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华传统文化要心存温情与敬意

2018-08-02 06:55彭林
书摘 2018年4期
关键词:清华国学文明

☉彭林

今天,我且从大文化的角度,从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角度,从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的遭遇角度,谈一谈守望我们的文化传统的意义。

民族文化是民族存亡之根

到现在为止,世界上所有的文化都是民族文化,而且没有一种文化是完美无缺的,它在某些方面相对好一些,在某些方面就相对弱一些。在当今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正好可以彼此互补,各民族之间可以互相学习,互相补充,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完善。

文化对于一个民族来讲,是其内部彼此认同的核心,是回答“你是谁”这个问题的。现在,中国的国力强大了,参与世界上重大事务的决策,但我们首先要解决一个身份问题,就是我们以什么样的身份参与世界上的重大事务?这个身份就是文化身份。西欧是地中海的文化,美国有美国的一套文化,日本也有自己的一套文化,中国有十三亿人,总不能以美国文化的身份去参与。

中华文明绵延至今的原因

中华文明是一个伟大的文明,是世界上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国四大原生文明之一,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的绵延至今的古文明,其余三大古文明在外来文明的侵略之下,政权被颠覆,文化被覆盖,就消亡了、失落了,比如今天的埃及与法老时代的古埃及文明是没有关系的,尽管它还是在这块土地上,今天的埃及文化是在被波斯帝国侵占之后,在一个新的、外来文明的基础上重新建立的,与古埃及文明是没有连接的。另外,今天的伊拉克与古巴比伦文明也是这样,毫无关系,雅利安人到了印度之后把古印度文明也斩断了。原生文明是在发生、发展的过程中独立生长出来的,很少或者几乎没有受到外来文明的影响,所以是最有个性的。四大原生文明中唯独中华文明,如果追溯得远一点,从距今约70万年前的北京人,再追得远一点,从距今约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人,一直到今天,都是没有中断的,这是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迹。

当今世界的文明绝大部分叫作次生文明,所谓次生文明,就是它在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受到周边文明的强大影响,比如说朝鲜文明、日本文明就不是独立形成的,其中充满着中华文明的因素。可能会有观点认为中华文明之所以没有中断,可能是因为它很幸运,没有被外来文明占领、颠覆的遭遇。这个观点是错的,事实上中华文明在漫长的发展当中遭受到的文化危机是非常之多的。如果我们翻开中国历史,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华文明的融合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一开始那些外来民族和文化还是意图颠覆、消灭中华文化,但是没有一个民族能够做到这一点,最后反而都被融合到中华文明里面了,这是因为中华民族到现在为止,历朝历代都有一些志士仁人,他们有很强的文化自觉,每当中华民族到了危急存亡之际都会站出来,指引所有的民众为捍卫中华的本位文化而斗争,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力挽狂澜,保留住了中华文明的传统。

可能会有人认为文化被消灭掉有什么关系,而且我们十三亿人口还在,文化能亡得掉吗?亡得掉。民族文化是民族内部彼此认同的核心,核心一旦丢了,这个民族就是一盘散沙,就开始走上消亡的道路。这里我不说是消灭,消灭是很快的,在一瞬间或者很短的时间就死亡了,消亡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比如契丹民族消亡的历史就是教训。隋唐以后到宋辽金元的时代,当时的契丹族非常强大,他们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他们有自己的文字——契丹文,这说明契丹的文明是很高的,中国有那么多民族,大多数民族是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而且这个民族当时的势力非常强大,在宋辽金元的时候,汉人是打不过契丹族的,他们在经济、军事、政治、文化上都很厉害。俄语指称“中国”一词的读音与“契丹”的古音十分相近,这是因为,契丹一部分在辽末年西迁中亚,建立西辽,“契丹”一名因而从中亚传到俄罗斯及东欧一带,于是“契丹”一名扩大而指整个中国。可是现在契丹人到哪里去了呢?实际上契丹人是自己把自己消灭了,就是因为他们不尊重自己的文化传统,总觉得自己的文化不好,在与蒙古人或者汉人交往的过程中总是去学其他民族的文化,比如他们看其他民族的衣服好,就扔掉自己民族的衣服,改穿其他民族的了;另外像语言文字、饮食习惯等也慢慢扔掉了。当然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最后这个民族所有的子民都认同其他民族的文化了。其实契丹族的子孙后代一部分还在中华大地上,还在现在的十三亿人口当中,而且数量大概也不会小,但是,人还在,作为一个民族,契丹族却永远地消失了。历史上像契丹族这样,人还在,把文化丢掉了,这个民族已经灭亡了的,非常多,所以今天的中国人千万要记住这个教训,每个人都要想想,自己身上究竟还有多少中国文化的印记。

