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涛,胡华元,周凤娇
(广东省惠东县人民医院 重症医学科,广东 惠州 516300)
在危重症患者的疾病治疗中合并有凝血功能障碍的情况十分常见,其发病率高达50%[1],严重时可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由于凝血系统的发生机制复杂,一旦认识不足或处理不当,即可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2],因此,及时控制和纠正凝血系统的紊乱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大量研究的不断进行,科学家们从健康成年男性新鲜尿液中提取出一种蛋白酶抑制剂[3]——乌司他丁。大量研究证实乌司他丁能有效改善凝血系统的紊乱,旨在观察乌司他丁对于危重症患者合并凝血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4-6],笔者选取本院的58例合并凝血功能障碍的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将2014年1月‐2017年6月在本院重症监护室诊治的58例合并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乌司他丁组,对照组患者29例,男14 例,女15例;年龄37~76岁,中位年龄(55.8±16.2)岁;乌司他丁组患者29例,男15例,女14例;年龄38~78岁,中位年龄(57.8±14.1) 岁。纳入标准:经过各类危重疾病相关诊断标准确诊者;年龄≥18岁者;住院第1天进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 II)大于18分者;至少有1项凝血功能障碍表现者[具体包括:①皮肤黏膜自发性出血;②血小板进行性减少;③实验室检测凝血相关指标异常(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或纤维蛋白原<2 g/L或D-二聚体增高)]。排除标准 :6个月内服用过非甾体类抗炎药或影响凝血功能药物者;原发性血液系统疾病、肿瘤者。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签署对本研究的知情同意书,且本研究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常规予以病因治疗,包括:消除诱因,输入血浆与血小板以及常规抗凝治疗;乌司他丁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静脉滴注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乌司他丁10万u(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H19990134),3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1周;分别在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1、3、5和7天早晨7:00抽取静脉血2.7 ml,加入含枸橼酸钠0.3 ml的真空管内,即刻送往本院检验科,检验设备采用STA-R Evolution型全自动血凝仪(STAGO公司,法国),详细操作见说明书。
①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凝血指标[包括:血小板计数(platelet,PLT)、D-二聚体(D-dimer,D-D)、 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②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死亡情况[根据实验室检测指标以及患者病情判断临床疗效(具体为:患者病情有所好转,实验室检测相关指标明显改善为有效;患者病情无明显好转甚至出现恶化,实验室检测相关指标无明显改善甚至有所升高为无效)]。
应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计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中位年龄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凝血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乌司他丁组患者治疗7 d后各项凝血指标均恢复正常,乌司他丁组患者治疗7 d后各项凝血指标水平与同组患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患者治疗3 d后PLT值与同组患者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患者治疗5 d后PLT值与同组患者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患者治疗7 d后PLT、FIB和PT水平与同组患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7 d后各项凝血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凝血指标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凝血指标情况比较(±s)
注:1)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 <0.05;2)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P <0.05。
组别 例数 PLT/(×109/L) D-D/(mg/L) FIB/(mg/L) PT/s APTT/s对照组 29治疗前 132±35 2.2±0.3 2.7±1.1 27.2±2.3 59.3±9.4治疗后1 d 113±36 2.2±0.4 2.5±0.9 26.2±4.1 58.4±8.7治疗后 3 d 97±371) 2.2±0.3 2.3±2.3 25.3±1.6 58.6±8.5治疗后 5 d 82±321) 2.3±0.2 1.7±2.1 23.1±3.1 57.9±8.6治疗后7 d 79±311) 2.1±0.5 1.5±2.31) 22.0±2.71) 57.9±7.3乌司他丁组 29治疗前 131±37 2.2±0.4 2.7±1.0 27.1±2.4 58.7±9.2治疗后1 d 115±32 2.2±0.3 2.6±1.1 26.4±2.1 58.4±8.5治疗后3 d 107±31 2.1±0.4 2.3±0.8 24.2±1.8 56.7±6.2治疗后5 d 101±32 1.9±0.3 2.1±2.1 21.1±2.1 52.6±4.5治疗后 7 d 98±341)2) 1.8±0.21)2) 1.9±2.91)2) 19.7±1.21)2) 48.9±2.71)2)
乌司他丁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6.21%(25/29),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8.28%(14/29)(χ2=9.470,P =0.002);乌司他丁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具体有胃肠道出血、粒细胞减少以及腹泻等)、死亡率分别为31.03%(9/29)、6.90%(2/29),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82.76%(24/29)、27.59%(8/29)(χ2=15.820,4.350;P =0.000,0.037)。
危重症患者由于多种原因如感染、组织损伤、组织缺氧以及酸中毒等导致并发凝血功能紊乱[7],严重时会导致DIC的发生,DIC是以血管内凝血激活并丧失局限性为特征的一种获得性综合征[8],它可以来自或引发微血管损伤,严重时可导致器官衰竭,甚至死亡。肝素作为治疗DIC的综合措施之一,由于其容易导致出血,很多人对肝素的使用存在争议[9]。随着新的抗凝血功能障碍药物的研发,乌司他丁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乌司他丁是一种广谱的蛋白酶抑制剂,属于内源性的一种抑制炎症物质[3],大量研究证实乌司他丁可抑制各种胰酶的生物活性、稳定溶酶体膜、减少溶酶体酶的释放以及减少心肌抑制因子的产生,广泛用于胰腺炎、休克的治疗中,且疗效确切[10-11]。正常状态下,人体内含大量的乌司他丁,对重要脏器起到保护作用[12]。当机体处于创伤、组织损伤、缺氧、酸中毒以及感染等应激状态时,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增加氧自由基以及肿瘤坏死因 子 -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等多种炎症介质的释放,TNF-α、IL-6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内皮细胞,促进炎症反应,导致血管功能紊乱,促进凝血反应,加速血栓的形成。而乌司他丁能抑制多种蛋白酶活性,稳定细胞膜,保护内皮细胞,抑制炎症介质不能释放至细胞内,从而减轻炎症反应[13-14]。炎症反应和凝血活化同属机体对病损打击的反应,而且具有“交叉对话”的性质,互相加强,是正反馈的关系[15],由此不难看出,乌司他丁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释放,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保护凝血、抗凝以及纤溶因子,从而改善凝血功能。本研究证实,经乌司他丁治疗7 d后,危重症患者凝血功能得到显著改善,且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使用肝素治疗的患者,此结果与张艳杰等[1]研究一致。但本研究观察时间仅7 d,观察对象较少,需进一步观察乌司他丁对凝血功能的影响作用。同时乌司他丁给药后血药浓度迅速下降,半衰期很短,约24 min,临床中常需要多次给药,下一步研究可探究最佳的用药剂量以及给药方式。
综上所述,乌司他丁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保护凝血系统,改善危重症患者的凝血功能,大大降低了危重症患者并发症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应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