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东苑小学 纪 晔 柴晓青
【案例呈现】
五年级学生东东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孩子。他平日总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爱和别人交流,也没有朋友。
课上,他常要求去厕所。如果老师不允许,他就用力拍打讲桌哭闹,导致全班学生都无法正常上课。他放学后不回家,总是等到天黑才独自离开。课间活动,他的表现更是不同寻常:要么趴在课桌上发呆,要么躺在地上傻笑、哭闹。
虽然他不能和老师、同学正常交流,但总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放学时,他会问老师和同学:“我好不好?我可以走了吗?”如果没人回应,他会说:“为什么没人理我?你们怎么这样?”东东成了很多科任教师眼里的问题学生,同学们最不欢迎的小伙伴。
从五年级接手班主任后,我没少费脑筋。我留心观察他的一举一动,及时解决他遇到的问题,可是收效甚微。后来通过家访我了解到,东东幼时脑部曾受到过撞击,因此留下了后遗症。父母未能正视孩子的情况,在关键时期没有采取合理、有效的补救措施,反而过度溺爱,导致孩子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其实,无论是孩子本人还是父母,都迫切希望改变当下的窘况,只是苦于没有合适的解决办法。
【分析与疏导】
该生幼年时的经历、家庭教育的不当和同学的疏远排挤,使东东变成一个特殊的孩子。如果教育者不能及时给予正确引导,那么他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必将受到很大影响。我通过观察发现,东东怪异举动的背后,是迫切希望打开和老师、同学正常交流的天窗,走出一个人的封闭世界。为此,我制定了以下疏导办法:
首先帮助他学会与他人正常交流,融入班集体。东东对老师存在一定的防备心理,为了消除他对老师的戒备,我经常在课间和课后同他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以“朋友、亲人、哥哥”的口吻进行对话,以表扬为主,帮助他建立自信心。我发现他对画画很感兴趣,尤其是地图路线。于是我鼓励他设计石家庄市的地铁路线图,并让他画出来。东东开始试着与我进行交流,这就是进步。
在对东东进行个人疏导、交流的同时,我召开了“相亲相爱一家人”班队会,引导班里的孩子们改变对东东原有的看法和行为方式,帮助东东融入班集体。在我的引导下,全班逐渐形成了“互助、友爱、关爱”的氛围。班里成立了“爱心小天使”互助小组,在收作业、打扫卫生、上下学站队等日常学习生活中帮助东东,使他感受到集体大家庭的温暖。
其次,在对东东的发展评价上,我采取“鼓励性”“过程性”“发展性”的评价方式。在鼓励表扬的同时,对他的小毛病及时矫正,从不给他定性,而是引导他自己评价和判断。
最后,我通过几次沙盘游戏引导东东敞开心扉,向我诉说他的心里话。东东的母亲每天上下学都会来接送孩子,对东东和其他同学产生的矛盾不能采取冷静、客观的态度,和之前的班主任也产生了冲突。通过交流,我对东东的母亲多了一分理解和体谅,少了一些不满和牢骚。下班后,我多次与东东的父母进行沟通,一起分析东东面临的问题,采取可行性措施,从而使家校形成合力,共同帮助孩子进步。
通过我和家长一起努力,东东各方面都有了可喜的变化。他上课不再哭闹,去厕所的次数也明显减少。课下他能够和同学一起做游戏,并且有了自己的朋友圈。在家庭方面,东东的父母会定期同我进行交流,我也会每月进行一次家访,了解反馈情况。我深知,教育不是一时的热情,需要长期的渗透、帮助和鼓励。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帮助东东悦纳自我,学会沟通、理解和交流,懂得表达,静待这朵花的美丽绽放!