彭林

近代以来,我们一直在文化自戕,觉得中国的文化这里不好,那里也不好。有人批评这是我们民族在精神上出问题了。我现在很担心,这样下去,我们会不会重走契丹的路。

今天我们依然面临着文化会不会被颠覆的问题,只是斗争的方式不一样,变成高科技了。我们这个民族还想不想存在,我们是要在文化上成为别国的第五十一个州,还是要五千年的中华民族不能毁在自己手上,这是关系到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一件大事,所以我常说我们现在做的工作是为中华文化存亡继绝。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文化流失不停,甚至这种流失是加速度的,经过“文化大革命”、破“四旧”,现在要全盘西化,结果是我们的文化所剩无几。我们可以试一试,到南京一个最高的地方,举目四望,看看还有哪些建筑是属于中国文化的。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一种建筑形态,这与自己的民族文化是一体的。我们西北的窑洞,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安徽的青砖小瓦马头墙,湘西的吊脚楼,现在被颠覆得差不多了,到了现在,我们这个民族不会造中国风格的房子了。再看看我们现在穿的衣服,有几件是中国人的衣服,北京奥运会的福娃呈现中国元素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国的衣服,自古以来都是直领或者交领,没有翻领的,所以福娃也没有一个是穿翻领衣服的。当年孙中山先生提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1911年推翻清政府,在南京成立民国政府。中山先生想,四万万五千万同胞需要共同的文化表征,一看就知道是哪个族的,彼此一看,都是中国人,于是中山先生发明了“中山装”,四个口袋代表礼义廉耻,中国人的道德标准;五粒胸扣,代表五族共和;口袋的盖子做成笔架形,代表尊重知识;左右各三粒袖扣,代表三民主义。深受海内外华人的欢迎。现在我们不穿中山装了,不仅大陆人,而且台湾人也扔掉了,甚至连说相声的演员也都穿西装。我们的民族服装归于沉寂。我们现在的生活习俗也都在西化。另外,语言也是这样,现在的大学生英文说得比中文好,英文有四级、六级考试,中文是没有考查的。汶川地震的时候,很多方面我们表现得很好,不过这里面有个瑕疵,就是自觉不自觉地用西方的标准来改造我们,用蜡烛悼念死者,西方人是那样做的,所以我们也向西方文化看齐,举国上下都是这样。实际上,西方人是因为信仰天主教才用蜡烛的。中国人自古就有自己的丧礼文化,为何放弃?可不可以恢复起来?

近代以来的中西文化之争

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国学院,当时社会上就像炸开了锅。很多人认为,都什么年代了,还讲什么国学,这不是开历史倒车吗?甚至有一些高级知识分子在报纸上骂得很难听。还有人说为什么中国有国学,美国怎么没有国学?

