精尖科研装置、技术与信息支持缺乏,利用率低,难以支撑高水平、规模化研究,严重影响科研工作的进一步开展[7,12]。除平台依托单位有必要为平台提供政策支持与经费配套外,还要积极向各级政府争取相关的平台建设配套等。同时,要充分利用平台的资源与基础,积极申请国家各部门、省市级各委员会的相关领域项目,行成“以项目促运行”的发展格局。此外,要借助平台的引导与带动,有效凝聚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创新合力,加深科技合作的内涵,加快产学研合作进程,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在科技创新能力加速提升的今天,相对于其他领域,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相对滞后。对于农业科研单位来说,建设科技平台的目的始终是服务科研和保障科研,最终为提高农业科研创新能力、强化农业产业技术研究能力,为国家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服务。科研单位的科技平台建设要紧紧围绕科研单位未来发展目标,服务和保障科研这一主线[13]。
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征程中,如果说学科建设是“灵魂”,那么人才培养就是“血液”,而平台建设则是“根基”。建立创新平台、学科领域和人才培养“三位一体”建设模式,切实优化科研设备配置,大力设立实验室开放研究项目,促进联合研究、协同创新与学术交流,把科技平台条件建设与吸引聚集优秀人才,培育优势学科和创新团队相衔接,最大限度发挥与挖掘已有科技条件资源的作用和潜能,大力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农业科技进步。
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是优化整合资源,提升我院原始创新能力、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的迫切需要,也是增强我院创新发展后劲的有力抓手。加强科技平台的建设,不仅对当代的科技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而且有利于知识财富和科技资产的不断积累,这种支撑和积累必定会对我国在未来国际竞争中的实力和地位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