彭林

其实,在鸦片战争之前,没有“国学”这个词,也没叫“中医”的,没叫“国画”的,后来为什么有这些东西呢?是因为鸦片战争以后,西学东渐,这个西学东渐不是一种正常的文化交流,而是借助鸦片和炮舰强势进来的,之后风靡全国。人们把西洋文化叫“西学”,就把中国固有的叫作“国学”;西方的医学进来了,中国的医学就叫“中医”;西洋画进来了,中国的画就叫“国画”,西洋的体操进来了,就把中国的武术叫“国术”。这都是为了与西洋文化相区别。“国学”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产生的。美国为什么没有“国学”,那是因为没有受外敌侵略,所以没有这个概念。国学实际上是中国在特殊历史背景之下产生的,是那个很不幸的时代产生的。

西学进来之后产生一个问题,就是国学还要不要?有两种选择:一种选择是不要国学,全盘西化;还有一种是取西学所长,但是要保住中国文化的根,然后再慢慢发展,图谋将来的自强和自立。在主张要全盘西化的人里面有一个最有名的人叫胡适,他在西方留过学,回国以后对西方文化顶礼膜拜,甚至说“月亮都是美国的圆”。他曾经非常露骨地表达他的民族自卑和虚无主义立场,他说:“我们的固有文化实在是很贫乏的,谈不到‘太丰富’的梦话。”“我们所有的,欧洲也都有;我们所没有的,人家所独有,人家都比我们强。”他认定中国文化是劣等文化,用极其刻薄的语言加以谩骂,称他的老乡方苞、姚鼐为“桐城谬种”,诬指《昭明文选》为“选学妖孽”。甚至当时另外一些人认为,连汉字、汉语都是亡国的祸根:“汉字不灭,中国必亡。”其实汉字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字,它的优越性今天正日益显示出来。日本人,尤其是韩国人,曾想把汉字取消了。但是,他们的文明是在汉文化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取消不掉,他们的语言实际上都是从汉字翻过去的。一位韩国朋友说,中国人太智慧了,尤其是语音,汉字能把外来语消化掉变成汉文化,比方说化学元素周期表,造出那么多字,气字头的气体,金字旁的金属,石字旁的矿石,水字旁的液体,全用汉字解决了,而且一看就懂,还知道读什么音;发明电以后,中国人用汉字把所有的电子产品都化解了:电灯、电视、电脑、电话、电饭煲、电熨斗等等;美国的可口可乐,德国的宝马、奔驰,汉字把这些外来词的意思、读音译得都很好。怎么说汉字是亡国的祸根?当时刘半农、钱玄同给教育部上书,说所有的学校要取消汉字,所有的人不许写汉字,不许读汉字的书,要用英文或法文来替代。这已经不是文化自残,简直到了文化自杀的程度。

好在除了胡适这样主张全盘西化的人之外,还有许多很清醒的人。我举两个例子,这两个例子都与我有些关系,一个是我现在所在的清华,一个是我家乡的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无锡国专)。

我们先来看清华。清华最初是用庚子赔款创办起来的留美预备学校,也是当时唯一一所属于外交部而不属于教育部的学校。学校一开始几乎是全盘西化,校章里面清清楚楚地写着:“沿用美国高等初等各科教习,所有办法均照美国学堂。”所以,学校里的行政管理、学制、课程、教材、兵操乃至学生演话剧都要效法美国。英文是学校的主要语言,校长训话、贴布告、教师讲课,全用英文。校内主要的建筑也是仿照西方设计的。现在全国有四所大学的老建筑,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华是其中之一。很多欧洲人到了清华就大吃一惊,感叹这所学校就是一所欧洲学校。清华校园是一个美国人按照欧洲的样式设计的,校门是西式的,拱形的,有柱子,进去是大草坪、大礼堂,后面是运动场、图书馆,主要的材料也都是从海外进口的。1920年,著名哲学家罗素到清华访问时,说:“清华学校恰像一个由美国移植到中国来的大学校。”清华作为留美预备学校,当时招生对象是十二三岁的小孩,年龄非常小就送到外国去读书。那个年龄段的孩子,世界观尚未形成,他们人生最重要的阶段都要在外国度过。美国人用庚子赔款办学校,他们国会的文件说,就是要培养亲美派,让中国把知识精英送到美国,等他们在美国待久了,对美国有了感情,将来在所有问题上就能够亲美。当时学校里的舆论就非常忧虑,全盘西化,按照胡适那一套搞下去,后果会很严重。校内当时有报纸就说清华学生“感受美化最深”,“未出而先洋”,培养的“是非中非西的人”,既不是中国人,又不是纯粹的洋人。

1925年秋,是清华历史上极其重要的一年,学校决定废除欧美旧的教育体系,成立自主的本科教育体系,从这一年开始,清华设立大学部,同时创建国学研究院。当时的校长曹云祥很有远见,他在开学典礼上说,“现在中国所谓新教育,大都抄袭欧美各国之教育”,而“欲谋自动,必须本中国文化精神”。中国要自强,就必须谋“新教育”之“自动”;而要谋“新教育”之“自动”,就必须“本中国文化精神”。当时学校就聘请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四大导师。清华作为一个留美预备学校要办国学院,这不是附庸风雅,这是当时要为中国找回自己的国魂,找回中华民族的精神。只有走出这一步,中华民族才有可能自强,如果把我们的魂丢了,离亡国灭种的命运就不远了。就这样,清华从全盘西化的留美预备学校回归了本土文化。

再看无锡国专。当时全国的国学有两面旗帜,北方是清华的国学研究院,南方是无锡国专。无锡国专是1920年底创立的,校长唐文治曾任清末上海高等实业学堂(上海交通大学前身)监督(校长)。唐文治是合旧学、新学于一身的人物。他认为国学是每位中国学生的必修课,为此而在学校中增设“国文科”,成立国文研究会,培养学生养成中国文化的根基。

清华国学院从1925年到1929年只存在了四年,就由于种种原因停办,而无锡国专存在的时间更久,一直到1952年院系调整时才被取消。无锡国专先后培养了上千名国学人才,如王蘧常、钱仲联、唐兰、吴其昌、蒋天枢、周振甫、冯其庸等都是著名的国学大家,它也因此成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镇。1931年冬,国际联盟负责教育的官员唐克尔·培根到中国考察,在参观了无锡国专后非常感慨地说:“我们来中国看过很多学校,读的是洋装书,用的是洋笔,充满洋气。这里才看到纯粹中国化的学校,才看到线装书和毛笔杆,希望这所继承中国文化的学校能够发扬光大。”中国文化在西方列强的压迫下,仍有一些知识分子勇于出来担当。对照一下,当下我们有没有这样的担当?

“国性”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个性,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凝聚的内核。清华校长曹云祥在一篇文章《清华学校之过去、现在及将来》里面讲,“夫国家精神,寄于一国之宗教、哲学、文词、艺术”,文化精神渗透在里面,是通过这些东西来体现的,“此而消亡,国何以立?”如果把国家的文学、哲学、艺术等全部消灭掉,用西方的来替代,国家的精神、国性没有了,这个国家就消亡了。

1914年,梁启超在与清华学生座谈时说:“清华学生除研究西学外,当研究国学,盖国学为立国之本,建功立业,尤非国学不为功。”章太炎说,“国之有史久远,则灭亡之难。”他说,孔子编《春秋》的历史功绩在于,“令人人不忘前王”,“令国性不坠”,对唤醒民众争取民族独立有积极意义。国难当头,尤其需要砥砺国人的民族气节。为此,章太炎在苏州、杭州等地到处作国学演讲,办国学讲习班,激励每一个人都要做一个大丈夫,做一个对国家、对民族有责任的人。

徐复观曾将试图消灭中华文化的言行称为“民族精神的自虐狂”。他在《当前读经问题之争论》一文中说:“我们假使不是有民族精神的自虐狂,则作为一个中国人,总应该承认自己有文化,总应该珍重自己的文化。世界上找不出任何例子,像我们许多浅薄之徒,一无所知的自己抹煞自己的文化。”我们不要做这种浅薄之徒。

请善待我们的母文化

抗日战争的时候,钱穆先生以一个人的力量写了一部《国史大纲》。钱先生在回忆这部书的写作过程时讲,当时昆明西南联大经常会听到空袭警报,警报响起来的时候,大家都拼命跑,跑到野外,跑到防空洞去。钱先生的《国史大纲》,就是在那样一个不时要跑警报的特殊的环境下写成的。这本书商务印书馆一再翻印。我特别推重钱先生,因为他不是一个书虫,也不是为了个人的功名利禄而奋斗一辈子的所谓学者,他把自己的学术与民族存亡紧密联系在一起。当年他在北大的时候,胡适那些人都西装革履,一副外国教授的做派,钱先生穿中装。陈寅恪、王静安先生在清华也都是穿中装。胡适看到钱先生穿中国的衣服,挖苦说:你能代表中国文化?钱先生理直气壮地说:“是的,我就代表中国文化。”在那个年代,说这种话是需要勇气的,比我今天还要难。

在钱先生的《国史大纲》扉页上有几段话,是我的座右铭。一共四段话:

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

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否则最多只算一有知识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识的国民。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否则只算知道了一些外国史,不得云对本国史有知识。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即视本国已往历史为无一点有价值,亦无一处足以使彼满意。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此乃一种浅薄狂妄的进化观。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此乃一种似是而非之文化自谴。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否则其所改进,等于一个被征服国或次殖民地之改进,对其国家自身不发生关系。换言之,此种改进,无异是一种变相的文化征服,乃其文化自身之萎缩与消灭,并非其文化自身之转变与发皇。

这四段话,有严谨的逻辑。作为国民,如果不了解本国的历史,即使有知识,也不配叫有知识的国民,因为没有尽到一个国民的义务。中国的母文化,与中国历代先祖的生活经历等密切相关,是我们的先祖一代又一代辛勤创造的,所以我们理应对中国的母文化有温情和敬意。如果有不好的地方,我们可以做得更好。我们读外国史,往往不容易有温情和敬意,因为它们与我们的生活相隔太远。如果对本国历史没有敬意,那所读就相当于外国史。什么叫“偏激的虚无主义”呢?即认为中国历史一团漆黑,没有一个地方可以让其满意,认为自己站在历史的最高点,历史上没一个人比得上自己。表面上看起来是一种进化论,实际上是一种浅薄的、狂妄的进化论。他们自认为站在历史最高之顶点,中国被八国联军侵略,他们怪孔子,其实那是资本主义的侵略本性使然,与孔子无关。其他国家的情况亦是如此。比如德国的古典哲学非常发达,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都是哲学大师,后来德国走上了法西斯道路,但是没有一个德国人说,德国之所以会走上法西斯道路,是因为康德和黑格尔这些人。德国人照样以它历史上的古典哲学而自豪。我们中国人,把一切问题都诿卸于孔子,看起来这是懂得反省、自觉,其实是在推卸自己的责任。中国人应该把当下的事情做好,不要总是逃避。中华民族要振兴,首先是文化的振兴;文化要振兴,要有大批有民族自尊、有文化自觉的知识青年。

为什么我们现在要起来呼吁,是因为我们的文化在近百年来,已经流失而所剩无几了。我们并不是排斥外来物品,而是强调一个国家首先要有本位文化,而且要很稳固,然后再去吸收外来文化之长。可我们现在的情况并不是这样的。自1840年以来,中国文化的流失已经到了非常危急的关头,如果我们还不去努力地打造本位文化,做大做强,而且还嫌西化得不够,悲剧就要发生了。

我们现在讲礼仪,讲文化,讲中国人的基本道德,归根到底,就是要把我们民族文化里面最优秀的东西找出来,把民族精神找出来,然后引领我们民族向上向前发展。

猜你喜欢
清华国学文明
“垂”改成“掉”,好不好?
请文明演绎
注重积累,总结方法,当初的中等生也能逆袭进清华
Notes
漫说文明
孙清华作品
何清华:邂逅心理学
对不文明说“不”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